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3-31

今天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有关“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的相关信息。读书可以使我们更加充实,作品这部作品,是作者的一种感情抒发。在阅读过程中的所思所感能用读后感记录下来。欢迎大家阅读点赞评论帮助我们更好地分享知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1

两课实践教学原著导读读书心得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学号:071001639p>

姓名:郑永强p>

《德意志意识形态》

浅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管理学院郑永强***

【内容提要】: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继《神圣家族》之后合写的第二部著作,写于1845年秋至1846年5月左右。关于撰写这部著作的动因,马克思自己在1859年发表的《序言》中作过概括的说明:

“当1845年春他(指恩格斯——编者注。)也住在布鲁塞尔时,我们决定共同阐明我们的见解与德国哲学的意识形态的见解的对立,实际上是把我们从前的哲学信仰清算一下。这个心愿是以批判黑格尔以后的哲学的形式来实现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当时已经形成自己的新世界观——历史唯物主义,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历史唯物主义学说的源头之作,它在本体论革命的渊源中阐明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本来内涵,对于我们掌握马克思主义具有关键的启发意义。

【关键字】:劳动分工论马克思主义劳动观

一《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初步印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作于1845-1846年。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相适应,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成熟。。

《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为《形态》)是马、恩创立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体系的一部巨著。在这部代表作中,马英九对以费尔巴哈、鲍威尔、施泰纳为代表的各种历史唯心主义思想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这部巨著标志着唯物史观的创立。

作为唯物史观创立标志的这部巨著,其第一卷“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所代表的现代德国哲学的批判”第一章“费尔巴哈·唯物主义观点和唯心主义观点的对立”中,在论述第一个问题,即“a,一般意识形态,德意志意识形态”时, 对唯物史观作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真正是“第一次”的经典表述。

二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阐明得非常清楚。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了唯物史观的基本范畴,如生产力、生产关系(交往形式)、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市民社会)、社会革命、人等,并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分析《形态》中对唯物史观的表述,可以得出其阐释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

第一,人类的物质生产是整个历史发展的出发点。人类社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它的历史发展起点是什么?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看法是绝然不同的。

唯心主义历史观以心灵产生的范畴和概念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唯物主义历史观以人的物质生产为历史发展的起点。如何确定历史发展的起点,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极其复杂的人类社会有机体的正确认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客观揭示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说唯心主义是对社会历史的错误想象,对人类社会和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根本错误的,而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是对社会有机体一般性质的理论表征。原因在于对历史发展起点的不同理解。

由此,马、恩特别重视并在对唯物史观的表述中首先明确指出考察社会历史要“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

第二,人在生产中形成的物质关系是整个社会历史的基础,决定着整个社会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形成。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告诉我们,社会现象是复杂的,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所结成的关系是多种多样的,而人们在生产中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即生产关系,则是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它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一切社会关系,决定了整个社会历史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的性质。只有把这种物质关系和经济关系作为整个历史的基础,作为一种历史观,才能再现社会有机体的一般性质,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对这一内容,马、恩在上述表述中是阐述得非常清楚的。马、恩在指出整个历史的基础的同时,还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和“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理解为同等意义的概念,这不仅说明了生产关系和经济基础这两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范畴之间的联系,而且还揭示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矛盾的原理。

第三,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和各种形式社会意识产生和发展的动力。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在上述表述中,马、恩以“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回答了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马英九还明确指出,只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则,才能充分描述整个过程以及过程不同方面之间的相互作用。在具体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中,马、恩向我们指出了物质实践是社会历史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不能从范畴、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要始终站在现实历史的基础上,从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这也就是说,任何一种观念的东西,只要把它放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考察,就能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和真实面目;错误的观念及一切唯心史观的谬论,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推翻这一社会基础,以致消灭由之产生的错误的观念和唯心史观的谬论。在这里,马、恩科学地解决了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阐释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和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性作用。

第四,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和特殊性。马英九在上述论述中明确指出,人的物质生产是历史发展的起点,生产关系是整个历史的基础,这些都与物质手段的生产方式有关。同时,马、恩还指出,生产方式决定了历史各个阶段的生存条件,决定了其发展和特殊性。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这里的环境指“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即生产方式。一定的历史阶段的生产方式都是由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当然它也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是,它“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生产方式是社会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源泉,决定和制约着人类一切活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和过程。作为社会实践的主体,人只有在一定的生产方式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有自己的发展。马、恩明确指出,生产方式作为“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决不因为遭到历史唯心主义者的反抗,而对人们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和影响有丝毫削弱。

第五,积极参加反旧社会活动的某些生产力和革命群众,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因素。作为历史唯物主义,在解释历史发展规律时,必须讨论社会革命。在这里,马英九从生产力和革命群众两个方面论述了社会革命不可或缺的物质因素。

一方面,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因此,一定的生产力是社会革命的物质前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革命的根源。另一方面,革命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革命群众作为社会革命的主体,在其他任何因素中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没有革命群众的积极参与,任何变革的思想都没有意义,因为革命群众“不仅反抗旧社会的某种个别方面,而且反抗旧的‘生活生产’本身、反抗旧社会所依据的‘总和活动’”,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很显然,历史唯物主义的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基本原理在上述表述中是阐释得非常明确和清楚的。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个人阐述

在阅读过之后,我并不是很能理解这部著作的含义,于是我去网上找了一些资料帮助理解。在对比阅读了之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对这部著作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本著作中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主要观点以及关于现实的个人、分工、市民社会、异化概念以及唯物史观的本质。有些观点对我来说有点难以理解。在这里,我将主要讨论生产力与沟通形式(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

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生产方式,而且是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

生产力和生产方式之间有矛盾,这是我们从一开始就认识到的。社会也是在生产力与生产方式的矛盾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的。这是《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叙述:

