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汇编

发表时间:2024-04-25

生活是多元的,一个阶段有一个阶段的想法,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汇编”,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1】

那时候的爱情,就像是一场霍乱,来得猝不及防,然而当你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它已经消耗殆尽。“悦起无因,遂感心疾”大概就是这样,爱一个人就像是生了一场重病,除了他(她),无药可医。

十五岁的穷小子弗洛伦帝诺爱上了十五岁的富家女子费尔明娜,每天在她必经之路等待,终于引起了她的注意。通过姑姑,他们互传书信,然而当这些小把戏被费尔明娜的父亲看穿时,他像所有的小说里富人对待穷小子一样对待弗洛伦帝诺。他烧了女儿和弗洛伦帝诺来往的书信,和弗洛伦帝诺当面交谈,企图劝他放弃费尔明娜,带着女儿出门旅行。他的这一切做法对于深陷爱情漩涡中的青年男女显然是没有用的,他万万没想到,女儿会在旅行中继续与她的小情人保持联系,并且关系越来越密切。

当他们结束两年的长期旅行回到那个城市,父亲发现女儿仍未忘记那个小子,于是便同意他们的婚约。而当费尔明娜偶然一次遇见弗洛伦帝诺时,她失望了,那个小伙子完全不是她理想中的样子。于是,他们的婚约作罢了。后来,费尔明娜嫁给了有身份有地位的乌尔比诺医生,读后感.弗洛伦帝诺只是默默关注着她,等待着她。当教会为乌尔比诺敲响丧钟时,弗洛伦帝诺抛弃身边年轻的情人,飞奔到费尔明娜身边,再一次向她求婚,这时的他们已进入迟暮之年,他已等了她半个世纪。

我认为整部书不仅仅是想给我们看一个矢志不渝,最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爱情故事,它更多的是想表明:爱情就像霍乱,它来的时候,人们会惶恐,不安,会绝望,痛苦。然而庆幸的是,一个人在经历了这一切不好的感受之后,依然具有爱的勇气和能力。恋爱中的人,就像是生了一场重病,一切好的,不好的情绪都由另一半引起,也只有另一半能够化解。就像张爱玲在小说《倾城之恋》中写到:柳源在细雨迷蒙的码头上迎接她,他说她的绿色玻璃雨衣像一只瓶,又注了一句,药瓶。她以为他在那里讽嘲她的孱弱,然而他又附耳加了一句:“你是医我的药”。她红了脸,白了他一眼。

小说的最后,费尔明娜和弗洛伦帝诺在一艘轮船是永生永世地在一起。那时的他们已经八十多岁了,却依旧拥有爱的能力,那迟到了大半个世纪的爱情,让人羡慕不已。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2】

——为何两人的爱情在生命的尽头才真正开始?

终于,阿里萨与费尔明娜踏上了“新忠诚号”,又一次,通过推进两人情感的关键物——阿里萨的信,打破了两人初期疏离。继而,阿里萨又当面对费尔明娜倾诉了他持续了半个世纪的真情。阿里萨这又一次当面地倾诉,令费尔明娜并没有昔日认为爱情不过是错觉的惊愕,也不再有认为自己已老,爱情已然无用的无谓。这一次,费尔明娜终于发觉,阿里萨一直就在她触手可及的地方,她却从未认出他真实的样子。她确信了阿里萨的爱,主动牵起了他的手。

与此同时,两人都通过某种方式实现了对旧日的告别:阿里萨收到了少女为他自杀的消息,但是为了活下去,定然不能继续遭受一些记忆的折磨,只能继续向前;而费尔明娜,自从原谅丈夫后,开始了一侧耳痛,终完全失去了听觉。但是自她的丈夫离世后,她那无主的爱,也算终于得以安息了。

终于,就在应该去思考时间对他们来说已所剩无几、只能用来等死的时候,他们品尝到了爱情的滋味。待到两人赤裸相对之时,那明显区别于年轻的肉体与荷尔蒙冲撞的样貌,让这仪式冲击力满满:那两具瘦削、无法挺直的身躯,那布满皱纹、几乎已经没有毛发的肌肤,带着上了年纪的酸味儿……这两颗不知疲倦的老人之心正以年轻人的力量、速度和慌乱跳动着。也在这时,费尔明娜失去听觉的耳朵,也恢复了正常,他们的人生新阶段,一起开始了。

