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风俗作文十九篇

发表时间:2024-02-24

作文究竟怎么样写才能将它写好呢?作文是情感和思想的表达方式,借助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在生活中更加自信。多阅读一些好的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栏目小编为您准备了“家乡的风俗作文”,如果你觉得这篇文章有帮助请记得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

除夕,在中国,是一年中红火的日子、热闹的日子、团圆的日子。这么重要的日子,在不同的地方,却有很多同样的风俗:贴对联、放鞭炮、吃年夜饭……而我的家乡东北吉林,除夕风俗亦有些不同。

今年除夕,我和爸爸、妈妈带着礼物,早早地乘车赶回家乡,爷爷、奶奶也早早地就在大门口等候。一阵问候之后,我们一家人就开始准备过年了。贴对联,每年必不可少。爷爷拿出早就准备好的对联,让我帮忙贴好。而我最感兴趣的是贴窗花,这是我们家乡特有的风俗。“爷爷,贴窗花吗?”我着急地问爷爷。“当然,你看,都准备好了,在桌子上呢!”爷爷的目光转向桌子。

我走近一看,果然,桌子上已摆满了窗花。啊!太漂亮了!有传统的鲤鱼送福、金玉满堂、喜鹊登梅,还有应时的牛年窗花,金牛送福、牛年大吉、牛年好运……爷爷指着一副精美的窗花,认真地说:“孙女,这是专门给你贴的!”我仔细一看,嗬!一头小牛抬着头,竖起牛角,奋起牛蹄,威风凛凛,真是“牛气冲天”!且不说那工艺有多精美,只看寓意,就足以令人振奋!我笑着拍手叫好!我和爷爷一起贴好了窗花,阳光照在红色的窗花上,鲜艳得喜人,火红得耀眼。整个屋子里,立刻洋溢着一种过年的气氛。

贴完窗花,爷爷在自我欣赏着窗花,我跑到厨房,和奶奶、妈妈一起忙活年夜饭,当然少不了包饺子。其实,我早就学会包饺子了,只不过比起奶奶包的饺子,我还差一点儿。奶奶包的饺子一个个很“精神”,而我包的饺子有的都“趴下”了。妈妈笑我,我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结果又搞了一头面粉……年夜饭上桌了,有红烧肉、炖鲤鱼、烤大虾,还有新鲜的蔬菜……然后是美味的饺子。一家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新年的祝福、新年的企盼,尽在其中。

年夜饭之后,家家户户的小孩子都跑出来了。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我们一起在外面滚雪球、打雪仗、堆雪人。我们拿来好多鞭炮烟花,躲得远远儿的,看着大人们放。虽然我们躲得远远儿的,但是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烟花,生怕一眨眼的功夫,美丽的烟花就消失了。那烟花一个一个飞向天空,然后在半空中绽放,好似孔雀开屏,宛如天女散花,又像一把把五彩缤纷的花伞……我们小孩子最喜欢玩“仙女棒”了,那是一种拿在手里玩的小烟花。点燃之后,就像许多“萤火虫”在飞舞,还可以甩出各种各样的图案。我们满院子地跑着、跳着、闹着、叫着,无数的“萤火虫”跟在我们的身边,映照着我们的笑脸。

在家乡的除夕夜中,在我们的欢笑声中,在响亮的鞭炮声中,在热情的祝福声中,充满希望的新的一年向我们走来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2

一大早,老妈老妈就忙活起来了,窗外的炮声响个不停,弄得碗筷叮当响。

我睁开朦胧的双眼,无奈的看着一大堆人忙来忙去,“你们起那么早干什么呀?天还蒙蒙亮呢!”“别贫嘴!就只有你没起来了,快点!快点穿。一会还要跨火堆呢!”“啥!?什么是跨火堆?”我被老妈推着往外走,“就是字面意思。”

院子里,舅舅、爷爷还有我老弟在忙活着点火呢。他们把松树枝、枯树叶、稻草等一切可以点燃的东西堆在一起。让爷爷掏出打火机点燃。“噗嗤”一下子火苗窜起,张牙舞爪。大家都很兴奋。尤其俺老弟,兴奋成啥样了,围着火堆直打转。“嘿!”老妈拍了我一下,“知道你是汉子,但也离火堆远一点。至少为我着想一下。你衣服上全是灰烬。快!离它远一点。”

