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读后感系列

发表时间:2024-03-18

怎样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在读后感当中明确表达呢?读完作者写的作品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 读后感是对作者、书籍、读者的一种评价,笔稿范文网的编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为您编辑出这篇“近代史读后感”的文章,本网站所述内容仅供参考请勿过分依靠!

近代史读后感【篇1】

蒋介石的悲剧——《蒋介石传》读后感

作为政治家和政治领袖,蒋介石是战术家,而不是战略家。他比竞争对手领先一点,善于控制他们。但是,尽管他统治了中国人口的大多数。但他实际上不了解整个政权的社会基础。

对蒋介石的一生进行总结。蒋介石有自己的勇气、精力和领导才能。他不仅是个有很大缺点的人。而且从希腊悲剧的意义上讲。他也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

他的悲剧是他个人造成的。

——布赖恩·克罗泽

关于蒋介石,想必并不需要我多说什么?每个人的心里都会对他有自己的评价?对蒋介石来说,我只知道他的一些最基本的情况:

1887年10月31日生于浙江奉化,1975年4月5日在台北逝世。他是国民党时期党、政、军的主要领导人。再说,我也没想过他是不是个好领导?

他的失败该归咎于什么。

枭雄曹操曾傲慢的说过:假设无孤,不知几人称王,几人称帝。如果没有蒋介石,不知还有多少军阀还在压迫百姓,互相殊死搏斗,蒋介石当然不是圣人,他的统一也并没有为人民带来福音,但至少保持了形式的统一,在这点上,还是不能否认的。

蒋介石的人生不仅不完美,而且是个悲剧!政治人物似乎注定是不完美的,但蒋介石的悲剧也是他自己的。

和我们伟大领袖毛泽东比起来,他们两个一个秀才,一个兵,秀才虽然在开始单挑兵是打不赢的,但是秀才号召一群农民把那个兵群殴了一顿,于是他胜利了,这就是中国近代史。

其次,我认为蒋介石的悲剧人生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点:性格悲剧、命运悲剧、制度悲剧。

1、性格的悲剧。他是一个独断专行的人,听不进意见,在北伐中,这个性格决定了他如黑马般成功,在孙中山走后的特殊时代,他超越廖仲恺、胡汉民、汪精卫,以其军事胜利主导党务政治;但是在解放战争中,他的性格有为他的失败埋下大祸,苏联和美国都希望一个和平的中国,甚至共产党都希望能牟个一官半职的就行时,他决绝了和平,他不要联合**要**,他的失败是必然的:苏联大力支持了共产党,将东北的日本**全部给了共产党;美国停止了对蒋的军事援助,他的**很紧张。

2、命运的悲剧。他的运气一直不好,从1927年开始,孙中山天真的去北京会冯玉祥,客死北京后,留下的烂摊子孙博士不要再操心了,但蒋却还只是个黄埔军校校长,他要对付党内竞争者,要对付共产党,要对付北伐军阀,要对付外国,一刻也没有停止。攘外必先安内,这没有错,至少他做到了99%,第五次围剿的胜利让共产党快消失了,当日本人救了共产党,蒋介石的最后一击的胜利被共产党史诗般的长征及北上抗日的宣传给冲淡了,他又面临与其合作的可能,如果再晚半年,小日本再侵华,那历史将重演。

3、体制的悲剧。从一开始的北伐就埋下了祸根,为了尽快在党内竞争中取得胜利和决定权,蒋放弃了革命到底的机会,对冯玉祥、张学良、阎锡山等北伐军阀妥协了,虽然成立了国民**,其实是军阀的暂时统一,蒋只是最大的一个军阀而已,这个体制注定了时刻的为了利益的反叛,时刻的命令不统一,时刻的党内斗争,无论在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中,都是如此,国民党如同一盘散沙。

有人说蒋介石是一个成功的人,因为他的忠诚和军事天才;也有人说他是一个失败的人,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失去中国的人。我想,他没有失败,他的人生在接近退却时,退一步是为了更好的进一步!但蒋介石的生命是不幸的。他是不是遇上毛泽东,输在运气上了?

