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居的一年读后感(收藏十五篇)

发表时间:2024-03-31

阅读过作品后,我感慨万分。 读书是一种积累,写下读后感则是对这种积累的加深和凝聚,根据您的要求我们对“独居的一年读后感”进行了细致的编辑工作,只要不断进步就能实现人生的目标和梦想!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

终于看完了。

十八个多小时,耗费在这样一本书中,掩卷之时,真的是有如释重负的感觉。看完之后,不得不为作者脑洞大开的构思深感佩服,铺陈了那么多的伏笔,最后终得圆满,尽管这结局让人觉得匪夷所思,但终究是真爱回归。历经种种波折,大家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从最初的或放荡不羁,或怯懦逃离,或执着守候……最终殊途同归,爱是最后的救赎,而理解与原谅成为维系亲情,爱情,乃至友情最牢靠的纽带。不然呢?故事在最精彩的部分,戛然而止,意犹未尽处忽而明白,这本就是最好的结局。书中,没有哪一个是完美的晶体,甚至每个人身上都有让你无法接受的恶习,但作为读者,依旧不承认这样的恶习每个人都会有,只能说在那样的恶中,展现出的善与美,也许更让人觉得难能可贵吧!至少我就是这样认为的。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越发的喜欢探究人性,似乎不把人性中的那点恶剥离出来,就不足以说明我们成熟了,而写作者更是如此,把那些丑陋不堪的东西展示的淋漓尽致,以便你看清别人的时候也去自省,当真这样的赤裸裸方才是所谓真实的最佳抑或最高呈现?其实,即便我们每个人的人性中都有苟且之处,可是我相信大多人是一生都不会让它轻易示人的,就如很多人其实是愿意穿戴整齐的出现在世人面前的,而不是像书中这般任其赤裸裸不遮挡。不是所有的掩饰都是虚伪,不过是不肯丢掉最起码的羞耻心罢了!毕竟“想”和“做”之间差的何止是十万八千里?话说,即便看清,又当如何?

呵呵,看我,读书始终都这样浅薄,其实,不过是遵循内心而已!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2

呃…这算是我遇到最难写书评的一本书,但为了保持自己的好习惯,每一本书都要写书评,就勉强写一下吧。

独居的一年具体什么含义我觉得很宽泛,并不是指某一特定的年份,本书中唯一涉及到独居的一年大概就是露丝失去艾伦那独居的一年,可这本书的主人公我到现在都没明白究竟是谁。

初看这本书,有点小黄书的味道,但是性本来就是生活的本源吧,为了体现很多人性方面的因素,不得不通过这样的描写方式去体现。

现在,我来谈谈我眼中的这本书吧:1⃣️以埃迪和玛丽恩的故事为主线吧,开端是玛丽恩失去了两个孩子,特德也许出于好意为了玛丽恩,所以会让埃迪来做暑期工。首尾的那句“别哭了,不就是我和埃迪吗”让我觉得浑身一个机灵。不愧出自大家之手,写文章果然是大手笔,以极其简单看似不经意的描写给我们展现了饱满的故事情节,欧文的书果然看得让人上瘾;2⃣️不太懂写作这门手艺,但我觉得欧文写的这本书没有刻意的去要描写什么事儿,或者可以表达什么观点就是很随意,很巧合,浑然天成,让你感到每处细节的处理都极其精致。3⃣️这本书如果说让我明白了些什么道理:️印象最深的就是埃迪吧,十六岁去了特德家里,遇到影响自己一生的玛丽恩,没有那种斤斤计较的感情,对玛丽恩毫无理由的迷恋,三十七年的等待,终于最后在面对到玛丽恩的时候,在她怀里的感觉还是如当年那般,即使乳房下垂干瘪那又如何,还是很温暖,也像玛丽恩在三十七年后见到埃迪的那句,我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你的帮助。玛丽恩这三十七年发生了什么不重要,埃迪发生了什么不重要,就像文中所述:从埃迪开始,从埃迪结束。埃迪从最初见到玛丽恩,喜欢玛丽恩身上独有的那种忧郁气质,再到后来“误认为”喜欢露丝身上当年她母亲身上的那种忧郁气质,就是没太明白埃迪是喜欢玛丽恩,还是玛丽恩身上类似的忧郁气质?不过不重要了,玛丽恩身上的这个气质伴随了她大半生;️再来说一下特德吧,算是玛丽恩生命中的默默无闻的那一个,给不了她要的,那就帮她找到她要的,不知道为什么莫名心疼特德,我的偏见是虽然他和玛丽恩结婚也生过孩子,但他不太能够给玛丽恩所要的,而埃迪可以。特德也许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就是不停的有外遇、捕获单亲妈妈、写书?或许他算不上合格的丈夫,但他绝对是合格的父亲。️谈论一下玛丽恩和特德失去两个儿子之后生的女儿—露丝,我总觉得这样背景下的姑娘,总会有一些特殊的特质,比如她对事物的敏感、偏执。他和艾伦在一起,感觉并不是真正的爱吧,也许是工作原因形成了习惯,而他和哈利在一起也太过草率,感觉她的恋爱谈的很轻易,来的快去得也快。也许这种平淡的幸福更为真切吧,她的最后一本书更像是她的重大事件。️露丝的好朋友汉娜:刚开始总觉得这样的姑娘活得很“洒脱”,还让我颇为羡慕,觉得可以不停地去更换男朋友,去寻找适合自己的,但我读到最后让我明白,其实这不是洒脱,更像是一种对感情的权衡,寻找对自己最有利的情感,害怕自己付出太多得到太少。我觉得这样看似精明的做法其实暗藏着巨大的危机,感情啊,一旦有了计较,就变得不靠谱了。喜欢一个人,就是纯粹的喜欢,无所谓得到付出,只要自己享受了其中的过程就好了嘛!