“从狭隘的观点出发,可以从其中抽出一种附带形式,把它看作是这些革命的基础,而且因为革命所由出发的各个人都根据他们的文化水平和历史发展的阶段对他们自己的活动本身产生了种种幻想,这样做就更容易了。因此,在我们看来,所有的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与传播形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历史上所有国家的改革,本质上都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因此,一个国家的稳定发展,必须使其社会制度符合当时国家的综合实力。

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必须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改革,改革必须依靠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积极认识。

四对马克思劳动观和劳动分工论的反思

1 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2

摘要:作为工科生,在高中的时候也没有过多接触到马克思,进入大学虽然上过关于马克思课程,但是没有考研的打算所以当时也没有认真的去学。直到我上了这门课我才明白。虽然由于某些原因我没有修完所有的课程,但我也为写这篇文章做了一些准备。

关键词:马克思思想德国意识形态

1、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的重要概括,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及其追求的重要目标,突出表现了马克思主义精神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关键。

二、德意志形态

全面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轮廓,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墓本的原理;形成了科学的“生产关系”巴想;第一次表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基本规律。应该说,这三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也可以解释一些问题。但是,如果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形成过程和《德意志形态》本身的思维逻辑这纵横两方面进行考察,这几种说法又都还没有真正落到最深层的范畴上,也没能揭示出贯穿始终的核心思想。

比如,说勾画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的轮廓,但它是从什么基础出发进行这种勾画的,其一系列原理的核心物在**,这种说法显然是不能回答的。故其研究只是浅层的,而非根本性的。

个人认为《德意志形态》最核心的思想是科学的物质生产范畴的形成和发挥。它基石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

三、感受

据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写于1843—1852年间,是有众所周知的革命领袖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著。尽管这本书用唯物主义来谴责唯心主义,并阐述了法律、道德和其他宗教信仰。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

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到复,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意识形态只是人类历史的一个方面。

意识形态的前提是人的存在,人的存在最基本的是满足衣食住行的需要。人类的发展阶段的本质是需求不断提高,从本基本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到最高级的自我实现需求“一切历史冲突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问题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人的理想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并不完全同步。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不是绝对的,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且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我们应当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历史证明,曼恩对实现共产主义条件的判断是科学的、可预见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为了使之成为活生生的、永不枯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它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有的基础,或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马克思逝世以后,首先是恩格斯,后来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以及其他许多的马克思主义者,都根据自己的时代,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参考文献:《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入党培训教材》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3

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出发点:现实的人、需要和意识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在这部巨著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对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为代表的各种唯心史观思想进行深刻分析和批判的基础上,第一次系统阐述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内容,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在社会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为了培养哲学思维,提高哲学素养,我通读了这部经典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我认为,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起点首先是要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现实的人”是前提,需要是动力,意识是产物,三者交织在一起。

首先,“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前提。历史的主体是人,历史只是追求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在这里,唯物史观说,人不是孤立的、与世隔绝的抽象的人,而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的现实的人。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的那样,“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这种“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乃至马克思主义整个学说的出发点和前提。“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任何历史记载都应当从这些自然基础以及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由于人们的活动而发生的变更出发。

”可见,历史是人的历史,考察历史必须先考察人,而作为历史活动主体与历史考察对象的人是“现实的个人”,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一定的关系中从事物质生产活动的人”,而非旧哲学下抽象的、虚幻的“人”。现实的人的活动构成了社会,构成了历史,所以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研究不能绕过“现实的人”。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以正确理解“现实的人”为起点,确立这样的基础与前提至关重要。

其次,需要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需要是“现实的人”的需要,是人为了满足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对外部存在的索求,它贯穿于主体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性”,它是“历史的第一个前提”(即能够生活)的基础和“第一个历史活动”(即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出发点。

他们指出,“我们谈的是一些没有任何前提的德国人,因此我们首先应当确定一切人类生存的第一个前提,也就是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这个前提是: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为了生活,我们需要先吃、喝、穿等东西。

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因此,任何历史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必须注意上述基本事实的全部意义和全部范围,并给予应有的重视”。“第二个事实是,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

”因此,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在最基本的物质需要基础上,还有更高层次的其他需要,即“新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本身量的增加和提高,以及与原来的物质需要不同的、处于更高层次上的其他需要。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标志着社会的运动和发展。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人的需要是由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物质需要)、在此基础上的交往需要、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所组成的多层次结构。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与生活生产密不可分。人类为了生存,“能够生活”,进行着物质资料的生产,这一“第一个历史活动”一方面满足了人们吃喝住穿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在实践中人们产生交往的需要,从而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

起初,家庭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当需要的增长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而人口的增多又产生了新的需要的时候,这种家庭便成为从属的关系了”。生命的生产可以说内涵了物质需要和交往需要,“生命的生产,无论是通过劳动而达到的自己生命的生产,或是通过生育而达到的他人生命的生产,就立即表现为双重关系: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社会关系的含义在这里是指许多个人的共同活动,至于这种活动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则是无关紧要的。

由此可见,一定的生产方式或一定的工业阶段始终是与一定的共同活动方式或一定的社会阶段联系着的,而这种共同活动方式本身就是‘生产力’;由此可见,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始终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在此,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唯物史观的内核——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第一次科学地阐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基本的规律。所以,研究需要可以说是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把钥匙。

再次,意识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基于需要产生的。这也是历是唯物主义揭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真理: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人具有精神属性,人是有思想的动物。但人们的任何思想意识现象不可能是凭空从人脑中就能够创造出来的“纯粹的”思想意识,它不过是社会物质生活的反映罢了。

“意识在任何时候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而人们的存在就是他们的现实的生活过程。”在简单的劳动实践中,人对自己需要的意识和动物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对环境的直观、狭隘、可感知的反映,马克思和恩格斯把这种意识称之为“纯粹的畜群意识”或者“绵羊意识”。后来,“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需要的增长以及作为二者基础的人口的增多,这种绵羊意识或部落意识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和提高”。

