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收藏

发表时间:2024-01-06

培根读书笔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我们都会用到一些实用的文书,基本上实用文书都带有目的性,你知道实用文书怎么写吗?小编陆续为大家整理了最新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收藏,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1

篇一:培根随笔读后感

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在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

《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让每个读过的青少年受益匪浅。这本书工有“论善良”、“论自私”……很多都联系到了我们的生活,与我们息息相关。所以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对于这本书我也有许多的感触,毕竟这是我第一次认真读完一本书。

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生在世就会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所以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然而我还有另一种感悟他也是我慢慢品出来的。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享受人生,并且帮助别人享受人生”,这是茅于轼在晚年思考出的人生意义;“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

所以要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篇二:培根随笔读后感

幸运并非没有诸多恐惧的灾殃,厄运也不是没有安慰和希望。谈厄运

开头的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它选自《培根随笔》,这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名著,虽不是小说,但内涵比小说反映得更加直接,更加突出,毫不含蓄,而且,每篇的`篇幅都较短,为什么?

培根曾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摈弃那种空洞、肤浅、繁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稳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

此书共收录了58篇文章,众多精彩的文章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此文开头的《谈厄运》。在这篇文章中,培根将幸运与厄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如果奇迹就是统摄自然,那么它们大多在厄运中出现。”“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行,而厄运则能发现美德。”这,便是培根的思想,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如培根所言,如果一个人,他的人生如通向天堂的大道,由金子铺路,周围都是没有刺的、开得姿态盎然的鲜花,溢满馨香,可这些,却都是由“幸运”所造就的,那他的人生,将了无意义。同样,他的人生,也是由金子铺路,鲜花萦绕,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翻越了刀山,横跨了火海,虽伤痕累累,几乎体无完肤,但他所拥有的金子,更闪耀,他所拥有的鲜花,更诱人!那是因为,上帝在给予他厄运的同时,还赠送了一份礼物坚忍,可前一个人,却只有幸运,没有赠品,偶尔的礼物,就是节制,全然不敌坚忍,更加有英雄的气概!

话说回来,幸运并非都是美妙,有时候,我们都是在经历了一些困苦才获得它,就像刺绣,正面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而反面,却是五彩线条无规律交错成图,并未赢得人们的欢心。

而厄运也并非都是可怕,前文已述,上帝还赠送了坚忍,同时还有安慰、希望,所以,不要害怕厄运,也许,它能带给你,更多的美丽。

犹记得小升初之际,我天天都优哉游哉,因为是高校子弟,根本不愁上不了好学校,所以,天天看着同学们拼了命地学,心里一点也不着急,就这样,我顺利上了一所每个学生都眼红的好学校,这也算是“幸运”吧!这件事甚至成了我炫耀的资源!

而现在,我面临中考,面临考高中的压力,试卷、分数、作业……很多很多的东西,压在我的肩膀上,砸在我的胸口上,盖在我的鼻子上,使我呼吸困难,有时,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可同学们却不这么累,那是因为,他们早已经历过这种痛苦,对他们而言,这只不过又是一次毕业,可对我却不一样,少时少了这份必要的磨难,使我现在,要比人家加倍地辛苦,加倍地累!这,又怎能不算是对我的“厄运”呢?

“厄运”之后,也许,我就会更加理解“厄运造就的美德是坚忍”这句话了。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2

一、作者与书简概

英国人洛克是自由主义的奠基者和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之一,其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伏尔泰和卢梭以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思想家和美国开国元勋。《政府论》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天赋财产权利、社会契约论和同意论、统治权力分立的政治分权说,把“人权”、“自由”、“主权在民”等政治理念传递给了18世纪,深刻影响和指导了英国启蒙运动、美国革命以及法国革命。