好了,独居的一年,从中又认识了不同的生命。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3

前面三分之一讲得很好,很有趣,尤其是玛丽恩离开前夕,夫妻二人找埃迪传话,玛丽恩设计,特得被沃恩夫人追杀等等等等都写得特别好,语言不拖沓,行文流畅,节奏感强,一些比喻又令人发笑,滑稽而有趣。

但之后的故事就开始无聊了,忍了又忍,还是选择了大段大段的跳跃。在故事最后,玛丽恩回来之后,才又有了书籍刚开始的感觉,只能说,长大后的露丝和她的好朋友还有一切一切故事都让我读起来不耐烦,可能不止我一个人有这种感觉,作者应该把这篇小说写得更短一点,露丝成人后的部分可以不用事无巨细的写出来,读起来实在太无聊了。这个故事实际应该给个三星半

展开点说一下

对长大后露丝及她好友的描写,略有失真,不像一个活生生的人。

而对玛丽恩的描写则更像是在描摹一个模特,虽然是更真实一点的存在,但有距离感,呈现出理想化的倾向,也就是说人物塑造还不够立体。

书的前三分之一,展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后三分之二仿佛是在水字数,没有再给我惊艳之感。

玛丽恩不愿意回来的原因禁不起推敲,仅仅只是不愿意看到露丝和埃迪同样变得忧郁,因为忧郁会传染,因为她无法再爱另一个孩子,这个理由真的有点浅了,至少在结尾,能给出一个新的,更触及玛丽恩内心深处的理由都好。

埃迪理解玛丽恩,就好像读者理解这个故事会发展得有多乏味一样,还以为会是个伟大的作家,至少看前面三分之一,我是真觉得作者能担得起狄更斯再世的美誉。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4

(含剧透,慎入!)

书名为\独居的一年\,全书唯一正面谈到的是露丝在艾伦死后独居的一年,但也只匆匆一笔带过,重点应该是\独居\。

说到独居,确切地说是感情的独居,个中人物多多少少都有,但最明显的无疑是三个重要人物:露丝、埃迪以及玛丽恩。

露丝四岁之后就不再有母亲的陪伴,玛丽恩的不辞而别给她带来的影响是心理上的失落、失望、愤怒,甚至自我怀疑(在一段时间里她甚至怀疑自己是那死去的两个哥哥的替代品),从她写作生涯可以看到她本人是一直把关于母性的东西\选择性避开\,然而在多年之后,直到再碰见埃迪,才真正理解了玛丽恩离去的原因,才有勇气去正视自己与玛丽恩的母女之情。

对于埃迪的独居,再明显不过的是往后的三十多年里对于玛丽恩的思念;而玛丽恩的独居却是完全的感情隔离,无论是对自己的女儿还是艾迪,甚至是一切关于小孩子的事物。文中对于玛丽恩的生活描写不多(相比较整书篇幅而言),但埃迪对她的痴情无疑是对玛丽恩最完美的人物塑造!所以尽管在书中,玛丽恩大部分时间是以回忆的方式出现,但还是能给读者鲜活的人物形象,以至于在最后,埃迪和玛丽恩车站重逢那一刻(个人认为全书最为感动的一刻!),并不觉得虚幻,而是实实在在的,仿佛可以感觉到在那一刻的气氛以及双方的情绪都透出了文字。一段年龄相差二十几岁的感情,普通人看来不可思议的感情,经过三十多年的酝酿,终于有了结果,所幸,是HappyEnding!

不知是巧合,还是作者故意而为之,文中围绕的,大多是从作家以及其作品展开,或许这样更有内涵,透过作品去看作者是本书的一个的叙述方式之一,但需要花多点耐心,不过另外有个好处就是阅读起来不闷。

书中情节跨度三十多年,涉及亲情、友情、职业、爱情(包括正常与癖好)、性爱;但叙述的主线还是露丝与玛丽恩的母女之情,以及埃迪和玛丽恩的恋情,其他的略作\阅读调料\倒也不错!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5

作者非常擅长用旁人的视角写当事人的感受!