正因为精神和意识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所以当“现实的人”开始他们的历史活动时,就必然同时伴随着精神意识现象。

总之,“现实的人”是唯物史观的哲学前提,需要是“现实的人”的本性,也是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前提,意识是社会的产物,在“现实的人”的活动中产生、发展,并伴随着人类历史活动的始终。因此,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必须把准确理解“现实的人”、需要、意识作为前提或起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4

马克思恩格斯接下来谈到的是生产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卡尔认为,生产产生了人类和人类的历史。在成为人类,也就是生产经行了之后,人类才拥有了人的意识而非精神。

马克思和恩格斯以此来批判德国哲学的“天降”,因为德国的哲学家们不是在人们之中,不是从社会中去思考哲学,他们仅仅是自己想象,这些哲学没有经历社会的考察,从而不会在社会中自我发展,因为这不是社会的意识,仅仅是他们(德国哲学家)的意识。在生产上,马恩还涉及到一个中学没接触过的知识点:家庭分工。

在这一章中,马恩说,家庭分工是分配不平等的根源,导致社会阶层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劳动分工也从简单的家庭分工转变为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这种冲突既是阶级矛盾,根据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生产力状况,这种冲突经常转化为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力量,源于这种力量不断追求这共同的利益,这些共同利益联结了原属于不同分工的个人的力量,即扩大了生产力。

但当时和现在,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一直阻碍着社会进步,即当个人利益地位高于共同利益时,合作就崩溃了。曼恩知道我们应该追求真正的普遍利益,即共产主义。到了这里,有见见产生了一头雾水。

出于个人能力,我对卡尔·海因里希·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和弗里得里希·冯·恩格斯(friedrich von engels,1820年11月28日-1895年8月5日)所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理解就只能到这里了。对于这本书,我是抱有一丝崇敬,又有一丝厌倦,还有一丝好奇,再加上一丝使命的心情开始的,崇敬于两位伟大的哲学家最有名的哲学合著;厌倦于中学课本上出现过无数次的名字和知识点;好奇于为什么这本书有如此崇高的地位;使命于作为一名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团员,我的确应该好好研习共产主义的理论及其发展过程。到了最后,我内心狂喜,却平静如水,因为我完成了一道思想上的升华,这些理论不再是课本上死记硬背的知识点,也不再是新闻中口若悬河的宣传词,它是一种哲学,一种思考方式,能带给我一次新的洗礼,让我的思维更上一层楼。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5

从以上内容可以看出,马克思认为分工导致了对人的奴役,使人成为异化的工具。为此,马克思以资本主义制度为例进行了分析。马克思分析到:

在劳动分工促使生产发展的同时,生产关系中的分配制度尤其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却并未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如下:分工促进了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城乡劳动、农业和工业的逐步分离,极大地促进了商品和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促进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

但与此同时,作为生产关系核心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并没有改变。因此,以分工的形式促进生产的快速发展,只有少数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分工带来的巨大利益,而最明显的是他们的物质财富得到了极大的增加。而对于被排除拥有生产资料所有权的大多数人而言,他们唯独拥有的只是他们自己的劳动力。

为了获得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他们不得不卖掉劳动力。正是这部分无产阶级劳动力,成为一切资本主义利润的源泉。所以,资本家自然而然的通过雇佣关系让无产者为他们生产,而他们则依照自己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的压榨无产者身上的剩余价值。

这种劳资关系助长了资本家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链中异化的生产工具。综上所述,分工推动的社会化大生产与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促使绝大多数无产阶级成为资本主义生产中的异化工具。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这种矛盾的激化将导致社会主义革命的到来。而消除分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也将出现。

笔者认为,马克思的基本劳动观是理解分工异化的关键。为此,笔者总结了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种观点,并试图从这两种观点来理解分工的异化。

一、如雷蒙·阿隆在《社会学主要思潮》一书中归纳的这样,马克思认为劳动应该是使人成为全能的人、而不是专业化的人。全能者是指只把劳动视为生活的一小部分的人。当个体在自由支配劳动的状态下,通过劳动活的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时,也可以有时间和精力去发展自己的其他特质,比如高尚的精神追求。专业化的个人是指在个人把所有的精力和时间都投入到生产劳动中,劳动支配着个人而非个人支配着劳动,个人被束缚在劳动之上,无法去发展和完善自身的其他个性。

马克思对劳动的这个看法使得他在观察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时,当他看到大多数人都在为生存所需的基本物质资料而疲于奔命时,他自然就把这些形态下的个人看成是专业化的、被异化的个人。由此也就得出了在阶级社会,劳动分工只会使人异化。

二、马克思认为,人的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来源。马克思据此将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前期创造的价值是用来满足劳动者及其家庭生存所需的物质资料;后期创造的价值是剩余价值。

根据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剩余价值应该合法地归劳动者所有,但事实上,这部分价值是资本家通过虚假劳动关系无偿占有的。由此,马克思也对资本进行了分析。他把资本分为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

不变成本指机器、厂房等物质化的固定化的成本,可变成本是指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在生产和流通过程中,固定成本不能创造价值。资本主义资本的增长来源于可变成本的使用。因此,根据劳动创造价值论,马克思认为,工人应拥有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地偷走,资本家与工人之间存在着一种赤裸裸的剥削关系。

然而,资本家出于唯利是图的本性,极力挤压劳动者的剩余价值,使其成为异化的工具。

通过对上述可知,马克思关于劳动分工造成人的异化、导致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与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以上两点看法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在我看来,马克思关于劳动的两种观点实际上是有缺陷的。为此,笔者将在下文中分析这种缺陷,进而对马克思关于分工异化、阶级对立、共产主义消灭分工的观点进行反思。

