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徽因读后感集锦十篇

发表时间:2024-01-18

人的思维和想法,总是随着时间不断的改变。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林徽因读后感集锦十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林徽因读后感(篇1)

古典还是现代

那令我难忘的一张张图纸,仿佛浸染了先辈们那一腔沸腾的热血,正在缓缓的燃烧为灰烬,但那些灰烬却又渗入地下,为我国的建筑业提供了大量的营养,使其茁壮成长;或许,这就是他(她)们希望看到的吧。

他们一起,从美国,到东北,再到北平,测量了十个省几千年的木结构,在战争的炮火中奋力向南,流离失所了好几年。战后一个在病榻上直到死去,一个忍辱负重,几经打击,最终事业未尽而终。然而,他们留下了无尽的财富,也留下了美好而悲惨的人生。

他们就是梁思成与林徽因。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学术界只能生活在战争中,没有人会关注他们,也没有人会因为他们受到的外在欺骗而站起来。有的只是自己的汗水和辛酸,也伴随着研究的喜悦。他们是那个时代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是这个群体的一部分,他们为这个古老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两个人的人生,是那么的迥异,又是令人难以置信的相似。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生活环境,却汇聚在一起,共同致力于艺术,奔向中国大地。

有时候,看着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我想:这些建筑的优点是什么?以至于这世界上到处都充斥着西式的现代建筑,极目四望,一片片的棱角方块,与自然难以相溶,好似一块块的补丁,还是那种最粗糙的。

这次看了**以后,了解了当年古典建筑与现代建筑的纷争;这才知道,现代建筑,就是在画室里进行立体几何的组合拼装,所谓的创新~~由此,大量的新式的现代建筑就这样轻松的诞生了;并且因为简洁大方而又学***最终打破了古典建筑的封锁,成为了世界建筑的新宠。可是,我很想问一句,除了那些一脉相承的现代派,还有谁说过这些现代建筑是艺术品呢?更不要说普通人了,这些建筑充其量就是漂亮,相对来说更加简洁大方,更现代化,更实用一些;可是,实用是因为它们的建设及装修中充斥了大量的现代科技,如果去除以后呢,或许,它们甚至连一个茅草房都不如——毕竟,茅草房更加环保,还是绿色建筑呢。

而如果说是古典建筑浪费材料,耗费人力财力大,那么现在,我们看到的大量现代建筑都存在着不少的无用部件,或者他们会说,这是装饰的需要;那么所谓的古典建筑浪费的材料难道是当地基埋在地下了吗?

更何况,现在的现代建筑越来越多的进行大量的装饰,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的,而且很多建筑的装饰所消耗的金钱,物资,似乎并不下于古典建筑(当然,这是指不太高大的建筑,因为古典建筑并没有继续发展到能建成摩天大厦),至于审美方面,似乎也不咋样。现存的众多古典建筑都被保护起来,开辟为景点供人参观,那么,旅客参观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的年代久远,可以称为文物,最重要的是因为它们的艺术价值;现在有很多的建筑都在搞复古的形式,但我觉的那是在画蛇添足,仅仅是强制性的将古典的装饰组装到现代建筑上,不仅没有新意,而且也只是迎合了某些恶俗趣味的使用者,既没有达到美化城市的目的,更没有达到美化人类心灵的目的(这只会使人们的心灵更加的疲惫,产生审美疲劳,导致审美能力下降,以至于最终可能会认为古典的艺术不是艺术,而是一些过期了的废品)可以想象,那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世界。

用片中的话,就是“如果世界上的艺术精华,没有客价值标准来保护,恐怕十之**均会被后人在权势易主之时或趣味改向之时毁损无余。”

作为一个东方古国,如果我们在建筑上没有成就,那是不可能的。相反,中国的古代建筑非常辉煌。那么,在这个现代建筑横流的时代,我们能否保存住古建筑的精华,为她将来的再次绽放保住火种;是否能摒弃那些庸俗的糟糠,为我们的大脑保留一丝清明,用以欣赏古典的美,为她的绽放积存充足的养份。

希望,这个在战火中幸存下来的,寄托了无数先辈心血的火种能够顺利的成长,让中国的古典美再次以新的面貌绽放在这片大地上,甚至全世界······

林徽因读后感(篇2)

在百无聊赖之际于图书馆拿起了那本名为《林徽因传》的书,原以为人物传记都挺无聊的,但我发现这本书却与众不同。更重要的是,这是作者自己的感受。

看着那清新淡雅的文字,我不知不觉间就读到了最后,给我感触最深的不是她笔下美丽出众的林徽因,而是隐含在其中默默的心声。

记得她有过这样一句话,“多想喝一壶清淡的茶,不论暖凉,品味半世沧桑。我想写一封简单的信,不留下我的名字和姓氏,把它寄到未知的世界。想爱一个平静的人,不要问是非,携手世界的纷乱。”