还有马尔克斯早就埋下的一个伏笔——阿里萨的便秘,在搞砸了阿里萨在乌尔比诺医生去世后第一次对拜访费尔明娜的拜访之后,起到了实际的作用:通过费尔明娜帮助阿里萨灌肠,这一真实到令人羞赧的日常方式,彻底将两人的爱情拉进了现实。

带着真正确定的爱,两个人挥别了过去,勇敢地走进了爱情之中。这份爱情,不仅有着不亚于年轻人的甜蜜与梦幻,也更有着真实的力量。

“他们之间的感觉并不像新婚燕尔的夫妇,更不像相聚恨晚的情人。他们仿佛一举越过了漫长艰辛的夫妻生活,义无反顾地直达爱情的核心。他们像一对经历了生活磨炼的老夫老妻,在宁静中超越了激情的陷阱,超越了幻想的无情嘲弄和醒悟的海市蜃楼:超越了爱情。因为他们已在一起生活了足够长时间,足以发现无论何时何地,爱情始终都是爱情,只不过距离死亡越近,爱就越浓郁。”

他们享受着彼此陪伴的幸福,然而航船即将靠岸,熟人即将登船,积毁销骨的后半程就要开始。阿里萨用他多年来在轮船公司的奋斗而获得的地位与话语权,号令轮船宣布进入隔离检疫,升起黄旗,在紧急状态下航行,不再让任何人登船。

“灾难中的爱情更加伟大而高尚。这种环境更容易使人相爱而互不询问。”

于是,与船长和他的情人一道,这两对情侣的旅途在狂欢中到达了梦幻的高潮。持续淋下的大雨教他们忘却了时间与天地;费尔明娜亲自下厨制作她少时最讨厌吃的“爱情茄子”;阿里萨借用乐队的小提琴为他的“花冠女神”演奏华尔兹;他们终日饱食豪饮,玩牌跳舞,享受着这纯粹的爱之旅。

而当船就要因为挂了象征霍乱的旗帜引起麻烦时,阿里萨建议再次掉头,让船就这样在两端间往返。船长问他要持续到什么时候,当阿里萨说了那句,在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的日日夜夜,一直都准备好了的答案“一生一世”后,这段终于成真的感情,驶向了爱情的乌托邦。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3】

这本书的前五分之一是关于一个棋手的死亡,这使我几乎放弃了这本书。我不知道作者想用赫米亚的死来解释什么。从他的死亡场景,死亡原因甚至聊到他的过去……也许是因为他也有一段爱情,这个声称自己永远不会老去的男人,是因为他将自己的生命停在了60岁。他的爱情让乌尔比诺医生惊恐,他的死亡让医生深切的体会到对死亡(但医生也许早已见过太多的死亡)的恐惧。

正是在这样平淡的笔触中,作者一点点展现整个故事的脉络。乌尔比诺荣耀一生,最终却滑稽地因一只鹦鹉而死(作者甚至不惜笔墨描绘这只鹦鹉的种种)。在对医生医生的描述中,他的妻子费尔米娜,即述中的女主人公的形象逐渐出现。

最早出现的是老太太,能干,高贵,偶尔还有点可爱。她会和医生吵架生气。她喜欢各种小动物

也是她。在医生葬礼的那天,她遇到了初恋的求婚。弗洛伦蒂诺,本书的男主人公,在书快到一半时,终于出现。作为对他的回应,正是费尔米娜的愤怒让我们逐渐看到了他们年轻时的故事。

在现代相当于一个快递员的弗洛伦蒂诺对暴发户家高冷小姐一见钟情,从而每天疯狂蹲点、写情书,热烈地追求她。就像每个穷男孩爱上有钱女孩的故事一样,他们的爱情也遭到了洛伦佐的反对。在警告不成后,他带着女儿出门“历练”,费尔明娜在这次旅途中,变得成熟,勇敢。

以至于在她回到原来的城市,见到自己以为的爱人时,发现弗洛伦蒂诺并不是自己想象中的“他”。

失恋的弗洛伦蒂诺大受打击,他在一次散心的出海中被夺去了童子身,被迫终结了他想为费尔明娜守身如玉的想法。经历了这段经历后,有一次,他在一家满是妓女的小旅馆里,能够专心写情书,开始了自己的狩猎生涯。但同时,他从未忘记费米娜。在等待了53年7个月11天之后,乌尔比诺医生去世了。

而同样“失恋”的费尔明娜“病倒”了,遇见了给她看病的医生。医生爱上了她美丽的脸。经过一段时间的追求和她父亲的帮助,他们结婚了。但是,即使是正直的乌尔比诺医生,也在婚后的生活中蹉跎了爱情,他出轨了,并被自己的妻子用灵敏的嗅觉发现。