比如露丝和哈利刚结婚的时候,他描写他们的激情的方式并不是从他们主观的视角去描写,而是从汉娜的视角去描写:“她敏锐地意识到,即便露丝和哈利没有时时刻刻在做爱,也随时都想这么做。”除此之外便没有更多余的描写。

在阅读的过程中,你不会觉得作者是上帝视角,你会觉得作者和故事的推进始终处于一个水平面,而不是居高临下的。

这本书又很擅长从一个角色自己的视角去写,经常在一个故事中因为一个人的思绪联想到了很多而岔出去,然后再岔回来。你好像很理解为什么这个人当下会有这样的想法,也很理解旁人为什么这样看待他,一切都是情理之中。好像没有人是主角,虽然是关于露丝的故事,但你会觉得即使哈利在58岁时才出场,才出现在她的生活里,但哈利好像已经隐约出现在这本书很久了(他的出现一点都不突兀)。

每个角色都是真诚的,你不会觉得他/她很坏,也不会觉得他/她很好。比如汉娜对两性关系的放纵(甚至勾引了好朋友的父亲)。虽然她会对好朋友感到抱歉,也会真诚的认错,但是骨子里她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人非常之接受,非常之坦荡。在任何一个节骨眼都没有产生觉得自己是个过分糟糕而失去生存价值的人。我很喜欢这样的角色,这样的人一点也不拧巴,即使她做了某些对不起你的事,你不会觉得她将来会错的更离谱,也不为与她交友而感到后悔,你还是很信任她(甚至让她当你孩子的教母)。

(我觉得这种人非常迷人,希望我也能大方地讲述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即使是带有偏见、仇恨的,但我觉得这比藏着掖着害怕别人对自己有看法而拧巴的人迷人的多!真诚的对待别人本质上是真诚的对待自己。这种人永远都不是坏的,也不会是坏的。)

埃迪是个非常有趣的角色,也可能是是整本书里唯一比较拧巴的那个人。他从书的开头就出现了,从他成为露丝的母亲的情人(那时露丝才4岁)开始,到露丝自己有了孩子(到了她母亲离开她时的那个年龄),埃迪的角色一直存在。最神奇的是,这四十多年里,埃迪的角色成长的润物无声。在他做露丝母亲的情人时(那时他才16岁),他的想法是一个青少年的想法,对性的迷恋,做事的鲁莽…在书中的前1/3,展现的都是一个典型的青少年的形象。

这本书讲了很多人的一生,他们之间的关系,还有他们一生中每个阶段发生的故事,产生的想法。最好的一点是,在一个角色16岁的时候,你不会从书中读出他76岁时的想法。每个角色该在什么时间点发生了什么有什么想法都非常的理所应当,一点都没有超前,也一点都没有滞后。而他76岁的时候,你也只能从书中看到他76岁的样子,不会看到他16岁的样子。

书里的很多故事其实非常的惊人,但是这种震惊根本不会持续很久,然后你会觉得这个惊人的故事也处于生活的温水之中。比如露丝的母亲有一天突然抛夫弃女离开了他们;比如露丝的第一任丈夫去世;比如露丝藏在妓女的衣橱里却目睹了一场凶杀案……这是生活的本质,突然的有一些幸运,又突然的有一些不幸。幸运和不幸从来都不是正态分布的。纵观生活的全貌,你才能看到它。而没人做得到纵观生活的全貌,因为你总是被眼前的事物纠缠。

比如露丝的父亲,一个放荡的男人,一生都看似活的很开朗,对自己很宽容,却选择自杀(是出于对自己的失望,还是对女儿的愧疚,我不知道)

比如露丝的母亲,一个善良的女人,却可以因为失去了两个儿子就心痛而狠心到抛弃了剩下的女儿远走高飞(因为她害怕失去第三个孩子的痛苦,所以她不敢爱她)而且从此再也没有回来找过自己的女儿

你不会觉得一个对一切都那么宽容的男人选择自杀是多么矛盾的事,也不会觉得一个善良爱孩子的女人抛弃女儿是多么矛盾的事。他们好像就应该是这样的。

“我们看不到生活的全景,所以被狭隘的视角所局限和控制了,如果我们活的足够长,也许会有圆满的结局。”

这也许是生活的一个重要意义?无论经历了什么,许多年后再去看,也许会对事情有不一样的理解,而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所以这不是《独居的一年》这么简单,而是被母亲抛弃的那一年,上大学的那一年,成为作家的那一年,被朋友和父亲背叛的那一年,目睹凶杀案的那一年,父亲去世的那一年,结婚的那一年,生孩子的那一年,丈夫死的那一年……而无论发生了什么,她都没有急着得到什么,也没有急着离开什么,就是平平淡淡的,度过了自己的一生而已。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6

看完全书才感受到这种写一个人整个人生的著作是多么的伟大。人的这一生总是在不断的探索和追求我们想要的东西。也许到最后我们才知道我们想要什么,我们喜欢什么。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过程,在每个阶段的我们都不可能是完美的,这就是我们人生的精彩。

埃迪从16岁开始偏喜欢比自己大的女人,然后一生都在这个状态下。露丝的一步一步的发展自己,最后能和仅认识一个月的人结婚,而且仰望星空时,会觉得自己幸运。所以合适自己的人会在何时的时候出现,会迅速的走到一起,不需要我们如何去寻寻觅觅,对于露丝整个人生的经历,也是十足的精彩了,遇上的人,经历的事情,如今应该是没有什么能动摇她了吧,即使是等了几十年的母亲的回归。

