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流河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2-16

在下列资料中,您可以找到与您需要相关的资源“巨流河读后感”。这本作品非常值得我们一再阅读。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打发时间,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其中能够获得一些收获并进行总结。您知道怎样写出读后感的技巧吗?如果您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请持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巨流河读后感 篇1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许多的画面烙印在心灵之上,给了我从未有过的震撼与感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书作者齐邦媛,一九二四年生,辽宁铁岭人,国立武汉大学外文系毕业。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长大后,他坚定地认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地教育才能潜移默化的拯救积弱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与父亲走过的几十年岁月,得以建立较高的价值观和对知识的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先生,中国近代最知名的美学家,抗战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任教,教授作者英诗课。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大师的引领下,作者得以系统的学习着知识,逐渐健全着人格,培养起高尚的情操。这就是大师的本色,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笔下一个让人痛彻心扉的英雄。与作者有着至真至纯的超越了爱情的感情,曾在日本人的狂轰滥炸下,在心底一起呐喊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在七七事变时加入了空军,胜利前夕,在河南一场空战中殉国。作为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26岁英姿飒爽,满腔热忱的青年,在丧失父母成为孤儿之后会欣然平静的迎向死亡。抗日战争中,正是有无数个张大飞才会换来今天的美好生活。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让我想起在我的少年时代,总会有用"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的辛苦,现在看来到像是某种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一位历史见证者的回忆,随着往事的追忆,我仿佛听到了那个战火死亡阴影下一群流离失所学生在流亡的路上,在月光下,在炮火中,依旧希望不灭的唱着《松花江上》: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了那无尽的宝藏;

流浪!流浪!整日在关内流浪!

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

哪年哪月,才能够收回我那无尽的宝藏?

爹娘啊!爹娘啊!

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

巨流河读后感 篇2

读《巨流河》,我仿佛看到了那个战火纷乱的年代;读《巨流河》,我仿佛也置身于动荡而激烈的社会,为自己将来何去何从而感到忧愁;读《巨流河》,我仿佛听到了一声声遥远壮阔的呼唤……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数百万中国人死亡,数千万中国人死亡。生者不言,死者默默。齐邦媛在那场战争中长大**,亲眼看见“挂在城墙上的人头”“洒满石灰的房间”幼年曾独自在西山疗养院,目睹了一条条生命走到尽头。

后来,齐邦媛上了中学,更加努力。日本轰炸机忙忙碌碌,中国大地上投下一颗颗炸弹,连有月亮的夜晚都不会间歇,学生们一路向南方撤退,路上**之人不计其数。读到这里,我心中涌起了浓浓的悲哀,为祖国所受的屈辱,也可怜当时的学生,他们与我们都一样,都是普通的中学生,但抗战时期,学生们“不知明天是否还活着”的感觉是当今我们无法体会到的。

除了敌机轰炸,学校自身条件也是非常艰苦的,学生们男女分开住一间大宿舍,冬天水是结冰的,气温很低,他们用厚厚的棉被裹住自己;夏天,蚊子,臭虫,跳蚤满地都是,他们只能一边躲避虫子的袭击,一边学习,仰头便能看到从灯绳上顺势而下的臭虫。在这样的条件下,几乎每个人都很努力地学习。和今天的我们相比,他们是不是太难了?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地学习,因为如果我们浪费时间,我们应该辜负如此良好的条件。

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曾评价《大河》:如此悲伤,如此快乐,如此独特。在书中,齐邦媛从小就经历了各种挫折,但在书中,她的语气平缓而温和,却流露出对生活的希望。

她那胸有大志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都给人带来一种壮阔波澜的感情,如此沉重的史诗,她却能写得如此云淡风轻,展现文学的惊人之美。

如今社会的发展是我们渐渐遗忘了昔日的鲜血,重读这份历史,不是生气,不是哭泣,应该从这之中吸取教训,为中国的不断壮大提供帮助。

如此悲伤,如此快乐,如此独特。

巨流河读后感 篇3

由《巨流河》说开去

本人素爱读书,得知某知名**评选出了所谓的2011年度十佳好书,就根据获奖名单购买了前三名,其中高居榜首的就是由齐邦媛女士所撰写的文学体自传《巨流河》。

齐女士生于1924年,辽宁铁岭人。其父齐世英曾任国民党政委,主持东北党务。作者以年逾八十高龄历时四年完成此书,从大陆巨流河写到台湾哑口海,以一个奇女子的际遇见证了纵贯百年、横跨两岸的大时代的变迁。

本书大体有两条主线: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朱光潜,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一气呵成地读完此书,内心的血液就如涛涛江水,从巨流河一路奔腾至哑口海,最终戛然而止,令人荡气回肠,近百年的沧海桑田在白驹过隙间已恍如隔世。年度钜作绝非浪得虚名,这一方面得益于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使得无论是烽火狼烟的战争年代而或是艰苦卓绝的求索岁月,都能让人身临其境,另一方面也得益于作者在台湾文学界、教育界德高望重的地位,使得此书深孚众望,一面世便大受追捧,以致洛阳纸贵。一大主流**如是介绍及评价该书:

“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对于此书的溢美之词无以言表也无需赘述,各大**及书城一时间铺天盖地。我仅以此书作为出发点,谈一些题外话,以作引玉之砖吧。