他到底是乱世之英雄呢,还算是治世之能才?也许都不是,也许都是。

蒋在他最后的二十年使得台湾经济告诉发展,他致死都没完成的梦想是“光复大陆”。这又算什么呢?正如孙中山有时是不切实际的梦想家,蒋介时也是!

人这一辈子,孰能无过?但有些错误是很难改正的,有些错误即使改正也不能原谅,有些错误即使被原谅也永远是错误!

这就是蒋介石的悲剧。

近代史读后感【篇2】

这部**风格的作品最突出的部分是它是在抗日战争初期写成并出版的。论述了抗日战争,并将其分为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敌人的战略进攻和我们的战略防御阶段。

第二阶段是敌人的战略保守主义时期和我们的准备时期。第三阶段是我们的战略**和敌人的战略撤退时期。而现在重读持久战理论,完全符合当时抗日战争的历史,甚至时抗日战争的总结报告。

足见毛泽东的军事才华非同寻常。

为了实现持久战的战略总方针,毛泽东还提出一套具体的战略方针就是在第一和第二阶段中主动地、灵活地、有计划地执行防御战中的进攻战,持久战中的速决战,内线作战中的外线作战;第三阶段中,是战略的**战。

在《论持久战》中,还强调了“兵民是胜利之本”。说:“**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只要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会造成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造成弥补**等等缺陷的补救条件,造成克服一切战争困难的前提。

毛主席真的是一位千古奇人啊!我个人还觉得他有未卜先知的能力,呵呵。

以上就是我读后的一些感慨和见解。

近代史读后感【篇3】

阅读书目: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第十三章中法战争和中日战争胡绳/著

《国史大纲》第四十六章除旧与开新钱穆/著

《菊与刀》鲁斯·本尼迪克特/著刘锋/译当代世界出版社 2008年1月第1版

重识甲午

“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赔偿二百兆之后也。”

——《戊戌政变记》梁启超

从1884年到1885年,满清王朝在战场上以惨痛的代价赢得了中法战争的胜利,但战场上血流成河的胜利却在谈判桌上交给了别人而失败了。十年之后,中国与日本发生了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而这一战,满清王朝不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谈判桌上都输得彻彻底底。

刚刚过去的2014年是又一个甲午,距离那场硝烟弥漫骇浪滔天的战争整整过去了一百二十年。这是一场重要到无论被怎样讨论、剖析都不觉得失之过细的战争,以至于这一百二十年间中国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我们究竟为什么会惨败?

说实话,对于甲午战争,我的认识基本还停留在高中时历史课本介绍的范畴,那一句“甲午战争的失败以及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程度”在脑海中的确印象深刻。但这句话真的能轻易而彻底地决定影响一个国家发展进程的战争吗?我知道,之于我,是时候重识甲午了。

但作为一个与那段历史相隔重重时光的后生晚辈,作为一个历史的读者,一个正在求学的年轻人,我不敢奢念自己能够提出什么新的颠覆性的解释与学说,我只是想从一个身处和平岁月的中国人的角度,从一个饱经艰难苦厄的古老民族的后人的角度,结合着大师、学者们的经典著作,来谈谈自己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一下究竟是什么使我们失败。

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清光绪二十年六月)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至1895年3月(光绪二十一年二月)《马关条约》签订结束,历时八个月。甲午战争因朝鲜起,这个战争的理由充分反映了日本的“煞费苦心”。“光绪十一年(1885年),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天津订立一个有关朝鲜的条约,规定以后遇有重大事件,两国或一国要派兵,须互相通知”,这只是第一手布局,陷阱和诱捕紧随其后。

“光绪二十年(1894年)春,朝鲜南部爆发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日本**认为这是发动侵略战争的时机,它先诱使清朝**出兵朝鲜,表示‘贵**何不代韩戡乱?……我**必无他意。

’(注:《李文忠公电稿》卷十五,页33。)清朝**得到日本的这种‘保证’,又应朝鲜的请求,于五月初一派直隶提督叶志超和太原镇总兵聂士成率军一千五百人进驻朝鲜京城汉城以南的牙山。

