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观后感推荐11篇

发表时间:2024-04-10

经过精心编辑笔稿范文网的编辑为你整理了“中医观后感”相关内容,随着社会的发展,看电影成了人们消遣放松的一种方式,我们在观看时会有许多新奇的想法。为了及时保存这些好的想法,回去后一定要写一篇观后感,一个人的写作能力可能在写诗歌时得到展示。作品名的观后感如何写才算全面呢?

中医观后感(篇1)

我的老师李砚民主任是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的主任,现已从事中医事业30余年,在30余年的行医生涯中,她从未离开过病人,从未离开临床第一线,可谓名副其实的中医临床家。而我仅仅跟随学习不足2年,在这短暂的时间里,李砚民老师不仅在技术方面给我以指导、更是教导我何为医德。她认为“医乃仁术”,“为医者,应待患者如亲人,至精至诚,让饱受病痛的患者饮桔之甘泉,啖杏林之蜜果,摆脱困境,步入坦途。”

专攻疑难重症是李砚民临证的一大特点,经她治愈和挽救的重患究竟有多少,谁都很难数得清。

例如,一位久患心脏病的阿姨,在西医院已经宣判无药可医,患者阿姨抱着一线希望找到李砚民主任,李砚民主任经过详细的检查后,觉得这种疑难重症治疗很棘手,但一个医生的责任感促使她一定要挽救这个病人。于是,她研究病情开出了第一个处方。以后根据病情变化,不断调整药方,并鼓励病人坚定信心。服药50多剂后,病人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可以正常生活。

又如一位脾肿大的患者,在多家医院都没有查找出病因,也是听到病友介绍,找到了专看疑难杂症的李砚民主任,在李砚民主任的详细问诊及检查下,帮患者找到了病因——寄生虫!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再如,从新西兰乘飞机慕名而来的杰克•贝兰克,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步履蹒跚。国内外多种疗法几乎用尽,这次他要找李砚民主任碰碰运气,医好他的腰痛病。神奇的中医中药使他站稳了脚,直起了腰,迈开了坚实的步子。回国后,兴奋地用电报向他的恩人报喜:李砚民女士,万分感谢您用神奇的医术治好了我的腰痛病,一切感觉良好。虽然我已经61岁了,可是身体却象16岁少年一样充满活力。

李砚民主任精通中医内科、妇科、儿科,尤擅内科,对中医肾病、心病、脾胃病、风湿病、温热病、消渴病等均有较深的造诣,临床上独具特色,经验丰富,疗效卓著。

李砚民主任不但继承了前贤精湛的医术,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的`医德医风,她以“大医精诚”之训,铸成“救死扶伤”之心。她崇拜仲景论证之精辟,更佩服仲景“下以救贫贱之厄”之至诚。她虽已久负盛名,但毫无名医架子。多年来,她废寝忘食地工作,耐心地接待每一个就诊者。一般来说,来请李砚民主任诊病的人,大都为重患或疑难病。人们常常看到,下班时间已经过了很久,她还在为“号外号”的病人悉心看病,特别是对那些慕名远道而来或一时挂不上号的农村病人,宁肯牺牲自己的休息,也要为他们诊治。有的病人跟到家中,或截在路上,她都是和颜悦色地接待,安排时间为他们耐心诊治,从不厌烦。对于一些来信、来电寻医问药的病人,她总是认真回复,或调剂药方,或鼓励病人增强信心。因此,许多患者不仅把她看作救病的医生,还把她当成自己的朋友,精神的寄托,康复的希望。

李砚民主任作为开封市中医院人,以其高超的医术,坚韧不拔的科研作风,带动了开封市中医院的发展,慕名前来诊治的患者众多,并于20xx年成立了开封市中医院风湿肾病科。李砚民主任扎实的中医理论功底,精确的辨证论治,丰富的临床经验,使她练就了胜人一筹的医疗技术,有多少患了所谓“不治之症”的病人,在她的精心治疗下恢复了健康。她谦虚谨慎,从不满足自已的成就,虽已患者众多,仍手不离卷,孜孜以求。

中医观后感(篇2)

1:绪论篇:

以前在大学期间学习的中基,没有现在学习的唯物辩证观,反而是在整体观念的中对人和自然、任何社会的联系有较大篇幅的论述。当时的学习也是一笔带过没有太讲解,印象也不是很深刻。这次跟随老师重新学习,最让我深刻的是老师提出了中医学第三个基本特点取类比象。也跟随老师学习这么长时间了,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以前好多东西不会用中医基础的理论里啊理解,可能就是思维的局限。我感觉取类比象这个思维方式对我的启发非常大。

2:阴阳五行篇:

刚开始学中医的时候老师的讲解确实就是说阴阳就是相对的属性之类的,五行也是按照五种物质元素的转换这么来理解的,以我当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感觉没有那么简单。后来慢慢看一些各家学说的书在理解阴阳上五行也只是从气机这个角度来理解,对于好多书中的理论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认为阴阳就是一团气的两种不同形式的转换,五行除了五种元素外可能就是五脏的气机的运转,但是六腑的气机又怎么运转的,模糊的对不上号。这次学习后才知道阴阳五行是宇宙中的天体而来,阴阳日月,五行五星,这就是取类比象吧,也终于把理论上升到了道德层次。关于五行理论在知道临床治疗这一块,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听课也终于能够对上号,心中有数了。

3:藏象篇:

结合老师对于阴阳的讲解和本次听课,明白了什么叫天一生水,以前只知道天一生水,地六承之,不理解,现在终于能把这个跟中医的理论结合在一起,一下子脑子清晰了很多。关于藏象,主要是对象有了深刻的认识,以前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单纯的理解为象是脏腑的外在表象,没有图像、印象、形象、抽象的认识,这也是思维的问题。

(1)在心的功能里边,也是第一次注意到心是主神明的,不是主神志的,以前认为这没有什么区别,现在心里有了正解。对于临床还没有太大的体会。

(2)对于肺的宣发肃降功能明白了是先宣发才能肃降,近期整理了老师的一些病案,也深深的体会到,好多病是通过这一条来治疗的。

(3)对于六腑的功能这一次是有了全新的认识,尤其是三焦的功能,以前甚至认为三焦是个可有可无的提法。

再有对于好多知识错误的认为一切都是来源于《黄帝内经》,在心里过度的把内经神话,原来中医一直在发展,而且后时医家的贡献这么大,也错误的认为看病只有伤寒,对于后时各派的理论少有触及。我感觉这学习完藏象最最深刻的认识,对于我以后的中医之路有着颠覆性的帮助。其他各条的学习也有新的认识和体会,只是还写不出来。

4:气血津液篇:

在我大学学习期间的课本中对于精这个概念已经有了专门的论述,这一点老师也是专门强调重要性,对于气血津液,主要是认识到了内经原文的重要性,因为老师画出了好多需要掌握理解跟气血津液有关的内经条文,这是以前从没有关心和认识到的。

5:病因与发病篇:

为什么得病?因为五行不平,关于老师把五行和人体质的分类也是第一次接触,感觉很新鲜,而且非常的形象和使用,对于指导治病也是立竿见影的。以前认为人得病就是外感六淫、七情六欲、饮食内伤、过劳这么几个方面。根本没有体会到体质对于治病的重要性。

(1)风善入孔窍,比如痔疮这个病,现在真的是理解的透透的,真的想不到孔窍和风这么大的关系。感触风邪的人还能吃,这也是新学到的,不会正确的中医思维真的就联系不到一块去。

(2)在濕邪里边最新的认识就是对于脉诊濡脉的形象理解。以前老师把这个弱脉和濡脉分不清。再就是终于想通了人体内可以同时存在湿热和寒湿两种。

(3)七情内伤里边是对这个肝郁理解的更加扩大化了,不是只有生气了才是肝郁这么简单。尤其是老师关于抑郁症和肝郁的区别的论述和治疗起来的不同。

(4)痰饮,早先就认为痰和饮就是一个东西,现在来看不是,不仅表现出来的脉象不一样而且得病的症状也是大不同。怪病不只是多痰,淤血也是多怪病。主要是对我的死板的思维有了转动。

(5)对于病机和防治原则主要的认识就是《黄帝内经》中的好多条文是真的很重要,需要熟悉的,以前没认识到,也没结合起来看理解这些东西。

通过这一次的新学习,纠正了好多过去的一些错误理解,最主要的是体会到了老师经常说的要打开你们的思维这句话,要学会用中医的基础理论来解释一些症状和疾病。最近整理的病案确实是这样子的。

中医观后感(篇3)