很多读者都把此书当成了了解**政治历史的报告文学,欲通过作者的描述去感受那番可歌可泣的民族大义,不免有失偏颇。因为这本书的两条主线(齐世英和齐邦媛)有着明显的主次差异,所以前者于后者相比是如此的薄弱。一方面是由于前者**于作者的见闻,而后者则是亲历;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作者的根本立场,而这才是最值得发人深省的地方。

尽管作者身逢乱世,但其殷实的家境使得她从不间断地受到了当时最好的教育,不仅贵为名媛,而且师从名家,这是普罗大众即便在今时今日都难以奢望的。在举国上下危难之际,大多数热血青年都曾参与过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民主共和与君主立宪等政治问题的辩论,笔者更多地想到了莎士比亚、拜伦和歌德。作者赴台后,一直致力于台湾文学教育的纯洁性。

因此,作者的自我定位其实非常明确——“小布尔乔亚”——即小资产阶级或具有小资情调的人。个人认为作者暗含的根本立场其实就是“去意识形态,去政治化”,它不仅贯穿了作者的一生,也是本书的主旨。

读完此书,最让我动容的人物,一是作者的父亲齐世英,早年留学德国,学习政治哲学,抱着一腔热血投身爱国事业,换来的却是被蒋介石开除出党,晚年少言寡语;二是广大和作者同时代的热血青年们,无论是去是留,用作者的话来说,他们的热情都成为了那个时代政治的牺牲品。bIjiAoGAo.cOm

个人利义和正义的选择关系到国家的生死存亡,民族仇恨也承载着个人的荣辱。在五千年未遇之大变局中,传统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并不能成为亘古不变的处世金针。回首一个特殊的时期,就是要审视一些事物的本质,以体验生命的本质。

对于政治,柏拉图或亚里士多德看来是多么简单,因为政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生活本身就是政治。由于其社会属性,人们必须在广泛的公共生活中塑造自己,而政治本身就是公共生活的实践。马克思的观点略有不同,但他的辩证唯物主义也强调人的主体是以是建为基础的。人的社会实践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经济行为,而政治是经济的集中体现。

因此,如果我们在一个更为宽泛的概念谈***,并将政治与社会生活而非阶级斗争等量齐观,那么对政治讳莫如深或者谈虎色变就大可不必,所谓的“去政治化”也就无从谈起。

封建主义两千年,政治堕落为阴谋;1840年,政治徘徊在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之间,不经意间成为意识形态的代名词。今天,我们对待政治的态度是如此极端:一方面,我们对政治斗争极为热衷;另一方面,我们对公共生活极为漠不关心。

当生活不再具有理想,那对于生活的热爱也仅只剩下对物质品质索然无味的追求;当生活脱离了时代,那拟古主义的审美情趣也足以唤醒尘封的消费符号,在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中大行其道。因此,不能通过停止对政治的理解来解决对政治错误的理解。一种高度“去政治化”的生活姿态,不仅无助于理解生活的真谛,也注定成为不了联系诸多社会生产要素的普世方案。

在一个消费比生产更重要、符号消费比功能消费更重要的时代,历史、政治、艺术乃至生活都有被异化的危险。正如古希伯来先知写《圣经申命记》让世人重新认识上帝的旨意一样,我们现在也需要重新审视那些自以为是的理解。

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个人的主观见解可能略显不合时宜,还望诸位有识之士交流指正。

巨流河读后感 篇4

以下是朱利叶的感受。我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谢谢你得阅读。

在地铁上,公交上,没事的时候,刷的不是微信,看起来了以前流行的电子书,一本电子版的《巨流河》,因为是一个朋友推荐的,以为是巨大的河流,也不知道讲什么。然而看完开篇别人对于本书的极高的评价后,读了前几页却未见得那么华丽。但是读下来之后却发现好久没读书的自己竟喜欢上了这样平淡的文字。

前面都是刺激的励志人生的文章,但是这本书不一样,想也只有这位耄耋之年的作者才能把的那个有着巨大争议的时**得如此平静,平静得“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前六章我都是怀着极大的兴趣去看的。然而兴致之后,却是愈发沉重的思考。作者带我们从另一个视角看现代中国苦难的历史,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矛盾。

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对于张学良“没有智慧和尊严”的评价,在我们的历史教材中,张学良一直是风流倜傥的“少帅”,正如周恩来评价他的那句“民族英雄、千古功臣”一样。此前,一些老师曾对张学良进行过负面评价。不过,读完这本书,我对他有了更全面的评价。政治影响下的苍白历史,使许多事情变得虚假,需要我们获得更全面的历史认识。

然而这种认知并不是类似于“愤青”的那种无知的冲动,而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现实的尊重。

书的后半部分主要讲的是作者在定居台湾后对自己文学梦想的坚持,更加偏专业一些,我以前不是很喜欢看文学名着,于是有些部分就走马观花似的看了。这其中最让我感动的就是作者一生对于“南开精神”的坚持。在第三章中,作者用一整章的篇幅回顾了她在南开中学的经历,这足以看出南开精神对她人生的影响。

当然,最珍贵的还是张老校长的那一句“你不带校徽出去,也要让人看出你是南开的!”读到了最后一章,看到“全书完”……我想,这才是真正的好文字吧,让你在不知不觉中被感动。看到五十多年后中学同学相聚,已至弥留阶段的老同学念着杜甫的诗句: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心中默想着那种画面,又想起自己已与许多中学同学毫无联系,突然有些失落之感。