一、在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绝大多数人的无产者确实是成为了资本家剥削的工具,这些无产者也的确是连最基本的生存保障都没有。他们就是被异化了的工具,无法成为马克思眼中的全能的人。承认这个事实,也就意味着马克思用专业化的人和全能化的人来分析早期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的生存状态是十分准确的。

但马克思的缺陷在于,他认为可以用改造社会的方式来消解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之间的差别,让每一个人都成为全能化的个人。例如,他论述到资共产主义社会中,人人都能成为全面自由的人,劳动变成了个人的一种享受。

但事实却是,在现代社会中,个人不可避免的承担者专业化的个人和全能化的个人双重倾向。如贡斯当对古代人和现代人的生活进行比较而得出的分析这样,现代人十分注重世俗生活。也如托克维尔论证到的,在一个日渐民主的历史潮流中,对物质财富的追求是每个现代人生活的强大动力。

所以在现代社会,个人为了获得适度的优良生活,必须在劳动分工中承担某项特殊的生产职能,亦即成为一个带有专业化倾向的个人。而对于一个正常人而言,没有任何人会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物质财富的生产中去。正如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的文化矛盾》一书中论述的这样,现代社会本身也是一个兼备消费性和娱乐性的社会。

所以,在现代社会中,当个人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后,他就会利用一定的物质财富去追求自身的全面发展。由此也就可知,现代人也带有成为全能化个人的倾向。

所以,笔者认为无论在何种社会形态下,个人兼备者专业化个人和全能化个人的两种倾向。在落实到具体的某一历史发展阶段时,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强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弱些;也有可能是个人专业化的倾向弱些、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强些。具体出现哪种可能性的状态,这和当时的生产力状况、政治体制、社会风俗等多种因素相关。

但可以断定的是,不可能消除个人专业化倾向和全能化个人的倾向,更不能绝对的判定某一低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只能是专业化的个人、而某一高级的社会形态下个人将成为单一的全能化的人。所以不管在何种形态下的社会,专业化个人倾向和全能化个人倾向是相辅相成的,前者是后者的必要前提。由此,二者是不可能被绝对化的,二者之间的任何一个都不可能单独存在。

由此也就可知,在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带有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他们的确成为了异化的工具。但这种状况只存在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早期,应该有理由相信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劳动者身上强烈的专业化个人倾向会慢慢变弱;而全能化的个人倾向却会逐渐增强。事实上也证明了,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政治系统的不断改善,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工作的负担减轻了、有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时间去发展全面的自己。

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错误的把早期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状况当成了自始自终资本主义社会个人可能会遭遇的生存状态。他由此也就绝对化了资本主义社会无产者的异化状况,绝对化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阶级对立,绝对化了共产主义给予人全面自由发展的可能性。总而言之,马克思分析问题视角的短视导致了他得出的一系列结论都发生了偏差。

二、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价值论是他政治经济学建立的根基。为了更深刻的理解马克思的这一观点,不妨假设在原始状态下有一块未开垦的沃土,如果个人依靠自己单纯的体力在这块土地上播种粮食、收获粮食,那么毫无疑问这些粮食是他个人劳动创造出的价值。需要强调的,个人单纯的依靠体力是指个人不借助任何其他形式的劳动工具,仅凭四肢劳作。

所以劳动创造出价值论在以上这种特定状态下是说得通的。但在依靠科技进步的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这一观点是否还行得通呢?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一书中,熊彼特论述了马克思这种价值观的破产。

他解释到:在现代社会中,价值的形成实际上遵循的是边际递增或递减的规律。例如生产某项价值需要a、b、c三种要素,在其中任何两种因素给定的情况下,另外一个元素的增减都会对价值产生变化。

所以在现代生产中,多种要素都可能成为价值的来源,劳动只是价值的某一来源,而非马克思所认为的唯一。

所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是有缺陷的,他据此来分析资本主义制度肯定会产生很多问题。例如,马克思曾分析过,随着科技水平的发展,不变成本和可变成本比率将会提高,而这也意味着资本家的利润率会降低、将有更多的人会失业。但事实上证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技术的革新,资本家的利润率得到了提高,工人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反而有更多的就业机会。

这都充分的说明了,在资本主义社会,价值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资本家并不是全靠剥削无产者的剩余价值而致富的。剩余价值理论和阶级对立理论扭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

以上一方面介绍了马克思为何会认为劳动分工会造成人的异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一方面阐明了笔者本人对马克思这些观点的反思。现在还需一个问题需要回答。即劳动分工真的能像马克思说的那样予以消除吗?

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在《社会分工论》一书中,明确指出社会分工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一个趋势。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有机分化组成的社会,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在大的社会实体中,都被分化成细小的部分 ;它们在共同的集体意识的组合下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为此,涂尔干还从社会量、物质的量和精神的量这三个要素分析了社会分工为何会产生。

笔者个人是赞同涂尔干的这些观点的。即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分工只会越来越精细,而绝不可能像马克思所预想的那样社会分工会被消灭。即使在马克思所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虽然带有统治性的国家消失了,只剩下单独存在的社会。

但事实上社会的管理客观上也要求有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这其实也是一种分工。而即使在共产主义社会,由于每个人天赋的不同,肯定也会有体力和脑力的分工。而笔者也无法想象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没有农村和城市的差别、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所以对于社会分工日渐发达的现代社会而言,由分工所形成的阶层、阶级必定是多样的。对待这些由分工所造成的群体,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强化政治系统的输入和输出来达到群体的共存共荣,而非强化彼此之间的矛盾、用暴力的手段消灭对方。所以分工不可能消灭,由此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将消灭分工的论调也就是值得怀疑的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6