知中医行中医的读后感,来自京东商城的网友:对于普及中医的图书,在下大略的翻读过有限的几种,但真正引导非专业者进入中医,并能力去陈言、兴趣盎然吸引人们的,毕竟太少了。而甘草医生的这部《知中医行中医》新著,便是少中又少的一部。前些年有唐云的《走近中医》、刘力红的《思考中医》以及古人中陈修园的《医学实在易》、江笔花的《笔花医镜》等等都自有其价值,但由于其切入点的不同,通俗程度的不一、执简御繁的把握等等,都使得读之而不易知、或知之不多、或知而不易行。读《知中医行中医》一书,每篇章前,几乎都很容易找到一份提纲要领式的简语,都能一目了然的展现篇章内的框架,一种硬朗的“骨”。而许多类似的书分量很大,但语言晦涩、思维不清、逻辑多歧使得科普工作流于形式。在《知中医行中医》内,中医基础理论部分,几乎多以例带论,使医理在可具操作的氛围内,直接运用到日常当中,这是该书较为别出心裁的一面。同时,该书较有特色的另一面,便是经络穴位的引入,纠正了大多医著重药轻外治的流弊,使得在有限的空间浓缩了不少颇有价值的分量,也进一步弘扬了“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的古训。在大略的翻读之下,似觉得该书还有一些突出的特点:1、语言简练,表达直接,如“疾病的产生就是因阴阳失衡。阳盛则热、阳虚则寒、阴盛则寒、阴虚则热。”几乎是一言而终。2、文多妙喻,最佳者乃以极普通的“净化水”事件,鲜明、直白又形象的把中西医之间治则,拉开泾渭分明的距离,其用喻之巧拙已是不言自明。从这一意义上说,中西医结合几乎成了门不当户不对式的搭配了。3、对五脏功能以物象类比,使难言之体变得形象鲜活起来。真是寥寥数语,过目不忘。4、行中医部分,由于切近生活,以身边事说,文字少亢长表达,加上作者之切身经验、验案,行文直爽、诚快读之文,倍感亲切。最后,在如今这个乌烟瘴气的时代里,人生如同抛入汪洋中孤舟,稳定、祥和已是彼岸之事,除却教育和住房外,仅高额之医费,就难倒众好汉,况且广大中低收入者……

中医观后感(篇4)

一、对中医药长期以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所起到的作用予以充分的肯定,尤其指出中医药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是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一大特征和显著优势。同时指出,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正显示出越来越独特的优势。

另外,对于目前我国处发展中国家的实际国情,由于中医药诸特点及优势,其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健康问题是任何一个国家、国家都必须面对和无法回避的问题。

经过几千年的文华集淀,中医药仍具有不可替代的特点和优势。过去,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今后,还可以为人民的健康和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2、 国家看到了中医药发展中的困难和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有所萎缩和困惑,并据此提出了一些建议性的政策措施。

事实上,长期以来,中医药的优势被削弱,服务领域萎缩;老中医学术、经验得不到传承,很多时候,成了人一走,技便灭。

三、基本原则中,强调了中西医并重,把中医的地位抬高了。这是一件值得高兴和庆祝的大事!

一个时期来,中医的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承认,中医人才的培养、提高、求职、待遇等等都有着与西医不能同等对待的处境。

4、 在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国务院提出了要求:推进中医药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一步加大公立中医医院的改造建设力度,有条件的县以上综合医院和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要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基本中医诊疗设备和必备中药,基本实现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积极推进非公有制中医医疗机构发展。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医药人员,特别是高级中医师,开办中医诊所或者个体执业,允许中医师出庭。探索中医多点执业等。

这些措施,中医界人士呼吁已久,盼望已久,但常被忽视,或议而不决。现在总算有出头之想了。

显然,一个没有舞台和观众的演员是不会有好的表演的。只有有了这些基本保障,中医人才才能施展才华。当然,现在这些还只是纸上谈兵,落实还得假以时日和资金投入。

五、在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中,我欣喜地发觉国家对我们中医人士长期以来不满的以西医模式来教育培养中医学生的做法有了明显改革的提法,即强调了两点:

1中医教育要根据自身特点和规律进行。

也就是说,要坚持以中医专业为主体,按照中医人才成长规律进行教学。中医师教育是其独特的经验,值得重视和加强。

2加强中医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实践技能的培养。

这里,我体会到的是对中医教育的现状提出了反思和批评,即现今的中医教育中,中医随机应变异常灵活的思维被多选题考题形式所框死;中医学生还是像初高中那样的应试教育一般,整天机械地背着所谓的标准答案,背了考,考了忘,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临床应用性较差。同时,这种教育模式也极大地损害了中医药自身,影响了中医药的发展和壮大。

现在确实应该回到正确的中医传统教育模式中来,不是简单的重复着过去,而是遵循其客观规律,一切将为了学生今后面对患者的诊疗而进行而考量。

当然,文件中也客观地正视到其中还有很多不确定还有待探索的地方,故提出应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不要用固定的管理规定来指导操作水平。

另外,文件中还提到了加快中医药基层人才和技术骨干的培养、加强中医药人才的考核、中药事业的发展和提高等要点。同时,我还注意到,在防止中医的不足和缺陷之处,国家也有所提及,即重视对假冒中医、伪劣中药、伪劣保健品等不法行为的查处及打击,这对中医药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是十分必要和有利的。

2009年5月26日

中医观后感(篇5)

《中医名医简介观后感》

作为一个对中医有浓厚兴趣的人,最近我有幸观看了一部以中医名医为主题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向观众生动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一些著名的中医名医的传奇故事,让我对中医的价值和魅力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这部纪录片以故事串联的方式,将每位名医的生平和医术传承进行了详细介绍。每一位名医都是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以自身的努力和智慧为中医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通过对经典中医文献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成功地创建了独特的诊疗方法,为患者解决了种种疾病。