全书以一句“一切归于永恒的平静”结尾,然而从巨流河到哑口海,如何能归于永恒的平静?至少看来,作者是有一些怨念的。作者也曾强调不希望自己的文学涉及政治,然而文中的“国仇家恨”却处处可见,可能因为父亲曾是国民党**,这份情感更加深重。

然而作者对大陆的抨击,有一些我是不同意的。书中曾写到当初在学生时期合唱的《义勇军进行曲》,后因歌曲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而无人再敢唱;接下来又写到《湖上之火》因反对美国**而在台湾被列为**。尤其对于后者,仔细想想也是一种悲哀。

作者给我们提供了看历史的一个新的角度,然而作者是不是也因几十年来心中积聚的“国仇家恨”影响了自己呢?历史无法重演,尊重历史并不意味着苟同或者是无尽的抨击,这也算是我读此书最大的收获了吧。当然,最值得赞赏的是这本书的态度。

或许,经历的多了,再大的风浪也终归平静。

巨流河读后感 篇5

作者齐邦媛的父亲齐世英─留德归来后进入张作霖部队,作为军队维新派,巨流河一役功败垂成是其终身之憾,渡不过的巨流河像现实中的严寒,将军队革新思想困冻于此,也是东北渐至全中国近代苦难的开端。从东北的巨流河到台湾的哑口海,是从北到南的地理位置变迁,是作者八十余年的人生轨迹,更是对中国从军阀割据到抗日战争再到横跨两岸的关于时代变迁的记述。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带着读者重读她的人生,留学归来、满腔热血报效国家的父亲,温和而持家有道的母亲,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子,愤而求学、报效祖国的人们,满怀激情的爱国人士,形形色色的人物是历史长河中的微不足道的小小水滴,却又组成了惊涛骇浪让人阅而往返。

作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女儿,作者童年正处于军阀时期,因家庭的关系亲身经历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一些重大事件;因家庭背景,其生活虽不富足,却也享受到了当时大多数人不能拥有的教育、医疗和生活。书的前半部分大都是国内混战及抗日时期作者的亲身经历,从一个普通的社会中层人士的角度来了解当时历史,这也是很独特的吸引我读下去的一点;后半部分都是作者在台湾的个人工作建树及生活。个人认为,书中最可看的是前半部分,其中作者对自己少女时期初恋的回忆,懵懂又青涩的爱情在国内战乱的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

《巨流河》是一本由三联书店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齐邦媛。该书入选新浪中国好书榜。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近代苦难的家族记忆史,一部过渡新旧时代冲突的女性奋斗史,一部台湾文学走入西方世界的大事纪,一部用生命书写壮阔幽微的天籁诗篇。

本书讲了两条主线故事,一是借着父亲齐世英的经历,串联起一代铮铮铁汉们在侵略者炮火下头可抛、血可洒的气概与尊严;一是从自己诞生、童年写起,战火中逃离至重庆,八年间受南开中学与武汉大学教育,受业于名师,得文学启蒙,大学毕业后落脚台湾展开学术事业,成为台湾文学推手。

巨流河读后感 篇6

近日读完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印象很深,这是一篇传世之作,百年之后当成为后人深入解读这一段历史的`重要文献。

这本书用齐先生带有自传性质的一生,用一个独特的视角,展开了近代中国的画卷:军阀内战、国民党北伐、抗战初期的生死沦丧,抗战中期的悬歌不缀与坚忍不拔,抗战晚期的思潮汹涌,内战时期的激烈冲突。我们大陆的读者,读到的大都是《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创业史》这个角度描述的历史;偶尔能够从西南联大毕业生们的回忆录中,看到较为中立的解读方法,如汪曾祺文集中的西南联大在昆明的生活;齐先生的《巨流河》则主要站在正统的国民党角度(齐先生父亲的国民党党员证是辽字一号)来描述自己感知的历史,这才深切地认识到,他们也同样是中国人,在抗战中拼死搏杀(齐父收留的东北流亡青年,从军人员基本陨落在抗日战场中);为同胞的苦难痛哭流泪;在艰苦的环境中努力学习以保留文化的火种(在重庆的南开中学,在乐山的武汉大学);在国共内战中彷徨无依;()在台湾创业中的筚路蓝缕。 齐先生的一生坎坷波折,就像近代中国的命运,忽而大浪滔天,忽而曙光初现,接着又命悬一线,然后在死亡中拼出一条生路看似前途光明,然而命运又走向兄弟反目,划海而治,接着又开始不停地折腾…… 。民族的命运,个人的命运犹如狂风巨浪中的一叶扁舟,起伏飘荡。

这本书有时代印迹、有家庭印迹,也有浓厚的个人印迹:“东北人、流亡者、国民党正统、台湾光复后第一代创业者”,展现了国家的命运;“大地主、早期的留学精英(齐先生父亲)、抗日时期的教育界、内战时期的教育界、台湾戒严时期的反蒋思潮”,展现了家庭的命运;“身体的柔弱,聪慧的智力,与中学同学的情感,与大学同学的情感,与几位异性朋友的交往;与丈夫的情感;对教育的热爱;对文学的热爱”展示的是个人的命运。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齐先生讲自己参加完沈阳中山中学以父亲命名的图书馆仪式后,整整两天在大连,静静地坐在海边,感受辽河(巨流河)之水,从陆地流向大海,缓缓向南,绕过台湾海峡,流到台湾哑鼻海(那里是齐父埋骨之所)。全文至此收笔,将巨大的深沉、悲痛留给读者去咀嚼和回味。

