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心得九篇

发表时间:2024-03-11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一些心得,此时我们不妨将其写成一篇简单的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经验。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地理教学心得"这样的内容,想获得更多关于该主题的资讯请您继续往下看!

地理教学心得【篇1】

高三地理需要复习的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学生往往是学习新的,忘了旧的。究竟如何提高高三的地理复习,是每个高三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在近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

高三复习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初、高中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做好学科内容综合练习,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试的试题要注意精选;第三阶段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精选综合性的练习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在高考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来看,试卷并不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主动、轻松,才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才会提高。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侧重讲解复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训练的试题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注意能力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越好。因为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学习动力。讲评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应只作简单的重复,不能以题论题。

教师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会经常测试,而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错误,因此建立“改错本”是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考生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通常在脑子中印象很深,为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建立“改错本”是十分必要的。老师每讲完一份试卷,让考生在“改错本”上将错误订正,并做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每次考试前,重新检查一下自己所做的错题以及错误的原因,充分加以重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经多次反复,加强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策略,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地理教学心得【篇2】

1、课前深入、细致、全面、系统地解读课程标准,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除了课程标准外,教材作为教学的参考,也非常重要。教材不仅限于课本,还包括各种其它的教学资源。所以,我们在平时备课时,大量翻阅各类教辅材料,上网查询与教学有用的各种资源,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2、认真落实教材系统中的阅读、读图思考、活动、案例分析、问题研究,是达成课程标准要求的核心和关键。

新课程尤其重视“过程和方法”的价值取向,要求学生作为学习主体,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新课中的这些环节,能让学生在自己动手、试验、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困惑与反思:

1、作为教师,我们始终对新课改的评价体系顾虑重重,始终在考虑高考与各种质量检测,这一点是我们转变教学观念的关键。

2、新教材、新课改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诸多的不配套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如教材与课程标准、教材与辅导材料不配套,尤其是我们用的第二教材,难度过大,不适合高一的学生,还有诸多实践活动缺乏设备(如地球仪)等。

3、教师对新教材也有诸多不适应的地方,如新教材中的部分内容高度概括、高度浓缩,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新的概念,对于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应如何把握?还有教材中众多的探索、阅读、案例研究等内容,对于这些内容,究竟要处理到何种程度才算适宜,我们大多数老师也心中没底。此外,部分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也不符合教学实际或学生的实际,活动时间长,效果不明显,很难在课堂上实施,有些探索与案例研究的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难度有点大。

应对措施:

1、新课改背景下的老师必须要加强学习,加强教学研究,只有这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质量观等。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实践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

2、注重学生实际,从学生学习具体情况出发。布置作业时,要求以书本知识为基础,认真构建知识框架,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对于地图的分析,学会读图名、图例,了解题目要求。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做到课后及时辅导,让他们更直接更具体的接受知识。

3、课堂教学中可适当采取多种方式,根据教学所需,发挥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力,把课本中的地图变成融解说词、背景音乐、动画、视频为一体的电子地图,可以将书中静态的平面图变成动态的三维模型,把原来单调枯燥的描述地理事物的地图变得更充实、更形象、更具吸引力。

以上是我在这段时间的新课程教学中一些粗浅的认识,不妥之处,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地理教学心得【篇3】

高三地理需要复习的内容多而杂,其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学生往往是学习新的,忘了旧的。究竟如何提高高三的地理复习,是每个高三老师都要面临的问题。下面是本人在近几年的高三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心得体会。

一、制定整体教学复习计划

高三复习大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抓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也就是对初、高中教材的全面复习;第二阶段是精选一套有价值的复习资料,做好学科内容综合练习,同时在复习过程中穿插进行一些必要的测试,测试的试题要注意精选;第三阶段是针对学生的实际知识能力水平,精选综合性的练习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在高考前留下一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考试心理训练,教给他们一定的应试技巧。

二、全面复习、突出重点

从近几年的地理高考来看,试卷并不注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尤其是今后的试题,逐步以知识立意转化为能力立意,着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因此,教师必须注意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重点。

三、做好学习和复习方法的指导

好的学习方法可收到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在整个高三的复习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首先,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地读书,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或者是掌握不够的部分。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从而在心理方面为高考做好准备。同时,还要让学生注意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较好的学习方法,学习起来才会主动、轻松,才有针对性,学习效果才会提高。