这本书最可怕、最令人惊异的,是跨越半个世纪的等待。“他还太年轻,尚不知道回忆总是会抹去坏的,夸大好的,而也正是由于这种玄妙,我们才得以承担过去的重担。”书中的这段话,似乎解答了为何阿里萨能等待如此之久。

并且,“慢慢地,他将她理想化了,把一些不可能的美德和想象中的情感全都归属于她。”,这句话,说的不仅是阿里萨,也是费尔明娜。

在他寡居的日子里,正是弗洛伦蒂诺用他半生的智慧开导了费尔米娜,使她逐渐接受了他。而更有趣的一个巧合是,书中让费尔明娜伤心不已的一则新闻:两位八十岁老人出海游玩被杀死却是现实中马尔克斯写作的灵感。

“从前,他们认为我们太年轻,不应该在一起。”

“等我们老了,他们却觉得这样的爱情是卑劣的。”

他们一起抛弃世俗,出海游玩,让一切顺其自然。他们的爱情不再像年轻时那么强烈,而是充满了醇厚的回味。“那是因为我为你保留了童贞。

”当阿里萨说出这句话时,我哭了。这是一个在五十年来拥有622位情人(写满25个小本子)的人说出的,似乎很可笑。但是看完书的你却觉得就是这样,他们的爱情也就是这样。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4】

于是她快刀斩乱麻,这种未经解释地断了联系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阿里萨决意终生不婚。经过了一段时间,费尔明娜和乌尔比诺的爱情反而显得符合世人想象,至少在女方父亲来看是绝佳的爱情,好吧,在世人眼里,来路不明的费尔明娜怎么会衬得上完美的乌尔比诺?当然,时间证明了费米娜和乌尔比诺实是上是平等的,没有人比他们更糟。

乌尔比诺的死为费米娜和佛罗伦萨提供了一个重聚的机会。虽然两人也都已经老了,但阿里萨的热情不变,虽然他声称最爱的是费尔明娜,但其实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有很多情人,其中也有很多甚得他喜爱,只能说,他能够保证心灵的自由,却逃不出情欲的控制。最后,他终新审视了自己对费米娜的热情,以另一种温柔的态度对待费米娜,终于走到了一起。

看完全文之后,我对费尔明娜的印象比较深刻,她敢爱敢恨,虽然在与乌尔比诺的婚姻里有过挫败,但整体看来,她的骄傲不服输,是她一生不变的性格,她在感情事上处理得干净利落,虽然对阿里萨的愧疚深藏于心底。

而乌尔比诺对费米娜的爱主要是因为她的人很好,她的美貌,她的能力,所以他爱她,她的爱,基于对家庭的责任,基于费米娜是他的妻子。在几十年的婚姻里,他有过一次短暂的脱轨,这次脱轨可能就是所谓不计较对方是怎么样的人、拥有什么家境等等附加值,会心一击,命运的爱。但这份爱也是对家人的背叛,他最终放弃了。

如果没有这段爱情的出轨,我会觉得乌尔比诺的刻画并不深刻,但这血肉之躯我无法认同。

最让我无法认可的角色还是阿里萨。在与费尔明娜长达半个世纪的纠缠中,他一边说着最爱的是费尔明娜,一边又十分贪恋情欲的欢愉,虽然他对费尔明娜的深情矢志不渝,连意识到自己可能没办法等到乌尔比诺先死之时,都为自己无法为爱而死而痛苦,但身心真的能够分开吗?就算可以,那阿里萨的心也分成了好几瓣,最大的那份当然是乌尔明娜所占据,但其他的也分属给太多情人了。

但其实,爱是什么呢?

有人视如珍宝

有人弃如敞履

反正,芸芸众生也不差你一个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5】

书还是上次推荐《三体》的那位孩子推荐的,是txt文本,躺在电脑里好长时间,只因为开头实在不太讨喜,感觉是要写一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的**。所以就搁置了。近期时常夜班,白天被对面人家的装修吵得睡不着,索性起来看书,百无聊赖打开电脑,越看越喜欢。

果然好书就像一坛酒,越是细细品味,越能感受浓香满怀。

大概的内容是一个穷酸文艺少年(阿里萨)在年轻时钟情于一位闺中白富美(费尔米娜),后来阴差阳错,白富美的父亲把她许给名望很高的医生,知直到晚年医生去世,这位已是古稀的阿里萨依然守护自己的爱情。

听起来很浪漫对吧?