巨流河读后感 篇7

在校长竭力推荐下抽空读了齐邦媛先生的《巨流河》,为作者的命途多舛而感叹,也为她一次又一次的重新奋斗而感动。

巨流河就是辽河,家在北方。作者在几十年的人生中经常回忆起这条河,想到那个风云诡谲的年代,倘若郭松龄将军那晚成功跨越辽河,拿下了沈阳,她的一生可能就此改变,千万东北同胞的可能也不会流离失所远走他乡,中华大地的苦难岁月可能不会如此艰苦而漫长,中国近现代史就是另一个面貌。只是辽河边的那一晚,一点点迟疑,一点点怀疑,一点点阴差阳错,错失了良机,功亏一篑,令人唏嘘。

由于出生在特殊的家庭,许多历史的风云际会、人物的音容笑貌,或与作者正面碰撞,或者擦肩而过。作者描摹他们人生、内心,使之从幽暗的历史中走出来,成为独立的人物。毋庸讳言,齐世英的父亲张大飞的故事也感动了很多人。朱光潜和钱穆的描写足以成为他们的精彩传记。

对于有些历史人物的点评,虽寥寥数语,但也一语中的又别开生面。

作者一生经历了无数的坎坷,特别是抗战八年和战后第一次入台后的艰难岁月。她孜孜不倦的追求、自强不息的精神,以及对生活的不懈忍耐,都是感染和启迪后来者的精神财富。在轰炸下过日子,作者感叹:“每一天太阳照样升起,但阳光下,存活是多么奢侈的事。

”抗战最艰苦时,学校准备转移,老师是这样教育学生的:“我们已经艰辛地撑了八年,绝没有放弃的一天,大家都要尽各人的力。

教育部命令各校,不到最后一日,弦歌不辍。”作者说:“这之后六十年,走过千山万水……人生没有绝路,任何情况之下,‘弦歌不辍’是我活着的最大依靠。

”不论多大的风雨,这种心定就让人多了三分坚毅,齐邦媛说:“死亡可以日夜由天而降,但幸存者的生命力却愈磨愈强,即使只有十七八岁,也磨出强烈的不服输精神,也要发出怒吼。”这不是说教,是现实的磨练,也是苦难的馈赠,作者和一批知识分子克服种种困难,为台湾的文化、教育、社会现代化付出大半生心血,这其中并非都是一帆风顺,但有一种精神,它就能支持着一个人和一个社会穿过阴霾的岁月,走向阳光灿烂的日子。

巨流河读后感 篇8

写给脚下美丽的南开

——读齐邦媛《 巨流河》有感

近日拜读了齐邦媛先生的自传《巨流河》,收获颇多,不只是其非凡的文学素养与潇洒的文笔,更为其一生中不凡的命运,以及命运中所折射出的人格所打动。齐邦媛先生,早年出生于南开中学,与我们居住的这个地方有很多渊源。她在南开中学的生活也写在书中。作为今日的南开学子,在与这位敬爱的校友在书中交流之时,不免有了几分对于我们校园的思考与感慨,接下来想**一二。

先生那时所在的南开,作为中国第一所被日军炸毁的高校,在抗战乱世中依旧坚持治学,与清华、北大千里迁徙,在云南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南开精神一脉相承,无论是南开大学,还是南开中学,“允公允能,日新月异”始终是南开学子牢记在心,身体力行的宗旨。据齐先生在书中回忆,当时的南开中学,教学条件极其艰苦,宿舍也很简陋,十八人一间的宿舍,终夜与臭虫作战,但越是艰苦,南开越是发愤图强,南开的教育无论是文学、理学、商学等主流学科还是体育、艺术、话剧等辅助学科,在当时都是首屈一指的。

南开学子勤学好问,爱国爱民。他们组成一个童子军每天做好事。当祖国处于最危险的境地时,他们不会退缩。南开的老师,以任何时代标准来看,都是注重灵性启发的有识之士,尽其所能教育学生,倾囊相授之余,与学生同甘共苦,奋发向上,令一届又一届的南开人成为国之栋梁。自第一届的梅贻琦和喻传鉴,以及后期的周恩来、吴大猷、曹禺、陈省身、温家宝等,名单可以达“一里路长”。

那时的南开,一片辉煌。

时光飞逝,“南开为国牺牲,有中国就有南开”。尽管已经过去了一百年,南开仍然屹立在中国的土地上。在人事变动方面,我们今天看南开,总觉得和过去的南开有点不同。

今日的南开,依旧是全国一流大学,南开的老师依旧很优秀,南开的学子依旧质朴,“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仍是我们南开人一声践行的校训,做人的宗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代的变迁,南开的人和事都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学生宿舍由过去的十八人一间变成现在很人性化的四到六人一间,教学设备,学习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可学生手上捧着的书变成了笔记本电脑,笔记本上显示的是**网,人人网,**,龙之谷等各种华丽、娱乐的画面。