二、“读而思”概要

在论述自然状态时,洛克认为自然状态并非是一种放任状态而是有一种被所有人都应遵守的自然法即理性对此起着支配作用。在自然状态下,若有人侵犯到他人的生命、自由、财产时,每个人都有权力制止此种行为。若以现在的视角来解读洛克的“自然状态”理论,其显然存在着不足与缺陷。自然法即理性的具体内涵确定依据、执行过程、运作逻辑未能清晰界定,一个缺乏制度化的理论很难在运作中有效贯彻和执行。正如亨廷顿所言:“政治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政治的制度化”。制度化是一个社会健康、良性发展的有力保障。但是放在洛克所处的时代,其进步性是显然的。洛克的观点不同于霍布斯等人,他们认为自然状态时一种战争状态,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利益冲突,显然其忽视了人与人之间存在着共同利益这一要素。自然法即理性的提法一定程度上与现在的法律、法规理念接近,一个社会若想按照一个稳健有序的节奏运行,社会法人与个体的行为必须在一个刚性的约束环境下。只有如此,社会共同体才可以按照一个科学、

合理的逻辑得以运行。

在论述财产权利时,洛克认为财产权利是人类其他权利的前提。当一个人有了私有财产,意味着人们有了实现自己合法权利的物质条件,才获得了能够落实而非一纸空文的自由。同时,洛克认为私有财产起源于劳动的过程,劳动使某些自然共有物变为私人财产。洛克的财产权理论显然具有很强的逻辑性与合理性,这一点很符合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辩证原理。经济的独立是行为独立的前提,个体若想自由地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的行为,必须有支撑这一行为的生存与发展基础。财产作为个体物质基础的重要成分要素,必然会对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发挥着十分显著的作用。另外,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物质决定意识原理,个体的物质基础决定其思想、理念、精神层次。若个体连基本的生存资料都满足不了的话,其定无暇去追求所谓的自由、民主、发展等层次的目标。洛克的财产权利说显然具有很强的辩证性与实践性,对于现在的行为实践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论述社会契约论时,洛克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理想状态和相对完美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与规则,人与人之间基于现实的差异是必然的,故标准与规则的差异是在所难免的。基于这一出发点,自然状态是难以维护的。故社会成员理应基于维护自己的自然权利而转让部分自然权利组成公共权力组织,立约组成国家,从而确立政治权力、政治共同权威而避免无政府的混乱局面。在这里,洛克强调了政府的公共性,其是基于公共意志和公共利益而确立起来的。政府的重要职责在于维护社会成员的自然权利而不是谋取一己之利,政府的行为应该在社会成员公共意志的框架下。这一理念在现在的环境下依然是适应的,以中国为例,中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卫者,是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中国政府的性质显然具有人民性与公共性,是基于人民群众的意志而组建的,政府手中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和为民所用。

在论述政府权力分立时,洛克认为政府权力是一种合法垄断暴力的权力,其能量远非私人暴力可比,一旦社会和私人的自由受到政府权力的侵犯,其结果往往是灾难性的。为了防范政府逾越界限侵害人民的自然权利,洛克认为有必要分解政府的权力,以捍卫自由。洛克将政府权力分为立法权、执行权和对外权,尽管这一分权思想仍具有局限性,但洛克的这一分权思想对后世的分权制衡理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已经成为政府机构设置时考虑的重要理念。政治学上有一条公理“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即权力在运作过程中不宜过于集中,权力与权力之间的制衡是一个合理、科学的模式。放眼世界,以美国为例,美国在国家结构设置上实现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的分立与制衡,建立起三权分立的模式。三种权力之间实现了既相互制衡又相互协调,这一模式很好地保障了美国民众的民主权利与美国国家的公共利益。美国的分权制衡实践是洛克分权思想的一个积极实践与实证论证。

三、后语

洛克生前极力否定自己是《政府论》的作者,但是其带有自身个性的朴实而有足够说服力的语言告诉世人这一真相。他用具有个人风格的语言论述了财产权利的重要性、社会契约论、自然法以及在西方政治哲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地位的政府权力分设学说。这一切都奠定了洛克作为一名最伟大的政治思想家的地位,在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3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 ­

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

人生如同道路。最近的捷径通常是最坏的路。

使人们宁愿相信谬误,而不愿热爱真理的原因,不仅由于探索真理是艰苦的,而且是由于谬误更能迎合人类某些恶劣的天性。

书籍是横渡时间大海的航船。

最难忍受的孤独莫过于缺少真正的友谊。

过于求速是做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

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友谊的主要效用之一就在于使人心中的愤懑抑郁得以宣泄、弛放。……对一个真正的朋友,你可以传达你的忧愁、欢悦、恐惧、希望、疑忌、谏诤,以及任何压在你身上的事情。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没有可倾心相谈的知交的人们,是个吃自己和自己心的食人鬼。