其实浪漫只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线索,以之为中心展开的,是种种肮脏破碎的现实,作者用了一根金色的长线,绣起了爱情的华服,然而拼凑起这华服的材料,却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凌乱的,甚至有些肮脏,自私和残忍的“爱情”片段,在这个层面上,作者是有野心的,他试图通过阿里萨这个角色的一生,来道尽这世间的万般情愫.

不得不承认,他做到了。

早在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哥伦比亚,控制书信往来的,仍是航运,阿里萨写给他的费米尔一封又一封的爱情告白,也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无巧不成书,年轻的阿里萨是一个航运天才,精通各类天文地理,更巧的是,他有一个控制全地中海航运的大公司的总裁叔叔,叔叔后来把海航运输事业交给阿里萨继承,这也使得故事多少有点逆袭的色彩。在思念之夜,阿里扎改变了整个地中海的航线,只是为了给心爱的女孩寄一封情书。这个情节设定,真的不知道捕获了多少的少女心。

阿里萨虽然天赋异禀,但他似乎更感兴趣写诗弹琴,这种浪漫主义,也多少成为了他今后爱情的基调——一个追求极致浪漫和绝对忠贞的人,要么在现实面前妥协,要么维持着脆弱的本性,痛苦过完一生。

没错,阿里萨是后者。

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年纪,是否还有人愿意相信“一见钟情”,但不得不承认,读到阿里萨第一次见到费米尔的片段,还是会觉得好浪漫,大树下的初次邂逅,以花为誓的坚贞不渝,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夜半小山坡的提琴独奏,只为让心上人明白自己的思念。。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经过重重阻挠,在一个集市上终于有机会单独说上话时,却成了“见光死”——费米尔见到瘦弱矮小的阿里萨站在自己面前,又说了一句并不讨喜的话(姑且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吧),竟怀疑起自己的爱情来。她苦恼,懊悔,甚至羞愧,为自己竟把爱情许给了这样的人,这看上去很莫名其妙,但又多像年少时候的我们——总是把所爱的人想的那般完美,而距离拉近,缺点放大,甚至,受“命运的嘲弄”,根本来不及放大,只是展现了并不那么客观的一隅,于是我们掉头就走,不去细想,直接全盘否定之前的所有细节,将幼嫩的爱情襁褓扼杀在摇篮中。

紧接着,费米尔嫁给了年轻帅气又有威望的年轻医生乌尔比诺,这是一次接地气的相遇,也是一段接地气的婚姻。费米说,医生对她的追求不是没完没了的浪漫话语,他只能给她最世俗的:安全、和谐和幸福。虽然这些东西都不是爱情,但一旦加起来,也就等于爱情了,于是她选择了嫁给医生。

我不评判这样的选择,就个人而言,相较于阿里萨,我还是更喜欢医生这样的人设。且听我分析一下阿里萨这个人。

阿里·萨内也许真的认为费米是世界上唯一的真爱,但他后来所做的一切真的令人惊叹。最初得知费米尔结婚后,他很伤心,但不久后,他竟流连各中色情交易的场所,虽然只是去看书,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更过分的是,不久后,他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丧失了自己对爱情的坚守(我不知道作者这样的情节设定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还是就像我之前所说,越是过分强调自己底线的人,一旦底线丧失,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然后便开始了他放荡的爱情生活。

我后来看过别人的书评里说阿里萨一生总共交往过一百多位女性,这个细节我倒是没有注意,不过当时就对他频繁的爱情捕猎表示极度的反感,我不明白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此生只为一个女孩忠贞不渝的人,为何屡次向自己的欲望妥协?也许是心理上要摆脱孤单的欲望占更主要的因素吧——但退一万步讲,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和自己独处,不能通过更加健康的方式排解孤独,和自己的灵魂共处,那他还能是一个完整的,优秀的人吗?