课余听的更多是流行歌曲而不是讲座,看的更多是好莱坞大片而不是国家时政,读的更多是武侠、言情而不是名著、科学。大学生不想学知识,他们想获得学分和高分。宿舍里的宅男、宅女数量与日俱增,体育锻炼缺乏,意志不强,前不久响应国家号召举行的“阳光长跑”活动,弄虚作假者有之,置之不顾者有之,身体力行者鲜矣。

大学课堂教育的学习效率也不如从前,老师台上讲,学生低头听,讲完,听完,下课两不顾,真成了梅贻琦先生所言“表演者与看客耳”了。

公平地说,今天的南开确实不如战时的南开。各种原因都值得深思。我想其中一个原因是南开由私立大学变成了公立大学,“公立”就意味着教学、治校的方针策略要受**约束。陈寅恪先生言“思想而不自由,毋宁死耳”,大学应该是个自由的学术天地,如果过多的加入**干预,只会使得教学质量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

很久以来就有一个鲜明而经典的例子:老外问中国学生问什么一见面就说“how are you?”,而学生的回答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是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的统一英语教材。

”事实证明,教育管制的确是影响教育发展、培养人才建设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原因是南开学子“允公允能”的精神仍在,可“日新月异”则没有很好的发扬下去。只要国家哪出了一点事,南开人总能佷快付出自己的一份力,为国家排忧解难,四川**,西部大开发,南开学子捐衣捐物捐志愿者,心系百姓,胸怀天下。

但在发扬“日新月异”方面做得不够,南开是培养出了很多著名校友,国家栋梁,但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往者已逝,来者犹须追。我们不能一味的沉溺在过去的荣誉或成就中,而忽视或者忘记了现在肩上的重担,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就该为中华之复兴而奋斗,将南开“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的精神保质保量、生生不息的诠释下去、传承下去、发扬下去。

南开与新中国一起成长。她们手牵手走过最黑暗的时光。而正如齐邦媛先生在《巨流河》的序言中解释她写此书的初衷,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日本人侵略惹来两颗原子弹也写个不休,而中国人自20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却渐渐被湮没与遗忘。而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她,心灵上刻满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她奋斗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先生为祖国黑暗的六十年写下了一首挽歌,那我们呢?面对我们曾经辉煌、目前光环已经日趋暗淡的母校,或许我们没有齐先生的能力写一段能让无数人记住的纪念,但我们能做的是发扬“允公允能、日新月异”这质朴却又踏实的校训,做好自己,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母校走向璀璨的辉煌贡献自己的力量!

巨流河读后感 篇9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

数度哽咽,数度流泪,数度澎湃,然后归于平静。读这本书时,很多**都印在脑海中,这给了我前所未有的震撼和触动。

《巨流河》与其说是一部个人回忆录,不如说是一部记录中国二十世纪的大事记。一位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人生,承受着巨大悲伤,心灵上刻满弹痕的八旬老者,深沉如大河般和缓而有力量的述说家国的命运,即使在生离死别至痛时刻,也显示极大的谦抑和低回。也许这正是此书的魅力所在。

齐邦媛,1924年出生于辽宁铁岭,毕业于国立武汉大学外语系。巨流河就是现在辽宁百姓的母亲河——辽河,她的父亲齐世英,是当时东北革命军的辽字一号,深入参与了抗日战争和内战过程,亲身经历了许多重要的历史事件。精通德日英三国语言,还只是个少年时,便深感那时的北方乡村,国民知识闭塞,对国家和自己的命运几乎全然无知,在淳朴美德后面常常是冷漠愚昧。

长大后,他坚定地意识到,只有真正的知识和合理的教育才能潜移默化地帮助弱小的旧中国。在战火中,为保中国薪火,临危受命拼力保护一千多名师生撤离南京,在防空的警报声中创建了水深火热战线后的一扇窗——《时与潮》杂志。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我们已经能够确立更高的价值观和知识认知与追求的方向。

朱光潜是近代中国最著名的美学家,抗日战争时期在乐山武汉大学教授英语诗歌。在战火中一字一句吟哦着理想中的美好。我在读到第一百一十三页"某日,在先生教到长诗《玛格丽特的悲苦》中‘若有人为我叹息,他们怜悯的是我,不是我的悲苦。

’时,取下眼镜,眼泪流下双颊,突然把书合上,快步走出教室,留下满室愕然,却无人开口说话"时,竟发现眼泪早已霸占了自己的面颊。这何尝不是朱先生忧患家国无处呐喊的内心不经意间的决堤,让人动情,深思。正是在这样一位大师的指导下,作者才能系统地学习知识,逐步完善人格,培养高尚情操。

这就是主人的本性,静静地站在那里,静静地站在学生的生命力之中??????

张大飞,东北子弟。作者写了一个令人心碎的英雄。他和作者有一种超越爱情的真实而纯洁的感情。在日军的炮轰下,他们在心底一起痛哭: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中国不忘,有我!"的人。

他在“七七”事变中加入空军,在胜利前夕死于河南省的一场空战。作为一个读者,我无法接受一个勇敢而充满热情的26岁年轻人,他在失去父母成为孤儿后,会平静而快乐地面对死亡。在抗日战争中,正是因为有无数张大飞,我们今天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张大飞的故事悲惨壮烈,他对少年齐邦媛的呵护成为两人最深刻的眷恋,当他宿命式的向死而去,却在生者心里留下了灼伤般的疼痛??????