在这些名医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华佗。他被誉为“手术之神”,经常以其出神入化的医术令人叹为观止。华佗不仅擅长外科手术,还精通内科和妇产科,可以说是全才型的医生。他在医术上的高超造诣和对患者的关怀备至,给了我深刻的启示。可以说,他是中医史上的一座传奇。

同时,我还了解到了另一位名医——张仲景。他是中医史上最受推崇的医药学家之一,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这部医学著作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常见病和多种疑难杂症,被誉为中医药学的宝典。观看纪录片,我对张仲景的医学造诣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佩服他的学识和智慧。

在观看这部纪录片的过程中,我深受启发。首先,中医名医不仅拥有医术上的高超造诣,还对患者充满关怀和爱心。他们不仅是医生,更是患者的朋友和心理支持。其次,中医名医通过对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创造了独特的治疗方法,为中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这些中医名医的故事让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和人文关怀。

观看这部纪录片后,我对中医的信心更加坚定。中医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现代西医的不足之处。而中医名医们的传奇故事,更加鼓舞了我继续学习和研究中医的决心。

总的来说,这部以中医名医为主题的纪录片给了我极大的震撼和启迪。每一位名医都是中医事业的瑰宝,他们的故事和医术让我对中医的价值和魅力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我相信中医会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更多的认可和应用,也相信每一位对中医感兴趣的人,都会从这部纪录片中汲取到深厚的智慧和力量。

中医观后感(篇6)

作为一种古老的健康养生方式,中医体质养生已经在中国的过去几千年中被传承和发展。它的核心理念是将人类身体分成不同的类型,每种类型之间独特,需要不同的关注和保健方法。《中医体质养生》是一本详细解释了这一理念的书,这本书详细地介绍了不同类型体质之间的差异和如何通过饮食,运动和其他一些方式来保持健康。

在本书中,作者详细介绍了五种不同的体质类型:平和型,气虚型,阳虚型,阴虚型和瘀血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传统的治疗方法。基于这些类型,读者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自己的身体机能,并相应地采取措施来保持健康。

作者还介绍了如何通过饮食来保持身体健康。他建议每种体质要吃不同种类的食物,例如,受热的人应该避免吃带有刺激性的食物,而阴虚型的人则应该增加他们的铁摄入量。此外,作者还向读者提供了有益的健康饮品的配方。

此外,作者还给出了运动和其他保健方法的建议。例如,气虚型的人需要增强自己的肺部功能,并多做气功和呼吸练习,而瘀血型的人则应该增加有氧运动并注重心理健康。

在读完这本书后,读者会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医体质养生的核心理念,理解人类身体的多样性,并学习到如何采取措施来保持自己身体的健康。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中医体质养生提供了一种文化和维护健康的方式。

中医观后感(篇7)

一楼“中医脉诊十讲”从一开始就对中医脉诊持非常怀疑的态度,经参考证明,中医脉诊中存在许多不合理、不科学的地方,甚至从西方医学理论的角度。

尤其是「第四讲桡骨动脉分主脏腑的不合理」更直接否定了“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我节录该讲之小结,如下:

说来说去,强以一条动脉分主脏腑的理论,上不宗《内经》,下难符科学,凭空臆说,仍不离五行往复,无论于古于今,稍微明理者,都不足置辨,即以古还今,请看几辈古人的批评罢!

李时珍《濒湖脉学》:“余每见时医于两手六部之中,按之又按,曰某脏腑如此,某脏腑如彼,俨若脏腑居于两手之间,可扪而得,种种欺人之丑态,实则自欺之甚也。”

《吴草芦文集》:“医者于寸关尺辄名之曰......此心脉,此肺脉,此肝脉,此脾脉,此肾脉者,非也,五脏六腑凡十二经,两手寸关尺者,手太阴肺经之一脉也......

肺为气所出之门户,故名曰气口,而为脉之大会,以占一身焉!”

王正宗《难经疏义》:“诊脉之法,当从心肺俱浮,肝肾俱沈,脾在中州之说,王叔和独守寸关尺分部位,以测五脏六腑之脉者,非也。”

李、吴、王的说法,固然不尽如人意,然而他们都不信任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这一点是正确的。

在本版(**医论坛)的讨论中“通往上工之路---古脉法整理与研究(上)”也有一样的引述!