每个人物都历经波澜,作者却将这些波澜写的异常的平静,包括玛丽恩的离去,泰德的去世和艾伦的去世,此等人生的悲剧,随能感受到露丝的各种伤心,难过,但是作者的语言却异常的平静。不愧是大师。对于人物的性格和经历,也是完全颠覆了作为在儒家思想环境成长的中国人,对于性的开放,甚至是变态的心理,在中国社会是不被认可和接受的。然而对于本性的体现,也没什么了。虽然觉得埃迪的择偶很无语,汉娜的乱搞很堕落,但是也并不恶心,不会反感。每个社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这反而感觉别人的开放和自由和真实,没有受太多封建思想和传统观念的束缚。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7

本来想称之为书评,但是最后还是觉得不合适。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我自己的阅读量很小,见识甚微,不足以去评论一本书,二来书中讲出的感情、内容细细碎碎,我好像也无法做个归纳总结,但是总想写些什么,抒发自己的一些想法,所以写一篇读后感。

独居冰岛的一年,作者嘉倩20xx年11月出版

作者想表达的感情很多,但是令我一次又一次陷入回忆和向往的就是她独居时的状态。

“一个人生活,变得不在乎打扮,衣服全是基本款,但碗碟好看,心情会不一样,毕竟独居的幸福时刻大部分和食物有关。”不记得具体是什么时候,只是这样的心态非常的熟悉,在国外的时候,不管穿什么奇装异服,总图个舒心,安心,无人关注,指点,而且越来越注重家中的内饰,舍得买好看好用,关键是自己喜欢的物件,家总是最舒服的地方,到现在也是,小而精,简约且温暖。

“人活着,要自己找乐子,独居的三十五平方米,不仅一个人的房间,还是一个人的家。”

何为家?以何为家?

想起来那一部电影,以何为家,看的自己泪眼婆娑,我想对于一个孩子来说,家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会被保护,被接纳的地方,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候父母并不能给予这个地方,也就导致很多孩子缺乏安全感,在成人之后还在通过更激进的方式去寻求。

而对于一个心理成年的成年人来说,我认为家就是要自己营造一个安全的舒适的地方。只有买到的房子才是家吗?家的归属感是自己营造的,就是一个三十多平米的出租房,也要精心布置,因为,自己住在这里。

一个人居住,极简社交,拥有自己对时间的完全掌控,有能力一个人把日子过得充实。“不想过去,不想未来,一个人,在属于自己的房间里安静呼吸。”花钱毫不犹豫,只管自己能否养活自己,是否熬夜只取决于自己要不要放肆一下,还可以把睡眠补足,哪怕外界发生了什么,最安心的就是回家,即使是临时租的房子,也是自己的宇宙,关上门,我是我自己的。

独居不是一定要有的生活状态,而独处却是一定要有的生活能力,因为人生而孤独。从呱呱落地,到垂暮之年,闭上双眼,在童年,在青春期,在成长奋斗的时候,有多少个日夜,是无法被人理解的瞬间。打开电话薄,没有一个可以说知心话的人,又是多少日夜,百无聊赖,最后只被空虚填满。作文而每一个这样的时刻,自己去理解自己,包容自己,接纳自己,与自己对话,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主动思考,掌握自己的时间,掌控自己的人生。以上这些种种,都是在我们孩童时期,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期无法锻炼出来的,是需要有一段独处,独立的时期认真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的。独处,静下来,触碰到自己的内心,才是找到自己的关键一步。

最后,有感于作者在本书中结尾讲的“自在”。“自由是一种理想状态,所谓的江河可渡,孤酒可饮。作为要买房,要吃饭,有父母的普通人,实在不太务实,因此,我更喜欢自在。自在是付出代价以后的心安。在不伤害别人,不麻烦别人的前提下,用自己的劳动换一口饭吃,…为每一个决定负责,不依靠别人,别人也不给自己添麻烦,即使产生关联,也是价值的交换合作。因为有能力对不喜欢的事情说不,所以有选择,有退了,来去自如,面对道德的打压,还可以反击,就事论事。”

以上这么长一段,实在不忍心割舍,字字句句都说在心坎里,自在,明确自己的内心边界,要不就是利益交换,要不就是真感情。自在,就是在明确自己的边界后,帮助了别人,是更爱自己。

由于各种压力,我曾经特别向往在独居的生活,也因为有过这样的生活,才知道这样的日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重要。可是,你问我,如果有机会去独居,你要去么?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长期的自在独居会打磨我的韧性,会失去面对挑战的机会,人都要成长,要突破,要在环境和群体中打磨自己,不然何以成长?不过,我仍然坚持每一年独自旅行一次,20xx年的两周,20xx年的3/4天,20xx年,会有这么一次旅行,是我和自己的对话。

希望你们可以触碰到自己的内心,和自己做一次深刻的对话,无关道德理论,价值原则,只是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8

但这部作品中露丝的一对父母的设定还是比较吸引我的。对于70多岁的`男人和女人,在欧美作品中还是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性魅力,这大概在亚洲文化中很少见到的。在我们的社会结构中,大概这个年纪已经是脱离了性别概念的社会人了,而很多的欧美影视作品中依旧有充满活力和性吸引力的老年人。今天和高先生探讨,他说的一个观点倒是启发了我,除了文化历史的审美差异外,可能重要的一点是社会的发展程度不同。若干年后的中国的老年人肯定和现在传统意义的老年人完全不同。那不就是我们嘛!而对于衰老和死亡的恐惧我最近经常想到,还有就是被Mr高推荐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准备看看。