——读第一卷有感

我们都知道,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5—1846年创作。其中,我只读了第一卷关于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观点。我本身不是一个理科生,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也只是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本中所定义的。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物质,主张物质识第一,意意识第二,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唯心主义把世界的起原归于精神,主张意识是第一,物质识第二,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该书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阐述了共产主义理论。

(一)关于费尔巴哈

费尔巴哈批判了康德割裂思维与存在的关系和黑格尔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的根本错误,肯定了思维和存在是统一的,统一的基础和主题就是有血有肉、有头脑的人,因而“存在是主体,思维是宾词”,从而摆正了思维与存在着一对范畴的关系。费尔巴哈还批判了康德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内在的感性和直观形式的错误,以及黑格尔逻辑上向空间过度的错误。针对康德的错误,他指出::

“空间与时间并不是单纯的现象形式,而是本质条件,理性形式,存在规律,也是思维的规律。也就是说,费尔巴哈认为时间和空间不是人类固有的感性和直观的形式,而是客观存在的形式。

哲学范畴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的增加上,而且体现在内容的变化上。范畴的内容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贫到复,即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二)关于历史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自然科学知识的有限性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在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论自然史,但主要是关于人类历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历史。在这个意识形态中,政治的、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

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

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

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三)关于分工

最初的分工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需求的增加以及体力、需求和应变等原因,分工进一步扩大。然而,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开始分离时,才有真正的分工意识。

对某以民族来说,民族内部的分工首先导致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也导致城乡劳动的分离。这样,在农业劳动生产粮食、工业劳动生产产品和商业劳动流通交换的基础上,人们将很方便地获得自己的产品。这样,生产力就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农业、工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整个社会的繁荣。

(3) 有助于全面正确认识当今社会的发展

“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从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而言的,这一问题尽管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早有阐释,但在我国过去的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并未得到重视,未能得到完全正确的理解。尽管从根本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致的,但在现实生活中,人的发展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并不是完全同步、平衡的,尤其是在我国目前体制改革、社会转型的条件下,这一问题已经得到普遍的关注,并日益突显出其重要性,因此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被提到了重要的地位,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的发展观,构建民主、公平、公正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人的全面发展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概念。

我们应当辩证地去理解和把握,它主要是指人的发展的多方面性,而不是指个人能力的平均发展,更不是指所有个人都必须按照统一模式发展,因为每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又受其所处的社会阶层、经济、政治及其所能利用的资源状况的制约。另外,更主要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在目前的现实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还不可能达到马克思所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需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巨大发展作为基础,但我们也不能把它理解为空想、幻想而难以实现。

因此,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不仅仅是理论、理想,更是一个实践过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使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既是人类向往的伟大历史目标,又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的科学体系,价值性在于提出了最高的价值目标,即解放全人类,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科学性在于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要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四)关于人的本质

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企图以“人本学的历史观”代替马克思的唯物主义历史观。然而,这种学说,非但不是科学地说明社会历史发展的理论,相反地,恰恰是马克思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摈弃了、并予以严重批判的用“人的本质的异化”说明社会历史现象的思辨空论。针对这种谬论,马克思尖锐的指出:

“正如医学上的妙手回春的神医和起死回生的仙丹是以对自然界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一样,社会领域中的庸医和万应灵药也是以对社会规律的无知作为自己的基础”。马克思的这一批判,也适用于仙丹的“马克思学”。他们不要以或者不敢去研究现代社会的经济结构和阶级关系,无意揭示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而是想社会的庸医一样,热衷于寻求永恒的“人的本质”,把“人的本质的异化”和“复归”的学说作为万应灵药去解释负责的社会现象和历史的发展,这实际上是陈旧的思辨哲学的死灰复燃!

--历史证明,曼恩对实现共产主义条件的判断是科学的、可预见的。之前局部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实践被“交往的扩大”所消灭,而今交往的力量正在把“异化”“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使它摆脱“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可以说,当前世界市场的迅猛发展正在实现着“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的壮举,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世界正在达成一种资源的流动进而是生产状态的均衡,最后的格局就是各国各民族中都分化出两个世界,两个极端对立的世界。

在这一世界性格局中的任何人,所要考虑的只是自身跳入哪一个世界中去的问题,在“偶然性”的支配下落入哪一个利益群体中去的问题,根本不存在整体的演进、集体的福利,蛋糕已经瓜分竟尽,群雄逐鹿的时代已经结束,剩下的只是“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在历史中不断上演的惯性定律的作用下,在全球化力量的摆布下,谁还在相信“今天的世界真的和昨天不一样了”,那才真的无异于痴人说梦。

马克思奠定了唯物史观的基础。要使它成为一种活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有生命的东西,必须在实践中随着历史的发展而丰富和发展。但是,这种发展离不开原有的基础,或者沿着马克思开辟的道路。马克思死后,先是恩格斯,后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许多马克思主义者根据自己的时代发展了唯物史观。

历史经验证明,尽管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道路不是笔直的,甚至会有曲折迂回,但是,这朵深深扎根于全部社会实践和自然科学土壤的人类认识之花绝不会枯萎,而一定会更加茁壮、更加鲜艳!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7

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有感

----理论的力量

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它对德国有着特殊的感情。一开始,吸引人的是德国严谨严谨的性格。但众所周知,德国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一直是世界第一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崛起。我认为这与德国独特的社会意识形态有很大关系。

这本书我并不能说看懂和理解。只表达一下零星破碎的感受。

首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 通过对费尔巴哈抽象的人和纯自然的人的批判, 确定了人类历史的前提是现实的人, 人类历史的源头是物质生产,并以此作为出发点, 研究和**了人类历史, 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从人面狮身的斯芬克斯对着世界发问开始,人就在思考,人到底应该以一种怎样的面貌来生存。书中指出,人类历史是建立在活着的个提的存在基础上的。然而,生命个提的存在和这种存在的可持续性始终是以物质生产和自我生产为基础的,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