这时,日本军队突然以‘保护’使馆和侨民为名大量进入朝鲜,五月初七(6月10日)占领了朝鲜京城汉城。”好一个精妙的计划,打了清王朝一个措手不及。可是天真的清王朝“没有丝毫认真作战的准备,却先后央求**和英国进行‘调停’”。

所以在战争开始之前,清朝已经失败了。《孙子兵法》载:“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照此来看,清王朝的确会败。因为日本有着明确的战争目的和战略步骤,有条不紊步步为营,而清王朝完全被人家玩弄于股掌之中,既没有嗅到战争将临的危险气息,又没有摸清对手的战略意图,甚至连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都不甚了解,真可谓糊涂至极,这样的战前准备,难怪只有挨揍的份了。

果不其然,一切都按照日本的战前计划顺利进行,而可怜的清王朝还昏招频出不断地给对手“送大礼”。战争的具体过程就不再详述,这其中有必然,也有偶然,但最终的结果就是中国惨败,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又称《春帆楼条约》)。之前说到中国在战前准备阶段的确漏洞百出,可说到底战前准备是不足以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负的。

那中国究竟败在**了呢?

在**装备上,刚开始的时候,由于清王朝率先进行了洋务运动,中国海军远在日本之上。据当年统计,北洋海军位居世界第八、亚洲第一。但是日本加快了赶超的步伐。

自1890年后,日本以国家财政收入的60%来发展海军、陆军,1893年起,明治天皇又决定每年从自己的宫廷经费中拨出三十万元,再从文武百官的薪金中抽出十分之一,补充造船费用。举国上下士气高昂,以赶超中国为奋斗目标,准备进行一场以“国运”相赌的战争。1890年,北洋海军有7艘总吨位2000吨以上的**,总吨位27000吨以上;而日本海军只有5艘总吨位2000吨以上的**,总吨位约17000吨。

1892年,日本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到了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已经建立了一支拥有63000名常备兵和23万预备兵的陆军,包括6个野战师和1个近卫师。战前,日本海军拥有32艘**和24艘鱼雷艇,总排水量72000吨,超过北洋海军。

但是,这也仅是旗鼓相当而已,如果单纯地以**装备的先进程度而判定战争胜负的话,那苏联也许就不会打败德国纳粹了。因此,**装备只是影响战争胜负的一个因素,不能充分揭示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有的史学家认为“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一向抱着决定战争胜败的唯一因素是**的观点,他们的唯**论的实质就是失败主义和投降主义”。

邓立勋认为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制度不如”,二是“中国全**族皆腐败”。在我心中,觉得应该还有如下三点:

一是满族狭义宗族政权的极端自私和政治短视。“明太祖驱除蒙古后三百年而满洲入主,为中国近代史上狭义的部族之再建”,在满清王朝统治中后期,**主义**集权达到顶峰,皇权高度集中。这种高度集中的表达是对拥有和享受资源的欲望的无限膨胀,本质上不受任何事物的制约。

中华文化一直有一种说法叫家国一体,或者是家国同构,在我看来这种说法用在晚清王朝统治者的身上不是非常的正确。以慈禧为代表的满族贵族只是把紫禁城当做自己的家,把世界当做支撑自己家的机器。试想如果他们以天下为家,以家为天下,怎么会容忍强盗和毛贼跑到自己“家”里为非作歹呢?

等打到紫禁城了,他们怕了,觉得是打到家门口了,觉得受不了了。当知道列强还让她待在紫禁城这个“家”里的时候,难怪慈禧会说出那句令人所不齿的“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这种极端自私从另一个方面也充分反映出满清王朝统治者的政治短视,他们觉得应付了眼前的混乱,然后就又能安安稳稳地照着老方子接着统治这个庞大而迟缓的帝国,他们不明白磅礴而来的近代民主浪潮会摧毁一切逆向而动的力量,不积极进取只会导致大厦倾覆。就像在课上讲到的,革命爆发的时机就是当民众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被统治,当统治者也无法按照原来的方式统治的时候。

二是国民性格的巨大差异。日本人有一种近乎偏执的认真,这个民族甚至“和美国人一样都走极端”。在这场以“国运”相赌的赌局中,日本人为了打赢战争,自1890年起,每年将国家财政收入的60%投入海陆军建设,较之于中国屡屡受到国际指责的占gdp2%的军费开支来说,这是个难以想象的可怕数字。

为了买一艘船(吉野),天皇带头挨饿。女王还捐赠了她的珠宝,并呼吁人民为国家捐款。全日本都勒紧了腰带。日本人有时的想法很直接:想赢得战争吗?

