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八篇

发表时间:2024-04-20

读书能使人更充实,丰富,阅读作品后,书中的世界将我深深吸引,内心无比向往。在读完整本书后,写一篇读后感,加深理解,如何寻找相当优秀的作品读后感范文呢?推荐一篇网络文章讲述的是“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希望各位喜欢,请点击进入查看更多我们的案例展示!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1】

最近几天,我读了几篇毛泽东选集中的词。其中有《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我最喜欢的是《井冈山的斗争》。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九三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移到井冈山根据地,同毛泽东的部队胜利会师。随后,两支军队合编为工农第四军,不久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四军。

革命军第四军,这是军所部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中共党员很多,政治素质优异,战绩辉煌,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坚决支持工农群众革命斗争,备受人民爱护。

一九二八年,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趁红四军主力还在南欲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地保卫了这个革命根据地。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我的感受是:红军动员能力很强,也很勇敢。他们红军不足一营,只奋勇抵抗。还能击退敌军,保卫了革命根据地。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在斗争中用生命换来的。祖国的今天,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2】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对敌人所有情况的知晓。毛泽东也是遵循此道的。他在这篇文章中,深切论证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时,对冒险主义和盲动主义就行了极为深入的批判。

他主张工农武装割据,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主张摸清敌人的每一步小动作。从当时情况来看,国内的局面属于他所说的统治阶级稳定时段,各个军阀形成了暂时的妥协,合力进攻红军,使得我军生存状况极为艰难。其他根据地有失败的情况,是贸然出击和讲江湖义气的结果。而我井冈山根据地则发展势头十分好,就是躲避了敌人嚣张的势头,集中兵力攻其虚弱的结果,并等待反动军阀破裂时段的到来,有利于我军的大规模反击。井冈山的军事政策也是较为合理的。无论从对待兵俘,还是扩充兵员,都能做到谨慎合情。关于土地分配,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分配政策,不可以鲁莽行事。政权组织方面要加强领导,这样办起事情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对待少数民族,主要是土客籍问题,则应理清思路,区别对待,不能意气用事,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关于革命性质的理解,他也着重从对待资产阶级这个角度来深入分析的,不能生搬硬套,将资产阶级一棒子打死,而应该打击死硬分子,孤立顽固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团结进步分子,鼓励先进分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文章的最后,他机智地批评了当时中央的错误政策,为扭转当时局面起了好的作用。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3】

6月15号,集团公司精心组织了为期三天的“坚定信念,敢闯新路”井冈山红色之旅,我作为一个生产班班长有幸参加,并得以同我的队友们一起走近那片神奇的土地,以及曾经在这片土地上叱咤风云、英雄的人们。

在这短短的三天里,我们一起参观了博物馆、八角楼、龙江书院、红军造币厂、挑粮小路等红色景点,重温先辈们光辉的革命业迹。旅途中,公司领导还别有深意地将队员分成各个“军团”,以军队的纪律要求我们,以便我们这些后来者更好地追循先辈们的革命足迹,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故事。在这里,先辈们的“身影”无处不在,我们也无时无刻不感叹于先辈们对革命信念的坚定和执着,以及当年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豪情。

在这不平凡的三天里,我们重走了当年朱总司令挑粮的小路,还举行了一次抢占山头的比赛。在比赛中,我们富驰公司红六军团在熊总的指挥下,突”重围“、闯新路,坚定信念,勇夺第一。谢总评价说:”富驰公司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队伍。”在毛主席手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纪念碑前,我们庄严立下誓言,并衷心希望能把这革命的火种、必胜的信念带回我们富驰公司,用以武装我们的头脑解放我们的思想,为富驰公司的明天写下壮丽的篇章。

春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谈笑凯歌还。这是毛主席1965年重上井冈山的诗词,是巧合还是伟大的预言?正好在16号晚电视新闻播报了神九上天、蛟龙下潜的盛况,我们亲爱的祖国又一次刷新记录创造了传奇,看着眼前震奋人心的场景,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这些革命火种和革命精神的激励指引下,在远大富驰人艰苦努力下,我们远大富驰公司也必将以自己全新的姿态,续写着一个又一个这样不朽的传奇!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4】

此次井冈山学习让我深切感受了一次精神的洗礼,非常感动。然而表达时却难以下笔,许多的思绪、感受涌上心间。抬头看去,远处群山朦胧,半掩藏在烟雨中,沉默无言。大路两旁高高站立的松柏,卫兵似的守卫着这片伟大的土地。