有人说她是当代才女,也有人说她是乱世隐者,而我只看出了一个字—“空”。那不是一般的空。世界上有两种空,一种为天生接受的空,不过红尘不蹋尘埃,那是最纯净的空。

还有一种,却是物极必反的空,也唯有经世间大苦难,大悲痛者,在一番彻骨之痛过后,能于地狱而不失自我,方能为此“空”。

然而当今世界好像早已不存在第一种空。第二种不应该出现在和谐社会里的空虚,现在在我眼里。不用考虑,那个奇怪的想法自然地出现在大脑中,中国又在梦中。

可以说我现在喜欢中国了。就像一条沉睡的龙,像一只小猫。太可爱了,在梦中欢呼。它还年轻,不知道忧伤的滋味,还那么天真。但它在长大,可它却没有察觉,它还在做梦,梦见自己已经长成巨龙,所以它还“空”。

我们生活在这个更大更冷的大都市里,听到老人摔倒的故事,别人都不敢帮我们。每天又有多少人在义愤填膺地指责、批评、嘲讽着社会的不公,人性的卑劣,体制的欠缺,可是,往往就是同一批人,又总在现实生活中处心积虑地靠近那些黑暗,发扬着那些卑劣,利用着那些不公,并从中获利。我能感觉到寒冷,如白梅的空虚。只有借助过去的名人,我才能表达其中的不公平。

我又想到了《老人与海》。如果只看过程,不看结果,那么受伤的老人、奋斗过的人、没有浪费时间的人,都应该成功。然而,中国仍在做梦。梦想总是不同与现实。

它梦见我们在这里挣扎、迷茫、欢笑、哭泣,为了太多也许并不需要的东西彼此厮杀,被挟裹着在生活,直到“官财”化为棺材,然后我们的一生算是圆满成功。醒悟的人又如何能不“空”?

也许白落梅是寒山的忠实粉丝,最喜欢的也一定是那样的对话—“世间谤我、欺我、薄我、笑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这也许就是处世的最佳之道,然为什么会少了点什么?

帮他呢?救他呢?改变他呢?

这又让我想起了林清玄的话“大海太苍茫,太广大,人生太复杂,太幽渺,放下吧!放空吧!”这是否都是因为,这只是一个梦?

一个国梦?

我早已不做梦。记得有一个兄弟笑着跟我说:“长大我要当官,当一个**。”

也许现在的中国更应该是一条鱼,一条大海里的鱼,它这样问上天:“总听说人们说有大海,可大海在**呢?”回答是这样的:

“你生于海,也将死于海,海在你里面,也在你外面。大海包含了你的存在,你也揭示了大海的存在。因为没有区别,你看不到。

”所以我也要学习白落梅,我用杜甫的诗来说,“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编辑:华华)

林徽因读后感(篇3)

林徽因,一位灵魂具有香气的传奇女子,一生中赢得了三位男子对她深深地欣赏与爱恋,徐志摩恋她,梁思成爱她,金岳霖痴她,因此,在我看来,她的一生是幸福的。而这幸福,与她周身所散发的清淡简约却不失才气有着莫大的关联,而这一切说到最根本,是因为家庭氛围的熏陶。

1904年6月10日,林徽因降生在了杭州这个天堂般的城市,她的到来给她的家族带来了喜悦,乖巧而灵动的小粉脸令人百般宠爱。她出生在一个官家。她的祖父林孝恂是光绪十五年丑系的学者。她早年在日本学习。您奶奶高贵典雅,是一位性个端庄贤惠的美女。

他的父亲林长民擅长诗歌和绘画。她的大姑妈林**是清朝末年的大家闺秀,从小接受私塾教育,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林**也是林徽因的启蒙老师。五岁的时候,她就开始带领自己读书、朗诵词赋,接触生活的原始课程。

在那个时候时候的大家闺秀,常常与深宅大院联系在一起,虽然那里不缺少诗情画意,缺少了自由的气息,她们常常低吟,为寂寞,也为未来的迷茫,等待她们的往往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林徽因就出身在这样的家庭中,然而幸运的是,在那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她的祖父和父亲都是接受过新思想的开明人士,他们及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又乐于迎接新式的思想思维。成长在这样一个家庭,林徽因的身上既传承了父辈的优秀血统,成就了她与倾国倾城的绝代容颜相得益彰的端庄气质,又使她日后接触新思想,学习新知识,成为一代才女成为必然。

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庭的圆满是很重要的,父母之间的和睦和婚姻的完满是圆满的核心所在,但是她的父母的婚姻并不圆满,可以让人说是遗憾。林徽因的父亲富有性情,性情之外又兼有才气,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才子。而她的母亲何雪媛是典型传统就旧式妇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加之她的父亲是个商人,因此她一直以来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并不擅长操持家务,因此既得不到丈夫的疼爱,又讨不到婆婆的欢心。

婚后八年,才生下第一个孩子林徽因,虽然这个女儿立即得到了全家人的疼爱,但是她的处境并没有因此而得到改善,不久后,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明又娶了一房妻室,何雪媛更加备受冷落,因此埋藏在她心底的嫉妒开始疯长,性情也变得多愁善感,阴晴不定,即便是在女儿的面前,也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情绪,折让林徽因产生了错综复杂的情感,她既爱她的父亲,又恨他对于母亲的残忍,她既同情她的母亲,又怨母亲的懦弱。