四、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讲,要有针对性,除重点、难点外,侧重讲解复习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练,以限时训练为主要形式,逐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解题速度,使之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训练的试题既要遵循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注意能力型,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审题和解题能力、科学的思维能力、跨学科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知识的渗透能力;评,教师要做到趁热打铁,及时讲评,讲评越及时越好。因为时间过长,逐渐淡忘,学生就失去了积极性和学习动力。讲评要注意突出重点,重在指导,不应只作简单的重复,不能以题论题。

五、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效率

教师必须提高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尽可能使课堂的信息量增加,加上生动的语言表达,理论联系实际,讲练结合,使直观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就会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知识。

六、建立“改错本”

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会经常测试,而学生在每次测试中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错误,因此建立“改错本”是复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考生在考试中所犯的错误通常在脑子中印象很深,为避免同一错误的再发生,建立“改错本”是十分必要的。老师每讲完一份试卷,让考生在“改错本”上将错误订正,并做正确的分析、归纳、总结。每次考试前,重新检查一下自己所做的错题以及错误的原因,充分加以重视,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这样,经多次反复,加强记忆,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做题时认真思考的习惯,不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

高考信息把握正确、方法明确、针对性强,复习效率才会提高。因此,必须注意高考信息的收集。教师要重视对《考试大纲》的研究,重视对历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分析与比较,从中发现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和变化趋势,最大限度地掌握高考命题的有关信息,研究复习教学的策略,准确地进行复习,避免盲目性,提高复习的效果。

八、做好学生的动员谈心工作

地理教学心得【篇4】

二、地理教材内容体系的变化

教材结构设计更加合理,有利于学生地理学习和终身发展;注重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人文地理知识显著提高;尊重学生的现实生活、地理知识**在生活中,回归生活;突出显示**活动。一些重要的规律不是直接提供答案,而是引导学生发现、思考和**;内容结构弹性化,教材本身内容越来越少,可以发掘的知识内容就越来越多,各个地方的教师可以有不同的发挥空间,教材“保底不封顶”,能拓展的,能提高的部分随你处置。

三、地理教学方法的革新

这种方法的创新涉及到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教师如何变灌输式的教学方法为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如何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真正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学生存在着主体性的巨大潜能,完全有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做自己行为的主人,教师的课堂教学一定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可以尝试一些新的地理教学方法。我们从不带学生去野外实习,从不让他们参观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从不让他们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上的星星

四、新的学习评价

由于学习目标的改变,学习评价不能以成绩为基础。评价目的的重新定位:一是诊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第二,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的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学习成功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要求使学生准确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从评价中得到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他们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以达到促进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第三,测试教师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师的教学。

评价注重学习过程。评价方法应多样化,学生应参与学习评价。

以上是我对新课程标准的初步分析。

地理教学心得【篇5】

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学生对地理课外活动还是蛮有兴趣的,比如对天文望远镜就很好奇。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对天文观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我给同学们讲了一个关于牛郎织女与星空图的小故事,结果引起了同学们极大地兴趣 。

民间传说,织女下凡与牛郎过着男耕女织的自由生活,王母闻讯后强行将织女带回天宫,牛郎挑选着孩子追上天,狠心的王母又用金钗划出一道天河(银河)把他们隔开。仰望夜空,天琴座的织女星与邻近两颗较暗的.恒星组成三角形,很象织布的梭子,天鹰座的牛郎星与两颗暗星组成“一”字状,象是牛郎用扁担挑着两个孩子。银河的走向与牛郎织女星的连线相垂直,就象把他们分隔在“河”两岸。学生听了这个故事再去观察星空,就容易辨认出这两颗恒星和几个星座。

降水形成的条件与火烧葫芦峪

在初中地理课中,其中有降水形成的条件的一段内容,我在讲解这段内容时给学生举了好多例子,我感到学生好像还没听懂,于是我想起了《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火烧葫芦峪的故事,我便给学生绘声绘色的讲了起来,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不料突然一场大雨浇灭了山火,司马氏得以死里逃生。这场雨其实不是什么“天意”,恰恰是诸葛亮自己制造的。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上升,气压降低。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却凝结而降雨。诸葛亮虽然通晓天文地理,但毕竟缺乏现代科学知识,不识“降水形成的条件”是怎么回事,否则,他可能会用另外的办法。故事讲完,学生很快就明白降水形成的条件。教学也受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借东风与季风