火又大了,一下蹿得老高。原来是小舅舅来了,还抱着一盒子炮。“你们快点跨火堆,跨完我们去放炮,OK?”“好!”弟弟兴奋极了。

浓烟从火堆上冒了出来,“咳咳!”我被呛得眼泪都流了出来,不由捂住嘴抱怨道:“真是的,干啥不好,偏偏跨火堆,呛死我了!咳咳!”“你不懂,跨火堆是为了给人祈福。跨过去的人新的一年里会有好运的。”妈妈一边帮我脱外套一边说。“封建迷信。”我小声嘀咕着,却偏偏被老妈听见了:“不管怎样,这是这的一个风俗。你跨不跨?不跨我推你了!”“跨!当然跨!”我英勇地走到火堆旁,饶是汉子般的我不由吓了一跳,“这么大的火,烧死谁呀!”“烧不着的,快点!我还等着放炮呢。”老弟正等着我跨后他跨呢。“哼!谁怕谁!”我不愿让他瞧笑话,跨完后跑得远远的,拍着我砰砰跳的小心脏,松了口气。

这真是一个神奇的习俗,火焰,跨过表浴火重生,在新的一年里以全新的面容面对。又代表着辞旧迎新。还代表着烧毁坏运气,带来好运气。但无论如何,都代表着人们对新年的新的自己的美好祝愿,希望新的伊宁自己可以像凤凰一样“浴火重生”。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3

新的一年到了,去年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而新的一年又将开始了。

一到尾月,每家每户都要准备年货,超市里的物品一抢而空,交费的步队如长龙般拥挤。

办好年货,就要大翦灭一遍,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要把屋里的东西打扫得纤尘不染,寄意要把不好的东西扫走,企盼来年吉利如意,事事顺心。

尾月三十,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新衣服,门外已经贴上了红红的对联。这日每个人除非万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团聚饭。

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大桌丰硕而厚味的饭菜。这象征这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

吃了饭,大家坐在一起边看春晚,边聊聊近年来的情况,屋里洋溢着大家的笑声。“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咦?怎么没有烟花呢?

“砰”绚丽的烟花飞入了漆黑的天上,霎时间天被照得通亮,“花瓣”似的洒满天空。岂非大年节夜的天空不是最漂亮的吗?

大年初一大家都在休息,到处都很安静。直到初三那日,大人们又忙了起来,他们要去亲戚朋友家拜年。小孩们更兴奋,由于可以得到良多压岁钱。

一眨眼就到了仲春底了,大人们该上班的上班,小孩该上学的上学,人们又向目标奋斗努力。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4

俗话说得好:“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传统节日,大江南北,各具特色。我的家乡在南京,说起风俗,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家乡的元宵节。

过南京的元宵节,我们有赏花灯、猜灯谜、做元宵、吃元宵的习惯。今年元宵节,我就去饭店吃了元宵。

傍晚,我随爸爸妈妈来到了老门东门口的的一家名为“东园”的餐厅。在店内点完所有的菜后,服务员竟为我们仨每人准备了一碗汤圆,我好不高兴,已经不能平静了,我双手猛地端起碗,狠狠地吸了一口那碗中元宵中新鲜而又芳香的气味,我那股子了近哦,真不知该如何形容!我又用勺子舀起一个汤圆,那一小小块糯米团的味道,渐渐地在我的嘴中散开,这糯米,不想其他糯米那么的甜腻,味道也没有那么浓厚,只有一股清新而似乎是朴实的味道,这才是糯米真正的味道!在这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银耳汤,带着一丝丝的甜劲,这配上糯米的味道,真是绝配!我随即又把一整个汤圆都吃进嘴中,这种感觉好幸福!汤圆中的芝麻如同流沙般流进我的嘴巴,这芝麻糊好似一把我的味蕾完全激活了。随后我一股劲儿把剩下的两个汤圆一齐吃到嘴里去,顿时,我肚中好似迎来了热流,升起了太阳,燃起了熊熊烈火,我的肚子充满了活力。

吃完饭后,我们非常满意的走了,我甚至到了睡觉的时候还活跃着甜腻的味道。

元宵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节日,我们要把它的风俗好好传承下去,即使不做,也要记得。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5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之一。

我熟睡时,突然”啪啪”的声响给我吵醒了,我起床一看,才发现爸爸妈妈已穿好了衣服,妈妈提着篮子把鸡、鱼,放蓝子里,然后我们就出发了,我问妈妈去哪里,妈妈告诉我要去拜访老爷,求老爷保佑我们,我似懂非懂。可是为什么要这麽早出门呢?