在林徽因的少女时代,迫于现状和生活的压力,全家一直处于迁徙状态。13岁的林徽因,有时独自待在家中,却也能将家中打理的井井有条,将自己的生活安排的充实、精彩。在培华女子中学读书时,她无疑是令人难忘的。她的诗和温柔总是那么迷人。

人生若只如初见。在父亲的要求下,梁思成来到林长民的家中去见林徽因,在未见到林徽因时,梁思成按照当时的时尚想象,林徽因应该梳着一条油光光的大辫子,穿着绸缎衫裤。然而,年仅14岁的林徽因走进来时,梁思成看到的是一个亭亭玉立的小姑娘,梳着两条小辫子,穿着浅色半袖短衫罩在黑色绸裙上,五官精致,双眸清亮,她,翩然转身告辞时,飘逸如一个小仙子。

这是他们的初识,或许此时,梁思成一见钟情于林徽因。然而,少女的心境中总是充满了爱情的浪漫,生性沉静的梁思成并不能给予她这样的浪漫情感,所以这时的林徽因并不能因他的平静而安然心动。有人曾说:

“林徽因和梁思成注定要经过一个漫长的历程才能走到一起。最初是两个人一起散步,一个人在路上探索其他风景,另一个人则一直在原地等待。”很显然,林徽因旧式那个采撷风景的人,而梁思成则是原地等待始终不肯离去的那一个。

为了结识狄更斯,徐志摩拜访了林长民,两人聊得很有契机,感情也不断加深,徐志摩便也成了家中的常客,与林徽因也渐渐熟络起来,时间久之,徐志摩也为林徽因的聪慧、幽默、追求独立倾心,他带领林徽因走进了英国诗歌的境地,而林徽因正在用一颗炽热的少女心感受着这一切,她对于文学艺术的痴迷也迷惑了她自己。而此时的徐志摩已有妻儿。张幼仪是一个温良的女子,安分守家,侍奉公婆,但是徐志摩对她确实冷漠无情,弃之不理,而对于林徽因却是柔情似水,深深眷恋,为了她,即便是父亲要与他断绝父子关系,他也毅然与张幼仪离婚。

而聪明的林徽因,她怎么能让自己沉入这种爱情的茧里呢?她既要自己洒脱的离开,也要给对方留出足够的空间,她选择了转身,对于他们的情感,她展现的那么决绝。

到最后林徽因还是选择了梁思成,书中写到这么一段对话,在婚礼的夜晚,梁思成说:“有个问题,我一定要问,而且就问这么一次,以后不会再问,为什么是我?”林徽因答道:

“答案很长,我得用一生去回答你,你准备好听我说了吗?”在以后的生活里,林徽因也很好的诠释了她的这个答案。

对于金岳霖,林徽因被他的绅士与理性所吸引,金岳霖也对林徽因的才华赞美至极,呵护备至,再渐渐的林徽因发现她对金岳霖产生了依恋,但是她没有隐瞒。一天,梁思成从宝坻调查回来,林徽因哭丧着脸对他说:“我现在苦恼极了,因为我好像同时喜欢上了两个人,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这对于梁思成来说,无疑是电光火石,经过深思熟虑后,梁启超告诉林徽因说:“你是自由的,如果你选择了老金,我祝你们幸福。”林徽因将他的话原原本本的讲述给了金岳霖听,金岳霖听了之后,说出了更为坦率的一句话:

“看来梁思成是真正的爱你,我不能够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不能伤害一个真正爱你的人。”言犹在耳。

看来金岳霖的爱情并不比梁思成差。林徽因很开心,她得到了两个没有杂质的男人真质的爱,更重要的是,这两个爱都不是自我。金岳霖一生都陪伴在林徽因和梁思成左右,成为他们亲密的伙伴,有时梁思成和林徽因吵架了,金岳霖也会从中调和,他们的后代,也会尊称他一声“金爸”。

林徽因和梁思成在建筑领域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们周游全国,调查当地风俗、名胜古迹和建筑。有人说他们的结合是完美的,林徽因思想活跃,主意多,但构思画图,梁思成是高手,他画线,不看尺度,一丝一毫不差,林徽因可没那本事。

战火总是无情的,无尽的硝烟使得他们颠沛流离,唯一能给他们短暂快乐的,只有朋友相聚在一起时的学术**,古建筑研究成果,以及当地风景给他们的视觉冲击。林徽因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但是她一直不曾倒下去,她一直在为祖国的未来操劳着,再为祖国的发展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

林徽因是我心中的信念。她的爱让我向往。她的气质是我着迷。她的贡献是我钦佩她。她,一个灵魂里有香味的女人,在许多人的梦中是一朵白莲。伊人已逝,留给我们的,不仅是那人间四月,还有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林徽因读后感(篇4)

《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读后感

“如果我的心是一朵莲花,正中擎出一支点亮的蜡,荧荧虽则单是那一剪光,我也要它骄傲地捧出辉煌……”-----林徽因《莲灯》

一直很欣赏林徽因,暑期买了一本《莲灯微光里的梦-----林徽因的一生》,读后对这位被称为“绝世的白莲,千年才有的一见”的美丽才情女子有了更深的认识。世上有一种美总是让人难以忘怀,纵然已被时光覆盖,当你再一次翻开它的时候,仍然掩不住它的烁烁光华!让后人为之赞叹!