由智慧养成的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

读书给人以乐趣,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

友谊的一大奇特作用是: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秘以友谊对于人世间生,真像炼金术所要找的那种“点金石”。它能使黄金加倍,又能使黑铁成金。

一个人从另一个人的诤言中所得来的光明,比从他自己的理解力、判断力所得出的光明更是干净纯粹。

凡过于把幸运之事归功于自己的聪明和智慧的人多半结局是不幸的。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华丽。

只有对于朋友,你才可以尽情倾诉你的忧愁与欢乐,恐惧与希望,猜疑与欢慰。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他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

有些书可供一赏,有些书可以吞下,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咀嚼消化;有的书只要读读其中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全读,但是不必细心地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用心地读。

就是神,在爱情中也难保持聪明。

科学的真正的与合理的目的在于造福于人类生活,用新的发明和财富丰富人类生活。

没有真挚朋友的人,是真正孤独的人。

如果说,友谊能够调剂人的感情的话,那么友谊的又一种作用则是能增进人的智慧。

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锐减。

人的知识和人的力量这两件东西是结合为一体的;工作的失败都起于对因果关系的无知。 ­

·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4

。《培根随笔》虽演绎着他人的故事,却将他的理性,成熟,深邃表达得深入人心……

读后感一:《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

《培根笔记》读后感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培根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

这本书就是他的言论集。“求知可以作为消遣,可以作为装饰,也可以增长才干。”“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聪明者善于运用学问。”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其中,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财富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然而,人活着并不是虚度年华,而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

人在世就得使你的生命有意义,要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油然而生,可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了,“死”又算得上什么呢?你已经不枉此生了,你会觉得人生好幸福。

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一个众所皆知的大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感动,甚至为她而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当然占了上风了。那又畏惧什么呢?我们为什么就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有能力学得比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必不可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的人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你的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一个好学深思的读书人,往往是一个才情并茂,文采飞扬的人。而培根正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的随笔展现了他的文采,展现了他的人格,也展现了他的论点。

读后感二:《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

幸运并非没有诸多恐惧的灾殃,厄运也不是没有安慰和希望,

资料共享平台

《读书笔记大全:培根随笔读后感1000字》()。——《谈厄运》

开头的这句话是我的座右铭,它选自《培根随笔》,这本书是一部很好的名著,虽不是小说,但内涵比小说反映得更加直接,更加突出,毫不含蓄,而且,每篇的篇幅都较短,为什么?

培根曾在《谈快捷》一文中说:“冗长而玄妙的讲话不利与快捷,就像长袍拖裙不利于赛跑一样。”所以培根力求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摈弃那种空洞、肤浅、繁聒的毛病,注重文字的深刻老练、沉稳有力,几乎篇篇都是警句格言层见叠出。

此书共收录了58篇文章,众多精彩的文章中,我最喜爱的,就是此文开头的——《谈厄运》。在这篇文章中,培根将幸运与厄运放在一起,进行对比。

“如果奇迹就是统摄自然,那么它们大多在厄运中出现。”“美德如同名贵的香料,焚烧碾碎时最显芬芳:因为幸运最能揭露恶行,而厄运则能发现美德。”这,便是培根的思想,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

如培根所言,如果一个人,他的人生如通向天堂的大道,由金子铺路,周围都是没有刺的、开得姿态盎然的鲜花,溢满馨香,可这些,却都是由“幸运”所造就的,那他的人生,将了无意义。

同样,他的人生,也是由金子铺路,鲜花萦绕,但是,在此之前,他已翻越了刀山,横跨了火海,虽伤痕累累,几乎体无完肤,但他所拥有的金子,更闪耀,他所拥有的鲜花,更诱人!那是因为,上帝在给予他厄运的同时,还赠送了一份礼物——坚忍,可前一个人,却只有幸运,没有赠品,偶尔的礼物,就是节制,全然不敌坚忍,更加有英雄的气概!