想。好,那就要得到吉野号。买船需要钱,可是没钱怎么办?

那就攒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省钱,而是全国人民一起省钱,就为了这艘船,就为了得到这艘船!试想一个不认真到偏执的民族可以完成吗?

试想一个不团结的民族可以完成吗?

而反观中国人,我们绝对没有这样的锱铢必较。客观地说,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并不能鼓励中国人一文不值。儒家文化中的仁爱、中庸观点,造就了中国人的圆通温和,另一方面也使得了我们不像日本人那样“较真”,一艘船而已,犯得上人人挨饿吗?

没这船我就活不了了?所以中国人多用宏观思维来思考。但不幸的是,战争只是一个绝对必要的问题。一艘船或一把枪,在关键时刻,很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影响战争局势。

因此,我认为甲午战争失败的两个根本原因是中日民族性格的巨大差异。

三是国家心态迥乎不同。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土地、人口和资源都很匮乏。这样一个国家要想生存下去,保持独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时刻有危机感。

这种国家心态就使得日本不惜以“国运”相赌,来挣得近代化发展的第一桶金。

但是反观中国,不论是人口,经济体量,还是资源从来都处于世界较高水平(至少在甲午之前一直如此),所以中国的国家心态从来都是从容的,甚至是高傲自大的。即是近代遭受列强的侵略,但在甲午以前,我们并没有丧失在历史发展中生生不息、不断增强的民族优越感。所以很明显,中国人缺乏日本人的忧患意识。

如此一来,日本就好像应了那句老话: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赌赢了日本自此腾飞,赌输了大不了从头再来,因此日本也就有了以“国运”一赌的极为强劲的动力。

我想说的是,上述三种不成熟的观点并不排除历史学家对甲午战败原因的分析。我相信,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近代中国于近代化进程上的落后在本质上导致了包括甲午战争在内的一系列与外国列强战争的失败。

陈独秀曾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的失败,“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战败之前的中国人极端的自大,一点也不把这个“蕞尔小国”放在眼里,战败之后的中国变得迷惑而自卑,开始从心底否定自己的文化和制度。可以说,甲午之战摧毁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和中国人民的民族优越感。

甲午战争的失败,太悲剧性,太痛苦,太难以接受,使甲午战争的失败在整个古代帝国中达成了共识:只有改革,才能生存,才能争强好胜。客观上来讲,对于中国的近代化进程,甲午的战败是一个正向的刺激,但不论效果怎样,我们都不需要也决不答应靠挨揍来获得前进的动力。

时至今日,距离甲午战争已经过去了一百二十一年。我想说,我们铭记历史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铭记,还应该有缅怀,有期望。缅怀曾经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挺身而出献身于这个民族的英雄,也要缅怀在这个民族面临着存亡危机时,那些沉默的大多数,勤勤恳恳的普通人。

用历史烛照未来,我们不仅应该了解过去,记住过去,我们更有理由让时代相信,那些历史悲剧不会在我们这代以及我们之的每一代中国人身上重演。

1986年6月9日下午,钱穆在台湾的素书楼讲最后一课。临别的时候,他看着台下稀稀疏疏的学生,依旧深情地说到:“你是中国人,不要忘记了中国!”