而林徽因就是这样的人,她就是拥有着这样美丽光华的人!

林徽因的一生给了人们太多的世意遐想,她非凡的人生经历,她精致的情感体验,她从善到美的精神气质。她就像一个不吃烟火的仙女,生活在一个梦幻般优雅的世界里。为了赶听她的一次重要的建筑学讲座。一颗诗星陨落;那终生不娶的哲学家,心甘情愿地追随着她的脚步,默默地守护着她。

在她走后他挥泪为她写下了“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的挽联!在她走后的某一天邀来好友,只为了这一天是她的生日!

然而,诗歌并不是她一生的全部。林徽因活在当下,所以她活得真实。她拒绝徐志摩而选择了踏实稳重的梁思成作为终身伴侣,她搁置起文学而选择了建筑学作为一生的事业,她和梁思成一起足迹遍布四方,成为中国建筑学领域的拓荒者和奠基者,他们的智慧在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里闪烁!

能和林徽因合作是梁思成的幸运。正是因为他们的工作,才成就了中国建筑史上这对璧人。不能与林徽因携手共进,或许是因为他们之间的距离,是徐志摩一生的遗憾,他成就了中国诗坛的这颗璀璨之星。我想,与徐志摩携手,应该像在天上飘飘而飞;与梁思成携手,是在地上踏踏实实地行走。

选择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只是一个“缘”字吧。合适的时候,遇见合适的人,才能缔结良缘,也许当时林徽因还太年轻有点懵懂,不懂如何应对和把握那排山倒海而来的爱情吧。或者,她不忍心伤害一个无辜的女人。她不确定徐的感受,所以她选择离开。

你知道,她把激情和爱视为对生活的信仰,她的生活因激情和爱而丰富。她长期疾病缠身,时时需要卧床静养,在那个多艰的年代里,却只能跟着命运浮沉,辗转南北、贫病交加,她却一直没有停止过工作和对事业的追求。她奇迹般地生活着,燃烧着她的能量和智慧,把她的一生献给了建筑业。

她爱生活,以全身心的热情来投入生活。她珍视平平常常的生活,测绘工作的辛苦、单调,家庭生活的繁杂琐碎;她珍视真真切切的人,身边的母亲、孩子,常来常往的亲戚、朋友,她更珍视由这些带给她的所有情感体验,惊喜的失望的、快乐的悲哀的、欣慰的气愤的她像一团带电的云,挟裹着空气中的电流,放射着耀眼的火花。

世界上总有一种美是令人难忘的!她美丽的生活令人惊叹!她用爱和浪漫美化了生活!她用她美丽的人生给我们留下了一首如此美丽的诗!

林徽因读后感(篇5)

在春天的雨夜里,听《相逢是首歌》,就这样做了那个怀旧的人,恋上一首经典老歌。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多么美好的句子,美得让人要落下泪来。那些远去的青葱年华,开始在雨夜里重现,仿佛只在昨天,可我为何早早就更换了容颜。

更换容颜的,又岂止是我,还有岁月,以及行走在岁月河岸的许多人。那么多红颜佳丽都随着时光渐次老去,当你以为过程是缓慢,回首却只需瞬间。是的,覆水难收,春去会有春回,花谢花还会开,可人一旦把恩情偿还,就再也不相欠了。

其实,人生原本就没有相欠。别人对你付出,是因为别人欢喜;你对别人付出,是因为自己甘愿。那些付出了想过要收回的人,又何必让你费心去在意。我佩服那些爱过无悔的人,就算分手,依旧可以做到从容相惜。倘若所有的人都可以做到这样宽容慈悲,这风尘的世间虽然烟火蔓延,却不会再有伤害。

深夜里听到乐声,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轻弹着,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静听着,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你和我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这是林徽因写的诗,爱过之后写的诗。因为爱了,所以听一首弦音,颊边泛上了红。我是多么的喜欢那一句:"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在她很青春的时候,似乎就已经知道,世间万物有其自身规律,就如同山河不可逆转,岁月不可回流。很多人说她永远像梦一样美丽迷人,其实她活得比谁都清醒。

她和所有女孩一样,甚至比所有女孩都更喜欢做梦,但是她不会让自己沉迷。她始终保持一颗清醒的心,为的是不让自己受伤。所以读林徽因的文字,永远没有疼痛之感。即使她伤了,也会掩饰得很好,也许她会觉得,快乐是所有人的快乐,悲伤是一个人的悲伤。这么说,不是歌颂林徽因多么的伟大,而是有些人从来都不愿意让别人看到自己的伤处。