等到了,早上7点30分的时候,街上的人来来往往,人来人往,人山人海,我被挤到人海里,感觉像被挤在海绵里,无法喘息。我来到公厅里,看到有这么多人,我感觉我身在大海里,是一粒渺小的沙粒。

到了晚上,这才是高潮啊!正所谓”正月十五闹花灯”当然是要灯啊!只见一轮明月早早地挂在天空上,有几颗星星顽皮的眨眼睛,我来到街上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灯海、我很喜欢因为我们可以猜灯谜,到处万象更新。

街道上,到处灯火通明、张灯结彩,到处是各式各样的灯,有的花灯是小鱼

有的花灯是小猫,有的花灯是白云我看着琳琅满目的花灯,简直让人应接不暇。

这时,震耳欲聋的声音传来——“砰砰”只见九束美丽的烟花像条龙一样接二连三地在空中绽放,有的作文像菊花,有的像雪花,有的像星辰,有的像花朵,让人赞叹不已,小孩子则发出“哇哇”的尖叫声。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6

刚拉的官地洼大西瓜,撒蜜蜜的甜,不甜不要钱草长莺飞,春回大地,这几天,耳边又回响起了商贩们的吆喝声,家乡招远各地农村大集纷纷开集,又恢复了往日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景象。

一大清早,集市上便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兴高采烈地向集市汇聚而去,仿佛去晚了自己心仪的物品就会被别人抢先一般。琳琅满目的商品,从街头一直蔓延到街尾,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此起波伏的吆喝声,不绝于耳;还有那扑鼻而来的各种小吃香味,令人回味无穷。卖家极力地推荐着自己的货物,买家东走西瞧挑选着自己喜欢的物品,处处热闹非凡,处处都能听到人们的欢声笑语。

集市上,瓜果蔬菜、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农副土产、各色小吃一应俱全,在这里可以买到更多商场超市买不到的东西。红彤彤的糖葫芦总是最能吸引我,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糖葫芦,如箭矢般插在阳光下,一颗颗红彤彤圆滚滚的山楂,外表仿佛裹了一层金光闪闪的糖衣,散发着迷人的光芒每次一到集市上,我都会迫不及待的买上一串,咬上一口,酸甜软糯甜到心底,跟在爷爷奶奶身后,边吃边逛,嘴里会不由自主的发出快乐的声响。

走累了,逛累了也不要紧,集市上又各种各样的小吃,到处都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初春时节,乍暖还寒,这时候来一碗热气腾腾羊汤,可以驱走我们所有的疲惫与寒意。每当赶集临近中午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走进一家羊汤摊铺,坐上接地气的小马扎,盛上一碗鲜香浓郁的羊汤,表面漂浮着翠绿的香菜叶,淋上香醋和胡椒粉,配上一根焦黄酥脆的炸面鱼儿,一口面鱼就着一口羊汤,整个人仿佛都清爽起来,真是色味双美,令人回味无穷!

赶集,不仅可以买的物美价廉的商品,还能加强人们之间的沟通,在集市上人们可以相互交流,讨价还价,聊聊家常,可以结交许多新朋友,它不仅方便和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松自己的娱乐场所。即使现在城市里大型商场超市林立,外卖网购也越来越便利,人们仍然深深地热爱着赶集这一传统民俗活动。

正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国家、每个地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习俗,赶集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我们应该充分意识到它的内涵与文化价值,并将其永远地传承发扬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7

领略历史悠久的中华各地文化,惊叹世界各地的民族风俗。但是最美的,最别具一格的还数家乡的风俗习惯——清明,我们最熟悉的祭祀情景。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前后,下雨时最寻常的,然而这场清明雨暗示清明的来临,也蕴含着一种浓厚的家乡气息。那场雨所散发出家乡独有的味道。正所谓“落叶归根”,祖坟一般都建在自己生前所在的地方,为此,扫墓时,大多都要“翻山越岭”,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要逢雨,就得踏着泥,顶着雨,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一阵辛勤,一把汗水后,来祭拜祖宗,真可谓是孝心可佳啊!

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一个严肃而庄重的日子,人们自然而然不会在大街上随心所欲地喧闹。马路上,只看见汽车在缓缓行驶,行人撑伞走过。只听见籁籁雨声,闲敲细谈声。一切都放慢了,都静止了。这难道不是对逝世已久的祖先一种尊重与追悼吗?

借问酒家何处有

扫墓时,我们是要带贡品的来祭拜的,但是要是不提前准备的话,在祭拜那天准会手忙脚乱,甚至找不到贡品。家乡的清明,人们都带好多东西:饭团、烧猪、鸡、纸币、香……把其都摆放在祖坟前,要工工整整,有条有理的,然后跪下祭拜,最后把纸币往火盆里送,要一张张的,轻轻的往火盆子里放。

牧童遥指杏花村

拜完祖先当然不急着走,先到村子里歇息歇息吧!收拾好贡品,带回村子里吃。吃东西,小孩子最喜欢了,摆上桌的食物,村里的小孩三下五除二就可以把收拾干净。但,即使再饿的孩子也不能狼吞虎咽,要细嚼慢咽,一口一口的,这也不是为了表示对老祖宗的尊敬?尽上自己的一份孝心。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诗岂能倾诉家乡的风俗一一坦露。扫墓时,我们还有好多好多要做的:用锄子掘一窝草,倒盖在坟尖上;把坟的周围都清扫一遍……做到工工整整,端端庄庄,严严肃肃,不留一丝马虎。正所谓“百善孝为先”。一年一次的清明,岂能草率?