然而这一切都是遵从历史唯物主义。恩、马两人他们对于历史观的描述是: 我们的“ 历史观就在于:

从直接生活的物质生产出发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 并把与该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它所产生的交往形式, 即各个不同阶段上的市民社会, 理解为整个历史的基础; 然后必须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市民社会的活动, 同时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几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马克思和恩格斯正是沿着这一途径, 首先阐述了物质生产在社会生活中的决定作用。

其次,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第一次论述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 指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很本动力。他们在这里, 用“ 交往形式” 来表达生产关系的含义生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生产方式不仅是再生产方式,而且是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

个人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交往形式是由生产决定的。在历史上,各国的改革本质上是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而这种失败也说明新的生产关系不适合当时的生产力。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对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做了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开时,分工才是真正的分工。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才呈现出国家的独立形态,与实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形式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正在进行。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着这种力量。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眼里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联合力量,而是一种外来的、外来的力量。

并且,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 还论述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他们指出, 经济基础是“ 整个历史的荃础, 然后必然在国家生活的范围内描述” 经济基础的活动, 同时从经济基础出发, “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他们说:

“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 、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即使是人们头脑中模糊的东西,也是他们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因此,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意识形态就失去了独立性的表象。

那些发展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流的人,在改变自己的现实的同时,也在改变自己的思维和思维产品。不是意识决定生活, 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德国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马克思恩格斯是社会主义的鼻祖。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因此,这其中的很多理论,值得处于现在这种状况的中国存在重大的借鉴意义,我们学习这些知识,不是只是无聊来打发时间,而希望我们可以学以致用,中国还在长大,而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我们,应该担负起责任,引领着祖国一步一步的向前走。

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民主法制的不完善

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担忧的问题。

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想想的那样。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8

在马克思主义思想发展史上,马克思和恩格斯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基本上完成了对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和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哲学的批判,清算了以往的主流哲学思想,实现了人类哲学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变革,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点,揭示了社会发展包括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的一般规律,阐述了以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为核心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其中也阐述一些伦理学的思想,例如经济伦理中的分工原则,在这里就得到了较细的阐述。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这部著作中,做了于分工及其作用的分析。分工起初只是性行为方面的分工,后来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形成”分工。只有当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开时,分工才是真正的分工。

分工是私有制、国家和阶级斗争的前提。分工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以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因而产生了所有制。正是因为这种特殊利益与共同利益的矛盾,共同利益才具有国家的独立形式,与实际的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相分离。在这种形式下,不同阶级之间的真正斗争正在进行。

分工是异化存在的前提。只要在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存在着分工,也就是说,只要分工不是自愿的,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们自身的活动就会成为一种对人的外来的、对立的力量,压迫而不是控制人。所以这种社会力量在这些人眼里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联合力量,而是一种外来的、外来的力量。

这种“异化”当然只有再举办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一是“没有财产”(无产阶级)同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使现存世界革命化),而是生产力的发展是绝对必须的实际前提。

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的关于“分工”的理论对于我们分析当今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中国摆脱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经济开始腾飞。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出现了一系列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民主与法制的不完善。。。其中,贫富差距的逐步扩大,无疑是中国人民最为担忧的问题。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阐述了他们的“分工”思想。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分工是联系生产力与矛盾运动相互作用的中介和纽带。一方面,生产力决定分工,分工的本质是生产力发展的合理逻辑结果, 分工又对生产力有反作用, 分工是生产力发展程度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 分工制约着生产关系的发展, 制约着所有制形式的更替, 而生产关系又对分工起着反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分工的发展。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女儿是丈夫的奴隶。

”正式这种不平等的“分配”,使每个人所拥有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必然要产生差异,贫富差距不可避免。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私有制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改革开放后,调整了原平均主义的生产关系,把私有制引入社会主义公有制。虽然贫富差距逐步扩大,但与当今中国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换句话说,当今中国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远没有达到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的能够消灭那种“异化”所要求的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水平。因此,在当今中国社会,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富差距。

相反,由于“分工”所造成的这种贫富差距,如果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能够调动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然,这个差距不应该太大,否则就会造成像资本主义社会一样尖锐的社会矛盾,这不是马克思恩格斯想想的那样。

邓小平说过:“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的是“共同富裕”,这也是我们发展社会主义的目标。

我们要采取消除那些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把社会的贫富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相信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异化”的分工和私有制的消失,人与人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会随之消失,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和人的全面发展。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9

首先,我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务实。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我不懂的,我不像某些人,我不懂的,我故意用美化的语言来夸张,我懂的,我会直接简单地表达出来。

所以,在本读后感中,有些观点我认为是对的。那么,我会直接把它摘抄下来。有些观点我认为有待思考的,我会提出自己的见解。

而且,我认为对一个做研究的人来说这一点很重要。

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诸多观点。本人没有在完全了解和透析的情况下,亦不敢多发揣测,甚至有时我在读《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时候,不知道是作品太深奥了;还是本人愚笨,确确实实的读不懂。但是,后来想想读不懂也很正常。

人家倾其一生来研究人类的发展规律,而《德意志意识形态》更是作者对人类发展规律方面的一旷世之作。如若我们几下子的功夫就把它完完全全的理解和透析,那么,我只能说你比写出这“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文件”的马克思还要天才。所以本人只是在自己所能理解的知识水平上对《德意志意识形态》个别观点的进行论述和理解。

下面关于历史的认识: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历史可以从人类历史和自然历史两个方面来考察。只要人的存在,这两个方面就会相互制约。