书中花了巨大的篇幅讲阿里萨的各种“情史”。抛弃偏见,理性看待的话,这无非也就是一次又一次人与人灵魂的对话。这其中最多的时寡妇,我记得有一段描写,有一个和阿里萨保持联系了很多年的寡妇,在年老色衰时,阿里萨忽然造访,她竟自卑到不敢正视当下的自己。

我忽然好可怜这个女人,不知道她这一生又是否真正被人疼爱,是否享受过真正的爱情;还有印象最深也是感触最深的,是那个黑人女孩卡西亚尼(特地找出了她的名字,以表示对她的尊重),她爱阿里萨,她为他扫清事业上的一切障碍,但她从未失去自我,她也从未轻视自己,在爱着阿里萨的同时,她成就了最好的自己——从一个看上去只能打扫卫生的女佣变成了精明能干的职业女强人,摆脱了她出生的阶级——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爱情,我愿意相信这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然后还有因他而死的3个女人:养鸽人的妻子,疯子,还有最可怜的阿美利卡.维库尼亚,这个年仅16岁的高中女学生,竟被阿里萨的“爱情”给活活害死了,在照顾阿里萨生病时,她发现了他写给费米尔的一封有一封情书,原来那些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他消遣的工具,于是她在学校自杀。

这些“爱情”,大多自私,肮脏甚至残忍,但也许这就是世间爱情该有的万般姿态,亦或,在每一段感情里,都多少有这些影子——悸动,纯真,美好,踟躇,羞惗,试探,激情,欲望,理性,自私,遗憾。。。但我多么羡慕费米尔与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平淡,庸俗,甚至有污点,却能嘟嘟囔囔吵吵闹闹,彼此不离不弃过完一生。

码了这么久的字,也没有写出个所以然,看完书的时候是近一个月前,那时候有万千思绪理不出来,总觉得作者想表达的爱情哲学太过宏大,自己又无法高屋建瓴,索性等过一阵再写,却没想到此时此刻也没有表达完当初想法的千分之一。我不知道推荐我读这本书的人是否有类似的感受。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6】

我读这本书是因为我参加了一个穿孔卡片阅读任务,看到其他小朋友在读这本书。因为书名里有“爱情”两个字,所以有些好奇这是什么样的爱情。于是在网上搜索了下,才知道作者马尔克斯,获过诺贝尔文学奖,写过《百年孤独》。

虽然我没有读过一百年的《孤独》,但我知道这本书很有名。好友在她公司的图书馆里帮忙借了这本书。

熟悉的红色封面,很厚的一层,让我想起以前看过的外国名作,那么厚!抱着好奇的心情开始读它。

一开始就讲到一位70多岁的老人,他是位医生,去现场查看他老朋友的遗体,他的朋友在满60岁那天自杀了。

书中的叙述很细,很慢。需要很大的耐心才能读下去。难道主人公就是这位70多岁的老人吗?

后来,医生的妻子出现了。再后来这位医生不幸的摔死了。然后出现了一位老人,他表达了对妻子的爱。

原来他才是男主人公!书中开始了漫长的爱情故事的回忆。

这是一段跨越世纪的爱情。

英雄弗洛伦蒂诺·阿里萨年轻时,一见钟情于女主角费米娜·达萨,开始追求。费尔明娜一开始也准备与他相守。但是,遭到了她父亲的反对。

费尔明娜的父亲带着她长途旅行。在长途旅行中,她开阔了眼界,成熟了。在回来之后,她看到男主人公的一瞬间,就改变了主意!

转折来得太快,太突然了!就像弗洛伦蒂诺一见钟情一样。当费米娜看到他时,她决定立刻放弃这段感情。

人的心思会变得如此之快吗?或许在之前的相处中,她就已经有判断了。只是这次回归后的对视让她有了面对现实的决心。费尔明娜真是一个很决绝,拿得起放得下的人。

弗洛伦蒂诺开始了他三年的等待,直到费米娜的丈夫去世,他们一起走在70多岁。

53年零七个月零十一天以来,弗洛伦蒂诺·阿里萨日日夜夜都在等待答案。“一生一世。”他说。

这三年的记录,让我深深体会到时间的流逝。几十年的光阴,就在作者的笔下流逝着。费米娜的不安,放弃,结婚,生孩子,发现丈夫出轨,回到家里,失去丈夫,挣扎,终于勇敢地和弗洛伦蒂诺在一起。

我想,费尔明娜是爱她丈夫的。弗洛伦蒂诺一直爱着费米娜,但在等待的过程中,他也和无数的女人发生了关系,只为费米娜在他心中留下了一个特殊的位置。从未放弃过期待。这种爱,算忠贞吗?

或许,爱情并不能单纯用忠贞二字来概括。

人的情感太复杂了。

费尔明娜是幸福的,她有她丈夫陪伴着她,在丈夫去世后,还有佛洛伦蒂诺陪伴。但这也取决于菲尔米娜的性格,她的独立性。她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了解自己的内心,勇敢,忠诚!