透过他们,好像回到了1927年,那炮声震天、遍地狼烟的苦难日子。国破山河碎,流离失所的百姓脸上带着惊惶,国民党私自撕毁盟约,背弃诺言,大肆捕杀共产党员。救国心切的他们遭到盟友背后的狠狠一刀时,方认识到,拯救破碎山河,武装力量有多么的重要。然而,代价过于沉重,多少仁人志士已因此而丧失生命,血流成河。奋起反抗却是敌众我寡,他们精良武器,我方小米步枪。秋收起义失利,睁开眼睛是战士们沾满尘土的倦容,梦里是伤员们痛苦的呻吟,没有粮食,没有药品,国民党不留任何生机的围杀,天下之大,何处可容下这满心为劳苦大众忧心的芽?如何才能撕裂这眼前的黑暗,将光明洒向人间?面对困境,先辈们怀着一腔热血,不妥协、不放弃,在一代伟人毛主席等人带领下,凭着对理想信念的坚定执着,艰苦奋斗攻克难关,立足我国国情实况,将革命的星星之火带上井冈山,得力于井冈山人民的大力支持,扎根于此,建立了我国第一块红色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在这里,毛主席、朱元帅等伟人带领井冈山人民与国民党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不屈的脊梁。毛主席在昏黄的油灯下写下两篇著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们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用实事求是的态度排除错误思想干扰,给革命提供理论支撑,为以后革命之火的燎原之势奠定基础。

井冈山是革命的摇篮,她郁郁葱葱,群山围抱,景色怡人。当我双脚踏上这片土地时,内心十分不平静,这里的每每一座山,每一棵树,一寸土地,都记载着那些不平凡岁月的回忆。走在先辈们挥洒过血汗的路上,身体的疲惫更让我感受到了那贫穷年代的困难艰辛。手指拂过那些褪色的黑白照片,看着庄严肃穆的墓碑,多少英雄在那里安眠,有名的,无名的……

在老师们沉痛的历史回顾声中,我的眼泪多次滚落而下:毛主席的油灯、朱元帅的扁担、张子清的盐、曾志和井冈山人民的红四军医院、伍若兰的“若要我低头,除非赣江水倒流”……这片苦难的土地上,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故事,也有太多的无奈和辛酸。读书笔记是什么支撑他们奋勇斗争?是什么让他们宁愿牺牲自己将生的希望留给别人?是什么让他们面对屠刀仍面不改色、慷慨赴死?我想,是对党的事业的崇高敬仰,是对祖国的深沉的呵护,是对广大同胞无私大爱。

群山依旧无言,默默守护者井冈山英灵,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翻开新篇章,曾经的沧桑换了新颜。那些英雄的歌不会被忘记,他们将永远被传唱。伟大的革命先辈英灵,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裕,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强盛,新时代面临新挑战,我们将秉承你们的意志,将井岗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带到我们的工作岗位,运用到戒毒事业中、生活中,不怕吃苦不畏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对生活心怀感恩,对法律心存敬畏,不断学习,不忘选择做一名人民警察的初心,牢记头上警徽的神圣使命,勇于承担肩上警衔赋予的职责。我们爱祖国,我们爱和平,坚守岗位,立足本职工作,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敬献绵薄之力。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5】

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红军的各种困难。包括经济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军事素养问题、反水问题、内部矛盾和分歧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革命的斗争造成很大影响。

在当时由于红军力量的扩大,经济问题更加的捉襟见肘。毛泽东在文中说道: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以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并没有把握到经济权。没有经济保障的战争无论是否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其过程都必然是十分困难的。而与对手相比较,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及土豪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有相应的保障。所以毛泽东在当时以及后面的战争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就是将敌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经济还包括了人力。

在文中,我们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兵源是来自对方的俘虏。另外的一些新的兵源也有来自自募,但是由于队伍的发展太快,兵源还相当短缺。因为士兵伤太多、敌军俘虏兵的作用不大、加上新招的士兵军事技术太差等。而当时红军的发展速度又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土豪的打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使得队伍必须不断地扩大才能让队伍能够在接下来的斗争中有足够的人力与之抗衡。