人类文明的发展限制了自然科学的发现,同时,有限的自然科学知识也限制了人类社会的进步。书中,没有进一步谈自然史,而是主要讲了人类史。因为几乎整个德国的意识形态都在曲解人类史。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写于1843—1852年间,其作者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书中,以唯物主义观点批判了黑格尔体系的唯心主义理论并阐述法律的、道德的观念以及其他的观念都被认为是宗教观念和神学观念。但事实上,“在任何时候意识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

意识形态,只不过是人类史的一个方面。人类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人要生存,就首先要生活。

但为了生活,人们需要满足衣食住行等物质信息。所以,人需要开始生活资料的生产。不仅仅是原始的狩猎、捕鱼、采集野果,而是学会了使用木器、石器以至铁器;学会了养蚕、纺织,而不再是以树叶遮体;也学会了修建屋舍,而不再是据山洞而居。

在这个时候,学会生产的人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市民社会是过去历史阶段受生产力和生产力制约的一种交往形式。它包含了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个人的一切物质交换。而“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

因此,可以说,市民社会是一切历史的真正发祥地和表演舞台。历史是从市民社会中开始并在市民社会中不断发展的。

不赞同的观点:“创造历史的不是什么英雄领袖、国家首脑,而是占历史主体的人民群众。”不可否认在历史长河中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方面做出重大的贡献,只能说是做了很大的贡献,如若把创造历史的贡献都归功于人民群众这明显忽视了英雄领袖和国家首脑等个人在创造历史方面所做的贡献。

虽然生产力决定上层建筑,但我认为,身为生产力一员的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有更大的权力决定上层建筑的建设方式和高度?因此,人们似乎正式地创造了历史,因为他们也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为历史的创造做出了贡献。

但是,他们却没有创造历史的主导权。一个没有创造历史的主导权,被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主导的人,你认为它还是创造历史的主角吗?这历史还是它创造的吗?

很明显的!人民只为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工作,但历史创造的方向是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主导和占据的。因此,我认为:

创造历史的主体是英雄领袖和国家元首,而人民群众只是推动历史创造的对象。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 篇10

大二开始,我就对马恩的著作产生了兴趣,并曾试图阅读马恩四卷,这是一个同学从地摊上买来的,后来转手于我。泛泛而览,从来一知半解。第一卷读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就比较难了,从来没有读完过。读研究生,曾经在一年级的时候下过决心,认真将马恩选集读过,后来谈恋爱了,时间更少,就没有将这个计划实行。这足以见得自己的意志是如何的不坚定,而我对马恩著作的了解又是如何的肤浅了。古人常云:读书要通一经。在现代社会,阅读越来越成为一种奢侈时,通一经未尝不是一种捷径。目前来看,四书可选《论语》,诗集可选《杜工部集》,史可选《史记》,理论可选《马恩四卷》。

单位要求每人读一本书,写一篇读书笔记。我心中一排序,现在最想的读的正是马恩的著作。我这个人有时就是这样的,必须有压力才有动力,像马恩的选多艰深晦涩的文章,不硬着头皮很难读下来。我想就选一直以来成为我的拦路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吧。

用的是人民出版社的单行本,这是个节选本。包括后记共137页,主要内容是节选的第一卷第一章《费尔巴哈》,这和马恩四卷一样。就是这八十多页,我读了二十多天,阅读的快乐是有的,但是也有头昏脑涨不知所云的时候。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最重要的文本之一,马恩身前未能出版,直到1932年才第一次全文发表。其中,《费尔巴哈》章是马恩未完成的手稿。长期以来,这本著作的价值被低估,上世纪90年代初,《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李文的一篇《回到马克思(读《德意志意识形态》手记)》(1990年第3期),被认为是学界学理地完整地理解马克思的开始。这部巨著主要内容包括三个部分:一是对当时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费尔巴哈、鲍威尔和施蒂纳的唯心主义历史观进行了批判并在此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二是通过对真正的社会主义或德国社会主义的批判,在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指导下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三是通过对人类历史的分析,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比较系统地论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起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这些天才的观点在《资本论》中得到了更加系统完整和清晰地阐述。

在《费尔巴哈》章中,分工无疑是一个核心词汇,它出现的频率甚至超过了生产力、交往形式(马恩对生产关系概念的最初的比较普遍的表达)等词汇。本文试图通过系统分析这一核心语词,以期对于我们全面准确地把握整个文本以及马恩的基本思想有所裨益。

一、分工的起源

马恩认为,分工是伴随着意识产生的,要分析分工的起源,首先要弄清意识的起源。马恩认为,意识是社会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而且只要人们存在着,它就仍然是这种产物。[25]也正是在这一点上,人与动物相区别,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存在的。[25]也就是,因为动物之间不存在社会关系,所以也就不存在意识。动物所具有的只是一种本能。人和动物不同的地方在于,人的本能是一种意识到了本能,或者说人的意识代替了本能。虽然历史地看,开始生产生活资料和意识的产生很难确定先后顺序,但是,逻辑地看,生产生活资料先于意识的产生,这是符合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所以马恩认为: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即迈出由他们的肉体组织所决定的这一步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11]。在论述了意识的起源之后,马恩紧接着指出:与此同时分工也发展起来。[26]但是,分工并不是意识的产物,在唯心主义者那里,也许就会将分工看着是意识的产物。但恰恰相反,分工是人类交往的客观需要而产生的,是社会的产物。分工伴随着意识产生这一论断只是表明,分工是有意识的分工,是人类为了适应交往的发展需要,而主动采取的。了解了分工的起源之后,就会知道,分工是和人类的历史一样久远的,可以说自有人类始,就有了分工。而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43],那么分工是否会消灭呢?分工的消灭只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分工已经不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相反地,他起一种阻碍社会发展的作用。而分工的发展,不仅仅在一个家庭内部,一个社会内部,而是只要人类交往所及的地方都有分工。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并非是在人类的生产中不再有分工这种形式,否则生产本身就是无法想象的。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只是指使人类不再屈从于分工,而是能够驾驭分工以及通过分工所创造出来的巨大的社会生产力。马恩提出的关键就是消灭私有制以及社会调节生产,这样人类也就驾驭了分工。也就是说,抽象的分工,或者说社会调节生产条件下的分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工形态。这里马恩所讲的消灭分工和消灭劳动一样,不是消灭劳动一般,也就是人类改造世界这样一种活动,而是消灭作为人类的对立面的这种异化劳动。所以,共产主义的现实性只是在与社会调解生产如何才能达到资本主义社会调节生产所达到的那样的效果?在允许采用分工这种形式的基础上?也就是说,还能使分工能够充分发挥其效率?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社会主义社会是否只有计划,资本主义社会是否只有市场?从马恩的论证来说,前者是肯定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计划。在马恩来,私有制是物物交换的基础。实际上,我只有在有可以出卖的东西的时候才有私有财产[92]但是,马恩只是提出了一个一般的原则,并没有特别具体的设想。关键是在现实中的可能性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计划来调节分工能否达到市场那样的效率。那么如果承认市场的话,就必须容忍私有制在一定范围内的存在。总之,这个问题是值得研究的一个问题。