在她嫁给医生之后,也从未与弗洛伦蒂诺有过纠缠不清。

这本被赞为史诗的书,被我解读得如此简单。我觉得自己并没有读出它的精髓。或许是我读得太不认真,或许是我还没有到某个年纪,不明白岁月的可怕,无情。

把一个人放在你的心里超过0年,甚至是一辈子有多难?多难得!

谁会爱你,念你一生一世?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7】

假如你见到有人有着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僵硬的双唇、厌食、恶心呕吐,神情阴郁甚至奄奄一息,可不要光顾着怀疑这是霍乱的表现,也有可能是得了相思病。加西亚·马尔克斯就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霍乱时期的爱情》故事。

《霍乱时期的爱情》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代表作品,也是他自己最喜欢的爱情小说。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加上马尔克斯一贯理性平稳的叙事风格,读起来轻松愉快,即使写到貌似刻骨铭心的情感,你也可以忍不住会心地笑上几声。仿佛作者指着远方的海市蜃楼给你讲述一个虚构得足够真实的故事。

“灵魂之爱在腰部以上,肉体之爱在腰部以下”是书中草根女诗人萨拉·诺列加的一个结论,尽管用这个结论写出来的诗并没有获奖,但这确实是马尔克斯在写本书时定下的一个命题。故事围绕着男主人公佛罗伦蒂诺·阿里萨、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女主人公费尔明娜·达萨的情感纠葛,讲述了一个个貌合神离的爱情片段和婚姻。

婚姻往往是诗人和作家暗地里叛逆的对象,是因为它常常与世俗共栖共生。而马尔克斯在写婚姻时还是颇有良心的,费了很多的笔墨。毕竟家是女人和孩子的家园,是女人爱情的归宿。所谓的貌合神离,只是人的本性使然。胡维纳尔·乌尔比诺和费尔明娜·达萨夫妇由肉体之爱缔结的婚姻,是克制的,文明的,具备世俗的美德。但是马尔克斯又笔锋一转,让这一貌似崇高的、稳定的、坚实的婚姻,毁于一只毫不起眼的鹦鹉,这暗含的讥讽别有意味,却又让人心领神会,除去遗憾和伤痛之外,竟然也生出对这一冗长乏味的婚姻解体后的一丝隐约的解脱。同时,马尔克斯在写佛罗伦蒂诺·阿里萨与众多情人之间的肉体之爱时更是一笔带过,没有任何为人性复苏呐喊的极端态度,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肉体之爱的不过分理会。

灵魂之爱似乎备受诗人和作家的青睐,自然是因为它关乎灵魂而又极富神力。马尔克斯用了极多的笔墨写灵魂之爱失落的痛苦和不适,用“冰冷的眼睛、青紫色的面庞、因对爱紧张产生的恐惧导致的僵硬的双唇”来描述这种表情,酷似霍乱发病的症状,似乎是死亡的预兆。这在大家看来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灵魂之爱的本质只会在马尔克斯这样的文学大师眼前显示神迹,事实就是这样。经历过灵魂之爱的人都会认同。它如宗教一般令无数追随者为其痴迷一生。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就是深陷其中的一员。

貌合神离是生存的本质,是生活的常态,单纯的肉体之爱和灵魂之爱都有其生存的艰难性和不合理性,这是马尔克斯告诉我们的真理,这个命题在文学史上从没有被如此清晰而诚恳地提出过。那么,为了佐证这一命题,他又给了大家一个演示,让费尔明娜·达萨失去丈夫后,再一次接受了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压抑了五十三年七个月零十一天的灵魂之爱,让灵魂和肉体之爱有一个短暂的结合,貌似完美,但是作者理性的笔触并不让读者去盲目投入到一个荡气回肠的大团圆爱情结局,而是故作轻松地让灵魂之爱做主,果然它便马上显示出其特有的疯狂,让爱情之船因为霍乱而永远无法靠岸,只能在茫茫大海中来回游荡,一生一世。

你选择哪一种?或者说你没有选择的权利。马尔克斯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真诚而理性地告诉你:承认你自己,没有选择。

附:小说中的精彩论述

1.手术刀是药物无效的最有力证明。

2.从严格意义上说,所有药物都具有毒性,而百分之七十的日常食物也会加速死亡。

3.只有少数医生真正了解为数不多的几种药物。

4.每个人都是自己死亡的主宰者,时间一到,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帮助他们没有恐惧和痛苦地死去。