军队的反水问题也相当严重,包括中间阶级的反水,还有投机分子的反水甚至土籍农民大部分反水等等。而这样的反水事件的发生,将使得决策者中间会出现大量的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见解。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会因为失败而上升为内部矛盾和分歧。一旦,分歧扩大,又将出现新的失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说的就是对敌人所有情况的知晓。毛泽东也是遵循此道的。他在这篇文章中,深切论证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时,对冒险主义和盲动主义就行了极为深入的批判。

他主张工农武装割据,主张集中优势兵力攻击敌军,主张摸清敌人的每一步小动作。从当时情况来看,国内的局面属于他所说的统治阶级稳定时段,各个军阀形成了暂时的妥协,合力进攻红军,使得我军生存状况极为艰难。其他根据地有失败的情况,是贸然出击和讲江湖义气的结果。而我井冈山根据地则发展势头十分好,就是躲避了敌人嚣张的势头,集中兵力攻其虚弱的结果,并等待反动军阀破裂时段的到来,有利于我军的大规模反击。井冈山的军事政策也是较为合理的。无论从对待兵俘,还是扩充兵员,都能做到谨慎合情。关于土地分配,要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分配政策,不可以鲁莽行事。政权组织方面要加强领导,这样办起事情来才能更加得心应手。对待少数民族,主要是土客籍问题,则应理清思路,区别对待,不能意气用事,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关于革命性质的理解,他也着重从对待资产阶级这个角度来深入分析的,不能生搬硬套,将资产阶级一棒子打死,而应该打击死硬分子,孤立顽固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团结进步分子,鼓励先进分子,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文章的最后,他机智地批评了当时中央的错误政策,为扭转当时局面起了好的作用。

最近几天,我读了几篇毛泽东选集中的词。其中有《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我最喜欢的是《井冈山的斗争》。

一九二七年十月,毛主席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进军井冈山,在这里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一九三八年四月,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移到井冈山根据地,同毛泽东的部队胜利会师。随后,两支军队合编为工农第四军,不久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改称红军四军。

革命军第四军,这是军所部叶挺率领的独立团中共党员很多,政治素质优异,战绩辉煌,纪律严明,所到之处,坚决支持工农群众革命斗争,备受人民爱护。

一九二八年,湖南、江西两省敌军各一部,趁红四军主力还在南欲归之际,向井冈山进犯,红军不足一营,凭借黄洋界天险奋勇抵抗,激战一天,击退敌军,胜利地保卫了这个革命根据地。

这首词是毛泽东在黄洋界保卫战胜利后所作。我的感受是:红军动员能力很强,也很勇敢。他们红军不足一营,只奋勇抵抗。还能击退敌军,保卫了革命根据地。

这也让我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人在斗争中用生命换来的。祖国的今天,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6】

暑假通读了《井冈山的斗争》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这片革命先烈们曾经战斗过的红土地上,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这本书记录了井冈山的细节,追随革命先烈的足迹,感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宽广胸怀和感人事迹。

读完这本书,我的心受到了洗礼,我的感情受到了震撼,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提高。这么多年过去了,这片泥土上的斑斑血迹,早已被风雨洗尽了,但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井冈山精神却是伟大而永恒的,不但没有被岁月所磨灭,反而会代代相传,源远流长。

看完后,我对井冈山历史和井冈山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第一根据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培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开辟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走出了一代创始人和将军。

井冈山历史上有许多感人的故事,如曾志的故事。曾志同志过着艰苦的生活。他可以为革命牺牲一切。为了党的利益和需要,奉献了自己的全部。

她作为一个母亲,愧对孩子,愧对亲人,但是她把爱给了我们这个饱受苦难的民族,这种大爱与信仰的力量冲击着我的内心,使我为之动容、热泪盈眶。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井冈山精神在理想中,在信仰中成长。这是井冈山精神的精髓,也是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的目标。

这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内容,也是我们工作创新的标准。

那时候,我们的革命先烈,通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点燃了革命的星星之火。他们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是什么支撑他们挺过了缺衣少粮、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艰难岁月?从井冈山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有什么支持他们?

我想是因为他们一直有革命信念和革命精神。读这本书就是为了学习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我们要继承这种精神,把它带到工作中去,影响身边的人,让井冈山精神发扬光大!