晚上又想了一会儿,为什么觉得《独居的一年》没那么好看,却吸引我一直读下去了呢。大概是书里的几位重点人物全是作家,所以对作家如何工作,作家如何生活有着细致深刻的描写。无论他们的创作源于恐惧,悲伤,爱情或其他什么主题,作家这个职业本身给小说蒙上了一层既浪漫又独特的色彩。

我小时候特别喜欢看人家写字,就觉得墨水在纸上几根线条从无到有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了神奇的魅力。最近看电影《无双》,觉得最精彩的部分是详细描述他们几个如何做假钞那段,如何打版,怎样调墨,寻找纸张——这种看起来特别专业,又特别陌生,真实细节堆砌起来的专业段落本身就拥有了强烈的美感。

所以,工作多么重要啊,一个人的职业,或者深度爱好,他所专注的那个领域,就构成了他的气质。想起书里的一个段落,露丝小说里的人物被强迫去参加读物的烧书活动,女作家拒绝了,表示因为自己是一个作家,所以不愿参与任何销毁作品的活动。

“你首先是个女人。”狂热的邻居说。

“不,我首先是个作家。”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9

一本好的小说总能给人清晰的画面感,似乎看着人物一个个成长变化…关于亲情,父亲对女主的爱最让人感动,特别是女主给父亲上驾驶课章节,都说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情人,无论父亲本人是如何,女儿在他心中永远是软肋,也许什么都无法伤害到父亲,唯独女儿。关于女主的母亲,也理解她的行为,最后能回到女儿身边是个惊喜。

关于爱情,女主前期总觉得自己眼光不行,总是交到坏男友,好不容易有了愿意去爱的男人却又早逝,但最后还是好运战胜了不幸,让她遇到了真正的爱,找到了真正的自己,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还有埃迪对玛丽恩几十年的感情,丧子之痛是玛丽恩的不幸,但被人深爱一辈子又是何其幸运啊!

关于友情,女主的好朋友汉娜,这是个有争议的角色,虽然生活随意,甚至因自己的行为伤害过女主,但一路走来,也一直陪伴在女主身边,见证了她的起起伏伏,在她需要的时候出现在她身边,也让人温暖。

故事情节上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和伏笔,让人意想不到却又前后呼应,衔接的恰到好处,让人越读越想往下读。

时间是流逝的,但偶尔时间也是等人的。生活就是这样,悲悲喜喜,但总要怀着希望,一切都会过去,一切都会有个圆满的故事结尾!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0

爱的因与缘(下)

作为一个只有十六岁的小孩,得到那件满是她的魅惑气息的粉红开衫,埃迪已经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满足。埃迪仿佛住进了自慰的天堂,不过,他很快发现自己对玛丽恩的胃口越来越大,但在这段关系之中,玛丽恩才是主导,若没有她的同意,任何进展都是无望的。还好,玛丽恩对于埃迪是不会有排斥的,因他是玛丽恩对失去孩子的寄托。一天,玛丽恩带埃迪出去吃了饭,喝了酒,聊关于丈夫的种种,到家之后又给自己到了一杯。房间里关于出车祸的两个孩子—托马斯和蒂莫西以前的照片是不缺的,在玛丽恩的带领下,参观一张又一张照片的同时玛丽恩向埃迪介绍其背后的故事。其中有对孩子的思念和岁月流逝的怅惘—自己已有点老了,在玛丽恩离去后,小埃迪依旧待在原地足足一刻钟,不知思考着些什么。

第二天的早晨,埃迪刚把粉红色羊绒开衫和其它衣物铺到床上,就听到玛丽恩开始砸门—这表明她想立即赶到这里。而此刻埃迪却在纠结摆在床上衣服颜色搭配的问题,最后不得不急忙去开门—衣服仍摆在那里。玛丽恩来了之后就直接又给埃迪讲起了照片的故事,在一张有教学楼为背景的照片中,其中白色大理石这样刻到的拉丁文:HVC VENITE PVERI VT VIRI SITIS(到这里来,男孩们 成为男子汉)。显然,她的两个孩子在没有成为男子汉就死了,想到这里,埃迪惊觉,此时,玛丽恩已经暂停了讲解,目光落到床上的衣物,并对其颜色的搭配表示不赞同。之后玛丽恩对埃迪说道:“我都不知道他们活着的时候有没有过性经历”(这也许是想要给予埃迪性爱的缘由,人性终究是复杂的,本能的自我与理智的自我相互混杂)。就这样,玛丽恩躺在床上,埃迪笨拙的脱掉衣服,与此同时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心头却一阵刺痛,玛丽恩笑容里的母爱多得超过了他最大胆的想象。这许是圆满了,通过做爱成为了玛丽恩口中的男子汉。