林徽因和徐志摩在康桥深刻浪漫地爱了一场,爱到几乎忘记他们的相逢其实是一场美丽的错误。茫茫人海,遇见是多么的不容易,怎么忍心轻易说别离。他们甚至愿意一直梦着不要回到现实,现实像一把利刃会将彼此都割伤。

几乎每一天徐志摩都去找寻林徽因,他们在一起谈论诗歌,所以林徽因诗歌里一定有徐志摩的影子。那时候,徐志摩和林长民是挚友。林长民欣赏他骨子里浪漫的诗情,但作为林徽因的父亲,他知道徐志摩已是有妇之夫,况他和好友梁启超有过口头之约,曾想过将林徽因许配给梁思成。林长民亦是一个潇洒浪漫的人,他认为徐志摩可以和女儿林徽因相恋,但需要适可而止,并且不能与婚嫁相关。

林徽因读后感(篇6)

去年八月份的年假,我去了河南,经郑州、开封,而后到洛阳。去看烈日曝晒下的龙门石窟,我站在巨大的卢舍那佛像下,心里涌起一种奇妙的庄严感。那时刚读完梁思成的《佛像的历史》,于是我眼中的龙门石窟,多了分别后重逢的亲切感。一别经年,别来无恙?至于那些大大小小不同年代的佛像,因为事先读过的书,我也能大致的分辨出它们雕凿的年代,心中充满了成就感。

而后离开洛阳,去往古都西安。到西安的第一个夜晚,朋友带我们去看大明宫,返程路上我睡着了,而后有一瞬间醒来,原来是路遇了古城墙。夜里城墙上亮起垂挂的灯笼,漫长的一线,在灯火通明的城市夜里发着幽幽的光,告诉你这座城市的悠久。在那一刻我脑海里响起了这样的话:“保存完好的西安古城墙当让北京汗颜。”站在西安的古城墙下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了当年北京城里,梁思成无力抗争的声音。

后面坐了一回西安地铁。在路上仰望被彩灯环绕的钟楼和鼓楼,是西安最美的夜景。一边是西安最繁华的街区,一边是古老的建筑,所有的车流到钟楼下全部绕道,这是古城墙的威严。同行的人拍下灯光闪耀的鼓楼,“美人如花隔云端,梦魂不到关山难”,那一刻鼓楼的美永远的留在了我的心里。后面去回民街,在人头攒动的回民街穿行,这里是充满了市井味儿的西安,不是那座巍峨的古皇城。可是我差点忘了,若没有这威严的古城墙,这让人仰起头来心生敬畏的钟鼓楼,回民街恐怕也无法体现出西安的市井风味。

西安第三日一早去寻找碑林,却意外的发现了大雁塔。好吧,就是你了。在雁塔广场拍照,没拍几张,音乐喷泉居然开始了,没有多等待一分钟。冲天而起的水幕让躲避不及的我淋得透湿,却给了我最大的惊喜。仰头望着越冲越高的水柱,你会有冲进水幕去舞蹈的冲动。

下午碑林。每一样都是国家级珍宝文物,西安的骄傲果真是默默的。站在一千多年前的巨型石兽前,除了惊叹别无他法。

出来经过书院门,没有进去,时间已经不够,而我更期待登上古城墙。

傍晚时分终于登上古城墙,还有恰到好处的一抹斜阳,给整个城墙都镀上一层红色。赤脚在城墙上走,第一次觉得离西安这么近。在城墙上骑自行车,70分钟骑完13.7公里的全程,直到暮色四合,城墙上挂着的灯笼亮起,一辆又一辆的车从身边超过,偶尔猝不及防地冲下一个“海漫”,于是是刺激的尖叫和大声的欢笑。这古老的城墙,残阳夕照,天边的红霞,飞速地踩着单车,耳边是呼啸而过的风声。有这一天,西安行已经足够圆满。

这就是西安留给我的回忆,然而关于它的意义我当时似乎还并未多想。

而后xx年的国庆,我去往北京。去天安门广场,看汹涌的人潮,也看人民英雄纪念碑;从故宫的红墙旁走过,看光影斑驳,我用相机拍下故宫红墙上缝隙中长出的一颗绿植,那是生命给人的惊喜。然后绕过护城河,我是第二次去北京,却是第一次站在故宫角楼前惊叹不已,舍不得挪开脚步。而后夕阳西斜的时候,我们终于爬上了景山,山顶人潮汹涌,我的眼中凝望着的是这晨昏中的故宫建筑群。六七百年的光阴在这一刻好像被凝聚到了一起,建筑的美果真能让人觉得窒息。

在北京的第二天下午,从北大出来我们去了什刹海。在那之前先去看了钟鼓楼。从远处看到的鼓楼并没有给我什么特别的感觉,于是从广场上转身,看到鼓楼对面的钟楼,仿佛更加雄伟。可是突然一个回头,我看到灯光投映下的鼓楼,那种独特的色泽感,广场上玩耍的孩子们,特别的静谧感,竟让我半天都没能说出话。