革命的成果来之不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红军的英勇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幸福和幸福。

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向先烈学习,继承先辈的遗志,发扬井冈山坚韧不拔、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勇于开拓、勇于胜利的井神。把井冈山精神同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夺取工作和生活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7】

这篇文章中我们能够清楚的看到红军的各种困难。包括经济问题、人力资源问题、军事素养问题、反水问题、内部矛盾和分歧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对革命的斗争造成很大影响。

在当时由于红军力量的扩大,经济问题更加的捉襟见肘。毛泽东在文中说道:湖南省委要我们注意士兵的物质生活,至少要比普通工农的生活好些。现在则相反,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以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的革命并没有把握到经济权。没有经济保障的战争无论是否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其过程都必然是十分困难的。而与对手相比较,当时的国民政府以及土豪已经拥有了大量的生产资料,有相应的保障。所以毛泽东在当时以及后面的战争所采取的主要对策就是将敌人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其中不仅包括了经济还包括了人力。

在文中,我们发现其中有大量的兵源是来自对方的俘虏。另外的一些新的兵源也有来自自募,但是由于队伍的发展太快,兵源还相当短缺。因为士兵伤太多、敌军俘虏兵的作用不大、加上新招的士兵军事技术太差等。而当时红军的发展速度又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土豪的打压。在这样的情况下,又使得队伍必须不断地扩大才能让队伍能够在接下来的斗争中有足够的人力与之抗衡。

军队的反水问题也相当严重,包括中间阶级的反水,还有投机分子的反水甚至土籍农民大部分反水等等。而这样的反水事件的发生,将使得决策者中间会出现大量的对于相同事物的不同看法和见解。而这些问题的产生又会因为失败而上升为内部矛盾和分歧。一旦,分歧扩大,又将出现新的失败,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因此,工农武装割据的存在和发展,需要具备下列的条件:有很好的群众;有很好的党;有相当力量的红军;有便利于作战的地势;有足够给养的经济力。

井冈山的斗争读后感【篇8】

从小时的“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开始知道毛主席,到后来的慢慢了解,从心存敬畏由衷佩服,深深的被他的个人魅力所折服。知道他是一位文学家、军事家,书法也极好,但一直阅读的都是他的诗词,比如《沁园春·雪》与《沁园春1长沙》等。所以这也算是第一次阅读他军事方面的文章吧。

我选择的是《井冈山的斗争》这篇。

古人曾说过: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毛泽东也深知这一道理,在这篇文章中,他从“湘赣边界的割据和八月失败”谈起,发掘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失败的教训。

然后从军事、土地、政权、党组织、革命性质、**地区六个方面分析了**地区的情况。

从这篇文章中我认识到红军初建时期的各种问题。更严重的是,由于红军力量的扩大,原本困难的经济问题更加捉襟见肘。毛泽东在文中写道:

“除粮食外,每天每人只有五分大洋的油盐柴菜钱,还是难乎为继。仅仅发油盐柴菜钱,每月也需现洋万元以上,全靠打土豪供给。”“永新、宁冈两县没有盐吃,布匹、药材完全断绝,其他更不必说。

现在盐已有卖,但极贵。布匹、药材仍然没有。”但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因为党的作用和“军队内的民主主义”,红军仍坚持下来了,他们身上的精神值得每一个大学生学习。

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必须积极进取,坚持不懈!

另一方面,井冈山时期大量的兵源来自对方的俘虏,当然也有自募军,但是由于队伍的发展太快,使得兵源仍紧缺,且军事素质也是大问题:“因为下级干部死伤太多,敌军俘虏兵往往过来不久,就要当连排长;今年二三月的俘虏兵,现在有当了营长的。”“我们的兵,昨天入伍今天就要打仗,简直无所谓训练。

军事技术太差,作战只靠勇敢。长时间的休息训练是不可能的。我们要尽量避免一些战斗,争取时间训练,看看能不能。”其中发生白色恐怖下中间阶级反水这样的事,所以井冈山革命的每一步都万分艰难,这更显示出红军强大的生命力。

在土地分配问题上,毛泽东在书中指出,对于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分配政策,不能轻举妄动。对待少数民族,主要是土客籍问题,则应理清思路,区别对待,不能意气用事,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对于革命性质的认识,他也着重从对待资产阶级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不应该机械地照搬和杀害资产阶级,而应该打击顽固分子,孤立顽固分子,争取中间分子,团结进步分子,孤立先进分子,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章最后,毛泽东明智地批评了当时中国共产党的错误政策,对扭转当时的局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读罢《井冈山的斗争》,感触很多,已经在上面赘述。那时毛泽东才35岁,已有那样宽广的眼光,那样独到的认识,不禁再次为伟人的魅力所折服。我相信在未来,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更加努力,坚持下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