风俗,之所以被人称风俗,是因为它独具一地方特色。而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清明时的,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8

瑞安的春节,在一片喧闹而快乐的声音中开始了。

腊月二十二或二十三,便是冬至,也常被人们称为冬节。在瑞安人的口中,冬至这个词,既代表着春节的来临,也代表着吃汤圆。一碗甜甜的白汤圆,撒上些桂花,再加些可口的佐料,令人闻着就忍不住要吃下一大碗。吃过汤圆当早饭,小孩们就迫不及待地出门了。大街上早早就摆满了各种小摊子。卖什么的都有:卖碗盘的、卖福字的、卖灯笼的……最吸引孩子们的还是那卖鞭炮、烟花的小摊。类似于圆锥形的烟花如一个可爱的不倒翁。卷起来如圆柱般的小鞭炮被孩子们买来提在手上,吓唬着那些胆小的孩子。胆小的也不甘示弱,买来一颗颗摔炮,假装马上就要扔到胆大的脚上。

冬节过后,大人们也就无暇管孩子们了。他们正忙着择吉日“掸新”,即准备大扫除,好扫去旧年的坏运气,迎来新年的好运气。

在腊月二十五左右,有些人家就开始操办分岁酒宴了。席上必不可少的就是年糕,鱼这几样了。年糕,象征着“年年高升”,而鱼则预祝着人们“年年有余”。

既然是过春节,除夕就是重头戏。下午五时时分,大街小巷中开始弥漫出酒菜的香味,人们都在忙着做年菜。天渐渐暗下来了,孩子们拎着前几天买来的爆竹,陆陆续续地在开阔的空地上集合了。“砰!砰——”几朵美丽的烟花在夜幕中飞上了天空。有单色的,也有多色的。深黑色的夜空中不断地绽开着许许多多的“鲜花”,俨然成了一个巨大而美丽的大花园。底下的孩子们也玩得是不亦乐乎。你扔我一个小摔炮,我还你一个小爆竹。你来我往,一幅其乐融融的场面。

在这鞭炮声中,令人期待的春节联欢晚会正式开始了。坐在电视机前的人们听到来自祖国各地人民所送的新年祝福,不由感到无比温馨与感动。晚会中,那一个个优美绝伦,动人心弦的节目,让所有人都陶醉在其中了。

正月初一到了,飘在空气中的年味更浓了。走在大街上的人们都穿上了各色的新衣,户户人家的门上贴着火红的福字,两侧粘着大红的对联。有些条件好的人家还在窗上贴起了剪得惟妙惟肖的剪纸,着实令人喜爱。将家中的一切准备妥当后,人们就开始走亲戚拜年了。孩子们这时最开心,小手紧紧地拉着家人的大手,跟各位长辈拜年,每说一句:“新年快乐!”手中就会多了一个长辈递来的大红包。在这小小的红包里头,装着令人着迷的压岁钱。孩子们总在拜年结束后,满足地数着各自的“小金库”。

到了正月初三,店铺就陆陆续续地开张了。卖年货的小摊开始慢慢减少了。

正月十五,正值元宵节,春节的最后一个高潮到了。晚上,马屿曹村就办起花灯会来,各形各色,什么样的都有。有一龙腾云的,也有虎跃为王的。有渔船破浪的,也有耕牛耘田的。人们看着,总觉得那龙即刻就要飞于青田之上,那虎立马就要跃到九五至尊之位,那船就将满载而归,那牛快要耘好最后一亩田……

一眨眼,春节就在正月十六结束了。小孩又要去上学,大人们也要去上班了。虽然春节是那样使人吃力与操心,可它的热闹喜庆和温馨永远令人们喜爱。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9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不少,根据不一样的时节分别有新年、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我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新年。

春节的前一天,家家户户都贴上了春联和大“福”字。有些人心灵手巧,把自己剪的窗花贴在窗户上,这部分栩栩如生的窗花给大家带来了吉祥喜庆的氛围。还有些人把灯笼挂在大门口,很漂亮。

新年是全家团圆的日子。儿女们都要和爸爸妈妈团聚在一块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这一天,一家人围坐在一块,一边包着又香又大的饺子,一边聊着这一年的喜喜乐乐。大家一家每年都要到奶奶家春节。傍晚时,大家一边吃着热腾腾的饺子,一边看精彩的春晚。快到晚上天早上,大家起得都非常早,无论大人孩子都穿着新衣服挨家挨户地拜年,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携带笑容,嘴里说着吉祥的话。这种欢快的氛围一直持续到阴历正月十五。

我真期望每天都是新年呀!那样喜庆、快乐、团圆就会永远围绕在大家身边。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0

我的家乡在一个隐秘而美丽的地方---东阳,明朝宋濂写的《送东阳马生序》中的东阳!