遗憾的是我在《濒湖脉学》里找不到任应秋先生所引用的内容,想必任先生所使用的书可能是较不流通的版本吧?!烦请有读过这版本的朋友,告知一下,长长见识也好。

另外,我在中医瑰宝苑里,看到一篇脉诊经验交流座谈的内容,其中“脉诊学的宝藏”作者:萧熙,我节录一部分,如下:

四、关于脉学的反对论者

在前人的书籍里面,也有人持反对的论调来非难脉学。这个问题应该如何来看待它呢?我看:

唯脉学论者给予他以一些适当的批判,是合乎“情理之常”的。但是对于无视和蔑视脉学的谰言,则应有所区别。对脉诊学在诊断中的重要地位持坚持态度的人大约有两种:

一种是文字之医,经验少,只晓得做文献资料整理和编辑的工作。一种是不肯去细心体会,这种人在脉上摸来摸去,一辈子摸不到什么东西。由于他个人摸不着,便说“切而知之”或据脉论症和据脉议药是靠不住的,甚至反口诋之为江湖术。

这种人除一般的几个显而易见的脉象外,根本不承认什么叫脉学。他的毛病主要是既不虚心研索,又未曾得到师傅口授,以致摸不着窍门。因而在治理奇难大症方面,往往把捉不定,或竟望望然而去之。

龙君由先生说:“学医者,每多药性不熟,脉理不精。果能心如明镜,洞悉某药与某病相称,某脉与某症相应,则治病自不难矣”。

可见“心必精脉”,是和熟悉药性同样重要的。

好几位老先生和在座的几位前辈,对任应秋先生的脉学研究十讲有意见,关于脉学方面的见仁见智,当然很难强人所同。但把祖国医学的精华部分之一的脉诊,全盘否定;认为看脉知病是医生像煞有介事的故弄玄虚,属于欺人之谈,从而对于医生在临床上聚精会神诊脉的工作态度,加以歪曲的夸张和丑化,这一点对所著十讲一书的价值是十分叫人惋惜的。任先生是我的后期同学,渊博精勤,也可能在脉学上有他的真知灼见,“则非余之所敢知”。

这里,纯然是就学术方面来谈脉诊,对事不对人。

上文中暗指任应秋先生是属于“文字之医,经验少,只晓得做文献资料整理和编辑的工作”的人,难怪他着的“中医脉学十讲”,不管我怎么看都觉得很别扭,讲脉学却又否定脉学,这不很奇怪吗?

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只有几个人写书说“寸关尺分主脏腑之说”是胡说八道,那又为何大多数医者皆乐以“寸关尺”为诊呢?相反,如果写这本书的人根本不懂脉诊,他自然会鄙视脉诊,也不会相信有这么神奇的诊断!所以“假设性”的结论就是,绝大多数人不会脉诊,而大多数人的自我陶醉,以为自己会脉诊,少数人觉醒“既然大家都不会脉诊”,可见脉诊是假的!

又有极少数的人以“科学”观点来检视脉诊,只要科学讲不通的地方,就是伪科学,不足采信。

如果去除“医疗检查仪器”,照理来说,中医会比西医更厉害些,尤其是中医多了个脉诊,这是西医稍微欠缺的地方。

但事实上,根据我十多年的患者经验,中西医基本上没有区别。都是会诊开的药。至于脉诊方面,坦白说,我所知道的“有执照医师”,几乎没有一位会把脉的,他们大都只是“演戏”给病人瞧瞧而已,根本无法从脉象里面知道什么。

有时候,我总觉得医生反而被病人牵着鼻子走,也就是当病人主诉哪儿不舒服,哪儿有些疼,医师就往**去诊,所以按症(按病人指示)开药的医师大有人在。

我对于中医脉诊有亲身经历,我十分确信可以仅凭“寸关尺”诊断出病情。可惜,这些医师并没有“正式的医师执照”,但他们诊断的方法,确实比“教育体系下”的医师强很多,单单以脉诊来说,就可以凭脉断病,而病人的问诊,实际上就显得有点多余了!若想跟他们学***脉诊,他们大多不愿意教,都推说书上都有写,自己去研究即可...

等语。我也是因为中医脉诊的神奇,才会对中医的诊疗有兴趣,自己买书学***,很不幸的买到「中医脉学十讲」这种书,说穿了,对中医的脉诊学***帮助也无,反而会让人感到厌恶!

幸运的是,购买任应秋先生的《中医脉诊学十讲》只是一件好事。根据他的学习能力,恐怕其他相关的作品也差不多。如果我再不幸地读他的书,恐怕连学习中医的兴趣都会彻底瓦解。

在我读过「中医脉学十讲」之后,我的感觉就是,学中医就得用中医的理论来学,若用西医的理论来学中医,就好像是把“阴阳五行”和“相对论”搅和在一起,毕竟东方哲学思想与西方科学理论是两码事,这也好像硬是要把“易经八卦”用“计算机概论”来解释一样,很令人费解,也有些不伦不类。

最后,我常听到“发扬中医”的呼声不绝,但实际上扼杀“中医”的人,居然还是“中医”门内人居多,这很令人震惊!从中医药的假药,到用中医药的名义到处行骗。

许多学艺不精的中医,不努力研究诊断之法,反而到处收集xx秘方,然后以某某专家自居。我也常看到许多人在网路上贴所谓的“验方”,甚至还有人以“经方家”自居,想想看,也真的很可怕。

中医不是讲求“辨症论治”、“八纲辩证”吗?怎么反而沦落到使用现成的方剂了呢?若蒙上了,算医术高明,若没蒙上,岂不是害了病人?