初中地理中有关于我国季风气候的内容,我了是学生便于理解本节内容 ,我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做导课内容,诸葛亮借东风,结果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

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寻找石兽与流水侵蚀作用

在中学地理课中,有地球的外力对地球面貌的作用中,其中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如何让学生能记忆深刻又便于理解,我想到了石兽的移动这样的故事。

清代学者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者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原因在于,石兽落水后对水流形成阻力,使周围水速更快,冲刷能力更强,其下面迎水流一侧的泥沙逐渐被水冲走,成为空穴。久之,石兽因重力作用朝着迎水流的方向倾倒,如此再三,便向上游移动了一截。可见老者的判断是正确的,流水的侵蚀和搬运作用,使石兽能“逆水而行”。 故事很短,但学生却能明白一个大道理,教学效果也不错。

地理教学心得【篇6】

国外地理培训的心得体会

地理教学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下面谈谈我个人将地理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的一些经验。

首先,它可以通过与生活现实的联系,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概念的理解。

例如:内陆河流是最终不会流入海洋的河流,流出河流是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这两个地理概念很难理解,也很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两个地理概念,我结合同学们熟悉身边地理事物的特点,以流经五指山市的南升江为例进行了链接。我问:南胜河是流入河还是流出河?有同学回答内流河,原因是南生河流入彰化江而不流入大海;有同学回答外流河,原因是虽然南升江流入彰化江,并没有直接流入大海,但南升江的水最终还是通过彰化江间接流入大海。对于这两种理解方法,我让学生们对课文中的“内流”和“外流”的概念进行讨论和比较,最后得出圣河是流出河的结论,让学生能够理解“内流”的概念。 “河流”和“流出河流”的概念已经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

第二,联系生活现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成因的理解。

例:目前,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原因是多方面的。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地理原因,我结合同学们对现实生活中所见所闻现象浓厚兴趣的特点,将五指山这个小城市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农村的原因联系起来。城市地区。我问:在我们五指山市,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现象也很突出。根据你的所见所闻和所想,你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原因吗?同学们积极踊跃,各抒己见。总而言之,这座城市有更多的人、更多的汽车、更多的花、更多的灯光、更多的建筑、更多的街道、更多的公园、更多的学校、更多的医院、更多的工厂、更多的购物中心、更多的电影院。然后我总结说:这座城市环境优美、生活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就业机会多、公共设施齐全、医疗卫生教育条件好等等。这样一来,很多人都想去城市,比如大学生分配工作想留在城市,农村人口去城市打工。关于农村人口进城打工的原因,我请同学们结合家乡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解释,同学们积极发表意见。可以概括为:一是由于宅基地分配、工厂建设、铁路公路建设等原因,耕地不断减少;脱粒机等大中型机械的广泛使用,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了寻找就业机会,为了生存和发展,这些农村富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了城市。列举了五指山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实例,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当前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的地理原因。

第三,联系生活现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原理的理解。

示例:在地球仪和地图上绘制纬度和经度网格以确定表面上任何点的地理位置。那么,使用经纬度网格来确定地理位置的原理是什么?只有纬线或只有经线才能确定一个地方的地理位置吗?为了帮助同学们理解这个地理原理,我结合同学们对电影院熟悉的特点,并结合了电影票编号的实际例子。我们去看电影的时候,电影院里的座位分为横排和竖排,电影票上标有横排和竖排号;这些数字分别相当于经纬网中对应的经纬线的度数,即经纬度。使用电影票上的横排和竖排编号,将对应的横排和竖排相互交叉,即可轻松找到自己的座位;同理,根据经纬网中某个位置的经纬度,把对应的纬线和经度相交,就可以准确快速的找到这个位置的地理位置。在经纬网络中,如果一个位置只有经纬度,就如同一张只有横纵数字的电影票;也就是说,如果只有纬度或只有经度,它就像一个只有水平或垂直座位的电影院。当然,它不会起到确定地理位置的作用。举电影票的实际例子,同学们深刻地理解了“用经纬度网格确定地理位置”的地理原理。