在那里绿树四季常在,野花满地绽放,鸟儿与溪水共同歌唱,是我梦中的天堂。

在我的家乡,有许多独特的风俗,特殊而有趣。从我记事起,便一直喜欢这些独特的风俗。

除夕下午,家里年年都会高高的挂起红红的大灯笼,贴上大幅的长长的春联。外公外婆会准备许多红蜡烛和用各式各样的锡纸叠起来的金灿灿的纸元宝、绿莹莹的荷花、红艳艳的牡丹花……

不得不说,我从没想到过老人家们能把纸折出定一番花样来,每个都栩栩如生,独一无二。我也真没从哪见过这般手巧的老人家,所以很自豪!外公外婆会把那些元宝、花束、蜡烛与神像供品有前有后排放在一起,准备大年初一一早起来参拜。

初一一大早,我外婆会左手托着一个花瓶,右手上拿着一束柳枝一样,沾着瓶里的水,嘴里轻轻的念着祈祷一家人平平安安的话语,温柔的把我们叫醒,并用那清清的水洒在房间和我们身上,好像在净化世间的一切烦恼与不开心的事儿。本来有起床气的我也不明不白的被这仪式给净化了,只觉得十分有趣!

大概是凌晨三四点钟的时候,我们一家就准备完毕,烧完香供好祖先,踏上去拜佛祈福的路。

我们每年春节都会去一座高山上拜佛。山上人山人海,并不会因为早而少些人去。家人们都会提着几袋子的红蜡烛和香去爬山,天还是黑暗的被笼罩着,山上灯笼的红也被晕染得一片模糊,但这情境这景色也是绝美的!月色配合着金黄而橙红的灯变得如同孔明灯飞入天空般的美丽。从下往上看去,就像通往天庭的天路红彤彤的,很有宫廷的风味。从上往下看,则是幽静的、黑黑的深渊,夜鸣的鸟儿的声音也被拉的很长很长,静静的,微凉的轻风吹来,自觉身处静溢的森林之中。

爬山虽然很累,但是身边的风景随时随刻能让你静心。点燃蜡烛时,那红通通暖洋洋的火焰也能让你沉醉在礼仪的崇敬和庄严之中。我很喜欢这种感觉,慢慢的这些礼仪也变成了我成长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就是我家乡独特的风俗,是我心中不可磨灭的烈火,有了这些风俗,才让我美丽的家乡变得更有血有肉更有故事的味道!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1

老家的人们都爱唱戏,更爱听戏。每逢村子里有了什么喜事,必定先请个豫剧班子,在家门口搭个戏台,这么唱下去。一般持续三天左右,这三天里,可忙坏了人们:一大早儿就急急忙忙去下地,收工后回家拿个小板凳,若是在夏天再拿一把蒲扇,飞也似地赶去看戏,只怕耽误了剧情。

看戏时,人们把整个戏台包围得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的,就像蚕吐出的丝,裹得紧紧的。若是你来晚了,那就站在外面竖着耳朵听吧,这人群是任凭你怎么挤也挤不进去的。

豫剧中也不乏大腕,例如常香玉、马金凤等,她们可是诸多戏迷心目中的偶像呢!

姥姥喜欢听常香玉的戏曲,她的声音变幻无穷,有时如大海的涛声般浑厚,有时又如小溪的流水声般恬美,有时候喜气洋洋的,有时候又使人感到无比的忧伤。

出门在外的游子听到这熟悉的乡音是都会禁不住潸然泪下,想起幼时依偎在母亲的怀中,听她哼唱着豫剧才能入睡。

如今,姥姥去了北京,但她说并不会留太长时间。我很惊奇,问:难道北京不好吗?姥姥摇摇头,说:这里没有使我魂牵梦萦的豫剧!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2

我的家乡在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这儿有各种各样的风俗,如:苗族的坡恋、仡佬族的拜树节、苗族的婚俗,但是最颇负盛名的要数彝族的火把节。

据说,很久以前,天神派了两名大力神到人间去搜刮珠宝、财物和粮食,把不愿意服从和针对他们人,弄坏他们的农具。彝族的百姓苦不堪言,因此推举了一个智勇双全的英雄阿提拉巴当统帅,率领大家与这两个大力神斗争。

阿提拉巴用智慧战胜了两位大力神,天神得知大怒,立即取出一个装满蝗虫的小盒向人间抛去。霎时,蝗虫便铺天盖地扑来,聪明的阿提拉巴立刻用松枝和箭竹扎成火把,百姓争相仿效,顷刻间熊熊的火把在高山、深谷、平坝到处燃起,把蝗虫通通烧死了。