吾辈应铭记之。

近代史读后感【篇4】

这本书叫《重说中国近代史》,重点在”重说“两个字,意思是此前有很多误解(这个也确实是事实),现在我要来讲将正确的中国近代史啦。

但是很多地方有点矫枉过正了,文中太多的“其实”,”事实上“”然而“这一类的词,意思是此前或者别人的认知都是错的,但是作者在这些词后面接的内容却是很多都是当代学者的共识,并不是他个人独到的见解,中国近代史才过去这么多年,当代不像以前那么强调阶级立场了,很多东西早就是主流的共识了,他硬要说成他独到的解释。

还有些地方矫枉过正到误人子弟的程度了,例如对袁世凯为什么称帝的解释。袁世凯是典型的乱世奸雄,对权力极度依恋,称帝最主要的愿意就是因为权力,为了当世袭罔替的皇帝,不顾周围全部人的反对而进行了这一场豪赌。作者的解释说他为袁世凯洗锅一点不为过。年轻人读一下作为参考可以,但是切不可把这个当成权威。此外,作为历史读物,里面主观臆断的东西有点多,例如文中多次提到”当时的民意“类似的句子,其中很多是从有限的史料中作者主观臆断的结论。

近代史读后感【篇5】

醇亲王:道光帝第七子,咸丰帝义母弟,慈禧妹妹的丈夫,光绪帝的父亲,末代皇帝溥仪的祖父。为讨好慈禧,挪用军费修葺颐和园。

李鸿章:晚清重臣,洋务运动的倡导者之一,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南条约》、《马关条约》、《中法简明条约》。

荣禄:清末大臣,晚清政治家,深受慈禧赏识。

苗先生:汉族,清代女画家,慈禧太后的女官员,代表慈禧作画。光绪年间,他们进宫服侍。

隆裕皇后:叶海娜拉·静芬,慈禧弟弟的女儿,光绪不同梦想的妻子,深受慈禧的爱戴。

珍妃:光绪的爱妃,百日维新后被囚禁于北三所的寿药房。

慈禧早年的经济条件很差。她不得不照顾她的弟弟妹妹和帮助她的家人。然而她发育健壮,深知女子疾苦,有丰富的阅历,这为后来进宫以及亲政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宫后她从一名普通的妃子变成皇帝的宠妃,皇帝死后她成为了西太后,与东太后并驾齐驱,垂帘听政,掌握了跨时代的皇权。

她一生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思朝。在此期间,她两次决定王室,两次发动政变,三次听取政府意见。可以说,对权力的控制是至高无上的。何德兰太太初见慈禧太后,描述这位女性道:

“慈禧太后身板挺直,面目秀丽,个子高,有着一双锐利的鹰眼,仿佛能洞察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高贵而傲慢,拥有绝对的权威和威严。”后有外国贵妇人来访,无不对慈禧太后的威严所折服,忍不住行中国的屈膝之礼。我想,唯有这样一位女性,才能挽持住清朝那些年吧。

当年,年纪轻轻的她以自己敏锐的政治觉悟、机智过人的胆识,突破重重障碍,成功与小叔子联手打败了以肃顺为首的八大臣核心集团,一举扫清了同治登基前的所有障碍。她似乎能预见未来。她原计划把妹妹嫁给春王子,然后生下光绪。也就是继同治之后的新一任皇帝。

从这些方面来看,她是成功的。但是她也是失败的,她的失败在于对权力她似乎有着病态的渴求,她的大半生都在追逐权力并且尽情享受得到权力的快感。她嫁给了一个软弱的丈夫,这给了她一个练习的机会。

同样同治的优柔不得不让她独揽大权。光绪的即位,更是没有让她放任过权力。皇权的争夺,永远是一个封闭宫廷里不会休止的隐形的战争。

女人使这场战争更加神秘,更加隐晦,更加残酷。

全世界都骂慈禧是汉奸,说是她的存在使中国社会成为一个更加危险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日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就是在她手上签订的。诚然,她对这些确实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她面对险象环生的时局,不顾当时世界工业革命的潮流,视而不见,反应迟钝,使中国陷于亡国的危难之中。可是,有谁又知道她心里的痛苦呢?在她统治的47年里,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她也是一个女人,她的观点是有限的。

为什么一个女人还要为政治忧心?我要说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一个有用的男人。但凡有用之帝,怎么可能被一个女流之辈所牵引,所控制,所征服?