5.只有没有原则的人,才会从痛苦中得到满足。

6.她从容地接受着这场不幸,脸上始终挂着从丈夫那里学来的不可战胜的微笑,不让厄运有片刻得意的机会。

7.当被爱着的人死去时,真该带上他所有的东西。

8.社交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恐惧,夫妻生活的关键在于学会控制厌恶。

9.只因缺少一个女人,他便希望同时和所有女人在一起,事实是,每当他感到恐惧惊慌,他便格外地需要她们。因此,即使在他最艰难的时期,最糟糕的时刻,他也始终和这许多年来数不清的情人们保持哪怕最微弱的联系:他始终追随着她们的踪迹。

10.他学会了一件他其实无意中多次体验过的事:可以同时爱上几个人,并带着同样的痛苦爱着她们所有人,不背叛其中任何一个。他孤身一人置身于码头的人群中,突然发狠似的对自己说:“人心的房间比旅馆里的客房还多。”

11.不论从哪个角度看,她还是个孩子,但他即刻就隐约地预见到她将很快成为哪一种女人。

12.她在那里接待新朋友,会会学校和图画课的老朋友,以此作为某种不忠的纯洁的替代品。

13.私生活跟社会生活恰恰相反,是变化无常,不可预见的。

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篇8】

读《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后感2500字:

书还是上次推荐《三体》的那位孩子推荐的,是txt文本,躺在电脑里好长时间,只因为开头实在不太讨喜,感觉是要写一篇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的小说,所以就搁置了。近期时常夜班,白天被对面人家的装修吵得睡不着,索性起来看书,百无聊赖打开电脑,越看越喜欢。果然好书就像一坛酒,越是细细品味,越能感受浓香满怀。

大概的内容是一个穷酸文艺少年(阿里萨)在年轻时钟情于一位闺中白富美(费尔米娜),后来阴差阳错,白富美的父亲把她许给名望很高的医生,知直到晚年医生去世,这位已是古稀的阿里萨依然守护自己的爱情。

听起来很浪漫对吧?

其实浪漫只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线索,以之为中心展开的,是种种肮脏破碎的现实,作者用了一根金色的长线,绣起了爱情的华服,然而拼凑起这华服的材料,却是一些支离破碎的,凌乱的,甚至有些肮脏,自私和残忍的“爱情”片段,在这个层面上,作者是有野心的,他试图通过阿里萨这个角色的一生,来道尽这世间的万般情愫.

不得不承认,他做到了。

早在上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哥伦比亚,控制书信往来的,仍是航运,阿里萨写给他的费米尔一封又一封的爱情告白,也是通过海上运输实现的,无巧不成书,年轻的阿里萨是一个航运天才,精通各类天文地理,更巧的是,他有一个控制全地中海航运的大公司的总裁叔叔,叔叔后来把海航运输事业交给阿里萨继承,这也使得故事多少有点逆袭的色彩。在那些思念缠绵的夜里,阿里萨改变整个地中海的航运路线,只为给他心爱的女孩送上一封情书。这个情节设定,真的不知道捕获了多少的少女心。阿里萨虽然天赋异禀,但他似乎更感兴趣写诗弹琴,这种浪漫主义,也多少成为了他今后爱情的基调——一个追求极致浪漫和绝对忠贞的人,要么在现实面前妥协,要么维持着脆弱的本性,痛苦过完一生。

没错,阿里萨是后者。

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年纪,是否还有人愿意相信“一见钟情”,但不得不承认,读到阿里萨第一次见到费米尔的片段,还是会觉得好浪漫,大树下的初次邂逅,以花为誓的坚贞不渝,一封又一封的情书,夜半小山坡的提琴独奏,只为让心上人明白自己的思念。。但是意想不到的是,他们经过重重阻挠,在一个集市上终于有机会单独说上话时,却成了“见光死”——费米尔见到瘦弱矮小的阿里萨站在自己面前,又说了一句并不讨喜的话(姑且认为是命运的安排吧),竟怀疑起自己的爱情来。她苦恼,懊悔,甚至羞愧,为自己竟把爱情许给了这样的人,这看上去很莫名其妙,但又多像年少时候的我们——总是把所爱的人想的那般完美,而距离拉近,缺点放大,甚至,受“命运的嘲弄”,根本来不及放大,只是展现了并不那么客观的一隅,于是我们掉头就走,不去细想,直接全盘否定之前的所有细节,将幼嫩的爱情襁褓扼杀在摇篮中。