人们战胜了天神,保住了庄稼,获得了丰收。据说这一天正是农历的六月廿四,从此,彝民在每年的这天,或从这天开始用三天的时间,以点燃火把作为纪念,也为驱逐害虫确保丰收。

因此每年农历6月24日这天傍晚,会在隆林县最大的广场上举行一年一度为期三天的火把节。在彝族的记载中,火把节一般历时三天三夜,第一天为“都载”,意为迎火;火把节第二天为“都格”,意为颂火、赞火,是火把节的高潮;火把节的第三天,意思是送火。这是整个彝族火把节的尾声,这天夜幕降临时,各家各户陆续点燃火把,手持火把,竟相奔走。

最有意思的绝对是第二天,傍晚,广场上人山人海,整条马路都变成了“人行道”,一眼望去看不见人流的末尾。

彝族的男女老少手拿一个火把,另一只手拉起四方游客,手拉手,肩并肩,伴着震耳欲聋的打鼓乐,迈着欢快的舞步,心无旁骛地挥洒着无限的激情。而大火和音乐像一种口令,有节奏地带领着人们动作统一、协调、步履轻盈,伴着火焰和高昂的鼓乐舞动,嘴里唱着欢快的曲子,火光照印在大家欢笑的脸庞、闪闪发光的民族头饰和鲜艳的衣服上。

夜渐渐深了,但广场上的人还是络绎不绝,人们手中的火把像天上的繁星一样,发出闪亮的光芒。真的是“熊熊火把婆娑舞,彝仙献醪祝酒歌。”

这就是家乡的火把节,它已经成为当地人生活乃至生命的一部分,它就像一坛陈年的美酒,醇香甘甜,沉醉了家乡人的心。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3

我的家乡――枞阳,黄梅戏可是人人都爱哼上几段的,但是说实话,我在很小的时候一点也不喜爱这种类型传统的戏曲,由于在我的印象里,它们一般都只是依依呀呀地唱个不停,一点趣味也没有。

但我上小学时,因在奶奶家看电视时看到一段黄梅戏,从此我对黄梅戏改变了看法,表演者的嗓音是那样轻柔,音乐也那样优美,听过将来,给人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或许,这就是黄梅戏的魅力所在吧!

黄梅戏的起源最早可追溯到唐代。据史料记载,早于唐代时期,黄梅戏采茶歌很风靡,经宋代民歌的进步,元代杂剧的影响,渐渐形成民间戏曲的雏形。

黄梅戏唱腔淳朴流畅,具有丰富的表现力,黄梅戏的表演质朴细致,真实有趣。

黄梅戏不但优美动听,还历史悠久!

我觉得,目前中国的传统戏曲愈来愈不受青年的追捧了,青年喜爱的是时尚歌曲,虽然时尚歌曲确实有它的优点,但是大家不可以由于它而忘记中国的传统文化。大家要用心去聆听传统戏曲,用心去领会中国传统戏曲的美!将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4

每年的元宵节,我家乡可没有花灯可赏,更没有灯谜可猜,有的是热闹、火爆的玩意儿。玩意儿是大人们的说法,其实是跑早船、跑纸马的总称。

玩意儿在家乡可算是最热闹的和最让人喜爱的文艺形式了。过去的过年过节既没有电影电视也没有手机网络,人们只能自编自演创作一些娱乐节目。每年冬天,人们农活一忙完,便凑在一起编演这些玩意儿,这样一直闹腾到元宵节后。村村锣鼓喧天,家家都在看玩意儿演玩意儿,有时村与村还要比试一番,那可是盛大的集会了。小伙子们拼命地跑,村村锣鼓敲得震天响,再加上人们的叫声、欢呼声,好像是千军万马混战在一起,厮杀在一起。

而今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可人们却觉得缺少了什么。有一天,不知怎的村里响了几槌鼓声,随即是一阵锣响,再之后锣鼓齐响,人们又摆弄起了被遗忘的玩意儿。开始是一个村,逐渐的十里八村全响起来,人们离开电视离开手机离开网络,走出家门又凑在一起笑在一起了。我有幸又能看到了那雄赳赳、耀武扬威响着串铃的纸马,永远的傻小一家的滑稽表演,踩着尺把长高跷的孙悟空翻跟头

近几年,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我多希望家乡的传统风俗会一直传承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5

“咚咚咚……”听,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声响,这就是海南文昌送灯活动开始的前奏。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送灯,便是文昌特有的风俗活动。