后面还有一日下午,我想去看恭王府,却因为景点人太多而只能作罢,我站在胡同里,遗憾地想着和珅用来存放宝物的那九十九间半,脚步迟疑。只好选择在胡同里晃荡着来度过整个下午,而我的心里,却终究还是想着上一次来北京时未能细看的辅仁大学建筑楼,于是按图索骥的找了过去。终于能见到这别后让我思念许久的建筑。

在今天这个夜晚,我坐在冰冷的房间里,面对着电脑,脑海里浮现出那一个下午的场景。我们坐在辅仁大学前花坛旁的椅子上,微风吹拂着我们的面庞,我们一起仰起头细细看着这建筑物上的汉白玉雕花,赞叹着这毫不重复的窗户设计。甚至因为建筑不对外开放,我们站在花坛上跳起来想尽力多看到一点内部的设计。我们口中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为这美妙的建筑,更为身边能有这样一个同赏这样美好的人。

在北京的那一周里行程紧张,我重游北大,去看鸟巢和水立方,甚至去了一直记挂着的奥森公园,还去吃了吴裕泰的冰淇淋。有好多的事情都可以成为回忆,而如今回想起来,最先跳入脑海的美好却还是那一个下午,我们静默地坐在辅仁大学的花坛旁,看着这精妙无比的建筑,目光爱抚着它身上的每一块砖瓦,用脚丈量了它周围的每一寸土地。然后恋恋不舍的离开。

我不知道这样的心情是否与梁思成与林徽因以及他们的那一帮营造学社的伙伴们踏访中国各地去寻访那些古建而历经艰难终于能得一见时的心情一致。也许完全无法相比,可是当我站在故宫角楼旁,看到那翘起的飞檐,护城河中映射出它的倒影;当我站在景山之巅,俯瞰着余晖映照下的故宫建筑群,红黄色调的搭配中那静默的庄严;尤其是当我站在辅仁大学的前面,望着是中西风格结合几乎可用完美来形容的建筑时,那种美感给我的心灵引起的震颤感让我至今回想起来仍觉得热泪盈眶。

于是当我捧起这一本《梁思成、林徽因与我》时,当我翻到他们走遍大半个中国留下的那些古建的立面图或剖面图时,我一张张细细端详,舍不得翻页。而下一页又可能是更让我惊叹的图片。我羡慕他们,能够亲眼见到这么多的美好建筑;又敬佩他们先知卓著地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丰富而又宝贵的历史资料。人的一生太过短暂,而人类关于美的意识却又是如此的一脉相承,也许这些建筑有一天都将被损毁而无法保存,但它们印刻在人类历史进程的痕迹却永远不会消失。

还有一个下午,闲极无聊,我们去了前门,只剩下一个箭楼的前门,显得十分突兀。如果它还可以称得上美,那也只能是一种残缺了美。于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明白了西安的可贵,也许就在那保存完善的古城墙。如果没有这城墙,我们靠什么来回忆起古长安城曾有过的回忆,那些四方来仪的威严,那烈烈西风吹拂过这个城市上空留下的空谷回音,全都消失踪迹。一道城墙,留存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印记。而今当我回想起站在西安的城墙下,仿佛听到了梁思成在北京城里痛苦的呼喊。《梁陈方案》被否决时,北京的古城墙被拆掉时他的痛苦,应该更甚于他受到批判时的伤害。

可是再没有一种可能了。当我站在景山之巅,看到那震撼人心的故宫全景时,再往右边看去,可以看到鸟巢对面的盘古大观,往左边看去,可以看到央视的裤衩楼。可以看到蓝天下繁华现代的北京城,只是再也没有那一道北京城墙了,那个“凸”字形的城墙了,那个镌刻着北京城历史的城墙了。当我站在景山之巅,看到现代都市北京,高楼林立,一派繁华景象,可我却还是忍不住觉得一种虚无感,因为曾经承载这个城市记忆的建筑再也不能恢复了。现在的北京将按着既定的道路走下去,那是今日之北京,却再也不可能是那个历史上的北京了。

当我回想起曾经在北京时的场景,我总会产生这样一种幻想,也许梁思成就在天空的某一个角落俯瞰着他热爱的城。他在想什么?如果他还活着,他又会说什么呢?只是再也没有了答案。今日的西安,也许可算是实现了梁公对北京建设无法实现的梦,只是今日的北京,再也没有了这样的机会。

当时的明月,终究无法映照在今日北京的上空;而那些彩云,终究是随风而逝了。

林徽因读后感(篇7)

初中时学冰心的《小桔灯》,她是她笔下《我们太太的客厅》中那个满腹才情却又爱慕虚荣、工于心计的太太。高中时学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她是那个浪荡才子不惜抛妻弃子追求的‘白月光’。人们甚至把这位跨时代诗人的死归咎于她。他们指责她没有听从爱的召唤,而是选择了改革领袖梁启超的儿子。