好景是不长的,玛丽恩本就想离婚离开这个满是伤心的鬼地方,便把一切都到告诉了埃迪,并让其转达给自己的丈夫特德,尽管这段时间埃迪给她带来了那么多的兴奋与惊讶,显然不能说服玛丽恩离去的计划。在这之后,玛丽恩并不清楚自己留给埃迪的印象是多么的深刻,成年后的埃迪并没有娶妻,并且由衷的迷恋比自己大的女性—许是从这里可以猜想到玛丽恩的样子吧。谁能说的清呢?是什么样的力量让埃迪如此的等候与执着,一下子就过去了三十七年,埃迪已经五十三岁了,玛丽恩七十六岁了,还好,不是太晚,彼此都无恙。

在透过半夜的黑暗与雾气,一个穿着肥大雨衣的女人出现在水泥路上,是她—玛丽恩,在那个暑假离别之后就再也没见到的深深的爱着的玛丽恩。这次回来,玛丽恩是从失去两个孩子的悲伤中走了出来,面对现实、接受现实,还有那个记忆中的小男孩—在玛丽恩看来,埃迪永远都是个小男孩。埃迪也知道了,他和她再也不会分开了,除非死亡。然后他们在黑暗中彼此面对,埃迪就像以前和她在一起时那样躺着,头贴着她的胸,她抱紧他,双手摩擦这他的头发,他们就这样睡着了。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1

光怪陆离

情节很‘跳脱’

儿子们的死母亲选择逃离父亲选择抚养小女儿母亲无法放下悲痛父亲依然勾搭年轻女人

最后母亲走了因为不敢面对小女儿害怕再次失去

女儿长大了有一种战胜父亲的欲望可是终于战胜的时候发现并不快乐

父亲和自己好朋友上床了然后用自己的痛苦惩罚自己和父亲双方都曾经在对方开车的时候陈述一个事实,是让彼此为对方难过心疼的事实父亲也许老了醒悟了于是绝望自杀了(我以为父亲能够长长久久的活着依然陪伴女儿度过漫长一生)

母亲最后回来了真好

四个主人公都是作家

女儿从小读父亲的书艾迪以玛莉恩和他写关于老女人与年轻人的书玛丽恩用写作逃避失去儿子的痛苦女儿从冷眼旁观到亲身体会写作

故事互相缠绕有始有终而且人物之间互相串联最后还引发联想艾迪和玛丽恩会在一起的吧哈利和露丝也会幸福美满吧

还好回到原点依然有人等待

只是关于主题不明白到底想说什么独居的一年不知道说的是他们还是只有露丝

艾迪等了37年玛丽恩用了37年忘记,哈利花了四年寻找他的证人露丝独居一年又重新写作结婚特德和汉娜不知道如何表示

也许作者想说值得等待

不过对于外国人的婚姻观还有性生活观点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存在很多不理解的地方文化差异真无处不在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2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1500字:

相对于本周的高考,我更倾向于写写关于《独居的一年》这本书的读后感,虽然它非常小众。

故事中的人物跨越了两代人,第一代,一对夫妻,他们的两个儿子,都是十几岁的孩子,在一家人滑雪后,返程路上,而交通事故,死亡。这对夫妻就坐在车的后排,司机与副驾驶是两个孩子。此后,这位母亲,一生中都是阴郁,纵然她后来又生了一个女儿,也是不想因为自己的情绪而伤害到女儿而选择离开了四岁的她,离开了家。这个丈夫,他抑或难过,但是恢复的快,依然热衷于与各个有夫之妇、妙龄少女、中年女子的男女关系,而这位妻子,在她离开家之前的那个假期,被一个少年所爱,他几乎与她大儿子去世时的年纪相同,而毫不影响他们的忘年恋,而这个少年,此一生都爱着她,纵然一别,三十七年的等待,到了垂暮的七十六岁的她来到他面前时,他依然激动不已,而他,一生都是只和年龄大的妇女谈恋爱,对同龄或年纪小的,毫无感觉。

当年那个四岁的女孩,长大后成了著名的小说家,作品远销法国、荷兰等等,再后来,她成了妈妈,成了寡妇,就在当寡妇的一年里,她理解了父母的做法,原谅了没有责备的责备,再后来,她找到了爱,也成全了自己,小说的最后一页,我彷佛看到了她见到妈妈时的画面,虽然我想象不到四十岁美国女人的面貌。

整本书,不沉重也不轻快,情节也没有跌宕起伏,娓娓道来的述说,更是点点滴滴的生活。它在告诉你,作为父母,应该怎样去爱你的孩子,有时候,外人看似离开自己孩子的残忍举动,其实是她最好的保护,谁也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活在阴郁的气氛中,不想把不良情绪肆意地传给别人,这是我在那位母亲的不解行动中,读到的真谛。作为父亲,他给了女儿全部的爱,给她一个家,一个成长环境,而他却忽略了,他自己的混乱生活,给女儿造成的影响,导致她对异性的反感和排斥,甚至是对自己父亲的厌恶,虽然她爱他,但是少了些许尊重。

作为一个四岁就不知母亲在何方,直至三十七年后才相见的女儿,她是成功的小说家,她是有着正能量的女性代表,在她的经历中,我看到了坚强,洒脱和大度的原谅。还有那个只对年老的女性感兴趣的少年,就连买房子,都在考虑,把原房主一楼的工作室,改造成卧室,以避免老年人爬楼梯的不便,读后感.直到五十二岁,他才又在十几岁那个假期之后再次见到了他的初恋,故事中那个因失去两个儿子而终身忧郁的母亲,他一生未婚,无子女,可见,西方人对这点的宽容度,没有人催他去正常的交往,正常的婚姻,正常的生儿育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间,去活着。