没有这样一个为国出力的人,慈禧太后维护清朝最后尊严的努力值得肯定吗?其实,她可以像太后一样享受后宫生活,远离国事。她可以追求自己的艺术,把时间花在她最喜欢的写作和绘画上。可是这个时代,要求她坚强,要求她担负起卖国叛贼的骂名。

我认为无论是谁,进入那个王朝都不好。无论是谁,都要有万古罪人的名。慈禧,她做到了。

在这本书中,有很多关于慈禧的章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慈禧太后作为艺名艺术家。她喜欢读书写字画画,请汉人缪先生进宫指导,为她画画。苗先生经常称赞太后的画,说如果她能专心画,她就会成为大家。

然而,作为一个政治家,慈禧怎么有时间去追求他最喜欢的艺术呢?人所得到的,必是由他所失去的东西作为代价的。政治,艺术,二者不可兼得。

权力,安逸,二者不可兼得。垂帘听政,母仪天下,二者不可兼得。强势,柔情,二者不可兼得。

就像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帝王李煜一样,作为一个诗人,他是优秀的。作为君主,他可能不合适。所以,在我们追求的路上,该舍弃的总归是要舍得的。我们放弃的,也许能帮我们成就另一些东西。

谈到光绪,他确实是一位值得一提的皇帝。他是咸丰弟弟醇太子和慈禧妹妹的儿子。他与王位没有关系,但被慈禧太后选为同治的接班人,偶然成为清朝第11位皇帝。说是意外,其实也不然。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位不幸的皇帝从出生起就被他的未来命运所决定。其父母的婚事由慈禧一手操控,他即位亦是慈禧的安排,连他的婚姻也不能自己做主,最后还被囚禁于瀛台。他的人生,从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是一场悲剧。

三岁时,他被慈禧抬进皇宫,成为她剥夺皇权的载体,使她参政更名副其实。进入皇宫的光绪在孤独中长大,没有母亲的关爱,没有细心的照料,没有心灵的交流,没有童年的快乐。结果,他情绪低落,身体虚弱,无法抵御疾病的侵袭,留下了难以治愈的病根。但是光绪帝执政时期还是想有所作为的。

一是甲午战争,二是戊戌变法。光绪帝在甲午战争中站在爱国家爱民族的立场上一力主战,他反对妥协痛斥顽固派割地求和的可耻行径。虽然战争的最终结果是签订了《马关条约》,这是对中国的羞辱,加深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半殖民地水平,他在战争和签订条约的过程中,始终以明确的态度,为维护国家独立和民族尊严作出最大努力。

甲午战争失败之后,他痛定思痛,卧薪尝胆,主张向西方学习,实行戊戌变法。这一变法,遭到了以慈禧为首的保守派的打压,最后以失败告终。

光绪帝作为衰世皇帝,既有励精图治、救亡图存的进取精神,又有对慈禧太后的独断专横历来顺受的软弱性格。这是他从小就被束缚、被压抑的结果,加上当时的情势,他不敢也不能与太后决裂。

一代帝王,短暂的执政统治,在这个宫廷里,对于皇权,终究夺不过老谋深算的慈禧。他的意气风发,为当时的中国注入了一道新鲜的血液,虽然这股血流是短暂的,却也还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虽败犹荣。年轻有年轻的力量,年轻也有年轻的局限。

他对于当时的国情也还是缺乏了解的,加上软弱的性格,终于没能拯救晚清。慈禧太后,强势的女王独揽政治大权,忧国忧民,深谋远虑,忍辱负重,作为政治家的她,稍显成熟。可是,她看不到西方列强为发展社会所做的一系列改革,仍旧按照自己的一套统治中国,权力至高无上,却没能好好把握,是有所作为。

她拖延了清王朝的统治,却还是没能保住这个朝代。假使,光绪与慈禧统一战线,联合起来,当时的中国,是否能有所改观?