直到后来入了土建的门,才知道梁思成这三个字,绝不是谁谁谁的儿子可以形容。他一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贡献不亚于冰心、徐志摩在文学领域的贡献。

怀着满腔闲话的心情,我翻开这本书,发现从战争中来的天才女孩就是她。那个三弟空难殉国,悲怆而坚毅的姐姐是她。那个在**与散文中忧虑民间疾苦、山河破碎的女诗人是她。

那个在病中担忧亲人 ,却拒绝出国医治坦然面对死亡的女强人也是她。

所以那些赞美与攻讦都是真是存在的,这其中她那不可信的纯净与天真也是真是存在的。如果让我遇见她,我想说:‘嗨林徽因,你的不完美,才是最美’。

林徽因读后感(篇8)

何彼浓矣,华若桃李。

自古江南出美人,林家有女初长成。

杭州,天堂;人间,过客。一九零四年,陆官巷,林家大院,黄昏灯如星,暮色轻如绸,林徽因,一个白莲似的精灵悄落凡间。

从儿时起,她便开始与文学结缘。月光皎洁的夜半,天际泛红的晨曦,年幼的林徽因顺着笔墨的方向、宗卷的气息,闻柔情密语,触尘世悲欢。青涩聪慧的她,为之恍惚,为之深陷。

每个故事的开头,都如夏花。她随父亲远游留学,写下别具一格的诗篇,创造一片心怀纯真的"人间四月天".正是如此,在欧洲,同是故乡人的徐志摩也为林徽因的才情所倾倒,但当时的确有太多阻碍夹杂在他们之间,所以,林徽因不得不放弃。相信吧,这场遇见是岁月之福,让当时的她渐渐把江南女子多愁善感的性子转变为豁达从容——顾虑再三,林徽因选择了敦厚且默默守候着的梁思成。

不得不说,林徽因就算一生无伴,也依旧可以继续孤傲清醒地活着。于自己的建筑事业,她一生信念如故。用一个夏天,走遍整个欧洲,看遍曾经旧时的古迹繁华,那里一点也不似人间——回归故土,她把这些经历讲学生们听时,那些稚气未褪的脸上无不一是满足与崇拜的。

她亦参加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心怀大业,有旁人无法触及的高贵优雅;她亦随夫四处考察,以为之付出的坚持刚毅,帮助丈夫撰写《中国建筑史》。

她是诗人,是学者,是女建筑师。

这些代名词的背后,往往掖藏着隐隐作痛的回音。

她太敏锐,她太嫉恶如仇,所以饱受战争的屈辱与不甘。但她写诗,依旧可以拾回莲之初心,慢慢清扬、芳馥、倾城、化生。中年时她尝遍病痛的折磨,但她仍四处奔波,为事业而艰辛着,妆点自己的生命。晚年时,她病得卧床不起,但她把半生的荣耀与流离静静地啜饮,在沉默中享受静好,啜着茶。

……

女子当为林徽因,在照不见前后崎岖人生路时,也依旧玲珑从容。

女子当为林徽因,在单拥有那一剪微弱光时,也依旧骄傲辉煌。

静看人生由荒芜走向繁华,

皆成传奇。

林徽因读后感(篇9)

几落年华,几卷荷风,窗外的柳絮做了萍客,梁间的燕子作了邻伴。她,让每一次转身都隔世,又让每一次相逢都成永远。她走在人间的四月天,没有前因,无关风月;她是中国第一代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她,寒冰玉露的林徽因,一代传奇女子。

林徽因,简单自持,凌霜傲雪,拣尽梅枝。姽婳如徽因,在那个时代的罅隙中清清爽爽盛开,既有着大家闺秀的温婉芳华,更生动描绘出新时代女性的自尊自爱。

书中的字里行间,我总能看到这样的徽因:着一身素衣,踏着青石长巷,莲开六月,浮光潋滟。出生书香门第的她,氤氲了家族的儒墨气质,一身斐然,才情绝世,亦姿容倾城。一身的白梅风骨,梅枝尽落,素笔傲然。清丽卓然的笔触间,她也如同静绽在池中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欣赏林徽因,欣赏她走过的平淡而淡淡出彩的一生,欣赏她的铮铮傲骨、冰清玉洁。这缓缓撩开的意境,她对待生活的态度,仅仅沉迷雕梁画栋,沉迷于对称的艺术。

人需要怎样的勇气,闯出自己最精彩的故事。人又需要怎样的勇气,在人前轻轻巧巧地走过,是是非非交与众口评说,转身即离,处之泰然,置之度外。

刹那缘起,刹那缘灭,人间萍客,慕开慕容。浮光潋滟,菡萏花尽,唯有你那开在季节里的容颜,以不败的,不朽的姿态,盛放在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读后感(篇10)

这是一部相对其他粗制滥造的记录片不知要强几倍的电视记录片。虽然已是八集,但对我还觉得远远不过瘾。最初知道林徽因,是先读到徐志摩的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他对林的爱恋,促使我想去了解林徽因。不过那也只是一张张美丽清秀的照片,以及不凡的家世。这种平面的认识不足以引起我对她有强烈的探究欲。然而,这部纪录片,着实触动了我的心灵,当然不只是林徽因,还有梁思成。影片多层次多角度地介绍了林徽因梁思成。林徽因,一位非凡的女性。从小接受西方自由民主教育。得力于她那远见卓识的父亲。这使我感叹:每个孩子的前途会有着那么大的偏差万别。这与人生的第一位老师——父母,有着脱不了的干系。反观当下,家长依然面临着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一百年前的林长民就能以超前的思想来引导教育自己的女儿,这不能不使人钦佩、汗颜啊!