文昌人之所以喜欢送灯,是因为在文昌方言中“灯”和“丁”同谐音,送灯便寓意着给他人送去“人丁兴旺,福气高照”的美好祝愿,也是为了寄托希望子孙后代能平安成长的美好愿望。加之所用的灯具外表五彩缤纷,灯身上印有“福”“寿”“囍”等吉利的字眼,更是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送灯一般会选在公期或是正月十五这天进行,不同的地方有不同规定,但确定下来后一般都不会变。主持送灯活动的家庭被称之为“灯头”,“灯头”根据村里排定的顺序轮流担任。一般“灯头”家里有几位男丁,则制作几架大灯,并挂立在大门外。

到了正月十五那天晚上,人们会提前把自家烹煮的文昌鸡,放在供桌上,摆放得条理有序,意在祈求祖先们保佑后辈子孙身体健康,阖家欢乐。一切准备就绪,送灯的队伍会排成长龙,敲锣打鼓地沿村游行,一路走到灯主家。

一到灯主家,又迎来了一个“重头戏”。戏班的演员们奏起着美妙的音乐,从盅、盘、筷、匙为道具,巧妙地利用盅、盘、筷、匙展开特色十足的舞蹈。再加上撞击盅、盘、匙声的节奏,搭配着民间小曲,三人翩翩起舞,不禁使观众们为之喝彩,沉醉其中。

等戏班演员跳完了盅盘舞后,又迎来了一个“重头戏”。戏班演员念起对灯主一家的祝福,伴着节奏或唱或念祝主人家五谷丰登、添丁发财的贺词。色彩艳丽的戏服,诙谐风趣的表演,现场伴奏的器乐,恰到好处的配合,都能引得围观者的一片喝彩。看着演员们熟练且美妙的动作,再看看演员们脸上那古灵精怪的妆容,在场的每个人笑容满面,到处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送灯已有百年的历史,更是成为了文昌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喜欢送灯,也热爱着家乡的每一个独特风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6

每年春节,我们一家人都会回到妈妈的家乡——客家古邑河源。在河源过年很热闹,除了团圆饭,最过瘾的就是看“打火龙”了。

“打火龙”是客家乡村的一个古老而又神秘的乡俗活动。火龙是由木棍和稻草扎成的,长达10几米,龙身上插满了香烛。

每年除夕,大家早早吃完团圆饭,“打火龙”活动就开始了。照例是一轮烟花炮竹,这时,龙身上的香烛已被点燃,八个经验丰富的壮汉将火龙高高举起,舞动着行走起来。围观人群激动起来了,发出雷霆般的欢呼声。我和村里孩子们在几条火龙之间来回穿梭着,边跑边叫,嗓子都喊哑了。人越来越多,场面越来越热闹,火龙走到哪,人们也跟到哪。远远望去,火龙身上闪着的灯火绵延几百米,场面十分壮观。火龙上下舞动着、跳跃着、欢腾着,龙身越烧越旺,在夜色的映衬之下,显得格外耀眼。在一条条火龙的舞动之下,客家乡村的春节也渐入佳境了。

每次看“打火龙”,兴奋和热闹过后,心里总是暖暖的。妈妈说“打火龙”的习俗在她小时候就有了。传说是神龙下凡赶走妖魔鬼怪,驱邪避灾,来年就会风调雨顺,老百姓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现在,我想起“打火龙”,在心里默默地盼望着,盼望客家人的火龙能驱除瘟疫,驱走冠状病毒,让我们早点开学。

明年过年,我要回河源看一场红红火火、热热闹闹的“打火龙”。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7

俗话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不同的习俗,中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会在我们平静的生活创造一个又一个高潮,最热闹,最隆重的,必是春节。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到来之时,处处洋溢浓浓的年味。到了腊月二十三,家家开始准备年货,集市上已是人山人海。

在春节早上,家家户户门前一片火红,都挂起了大红灯笼,家家飘出酒肉的香。团圆饭莫过于一天中最重要的,大家围坐在桌前,精心制作的佳肴纷纷摆上餐桌,大人们一会儿大声说笑,一会儿互相敬酒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由衷祝福。吃过团圆饭,孩子们在院中互相嬉戏,大人们在屋里谈笑,看春晚,欢呼声络绎不绝。家家高挂起灯笼,大街上张灯结彩。“当!”时针指向了十二点,新的一年来到,烟花陆续升上夜空,人人脸上洋溢着笑容,户户准备祭天,鞭炮声,欢笑声在大地上久久地回荡着。

红火的春节一过,人们就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新年。春节是晚霞,岁末最后一道风景,春节更是朝露,新的一年又要开始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8

随着时间的推移,春节的脚步离我们近了。又是一个春光明媚的一天。

备年货

超市里人声鼎沸,里面的音响又在大声播报:豆角二块六毛钱一斤,西红柿三块钱一随即又响起了喜气洋洋的歌声:好运来,祝你好运来人们在各个货架上挑选着自己心仪的物品,一瞬间货架前竟挤满了人。