一九四七年,齐邦媛先生去到台湾,成为台湾大学外文教授,教学,著书,翻译,成为将台湾代表性文学英译推介至西方,引介西方文学到台湾的先行者。她庆幸自己,在战时,依旧按部就班的接受了系统的学习,更是在名师指导下专心文学。一生受用不尽,齐邦媛以亲生经历见证了知识之重要性,教育之重要性。

所以,在大学任教期间,自编教材,训练学生敏锐思考,培养阅读能力。讲义几乎是节节课都会从新做。这不得不提醒我,在我年轻的时候,总会有“发黄的讲义”来形容老师们的辛勤工作。现在看来有点讽刺了。

这是一本厚重的书,翻开它,你便不舍漏去一字一句。于是,任何简单,断章取义的读后感,都会是对历史得不敬重,只有亲自用心阅读,才能感受到作者那一生的情怀。

巨流河读后感 篇10

【文北卡罗利尘缘】

前不久,读了齐邦媛的长篇自传**《巨流河》。仍记得读完书的那个夜晚,窗外是一片皎洁的月光,一片宁静,安详。妻已熟睡。

客厅里的电视是处于静声状态的**n新闻,不时闪过大批叙利亚难民逃离战火纷飞的故乡,九死一生向欧洲流亡的悲伤镜头。面对窗外那照着我们,也照着他们的同一轮月光,想着同样的月光也曾照在我们父辈的父辈身上,我的思绪在过去与现在徘徊,陷在'巨流河'与'哑口海'之间久久不能出来。

“儒流”是清代辽河的名称。她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辽宁人的母亲河。“哑口海”位于台湾南端。这是二环鼻灯塔下的湾流。

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这本书讲的是一个不远的是代。是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

二十世纪是一个悲伤的世代。二战后,欧洲犹太人写了无数悲惨的故事。日本人因为侵略而制造了两枚原子弹,他们继续写作。

中国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即苦难交缠。十四年抗战,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离失所。殉国者的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会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是在那场战争中长大的,心里有弹痕。六十年来何曾为自己生身的故乡和为他奋战的人写过一篇血泪记录。

于是,八十一岁的台大外文系教授-齐邦媛在二零零五年拿起笔,用四年时间从改写到重写,将那无数心中的刻痕,变成了这本二十五万字的传记。这本书叙述了她父母的生活,回顾了她自己的大起大落。从东北到关内,从北平,南京到西南,从大陆到台湾。

她个人的成长和失去家庭就像阴影。十四年抗战,作者笔下有国都化为鬼域的悲痛,更有宁死不投降的中**人,民众的慷慨激昂。作者告诉我们一个悲伤的时代,一个弱小的民族,但它也是中国最脊梁的。

在书的后半部分,她在台湾60多年的经历也见证了一代“大陆人”如何漂流到最后的根。

作者1924年出生于中国东北铁岭。六岁时入关内,去北平。七岁那年,1931年9月18日,日本占领了东北。齐邦媛失去了家乡,开始了流亡生活。

“我20年前长大,从辽河到长江,从the江到大渡河。抗日战争八年后,我的家乡还在歌唱。从东、西、南、北三省,人们涌向战时的首都重庆。

颠沛流离在泥泞道上,炮火炸弹之下。他们都在唱“长城有几千英里长”。长城外是故乡。家乡是什么样的?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 .唱的时候每个人心中想的都是自己家乡的永定河,黄河,汉水,淮河,赣江,湘江,桂江,宜江,说不尽的美好江河。江水每夜呜咽地流过,都好像留在我的心上。

作者的父母出生在中国东北辽河地区20里外的一个村庄。那本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豪迈牧者的原乡。清末民初,富饶的土地成为日本列强觊觎的地方。

书中**上的父亲-齐世英,二十年代初,带着国外的民主革新思想,刚从德,日留学回来。那个目光熠熠的热血青年,满怀激情,为建设积弱的中国成为现代化的国家有满腔的热血与知见。不满军阀混战,参加郭松龄反张作霖兵变,失败,加入国民党流亡。

从一九三一年日本入侵东北始即开始参与领导国民**东北抗日地下武装,并兴办教育,创办东北中山中学,招收流落关内的东北流亡学生两千多人。撤退到重庆后,创办了《时代与潮流》杂志,解释外界的信息传到了抗日战争孤岛重庆。为中国不亡,东北光复呕心沥血。

历经千辛万苦,抗战胜利,国共内战再次打响。兄弟相争,仍然杀得你死我活,惨烈无比。乡关何在?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底,我父亲由重庆乘最后一班飞机来到台湾的情景令我惊骇莫名。一直相信“有中国,就有我”的人是沮丧和憔悴的。住在我们那用甘蔗板隔间的铁路宿舍一言不发。

不久即因肺炎送往医院。在家人,师生眼中他一直是稳若泰山的岩石,而如今巨岩崩塌,堕落,漂流。我五十一岁的父亲从大河被冲到哑海里

齐世英从来没有机会踏足东北——他深爱并为之奋斗的家乡。而更令人唏嘘的是,这个从年轻起就为国家奋斗的人,国民党东北第一个党员,在六十年代,不屈从领袖意志,被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国民党开除党籍。他的命运和结局证实了作者对他父亲的印象,即他一生都是一位温雅的绅士

真正的君子无不有一身傲骨。不为君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

作者的母亲,那个曾在东北牧草中哭泣,在日本人炮火下,大逃难的武汉痛失幼女,那个曾给成百上千东北流亡学生一个家的母亲,是那个时代所有坚忍,淳朴,善良的母亲的代表。'我出身在多难的年代,终身在漂流中度过,没有可归的田园,只有歌声中的故乡。幼年听母亲幽怨的唱'苏武牧羊'.