第四,联系生活现实,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地理规律的理解。

例:直射阳光与地面单位面积的日照量和热量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一个难以理解的地理规律。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这个地理规律,我结合同学们对火炬之光的理解特点,联系了火炬照亮墙壁的实际例子。当我们用手电筒直??接对着墙壁拍摄时,我们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小,但亮度却很大;当我们斜向墙壁拍摄时,我们看到的光斑面积很大,但亮度却很小;而且,斜射的程度越大,我们看到的光斑就越多。面积越大,亮度越低。由此可以推断,当阳光直接照射时,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更多;当阳光倾斜时,单位面积地面获得的太阳热量较少;并且,斜向照射的程度越大,地面单位面积获得的太阳热量就越大。很少。举一个手电筒照在墙上的实例,同学们深刻理解了“阳光直射与地面单位面积日照量和热量的关系”的地理规律。综上所述,学生喜欢听到现实生活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问题,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的个人感受和经历是丰富多彩的。在地理教学中,要更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既能学以致用,又能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应予拓展。

地理培训及交流心得

姓名:马晓燕

地理教学心得【篇7】

6月11日,我参加了2012年“潮涌普陀”主题研修、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活动。期间,临听了二位教师的展示课,还听了关于小学品德与社会中“地理题材”内容的教学讲座,这让我对这一类题材的内容和教学有了更深的了解。

品德与社会课程中设置地理题材内容的教学目的就在于以现实生活中的经验为话题,逐步向学生打开**生活的大门,在参与和探索中成长;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展现社会的多样性,把孩子培养成新一代优秀文化;向学生展示新的自然观,让学生热爱环境,保护地球。在小学阶段,地理知识本身的学习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地理教学是为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服务的。

地理是小学社会阶层的独立组成部分,具有独立的知识体系和内容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系统地讲授地理知识的起源和发展,使学生能够准确、系统地掌握和运用知识。在这种知识型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忽视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没有情感的地理知识是僵硬的、没有活力的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不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增加学习负担,成为学生厌学的根源。基于这样的现实,这次课程改革把地理教学纳入到品德与社会课程中,使地理教学为学生的品德与社会发展服务,也就是说,地理学科的知识本位被以促进学生品德与社会发展的教学目标所取代。这样,地理知识就变成了人的地理、生命的地理和生命的地理。

地理与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结合,使思想品德与社会教育摆脱了以往的在纯道德的场景中进行,学生能够学会用空间观念去看待问题,能够在比较广阔、多面的地理场景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感染和熏陶,使品德与社会教育更加厚重和饱满。

小学《品德与社会》中的地理题材仅涉及一些简单的地图知识和区域地理内容,大致包括地理地貌、气候民俗、世界人口等等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其与单纯的小学地理常识课内容又有明显的不同之处,品德课是教学生做人的本体课程,在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更强调突显情感性和思想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和谐建构。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来串连地理内容的学习。

因此,作为地理题材的品德课,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和能力目标应该较好地融合在**体验活动中,既不能上成单纯的地理知识课,也不能孤立地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激发。也就是说,情感教育应该巧妙地融入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之中。

地理教学心得【篇8】

在近半个学期的教学中,有收获,同样也有困惑。困惑的是我们感觉到高一地理课时紧张,内容多、难度大。由于初高中地理课程的要求不一致,出现严重脱节,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越来越低,教材内容相对简单,而高中地理在难度和要求方面上升幅度大,这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而言,无疑一下难于适应,给我们教学带来更大的难度。许多学生连经线、纬线都不知道,这样对于我们现在刚刚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差的计算、季节的形成等问题的理解更是水中望月。如果教师再利用上课时间给学生进行讲解,这就面临课时紧张,教学任务难于完成,组织学生回去自学,但部分基础较差,综合理解能力较弱的同学还是难于接受。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方面的原因,使得高中地理让许多学生感到难学,导致兴趣渐无。所以在这次课堂教学反馈中,学生对我们的评价是:老师讲得太快,听不懂,地理最难学,导致学生对我们打分较低。如何更好的转变学生现有的.学习状态,这是我们地理老师的面对困惑。针对以上现象,我主要采取了以下一些做法:

1、我主要抓高一地理的基础知识部分,规范学生上课纪律及完成作业,纠正学生学习地理沿用初中的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地理兴趣,提高课堂效果。对做得好的班级、个人及时表扬和鼓励,务求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习成绩。在地理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适当运用生动、形象、简炼的语言文字,寓地理知识于文学享受之中,能把学生引进兴趣盎然的境地,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在讲“地球自转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到极点为零”这一现象时