紧接着,费米尔嫁给了年轻帅气又有威望的年轻医生乌尔比诺,这是一次接地气的相遇,也是一段接地气的婚姻。费米尔说医生对她的追求不是连绵不绝的浪漫情话,他能给她的只有最世俗的:安全感,和谐和幸福,这些东西虽然不是爱情,一旦相加,也等于爱情,于是她选择嫁给医生。我不评判这样的选择,就个人而言,相较于阿里萨,我还是更喜欢医生这样的人设。且听我分析一下阿里萨这个人。

阿里萨内也许真的视费米尔为世上唯一的真爱吧,但他后来做出的事情真的很让人匪夷所思。最初得知费米尔结婚后,他很伤心,但不久后,他竟流连各中色情交易的场所,虽然只是去看书,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更过分的是,不久后,他在一次偶然的情况下,丧失了自己对爱情的坚守(我不知道作者这样的情节设定是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还是就像我之前所说,越是过分强调自己底线的人,一旦底线丧失,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然后便开始了他放荡的爱情生活。我后来看过别人的书评里说阿里萨一生总共交往过一百多位女性,这个细节我倒是没有注意,不过当时就对他频繁的爱情捕猎表示极度的反感,我不明白一个口口声声说自己此生只为一个女孩忠贞不渝的人,为何屡次向自己的欲望妥协?也许是心理上要摆脱孤单的欲望占更主要的因素吧——但退一万步讲,一个人如果不能学会和自己独处,不能通过更加健康的方式排解孤独,和自己的灵魂共处,那他还能是一个完整的,优秀的人吗?

书中花了巨大的篇幅讲阿里萨的各种“情史”。抛弃偏见,理性看待的话,这无非也就是一次又一次人与人灵魂的对话。这其中最多的时寡妇,我记得有一段描写,有一个和阿里萨保持联系了很多年的寡妇,在年老色衰时,阿里萨忽然造访,她竟自卑到不敢正视当下的自己。我忽然好可怜这个女人,不知道她这一生又是否真正被人疼爱,是否享受过真正的爱情;还有印象最深也是感触最深的,是那个黑人女孩卡西亚尼(特地找出了她的名字,以表示对她的尊重),她爱阿里萨,她为他扫清事业上的一切障碍,但她从未失去自我,她也从未轻视自己,在爱着阿里萨的同时,她成就了最好的自己——从一个看上去只能打扫卫生的女佣变成了精明能干的职业女强人,摆脱了她出生的阶级——如果这个世界上真的有爱情,我愿意相信这才是爱情最好的样子。

然后还有因他而死的3个女人:养鸽人的妻子,疯子,还有最可怜的阿美利卡.维库尼亚,这个年仅16岁的高中女学生,竟被阿里萨的“爱情”给活活害死了,在照顾阿里萨生病时,她发现了他写给费米尔的一封有一封情书,原来那些所谓的爱情,不过是他消遣的工具,于是她在学校自杀。

这些“爱情”,大多自私,肮脏甚至残忍,但也许这就是世间爱情该有的万般姿态,亦或,在每一段感情里,都多少有这些影子——悸动,纯真,美好,踟躇,羞惗,试探,激情,欲望,理性,自私,遗憾。。。但我多么羡慕费米尔与乌尔比诺医生的爱情,平淡,庸俗,甚至有污点,却能嘟嘟囔囔吵吵闹闹,彼此不离不弃过完一生。

码了这么久的字,也没有写出个所以然,看完书的时候是近一个月前,那时候有万千思绪理不出来,总觉得作者想表达的爱情哲学太过宏大,自己又无法高屋建瓴,索性等过一阵再写,却没想到此时此刻也没有表达完当初想法的千分之一。不知道当初推荐我读这本书的人,是否也有着相似的感慨。

相关阅读

  • 《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汇编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人生的枷锁》读后感汇编》,希望能为你提供...

  •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汇编

    怎么才能创作出一篇高质量的作品呢?阅读作品可以引发我们对许多人生问题的思考。在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我们可以写一篇读后感,接下来就是我们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的范文。...

  • 论语读后感汇编

    精读一本书如同一本万利,使你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写的作品为我们开辟了一片心灵净土。一篇好的作品应该有哪些要素?想知道“论语读后感”的一些信息编辑为您整理了。...

  • 红楼读后感汇编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写好一份优质的心得体会要怎么做呢?推荐你看看以下的红楼读后感汇编,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读红楼梦有感读红楼梦有...

  • 原则读后感汇编

    笔稿范文网的编辑倾情推荐一篇精彩的“原则读后感”文章,阅读完作品后,我们可以大概了解作品的情节走向。这时写一篇读后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如何将一篇作品读后感写得尽善尽美呢?祝愿这篇文章对你有益欢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