二、分工的发展阶段

在马恩看来,分工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性行为的分工阶段。这是动物也具有的,因此,还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分工。第二个阶段,是自然形成的分工阶段。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才自发地或自然地形成的分工。[26]第三个阶段,是真正的分工阶段。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分离的时候才真正成为分工[26]。分工的扩大导致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同时也使劳动对人的异化程度不断提高。第四个阶段,是消灭分工阶段。分工是迄今为止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现在分工也以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在统治阶级内部表现出来。[43]一部分人是作为该阶级的思想家出现的,他们是这一阶级的积极的、有概括能力的意识形态家[43]而另一些人对于这些思想和幻想则采取比较消极的态度,并且准备接受这些思想和幻想,因为在实际中他们是这个阶级的积极成员。[43]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就是城市和乡村的分离。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部落制度向国家的过渡、地域局限性向民族的过度而开始的,它贯穿着文明的全部历史直至现在(反谷物法同盟)。[48]在这里,居民第一次划分为两大阶级,这种划分直接以分工和生产工具为基础。[48]在城市中各行会之间的分工还是非常少的,而在行会内部,各劳动者之间则根本没有什么分工。每个劳动者都必须熟悉全部工序,凡是用他的工具能够做的一切,他必须都会做[51]分工的进一步扩大是生产和交往的分离,是商人这一特殊阶级的形成。[51]不同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直接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产生,即超出行会制度范围的生产部门的产生。[52]织布是一种多半不需要很高技能并很快就分化成无数部门的劳动,由于自己的特殊个性,它抵制行会的束缚。

分工与所有制的关系。与这种分工同时出现的还有分配,而且是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无论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因而产生了私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子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初的所有制,但就是这种所有制也完全符合现代经济学家所下的定义,即所有制是对他人劳动力的支配。[27]其实,分工和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对同一件事情,一个是就活动而言,一个是就活动的产品而言。[28]其次,随着分工的发展,也产生了单个人的利益或单个家庭的利益与所有相互交往的个人的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28]正是由于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的这种矛盾,共同利益才采取国家这种与实际的单个利益和全体利益相脱离的独立形式[28]国家特别是在我们以后将要阐明的已经由分工决定的阶级的基础上产生的[28]

分工包含的矛盾。上述三个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彼此之间可能而且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不仅使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这种情况成为可能,而且成为现实,而要使这三个因素彼此不发生矛盾,则只有再消灭分工。[27]分工中包含着所有这些矛盾,而且又是以家庭中自然形成的分工和一社会分裂为单个的、互相对立的家庭这一点为基础的。[27]最后,分工立即给我们提供了第一个例证,说明只要人们还处在自然形成的社会中,就是说,只要特殊利益和共同利益之间还有分裂,也就是说,只要分工还不是出于自愿,而是自然形成的,那么人本身的活动对人来说就成为一种异己的、同他对立的力量,这种力量压迫着人,而不是人驾驭这种力量。[29]原来,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能超出这个范围[29]社会活动的这种固定化,我们本身的产务局和为一种同志我们、不受我们控制、使我们的愿望不能实现并使我们的打算落空的物质力量,这是迄今为止历史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分工最终引起了人的异化,也就是说引起了人们对于自己的劳动产品或创造的生产力的异化关系。共产主义社会消灭分工。这种异化只有在具备了两个实际前提之后才会消灭。其一,必须让它把人类的大多数变成完全没有财产的人;其二,这些人又同现存的有钱有教养的世界相对立[30]。更为重要的是,马恩同时指出,这两个条件都是以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为前提的[30]。马恩在论述这个前提的必要性时,提出了两点:其一,没有物质财富的巨大发展,人类会重新陷入必须品的争夺之中,同时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会死灰复燃[30];其二,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类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30]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30][可见马恩在设想共产主义革命的条件的时候,考虑得非常简略,对于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更没有比较具体的意见。]建立共产主义实质上具有经济的性质,这就是为这种联合创造各种物质条件,把现存的条件变成联合的条件[66] 马恩在这里已经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第一,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完全不依赖于各个人并与他们分离的东西,表现为与各个人同时存在的特殊世界,另一方面这些力量只有在这些个人的交往和相互联系中才是真正的力量。[72]在以前任何一个时期,生产力都没有采取过这种对于作为人的个人的交往完全无关的形式,因为他们的交往本身还是受到限制的。[72]个人力量(关系)由于分工而转化为物的力量这一现象,不能靠人们从头脑里抛开关于这一现象的一般观念的办法来消灭,而是只能靠个人重新驾驭这些物的力量,靠消灭分工的办法来消灭。

马恩还简单地写了这样一句:分工对科学的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