不知作者为何把故事中的主干人物的职业都写成小说家,而且都还是不同类别的小说行家,我想,他可能要表达两个意思,一人性的复杂性,比如,那位父亲,虽然私生活混乱的令人咂舌,但确实是儿童读物的作者大咖,作品深受儿童喜欢。二写作可以让精神找到寄托点,比如后来,那位母亲写了一些列侦探小说,来麻痹自己,也许她的儿子只是找不到了,并没有离开这个世界,虽然,她清楚的看到他们没了;再比如,那个少年,他成年后的作品里,都有他初恋的影子,也可以说,多多少少都参杂了他自己的生活,让他的思念,流进也许哪天她可以见到的作品里。

当你找到爱时,也就找到了你自己,也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3

《独居冰岛的一年》读后感600字

亲爱的嘉倩,你好吗。很高兴能认识你,在vlog中,嘉倩独特的风格真是让人影响深刻。在心情杂乱或低潮期时,就想看看嘉倩的视频,观看嘉倩的vlog真的能让人感到一股温馨感和舒适感呢!不知不觉的就翻完了你所有的视频,特地买了你的书——《独居冰岛的一年》。看来你的生日动态,特地跑来写下心得。没错,我就是夹带私心想拿到从冰岛来的明信片。

也许是第一次读这样的书吧,嘉倩的书有种让人看了接着往下看的冲动,捧起来就爱不释手。特别在睡前的时候看会是很好的入眠伙伴。我是一个人在家睡觉,读嘉倩的书有温馨感和陪伴感!沉迷手游的自己第一次知道原来一个人的生活可以过得这么棒!还在初中的我特别喜欢瞎想,我也是个敏感的人,现实中也挺自卑(明明是个长得高大的男生),我责备自己,憎恨自己。所以嘉倩真的是在给了我很大的动力。我期盼着未知的将来。觉得自己能否和嘉倩一样不依靠父母过得好好的,能在外面和语言不沟通的人交上朋友,能懂得自己的内心,哪怕一个人了也会好好照顾自己。觉得自己能否保持现在的一些优点。

但现在,我已经有了一个小目标,也是一个长远的目标,要以嘉倩为榜样,我要变得勇敢起来,坚强起来,实在起来,要走出舒适区要做一个有趣的人会聊天的人。要和嘉倩一样,每天问候别人一声“你好吗”告诉自己一声“我很好”要想嘉倩一样漏出阳光快乐的笑容能治愈别人的那种!

生活中的糖是可以攒起来的!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4

起初以为这本身只是埃迪和玛丽恩的故事,后来又了解了特德,爱德华·奥哈尔(薄荷),多萝西(多事西),哈弗洛克夫人,沃恩夫人,佩妮·皮尔斯,爱德华多·戈麦斯,汉娜·格兰特,罗伊,哈利等等。

和奇迹男孩比起来,这本书的作者欧文在描写人物时的视角切换的更自如,完全很自然,因为在描写人物特征的时候也更立体。

这本书描写了他们的一生,就像是看完了他们的一生,小说的好处就在于,你总是能去经历去感受你没经历过的没感受过的,奇葩大会二有一期聊到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说现如今行万里路的成本更低了,所以似乎比读万卷书更高效。但是看完这本书我想发出感慨,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哦。当然如果能把读书和看世界一并进行了是最好的,比如看了这本书以后对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就很感兴趣,那如果可以去那里旅行就更好了。

16岁的埃迪喜欢上了39岁的丧子的玛丽恩,因为埃迪本来就喜欢年长的女性,像学校的哈弗洛克夫人,而且玛丽恩可比哈弗洛克夫人漂亮有气质多了,而埃迪又长得奇像他去世的儿子托马斯,性格很像小儿子蒂莫西,所以他们有了60次。另外后来佩妮·皮尔斯对于埃迪说的60次而远远没有达标而耿耿于怀。

薄荷就像我们所有人的父母,为子女操心太多以至于让孩子觉得很烦躁,薄荷让埃迪带了本特德的书请特德签名,在薄荷去世时埃迪才发现父亲一直珍藏着埃迪假签名的特德的书,还有没有埃迪签名的埃迪出版的几本书,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忽略远远不及孩子对父母的忽略。

爱德华多·戈麦斯和沃恩夫人的那段很搞笑,愤怒的又黑又瘦的沃恩夫人,挂在树上的爱德华多,狼狈的特德,空中乱飞的画像,太生动了。

汉娜·格兰特作为露丝的朋友,作者在露丝39岁时才介绍汉娜,露丝和汉娜两个人完全不一样,一个男朋友不断,一个根本不想找男朋友,(露丝和汉娜一直不离不弃,完全称得上好闺蜜这个称号。现实中好闺蜜应该有什么标准呢?我还是不太懂)露丝常用汉娜的经历写到自己的小说中,并向外称自己都是靠想象写作,认为只能写自传的作家发展很局限。(穿插的露丝的一篇文章红蓝充气床垫其实没太看懂)后来还是去阿姆斯特丹搜集素材以及灵感,我想那么作家写作不能完全靠想象的,想象也是建立在一定的现实基础上才能想象的。

在阿姆斯特丹,女郎橱窗中的一位只说一半真话的女郎罗伊的一生也是悲惨,对爱情怀着期待最后却被爱情伤透了心,这位老妓女曾经教过年轻妓女,不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闭上眼睛,最后却还是栽在了这个坑上和世界说了拜拜,(这里穿插了特德的不想发出声音的声音的故事,很好奇的是杀罗伊的坏蛋鼹鼠为什么要杀人,动机在哪呢?)