二十年后,到了万里外,没有雪地冰天的**带台湾,在距北回归线只有百里的台中,妈妈在我儿子摇篮旁唱'苏武牧羊北海边'.我说:妈,你可不可以唱点别的?

她有时唱“孟姜女”。她说,自从她19岁结婚后,丈夫一个月后出去读书,暑假只回家几次。后来,丈夫回国后参加革命,流亡国外,无法回国。

她守护着年幼的孩子,苏武希望小羊长大再生,支撑着几乎无望的等待。直到三十岁,她才出了山海关。坐了三天两夜的火车,终得一家团聚。

从此随夫越走越远,远离家乡。除了苏武牧羊人,她从来没有唱过真正的摇篮曲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张大飞,贯穿了作者对12到20岁少女最珍贵的记忆。同为东北流亡子弟,张大飞父亲因协助抗日被害,家破人亡。孤身一**落关内。

进入齐世英后,创办了东北流亡学生国立中山中学。齐家的客厅成为无数流亡学生在漫漫长夜中唯一能感受到家的温暖的地方。张大飞也一直视齐家所有人为自己的亲人。

七七事变,日本进攻北平。十八岁的张大飞与许多学生一道投笔从戎,舍命报国。他考入了国民党空军官校,然后加入陈纳德的飞虎队,与日本人一起在空中争夺刺刀。

自此,来自云端的信不断飞到齐家,飞到邦媛妹妹手中。

“我们真诚而纯粹地分享成长经验,就像两条永远无法跨越的平行线。他在云端长大,在机关枪和高射网中为生与死而战。但我只能逃离地面上的警报,为灾难哭泣,或唱出“中国不会死”的大合唱。

我们可能只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我们应该尽全力赶走日本人

八年,一百多封通信。他对邦媛妹妹的的细心呵护,他的英姿飒飒,他虔诚的宗教信仰,一次次平静的去面对死亡的诀别,那是一种怎样的充满悲壮色彩的青春浪漫。所有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这个女孩的心里。

而齐邦媛在后来重申,她所想讲的与张大飞的因缘,不是只想讲一段简单的男,女情爱。她想讲的是一种包含了友情,亲情,爱情的一种两个灵魂之间的信托。她想讲的是一个悲剧英雄的故事,一场战争带来的痛苦,以及对战争摧毁所有美好事物的指责。

隔了半个世纪回望,她仍无比痛惜,一个立志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的男子,以血肉之身殉国。往日那个曾拥她入怀的英俊青年,只化为了黑色大理石碑上的一个名字。那时候,张大飞只是无数战死人员的代表。

如作者所言'张大飞的一生短暂如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 却是 '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作者又是何其幸也,虽生于战乱年代,一生流亡,仍得以接受战时中国最好的教育,得以亲耳呤听中国近代最优秀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教侮。在抗日战争的困难中,有这样一批学者向国家申请学术服务,保持了学者的学术水准和尊严,使知识得以传承。他们的才学,品格,对文学,文化,艺术及美好的坚持,不仅为这一批学生打下了文化的底子,使这批年轻人体会到知识,教育的重要,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让这些学生体会到独立的人格,自由的思想对一个知识分子的必须。

齐邦媛后来成为白先??蒋勋、简帧等文坛眼中的“台湾文学守护天使”,也得益于当时那些优秀的绅士。

这些先生中有邦媛所上中学-南开中学的校长,张伯苓。南开中学1904年由张学良在天津创办,抗日战争时期迁往重庆。张先生是中国现代教育的先驱。他的“中国永不言败,我要救国”的思想已经成为作者一生的记忆。

作者大学入武汉大学。武大是华中地区重要的学术重镇。1928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抗日战争时期迁到四川乐山。作者在中国现代美学大师、翻译家朱光潜的英语系学习。

战争年代,在岷江边,在白塔街昏暗的油灯下,朱先生带她们去读莎士比亚和红墩。从雪莱的'云雀之歌'的欢愉到济慈的'夜莺颂'的沉郁中去体会人生,命运,去体会生死与灵魂。文学的殿堂由此打开,并为作者提供了今后一生与暴虐无常的命运及诡异多变的政治相对抗的力量。

作者于一九四七年,因缘巧合,去应聘台大外文系职位。爸爸买了一张往返票,但谁能想到,60年的教书育人、编撰、扎根宝岛、成为台湾人。故乡真正变成了歌声中的故乡。

原本以为短暂的分离,变成了一辈子的流放。

通过齐邦媛的笔,我们得以一睹她的天空,并与齐先生一道记住 '那立志将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国家的父亲,牧草中哭泣的母亲,公而忘私的先生,唱着'松花江上'的东北流亡学生,初尝文学滋味的南开少女,含泪朗诵雪莱和济慈的朱光潜,那盛开铁石芍药的故乡,那波涛滚滚的巨流河,那深邃无尽的哑口海,当然还有那暮色山风里,隘口边频频回头探望的少年张大飞……'