这些验方、秘方又是如何开出来的呢?能不能适用于每个人呢?

换句话说,是中医自己不努力研究诊断之法,尤其是脉诊,不从“民间流传”里重新拾起,宁可在“教育体制下”失传,以“文字之医”来教未来的医师,可想见其品质如何了!

人在高位,高处不胜寒,要想让这些学术地位高的人去求教于乡野村夫,恐怕是难上加难...

中医观后感(篇8)

整体上是通俗易懂,轻松愉快的风格。较难懂的中医理论知识以漫画的形式呈现并配以文字说明,非常适合广大中医爱好者/初学小白阅读。

以下是个人的私记,没兴趣的千万别看!

读这本书收获真的非常多,而且发现自己真的有很多“病”啊!´ཀ`

1.脾气虚

个人表现:

①上午9-11点脾经运行时,有时我真的会犯困啊!过了这个点就好些了…

②思虑过度,尤其是我这个理科不怎么好的孩子啊Orz逼急了我啥都做得出来啊,除了数学题╭(°A°`)╮

③脾主运化。我照镜子会发现有齿痕,不爱吃东西(脾胃不和)。我瘦的跟monkey似的(ノ°ο°)ノ而且还不高!你懂当一个六年级的孩子被楼下阿姨猜三年级的感受吗?你懂总坐一二排吃粉笔灰的感受吗?ヾ(༎ຶД༎ຶ)ノ还有我没那么高冷,只是不爱说话(气虚)

2.肾气虚

(当你有兴趣看并看到这里的时候)如果你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时,门在那里,窗户在那里,慢走不送!ᕦ(ò_óˇ)ᕤ

个人表现:

①晚上5-7点肾经运行时发低烧。在我初三的时候这个表现特别明显!当时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反正过去了也就没啥事了。

肾气虚的表现,是肾经在用发烧来提醒你。

②先天不足,后天…没怎么注意,大后天也没怎么注意┐(´-`)┌

3.肝阴/血虚

个人表现:

①肝开窍于目。我视力不好啊。多半是熬夜熬的(23:00之后阳气上升,初三有段时间过了这个点就精神些了,忍不住多熬了一会儿刷题…)现在好了,不戴眼镜的感觉:三米开外雌雄同体五米之外六亲不认十米之外人畜不分

②肝藏血!肝血虚的病因:“肾精亏虚、精血不足;脾胃虚弱化源不足;久病耗伤阴虚。”前两点前面有提到不虚才怪,而最后一点“久病耗伤阴虚”…这么说吧,我是一个“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之人。QAQ

脾属土肾属水肝属木

(ง•̀_•́)ง我要考虑栽棵树~

所以说啊,身体不好的孩子(我)要好好学(中)医。

中医观后感(篇9)

李今庸教授曾经说过“为学者,说任何一句话都得言之有据。”多年前,我们基础医学院院长邹小娟曾向李今庸请教过一个中医词条“戴阳证”,李老当时没给答复,一个月后,邹院长收到了李老的回复信件,信件中写了这个词条的出处,引申义,后来的**,出现于那些书籍,在这些书籍中分别是什么含义……一个名词解释,李今庸教授钻研了一个月,这种探索的精神令人震惊,所以李今庸教授绝对是中医在校勘,训诂上的典范,更是中医学***的榜样。

此书不仅字词训诂到位,释义准确,而且对于《金匮要略》中容易混淆的类方做了详细的鉴别,比较。比如书中对桂枝附子汤,白术附子汤,甘草附子汤三方异同的比较:三方证侯均是风湿博结,阳气虚弱,均是以祛风湿,助阳气,止疼痛,而三者区别在于:

桂枝附子汤**表阳虚弱,风重于湿的风湿博结疼痛证,白术附子汤**里阳虚弱,湿重于风的风湿博结证,甘草附子汤**表里阳气皆虚,风湿并重,如此一来,三个方剂如何辨证使用,一目了然,使我加强了三个方剂的理解和记忆。再如《金匮要略》中大黄附子汤和《伤寒论》中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少阴本虚而又外感寒邪所引起的太少两感证,而大黄附子汤是**寒实内结,气滞不运的胁腹疼痛,大便不通,脉紧弦证;麻黄附子细辛汤是以麻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散寒邪,属温经解表法,而大黄附子汤是以大黄为主,配以附子,细辛,温下寒结,属温阳通便法。

这对我很有启发性:双方只有一种药物的区别,但双方的症状却大不相同,说明经典方的灵活性很强。

更难能可贵的是,我从书中学到了李金庸教授关于《金匮要略》中在临床上的经验介绍,如:《消渴小便利淋篇》中,原文关于“小便利多”的论述除“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之外,再无他文,书中(临证意义)中补充了治丈夫小便频的缩泉丸,劳心,肾经寒,小便多的醉仙圆,肾虚小便多的阿胶汤,扩大了选方范围,再如甘草泻心汤可治口腔糜烂经年不愈,衄血除以药方辩证外,可用鲜旱莲草一大把捣汁服,黄芪建中汤**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肺痈形成与否用嚼豆法和验痰法诊断。这些宝贵的经验不能简单地通过阅读原文来处理,但在临床实践中,这些知识也非常重要,在学习中应予以重视。