然而,历史不能重写。历史只能告诉我们,如何把握今天,怎样面对明天。

近代史读后感【篇6】

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极具震撼力的历史著作,它深刻而生动地描绘了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和变革,让读者对于过去的历史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在阅读完这本书后,我深受其影响,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变迁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详细描述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等,让我对于这些历史事件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通过这些具体的事件描述,我感受到了那个时代的动荡和变革,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推动力。


蒋廷黻在书中生动地描绘了那个时代的人物形象,如太平天王洪秀全、康有为、慈禧太后等,让我对于这些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述,我感受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政治立场和历史作用,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他们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影响和贡献。


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迁进行了深入分析,探讨了近代中国面临的种种困境和挑战。通过对于这些问题的探讨,我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轨迹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近代史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小编认为,《中国近代史》这本书让我对于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和变迁有了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也让我重新审视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这本书不仅仅是一部历史著作,更是一部引人深思的思想之书,它让我对于过去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于未来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感谢蒋廷黻的这部伟大力作,它让我对于中国近代史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近代史读后感【篇7】

暑假,我阅读了蒋廷黻的《中国近代史》。它被史学界公认为近代史研究的开山经典,讲述了从19世纪中国的外交到孙中山先生在北平逝世的史事。

在19世纪以前,中西没有邦交,路途的遥远导致中外商业不大,中国皇帝的自大导致“天朝”在买卖方面不肯通融。英国使节到中国来,乾隆皇帝竟让他行跪拜礼。这样的不平等自然无法让英国使节同意,乾隆皇帝很不高兴,就让他回国。使节提出的和平条约,中国全都拒绝了。其实当时英国的工业革命已经开始,英国日渐强盛起来,但中国皇帝仍然沉浸在历代的光荣中。

当时外国有的货物中国也有,中国有的外国却没有。这样的买卖对外国是无益的,所以外国人就想办法增加本国货物的出口。后来经过试验,发现鸦片可以达到要求,于是英国便大力种植鸦片。中国虽然严厉禁止鸦片买卖,但仍然没有用,鸦片在中国兴盛起来。林则徐“虎门销烟”后,鸦片战争开始。清廷屡战屡败后知道没有办法,和英国签订了《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历史也以鸦片战争为标志进入近代史。

此后洪秀全在广州创立了上帝会,企图建立一个新的朝代。他们认为孔教、佛教、道教都是妖术,只有上帝的教义才是至高无上的。而曾国藩是孔孟的忠实信徒,他率领湘军与洪秀全抗争。后来洪秀全的左右起了内讧,湘军在曾国荃的领导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灭亡。

进行了“百日维新”,却遭到慈禧太后的打压。孙中山总理提出了民族复兴的方案,经过十五年的军阀割据,中国终于不再为西方帝国主义所打压。

相关阅读

  •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观后感

    上了半学期的中国近代史纲要课,感觉受益颇深。吴原元老师为我们精心准备上课内容,向我们展示了许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电影与《凤凰大视野》的节目视频,让我们仿佛身临其境般地目睹了那一段段历史的血汗与眼泪,那一...

  • 中国近代史观后感必备十三篇

    笔稿范文网小编认真筛选了大量的资料,推出了这篇“中国近代史观后感”。观影和读书一样,能够促进人们的成长,电影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情节更能引发观众的共鸣。观后感可以作为我们对作品深入挖掘和评价的工具和手段,通过撰写观后感,我们能提高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能写好观后感呢?...

  • 革命读后感系列

    在文学作品中,优秀的作品能够更好地触动我们的情感和思考。写读后感就是为了表达我们对书籍的感受和思考,通过此种方式可以更好地展现出书籍的质量。以下是笔者为您准备的最新关于“革命读后感”的范文,希望您能够享受阅读,并在其中获得启发,帮助您解决相关问题!...

  • 读后感简爱系列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日常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读后感简爱系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一段没有...

  • 偷书读后感系列

    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或许会关注一些文书的撰写,对于实用文书的撰写一般要用到规范性的语言,你对实用文书的了解有多少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偷书读后感系列,带给大家。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对于犹太人,我并不太了解,只记得很早之前的一部电影《美丽人生》,主人公犹太人是一个特别风趣幽默,充满智慧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