说:“地球母亲真偏心,同是儿女速不均,你在赤道高速转,我在极点何为零。”这样,使学生精神焕发,解除疲劳,冲淡教学的严肃性。

2、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同时又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学习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重视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具体做法有:

①课堂提问、讨论发言要求有记录,一段时期内要确保每位学生都有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智的机会;

②组织讨论活动时,要求所有学生共同参与。

此外,备课时还根据班级实际情况的差异,分别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在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作业布置、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习评价等各方面使用差异性标准,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要。

3、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最突出的特征是大量运用各种地图、图表、照片、图片来表达空间的概念和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过程。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作用,力图展现地理信息的多样性。例如,在《天气系统》教学中,将近期卫星云图动画编入课件,展示近两天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使学生感受到地理的真实性、现实性。

4、进行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同时加强信息收集,多与外校教师进行教学上的交流与探讨。积极参与听课评课,取长补短,通过这样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手段,不断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以上是我本人在教学中一些肤浅的做法,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指教。谢谢大家!祝大家工作顺利,生活愉快!

地理教学心得【篇9】

20xx年10月20日,“四合一”教学模式的创始人xxx老师和四合一模式的践行者、受益者谭东虹老师来我校指导教学工作。两位老师年龄都不小了,冯老师甚至都身染重病。然而,凭着对学生的热爱,对教育的热情,和对工作的执着,两位老师从早上七点多一直到下午五点,听课、做课件、评课以及与老师互动,解决一些老师的困惑等。对此,我觉得对照一下自己,真的有些惭愧。

一上午五位老师的课,我感觉受益匪浅。

师小燕老师的数学课,一个知识点,三个公式,几个练习题。师老师通过引导、示范等方式将新的知识展现出来,通过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上台展示等方法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二节梁应康老师的化学课,梁老师通过初中、高中化学学习的对比,利用一些简单案例,向学生讲解了~~氧化还原反应,课堂优雅、从容、和谐。

第三节是吴艳芳老师的语文课《诗歌鉴赏》。她激情昂扬,目标明确,向学生展示了诗歌鉴赏的一些小技巧和一个案例之后,邀请学生进行即时联系并上台展示。通过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修改~小练习等过程与方法将本节课的学习加以巩固。

第四节是张红艳老师的《小狗包弟》。她的课语言轻松、内容紧凑、范围宽广、博古通今、容量较大,将作者的生活经历,写作背景以及内心的情感分析的淋漓尽致。

第五节是宋川南老师的《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宋老师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思考的老师,导入新课利用的是自己假期旅行的图片对比,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地球大气层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注意环境保护。另外,她还在课堂上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生活中的案例,真正的做到了“学以致用”、“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下午,在听评课过程中,对照两位老师的分析和点评,我也发现了自己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地方。①导入课程1~2分钟,并且要对学生有很深刻的吸引力②学生板演,抓住关键词③要关注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落下④培养尖子生⑤每节课都要有小测验⑥问题和答案都要准确、明确。收获颇丰,言语匮乏,切等明日继续。

相关阅读

  • 地理教师教学工作总结九篇

    栏目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了关于"文档写作"的相关资料,下面是详细内容。文档写作是在学习和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任务步骤,我们可以先寻找一些范文来进行写作,通过学习范文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教育的特点和价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不要忘记与朋友和同事分享,让大家一起学习!...

  • [荐]初中地理教学心得通用8篇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地理教学心得通用8篇”,请收藏好,以便下...

  • 范文合集: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论文范文简短九篇

    优秀的员工常常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阅读别人的总结有利于自己的工作。你想写好自己的工作总计是嘛?下面的内容一定能带给你奇思妙想的灵感,一起来看看《范文合集:初中地理教学总结论文范文简短九篇》这篇文章吧!作为一名刚刚从事教学工作的年轻教师,深感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也不熟悉,但是我对工作从不敢怠慢,总是...

  • 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合集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地理教学心得体会范文合集”,欢迎你阅读与收藏。这个学期我...

  • 地理教学心得(心得体会范例精选)

    作者/许翔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应该说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培养出了很多有用的人才,但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更偏重于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在教学过程中基本上就是“教师说,学生听”。这种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