虽然李今庸教授年事已高,我们不能有幸聆听到国医泰斗,一代宗师的教诲,可是通过书,我感受到了李今庸教授的智慧和风采,在仔细阅读的过程中,我为李老的智慧所折服,更为李老的精神所感染,感动之余,我对《金匮要略》的理解和记忆有所提高,认识到了训诂学,校勘学的重要性,能在临床前学到一些临床经验,对我的学医之路大有裨益。我们应该像李老一样,认真对待,认真研究中医经典,力求弄懂每字每句,在党**扶持中医的英明政策下,“勤奋,求实,发掘,创新”,为中医的发展和患者的健康做出我们90后的努力。让我们以程国彭的话共勉:

“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

中医观后感(篇10)

原创: 子邹子

中医看病,主动权掌握在谁手里?

母亲是个中医。从我记事起,我母亲就一直被一大群病人包围着。来看病的人通常一言不发地坐在母亲面前,伸出双手,母亲就会脉搏。摸了左手脉,又摸右手脉,之后看看舌苔…… 这像一场考试。

《问中医几度秋凉》

由此看来,很多时候反倒是病人掌握了主动权。若是中医师说完全不对,恐怕病人会露出古怪的脸色,然后迟疑片刻,转身离去吧!

一个好的中医可以说**,然后开对药。有什么原因不能**吗!

到底哪些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

我在妇联工作的时候,有些被遗弃的孩子暂时不能安置,就带他们回家和女儿遗弃抚养。大家都说我待弃儿如己出,可我知道是有差别的。区别在于,我对代养的孩子所做的一切都是有意义的,或给吃,或教东西,或领着玩,都能说出名目来。

但对我女儿来说,我有很多小动作。从教育的角度看,这些运动毫无意义,可以说是无聊的。可是,正是这些无聊之举,才将孩子滋润的像花儿一样。

《问中医几度秋凉》

读到这里,喟叹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优秀的教育家在教育时,应该始终隐藏自己的教育目的。

因为教育的目的一旦太明显,就不是为了激励学生,而是灌输知识论。这是喟叹一。

真正的教育是影响得来的。言传虽不可缺少,但始终不如身教重要。正是这些小小的行动和言语,在不知不觉中浇灌着幼儿的心灵,使这些影响发挥着最强大的作用。这是喟叹二。

如今的家长唯恐唯恐教育得不足,孩子的作业好不容易写完了,家长们还额外布置作业,威逼利诱、好说歹说地让他们听话完成。这些"赤裸裸"的教育目的展现在孩子面前,怎么可能收到好的效果呢?试着看看孩子们的作业拖沓,慢慢吞下去,是不是他们的沉默**?

反正作业写完了还有额外的"父母内容",不如就熬到十点钟,让父母无从下手吧!这是喟叹三。

中医会被取消吗?

女儿说,要灭中医并不容易。有人要取消农历,你认为可能吗?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农民必须用农历来耕作。你认为有人可以取消汉字吗?

看看日本、韩国,又大量恢复使用汉字就明白了。只要中国还在,中国的农民还在,农历还在,汉字还在,废除中医只能是一厢情愿。

《问中医几度秋凉》

事实上,中医已经走到了不绝如缕的境地。国家针对"中医"的"医师执照"卡住了很多人。很多基层的数以千计、数以万计的中医师因此无法为百姓服务,何况,第一流年轻人不愿意学中医,中医院校的毕业生又有几位愿意一辈子从事中医事业呢?

国学和中医是一体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国学是热起来了,不过目前仍有点虚。而假如真要深入研究国学,一定要付出极大的努力。这些努力不亚于雅思托福考试,不亚于自学奥林匹克数学,不仅要在知识上有所了解,更要在共产党培养,甚至要把各种坏心肠拧得有点流血。

如此渐渐会明白传统文化的精神与智慧,便会由衷地赞叹,由衷地喜爱,由衷地想要为这个文化作一点贡献。很多人只是读经典,戴汉服,弹古琴。这些很好,但是停在这里真遗憾。国学情况如此,中医更要加把劲。

真正治病的是人自己

她女儿的师傅告诉她,其实中医不能治病。真正的**方法是人自己。医生治病如治水。它们的作用是引导和调节人们的活力。如果病人没有生命力量去挖掘,面对干涸的河床,你能引导和调整什么?