露丝的第一任丈夫艾伦是她的编辑,但那个时候露丝还没有长大,她依赖艾伦而不是爱艾伦,后来遇到了哈利,露丝是幸运的,两任丈夫都全心全意爱着她,虽然很显然的是她和哈利更搭一些。(哈利真不是个胖警察,人家健身,比实际年龄看起来差不多小十岁,so,今天就满24的我,以后可要好好保养呀,一定也要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哈哈)

艾伦死得太平淡,读者都以为他是出了一场意外,结果并不是,就像突然消失一样没有任何理由,这也是作者写的奇妙的一点,你不知道他故事的发展,不想电视剧你总能猜到后来发生的事情。就像书的开头写到埃迪会爱上露丝一样,我以为他们真的互相爱上了,而事实只是埃迪在露丝身上看到了玛丽恩的影子。在这里,想表达一下那个恶毒老妇人的讨厌,她诅咒露丝也成为寡妇,在艾伦去世后又假惺惺来忏悔,面对露丝的不原谅她显得气急败坏,不是所有的对不起都能换来没关系我原谅你的,我们应该知道这个道理。

对于驾驶课印象也很深刻,以后开车可能都会想到书里面的驾驶课了,生命只有一次。特德是个好父亲,他是那个给女儿露丝讲故事的父亲,给她接温开水的父亲,那个教她开车教她打壁球的父亲,那个觉得女儿受到伤害是因为自己的失责而自杀的父亲,尽管他一生勾引女人无数,但是他是一个十足的好父亲,玛丽恩也是个爱露丝的母亲,只是她害怕自己当不了个好母亲于是选择缺席。露丝在当了母亲以后也理解了玛丽恩。没什么对和不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环境,自己的立场,你不在他的立场,不能趾高气昂说他选择的是错误的,他会承担他选择的结果的。

虽然时间会抚平一些伤痛,但是还是能不要发生伤痛就不要发生,感恩现在的一切美好。

独居的一年读后感 篇15

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过:阅读就是抛弃自己的一切意图与偏见,随时准备接受突如其来且不知来自何方的声音。这个声音不是来自书本,不是来自作者,不是来自约定俗成的文字而是来自没有说出来的那部分,来自客观世界中尚未表达出来而且尚无合适的词语表达的部分。这是我看完《独居的一年》这本书后,很强烈的感受。

《独居》一书,是我在好几次出差途中,断断续续看完的,而在看之前,我其实已经看过很多关于这本书的书评,关于爱欲,关于成长。当我在断断续续的读书过程里,我思考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什么是轮回?就是被拘禁在自己的局限性中。什么叫解脱?就是从自己的局限性中跳出来。也许每个造物,该各安天分。又也许每个生命,悲伤或快乐都有自己的解读。

每个人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要经历只属于自己的成长,那些你以为很深的伤口真的没必要掀开了给别人看,再亲密的人都不要,就让它结了痂随岁月尘封。长大,这个假以仪式感的服装,会用各种世俗来拘禁人,而以后的路,永远是奔赴自由之路。慢慢找到真正的自己,真正地破茧而出。虽然有些人可能穷极一生也远未完成。

自由又是什么呢?是信赖自己啊!很喜欢《独居》一书,因为它让我读到各种不幸、自卑、愤怒的情绪之后,还有一条通往内心的平和、宁静的路。

相关阅读

  • 落实责任读后感(收藏十五篇)

    笔稿范文网特地整理了一些与“落实责任读后感”相关的资料,供大家参考。读后感作为一种读书笔记,是我们在阅读完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后所得到的感悟和思考。读后感能够表达我们对书中的思想和精神内涵的理解和领悟。希望您在阅读完这些资料后能够受益良多,获得自己独特的收获!...

  • 读后感收藏: 灰姑娘读后感之一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读后感收藏: 灰姑娘读后感之一”...

  • 教你写读后感:月光摇篮曲读后感一年级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每一个人在学校的时候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如何写好一份值得称赞的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教你写读后感:月光摇篮曲读后感一年级,供大家借...

  • 背影读后感十五篇

    在我看来“背影读后感”是众多文章中的绝美之作,欢迎您在空闲时间内来阅读本页获得愉悦和感悟。书籍是前人对于经验总结,对于生活的反思,等待我们更多的去感悟,合上作品书本,回想起来,心中不仅无限感慨。读后感要围绕自己的观点来写。...

  • [优质读后感]《我想去看海》读后感一年级简短七篇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我想去看海》读后感一年级简短七篇》,仅供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