有人在挑选着蔬菜,有人在挑着鱼肉,有人在挑着新衣服可能是因为过年的缘故,人们都有秩序地排好队,等待着付款。出了超市门,每个人都憧憬着新年除夕夜的到来

大扫除

过新年,当然要有一番新气象,新面貌。正是为了辞旧迎新,所以才会打扫自己的家。扫地、拖地、擦窗、洗被子、洗碗筷每一个缝隙都不放过。虽然很辛苦,累得直不起腰,但是辛勤换来了一番干净、整洁。地板可以照清你的脸,窗户闪闪发光,干净的衣物在窗外翩翩起舞。然后是自己的卫生,每个人都要洗澡,换上新衣新袜。整天大家都忙得团团转。

除夕夜

除夕的光景总是短暂而美好的。饭菜一个个送上餐桌,浓郁的香味顿时敞开来,使人垂涎三尺。当全部菜肴上桌时,就好比一桌满汉全席。

大人们站起来祝酒,小孩子们就抓紧时间,争先恐后地夹起好吃的往嘴里送。烫烫的饭菜总是会使我们张开嘴哈气。大人们坐下来时,除夕的团圆饭才刚开始:有人一声不吭地享受着美食,有人和老者们谈笑风生,顾不上吃饭,还有人吃一口,然后没等咽下去就开始说话了。

饭后,大人们笑着离开,小孩们口袋里塞得鼓鼓囊囊的,装的全是零食。除夕夜里,老人们守岁,小孩子们总是沉沉地睡去,做着香甜的梦。

春节已经过去了,但留下了永不磨灭的记忆。它像一本书,记载着我的成长,它又像一盏灯,照亮了新的开始。

家乡的风俗作文 篇19

新年随着着一阵阵鞭炮声已渐入尾声。在新年期间,有很多有趣的事情。

大年三十,我和 父母围坐在餐桌前包饺子。虽然我包得不如何好看,但饺子的样子却形状各异。有些像娃娃的笑脸,我期望大家全家在新的一年里每天高兴;有些像“小猴”,表示我在新的一年里更加聪明……不久,一个个各式各样的“胖娃娃”就躺在了盘子里。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的心里美滋滋的。

春节时,小朋友最快乐的事就是领红包了。我也领到了利是,满满的一口袋。红包封上的图案多种多样,有飞龙的,有帆船的,有“花开富贵”的,有“学习进步”的……每一个红包上都印上了祝福语,表示着长辈对晚辈的祝福和期望。

在新年里,小朋友最爱玩的游戏就是放鞭炮了。我常常和表哥一块到楼下放鞭炮。表哥用打火机点燃鞭炮的引线,然后飞速地把它扔进水沟里。我连忙捂着耳朵和表哥跑到一边,不一会,“轰隆”一声,水沟里射出了无数朵水花。看着像喷泉一样的水花,大家高兴地欢呼大笑。

啊!多么有趣的新年呀!在这个喜气洋洋的节日里,让我感受到了祖国的安定福强,社会的和谐,家庭的美满;在这个喜庆的节日里,让我放松了心情。新的学期就要开始了,我要把这愉快的心情带到学习中去,争取在新的一年里获得更大的进步!

相关阅读

  • 姥姥的家乡作文

    经过精心筛选,编辑为您奉上了这篇特选的“姥姥的家乡作文”,希望以下资讯能对您的工作和学习有所帮助,仅供参考。写作能够展示出作者深思熟虑和真挚情感的能力,它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的心理和情感,提升我们的情商。一个好的作文的关键在于其吸引人的开头和结尾。...

  • 家乡的春天作文

    大家觉得一篇优秀的作文应该如何呢?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写作习惯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可以提升我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技巧。一篇优秀的作文必须有自己的中心思想,我为了给大家带来最佳的阅读体验,亲自制作了这篇“家乡的春天作文”文章,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 2024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端午节简单六篇

    作为学生,阅读大量的范文是必不可少的,在平时多阅读优秀的范文是一种积累,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提高我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优秀的范文能够给大家提供好的参考,有哪些好的优秀范文值得借鉴呢?笔稿范文网小编经过搜集和处理,为您提供精选家乡的风俗作文六年级端午节简单六篇,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中国有许...

  • 家乡的枣树作文

    培养作文能力可以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写作是培养语文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你正在思考如何写一篇好作文吗?接下来是笔稿范文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有关“家乡的枣树作文”的最新范文,本文信息仅供参考阅读!...

  • 家乡景物的作文

    如果您想寻找优秀的文章,可以参考一下“家乡景物的作文”。在我们还是学生时,写作文是常见的任务,透过写作我们能开展自己的想象力和研究能力。写一篇出色的作文需要勤奋的练习,那么如何写作文才能达到更高水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