齐邦媛的笔下有那个时代无限的伤悲,可书中最令人感动的却是那枪炮声中云雀的鸣啭,那无边的黑暗里夜莺的啼唱,那苦难人生中永不消失的爱,崇高,正义,善良这些美好的东西。幸运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从“儒略河”流亡到“哑口海”已经成为过去的风格。可是,看看电视中,仍然战火纷飞的伊拉克,阿富汗,叙利亚,看看土耳其海滩上躺着的三岁男孩令人心碎的小小身体,看看那成千上万逃离故乡的难民眼中的伤心,不安与惊恐,七十年前,中国人曾经历的那个悲惨时代并未远去。

什么时候,那久远劫来,潜藏于人性中的贪婪,暴戾,偏执,仇恨才能被那同样遥远,无始劫来就深植于人们内心的知足,悲悯,包容,关爱完全取代?当那一天到来的时候,我们的孩子们凝视这颗美丽的蓝色星球——人类共同的家园,会是怎样的感叹!

巨流河读后感 篇11

为了报效祖国,张大飞18岁进入**军校,成为一名空军。正如他所说,生命中没有眼泪,只有战斗,只有保卫国家。他一心一意进入了保护者的新天地中,在天空迎战进犯的敌机。

当他意识到自己快要死了并且无法放弃他所爱的女孩的安全生活时,他果断地切断了萌芽的爱情。战争中的英雄已经成为齐邦媛一生的崇拜对象,永远活在她的心中。

张大飞为国牺牲后,齐邦媛皈依了**宗教——这是他在苦难中献出灵魂的地方。她以这样的方式,表达终生的爱和怀念,纪念张大飞凄苦的身世,纪念他真正**徒的善良,纪念所有和他那样壮烈献身地报了国仇家恨的人。

这段特别纯真的爱情,让我感到无比的伤感,为齐邦媛的执着,为张大飞的苦难,为世界战争的无奈。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么美丽的爱情之花还没有开始怒放就戛然而止了,心疼得厉害。

可是作为局外人再疼痛也比不上他俩的十分之一,这世界也许根本没有感同身受,在大爱大痛面前,感同身受有时候是那么得苍白无力。

张大飞死了,战争结束了。 对于齐邦媛来说,盛大的游行和狂欢节都消失了。钟情多年却从未倾诉,彼此深念却无缘相伴。告别心爱的人,告别苦难的时代,从此一个人的壮丽。

之后相遇的黄君、愈君都是爱慕齐邦媛的优秀男子,都因她的心有所属关闭了情感的心门,有缘无份也许就是这样一种情景吧。

流光溢彩向前,战乱中,父母南北分居,但齐邦媛只身来到台湾。直到台大罗裕昌的出现,在朋友的帮助下,这段婚姻才得以实现。这对相濡以沫的夫妻同甘共苦,既相夫教子又成就了自己的事业,齐邦媛的人生归于圆满。

多年以后,齐邦媛说:“张大飞的一生,在我心中,如同一朵昙花,在最黑暗的夜里绽放,迅速阖上,落地。那般灿烂洁净,那般无以言说的高贵。

”这段圣洁的爱情,还没有开始就归于平静,又融入永恒。

斯人已逝,生活还得继续。“中国不亡,有我!”作为传承了南开精神的学子,齐邦媛走向一条纯粹的文学之路,她以柔韧的魄力献身学术,以博大的情话播撒种子,从波澜壮阔到波澜不惊,从个人感怀到家国深情,从小情绪到大情怀,她一生的历练彰显了她一世的文学信仰以及她对文化尊严的尊重和成全。

相关阅读

  • [收藏]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精选

    相信不少人在学生时代都会被要求写一篇读后感,作者写的作品,读后让人很受感动,令人感慨良多写读后感时要先从文中读出情感与感悟,在读了作者的作品后,该如何构思读后感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悲伤逆流成河读后感”,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 《呼兰河传》读后感(推荐十一篇)

    读后感是一种独特的写作方式,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边读边思考。当我们读完一本作品后,都会产生很多感想和触动。读后感是我们对作品最真实的体悟和感悟。因此,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出发对“《呼兰河传》读后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希望大家能多关注我们网站的最新动向,及时掌握商机信息!...

  • [参考]《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精选

    惠普尔曾说过,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在认真的读完一本著作之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都产生了许多感想。写下心里的感受吧,别让那些闪烁着的思想光芒无处安放,大家在阅读作品后,最深刻的读后感是什么呢?经过搜索整理,笔稿范文网编辑为你呈现“《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或许你能从中找到需要的内...

  • 最新《呼兰河传》读后感分享十四篇

    对于“《呼兰河传》读后感”下面是我们发现的相关信息。这本书就像是一座智慧的宝藏,给予我们强大的营养,并让我们更加理解人生的道理。读完本作品后,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它的情节发展。如果想要写出生动的读后感,需要在阅读中深入理解书中蕴含的意义和思想。希望这篇文章能够给你一些启发,感谢你的阅读!...

  • [读书心得模板]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文书在社会的使用频率不断增高,一些实用的文书能够帮助我们达成自己的目标,你知道实用文书的基本要求吗?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呼兰河传读后感范文”,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五一”假期开始了,我的脑海里仍然浮现着课本里《祖父的园子》一文中那个顽皮可爱的小女孩的模样。于是,我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