林徽因,一个多情而富有思想的才女。在赴美留学期间,她首选的专业是建筑学。由于当时建筑学不招收女生,而选择了美术系。然而,最终,林不但完成自身的专业还尽可能多的选修了建筑学科目,并做了建筑学的助教。这表明,她功课不仅优秀而且极富主见。尤为令我感动的是当时的美国记者采访时,她所说的那段话:等我回到中国,我要带回什么是东西方碰撞的真正含义。令人沮丧的是,在所谓的:“和世界接轨”的口号下,我们自己国家独特的原创艺术正在被践踏,应该有一场运动,去向中国人展示西方人在艺术、文学、音乐戏剧上的成就。但是,绝不是要以此去取代我们自己的东西······在中国,一个女孩的价值最多体现在家庭中,我崇敬这里的民主精神。在当时的中国社会,绝大多数的女孩甚至男孩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才情。这是林父的功劳。当然,当时的中国人能吃饱肚子还成问题,更何况言其他。但,其父的教育理念搁至当今,仍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不是容易享的福。你得放低你天伦的辈份,先做到友谊的了解。”林与梁生有一儿一女。对待他们的教育,影片中似乎没有涉及。但我却从中发现领悟了一二。

1937年,当梁林正在山西考察测绘佛光寺之时,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从林徽因写给她八岁女儿的信中,我分明看到了一位侠骨柔情的母亲。“你知道他们老要我们的‘华北’地方······但是如果日本人要来占领北平,我们都愿意打仗,那时候你就跟着大姑姑那边,我们就守在北平······我觉得现在我们做中国人应该要顶勇敢,什么都不怕,什么都顶有决心才好。”扪心自问一下,你曾这样与自己的孩子交流过吗?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与之平等的交流。在大事小非面前,都和孩子交流,使其了解。我发现信件是这片中主要内容。无论父辈对他们,还是他们和朋友之间,抑或是他们对孩子之间都是笔墨丹青,既浪漫又温馨,既深沉又永恒。现代人已少有动笔的了。如果内心的思想不付诸纸上,你又有多大把握证明你的思绪不是混乱的呢?翻一翻孩子幼儿时的涂鸦,心中都会漾起涟漪,更何况长大成人后的字字迹迹都将透露着他的心思他的感情啊!将笔尖落在纸上吧,这是一笔你独有的人生财富。对于梁思成,当然是通过林徽因而得知的了。谁料到他竟然是我少年时背诵《少年中国说》而为之肃然起敬的作者梁启超之子。所以,儿子的优秀就不足为奇了。

同样在美留学学习建筑的梁思成,在给父亲的信中抱怨说,这样终日的伏案绘图而担心最终成为一个只知绘图的匠人。而梁父的回复又一次的令我敬佩,令我学习:你有这样的想法说明你有很大进步,孟子说,能与人规矩不能使人巧。凡是学校所教所学不外规矩方面。若巧则要离了学校方能发现。这与林长民对待女儿的教育如出一辙。看到这,我心升敬意!忘记了朋友的原话,大意是:凡是屁股坐在凳子上而得到的都不是真学问。

相关阅读

  • 安妮日记读后感十篇

    阅读完安妮日记读后感之后,我颇有感慨。读后感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我们精心整理了这篇文章,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有关该领域的知识和经验,不断与大家分享!...

  • 红楼梦读后感十篇

    经过精心的策划,笔稿范文网小编为您带来了“红楼梦读后感”,这本书引发了无数读者对阅读的兴趣。读后感就是我们反思的过程,获取新的领悟,并将其记录下来,以备将来参考,请务必将这篇文章珍藏起来!...

  • 夜莺的歌声读后感精华十篇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以下由小编收集整理的《夜莺的歌声读后感精华十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夜莺的歌声》读完之后,有点让...

  • 包氏父子读后感(范本十篇)

    书籍阅读多次,其内涵就会逐渐显现出来。书籍若备而不读,等于废纸一样。读完一本作品后,常常会激发出许多思考和感悟。难道你不想知道如何让读后感更加引人入胜吗?快来看看这篇关于"包氏父子读后感"的文章吧!...

  • 理想与信念读后感(经典十篇)

    喜讯!笔稿范文网准备了“理想与信念读后感”的深入分析,请继续阅读下文。通过阅读作者的作品,您也许会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在写读后感时,可以重点描述那些给你带来深刻触动的情节和人物。您曾经写过读后感吗?谢谢您的参考,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