话说回来,幸运并非都是美妙,有时候,我们都是在经历了一些困苦才获得它,就像刺绣,正面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图画,而反面,却是五彩线条无规律交错成图,并未赢得人们的欢心。

而厄运也并非都是可怕,前文已述,上帝还赠送了坚忍,同时还有安慰、希望,所以,不要害怕厄运,也许,它能带给你,更多的美丽。

犹记得小升初之际,我天天都优哉游哉,因为是高校子弟,根本不愁上不了好学校,所以,天天看着同学们拼了命地学,心里一点也不着急,就这样,我顺利上了一所每个学生都眼红的好学校,这也算是“幸运”吧!这件事甚至成了我炫耀的资源!

而现在,我面临中考,面临考高中的压力,试卷、分数、作业……很多很多的东西,压在我的肩膀上,砸在我的胸口上,盖在我的鼻子上,使我呼吸困难,有时,连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都成了奢望,可同学们却不这么累,那是因为,他们早已经历过这种痛苦,对他们而言,这只不过又是一次毕业,可对我却不一样,少时少了这份必要的磨难,使我现在,要比人家加倍地辛苦,加倍地累!这,又怎能不算是对我的“厄运”呢?

“厄运”之后,也许,我就会更加理解“厄运造就的美德是坚忍”这句话了。

《培根随笔》,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

培根的观点,在当时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真正明了,这说明,培根的思想,是非常进步的,有些思想,现在想来,都依旧觉得那么现实,那么与这个现代社会相贴切,所以,《培根随笔》是一部永不会老去的名著中的典范!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5

弗兰西斯·培根,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提到他,大家都会想到《培根随笔》。上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读来给人一种享受,简洁优美的辞藻让人忍不住读完全文。这本书共有《论友谊》、《论求知》、《论真理》、《论家庭》…… 语言简洁,短短一小篇就让人受益匪浅,联系了生活实际,与我们息息相关。

我喜欢的有两篇。我觉得,人生中不可缺少的是友谊,所以我将这篇《论友谊》读了好几遍。我特别喜欢那句:"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这句话将"喜欢孤独的人不是野兽便是神灵"和"一座城市如同一片旷野"这两句谚语概括起来,十分精湛,令人折服。《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将友谊的真正含义描写了出来,使我们切身体会到,友谊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培根将友谊的真谛描写的那么自然,无论是谁,都不会否认。

另一篇是《论美》,这一篇不得不说是一篇佳作中的佳作。美到底是什么,没人能说清。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见到一个人的第一面一定是看他(她)的外表如何,而不是立马探究他(她)的内在。培根在他写的《论美》中着重论述了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与内在美。世界上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不错,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颜色指五官相貌,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如今,有些人只注重外表的美丽,而忽略了内在,他们虽然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正如培根所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最让我感慨的还是《论死亡》这篇随笔。因为,我认为生命最重要的。人如果没了生命,那还谈何友谊,谈什么幸运呢?因此,只有活着,才能实现你的愿望。人活着不能虚度年华,应该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刻,一分、一秒都不可以错过。人得使自己的生命有意义,为自己的目标、追求不懈努力,你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时刻在等待着你的'凯旋。

"采菊冬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悟出了人生的真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是文天祥宁死不屈的浩然正气;"从今天开始,做一个幸福的人",郑海啸明白了人生是有意思的……古今中外,很多人都感悟了人生,明白了人生,懂得了人生的真谛。那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很多人都在畏惧死亡。如果你的人生很充实、很美好,"死"算得上什么呢?你会觉得人生很幸福。聋哑盲人海伦·凯勒,这是个众所皆知的人物了,对待她,你抱什么样的态度?心里应该很敬佩吧,我想只要有一点点怜悯之心的人都会被感动,甚至为她哭泣。这样一个残疾人和我们这些正常人相比,我们占尽了上风。畏惧什么呢?我们不如她?我们能更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你而改变,人生会因你而绚丽多彩。所以,挑战是不可避免的。生命本是一泓清泉,只有挑战自我才能体味出它的浩荡。生命就像一首优美的歌曲,只有挑战自我才能谱出优美的旋律。把握生命,努力奋斗,撒下汗水,不断耕耘,为你的人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篇6

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课外书后,我觉得它使我懂得了许多哲理,让我看到了培根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是啊,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有很多人确实如此—每天关注着自己外貌之美,对于自己的内在漠不关心,就出现了很多漂亮的女生却脏话连篇,让人觉得很没教养,很不稳重的情况了,正如培根所说:“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儿难以保存的。”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不得不肯定,《培根随笔》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