《问中医几度秋凉》

有句古话说得好"药医不死病,佛度有缘人".病人需要有生命的力量,才能被医好,若没有这个生命的力量,纵是千年人参也不能回天再造。

有人说,把中医看到了最后,无非四个字:"饮食起居".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应该注意我们平时的心情、饮食、日常生活和锻炼,这是我们健康的基础。你说什么?

艾宁,东北人,母亲是中医,中文系毕业。她当过中学教师、妇联干部、厂长、兼职律师,最后当过检察官。她把母亲的行医经验和女儿的学医经验都写在这部书里,用她特有的"检察官的眼光"和"大龄文青"的笔风写成。书里是一篇篇的散文,对传统中医和现代西医都做了中肯的评价,我自然获益匪浅。

这样的书要慢慢看,一次不能看太多。

中医观后感(篇11)

中医近现代史话的读后感,来自当当网的网友:为了说明鲁迅对于中医的态度,需要看看当时他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认识。1918年7月5日,鲁迅给办《新青年》杂志的钱玄同写信。钱玄同是他在东京时期的同学,也催促他创作《狂人日记》《阿Q正传》的约稿人,笔名叫“金心异”,他们一起为《新青年》撰稿。鲁迅在信中说:“中国国粹,虽然等于放屁,而一群坏种(指刘师培等),要刊(《国粹学报》)丛编,(以与《新青年》竞争读者),却也好不足怪。该坏种等,不过还想吃人。”鲁迅这样谈论国粹,今天我们读来可能觉得很诧异,但是,那时候“进步青年”的思想就是这样一种状态。鲁迅说,我“阅历已多,无论如何复古,如何国粹,都已不怕。但该坏种等只创刊屁志,系专对《新青年》而发,则略以为异,初不料《新青年》之于他们,竟如此其难过也。然即将刊之,则听其刊之,且看其刊之,看其如何国法,如何粹法,如何发昏,如何放屁,如何做梦,如何探龙(指刘师培研究《文心雕龙》),亦一大快事也。《国粹丛编》万岁!老小昏虫万岁!”在这封信里,鲁迅为了维护《新青年》杂志,而批评《国粹丛编》,谩骂爱心维护中华文化的学者,是很过激的言行,他日后应该为此而感到脸红,应该后悔不迭。但是,当时为何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尽管是对于“同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写密信,也不应该这样斯文扫地,如泼妇骂街一般。1919年4月16日,在五四运动前后,鲁迅给编辑《新潮》杂志的傅斯年写信,傅是学生领袖。《新青年》杂志,是北大几个老师轮流编写的;而《新潮》杂志,是北大学生1919年1月创刊的,由罗家伦和傅斯年主编,销路很好、很火爆。鲁迅在信里说:“《新潮》每本里面有一二篇纯科学文,也是好的。但我的意见,以为不要太多;而且,最好是无论如何总要对于中国的老病,刺他几针。譬如说天文,忽然骂阴历;讲生理,终于打医生之类。现在老先生听人说‘地球椭圆’,‘元素七十七种’是不反对的了。”在五四前后,在鲁迅的眼里……

相关阅读

  • 人民观后感11篇

    从影视作品中汲取知识,是当代年轻人成长的一种快捷方式。当我们沉浸其中时,脑海中自然会涌现出种种想法。此时,我们应该整理自己的体验和感悟,并将其记录下来,写成一篇观后感。观后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影片的主题和宗旨。你是否写过对人民观后感这部作品的观后感呢?笔稿范文网的编辑已为你找到了相关资料,供你参考...

  • 书籍观后感(热门11篇)

    经典的影视片段往往是令人难忘的,网络上很多人都在谈论着这部作品,观看了以后让人眼前一亮。写一篇观后感,也是为了真实的记录我们观看作品之后悟出的道理,观后感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现在请大家一起来阅读这篇揭示“书籍观后感”内涵的文章,希望阅读本文能够让您更好地认识自己!...

  • 希望观后感汇编11篇

    如何通过观后感抓住作品名的核心内容呢?这些情节会引发我们进行深思,使我们产生新的想法。每个人的观后感都是独特的因为每个人的感性认知和生活经验不同,写一篇观后感,同样也能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在这里我们将为您介绍“希望观后感”的有趣事情请看下去,希望您真正地理解了本文所表达的意思!...

  • 八佰观后感(优选11篇)

    如果您对“八佰观后感”还存在疑问不妨阅读笔稿范文网编辑推荐的这篇文章,你知道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观后感吗?当我们从一部影片中受益匪浅时,写一篇观后感最能表达我们的想法和感悟。这时我们可以通过写观后感的方式来记录新的收获,请将这篇文章收藏起来并分享给您的朋友们!...

  • 恐龙观后感推荐

    如何撰写一篇有条理的电影观后感呢?在这个时候,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我们可以及时记录下对电影的感受,写一篇观后感来概括这篇作品的主要内容,这样既简洁又能突出重点。根据您的实际需求,我们特意编辑了“恐龙观后感”,这篇文章探讨了许多话题,相信您可以在其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