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8篇

发表时间:2023-05-18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

经过收集,笔稿范文网整理了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在闲暇时间,我们偶尔会读一些自己喜欢的书籍,当我们对作者写的作品有不一样的看法时。读后感要求我们观点明确,真情实感。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1】

如果对于爱自己和寻找幸福有困难的朋友,去看看《被讨厌的勇气》和《幸福的勇气》吧,同一个作者,第二部是第一部的延续,与阿德勒心理学一起展开自己的心灵治愈之旅吧。

第二部给予我的启发比第一部更深远,距离读完第一部已有半年,结合生活所遇到的人与事,产生了许多新思考,所以现在读这部会更有体会,第一部偏理论些,这部更像是寻找幸福的行动指南。不建议一起读,理解了第一部再来读第二部吧。

分享我读完的一些感慨,主动去爱、自立起来、选择人生。

1、人生是自己的,节奏也是自己的,我的价值由我自己定义。(不必总盯着身边的人做了什么,也不必因为别人的成就而充满紧迫感。跟随自己的脚步,不急不慢,当你每日皆有所得,每段时间都有进步,你会发现自己不会盲目焦躁,反而对未来更有信心,要沉淀下来。)

2、要拥有“自我认同”的勇气,“普通”是一种个性,根本不可耻,不要从“与他人不同”方面寻求价值,而是从“保持自我”方面寻求价值,这才是真正的个性。不认可“真正的自我”,一味地与他人进行比较,盲目地突出“不同”,这是一种自欺欺人的生活方式。(网络只是分享生活的一个途径,仪式感可以锦上添花,并不可以弥补空虚,千万不可为了表面上的精彩而去欺骗自己。)BIJiAOGAO.COm

3、人是会变的,人与人的关系也会变。不必纠结于过去,也更不要用现在的价值观去评判之前的人和事,重要的是从过去的经历中得到反思并不断完善自己。舒适的交朋友吧,“一切烦恼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一切快乐也都是人际关系的快乐。”

4、爱自己,接受自己。如果不能爱自己也就无法爱他人,如果不能信赖自己也就无法信赖他人。正因为无法接纳真实的自己,内心充满不安,所以才只关心自己。

5、都说爱自己是一生的的课题,布考斯基说,如果你有能力去爱首先爱自己。爱自己并不只是吃好、喝好、为自己花钱,而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爱。懂得欣赏自己,经常赞美自己,不自我攻击,不承担莫须有的罪名,进入任何关系都不怕失去。

6、不用着急,不用炫耀,做自己就好,不用做其他任何人。

你不是担心没有人爱你,你担心的是没有人用你要的方式爱你,到头来你会发现你的担心是对的:没有人能以你想要的方式爱你,除了你自己。——张德芬

我会永不停止地思考自己、思考他人、思考世界。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2】

《被讨厌的勇气》中提到每个人的人生都面临三大课题:工作、交友和爱,而这个课题是需要每个人独立面对的,也就是提到的课题分离,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处理好自己的人生课题,而不能假于任何其他人之手。

因此,教育的目标就是“帮助“被教育者”自立“,而非”干涉“。这就涉及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定位应该是相互尊重,即之前提到的人际之间的“横向关系”,而非上下级似的“纵向关系“。同时引发了教育的方式,不批评不表扬,而是鼓励,形成民主的氛围,避免孩子进入到一个习惯性去竞争的环境,而是关注自我的发展和环境的和谐。将孩子们置于竞争原理之下,迫使其与他人进行竞争的时候,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呢?所谓竞争对手也就是“敌人”。不久,孩子们就会形成“他人都是敌人”或者“人人都在找机会陷害我,绝不可大意”之类的生活方式(世界观)。而这种情形是无法让人得到真正的幸福的。

其实这些说起来容易,实际操作起来还是很有难度的。在现实社会中,在竞争的大环境下,极少人会不焦虑,担心孩子跟不上其他同学的进步,担心孩子没有一些才艺技能以后没有办法谋生。但是孩子问题行为发生的新闻也不断提醒家长,一定要理性,要克制住自己想要干涉、管理、批评斥责的心情。

孩子问题行为的产生,阿德勒提到行为背后的心理可以分为五个阶段,人的问题行为全都处于这五个阶段之中。所以,应该在问题行为尚未进一步恶化之时,尽早地采取措施。这五个阶段分别是:第一个阶段是“称赞的要求”,他们的目的始终只是“获得表扬”,进一步说就是“在共同体中取得特权地位”,对应的措施就是通过表示“尊重”的方式让他们明白即使不“特别”也有价值,不是在他们做了“好事”的时候去关注,而是去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中细微的言行。而且还要关注其“兴趣”,并产生共鸣。第二个阶段是“引起关注”,当他做好事没有被表扬或者没有获得特权地位的时候,他就会想通过一些行为表现得与众不同,因此,处于这个阶段他们的问题行为并不是“做坏事“,而是单纯得想要与众不同,引起关注。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得也是只通过“尊重”的方式告诉他们,其本身就很有价值,并不需要非常特别。第三个阶段是“权力争斗”,不服从任何人,反复挑衅,发起挑战,企图通过挑战胜利来炫耀自己的“力量”,并以此获得特权地位。第三个阶段之后会比较难以应对。这个阶段,教育者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让自己退出他所营造的“权力争斗”中,不斥责不发怒,否则就会进入陷阱。第四个阶段是“复仇”阶段。

当前三个阶段的需求都没有被满足时,当爱的欲望无法实现的时候,人就会转而寻求“憎恶”,在憎恶的感情中寻求关注。进入复仇阶段的孩子们并不选择正面作战。他们的目标不是“坏事”,而是反复做“对方讨厌的事”。自残行为或者自闭症在阿德勒心理学看来也是“复仇”的一环,他们是通过伤害自己或者贬损自己的价值来控诉“我变成这样都是你的错”,这个阶段只能转向专业人士求助,而不能直面这种行为,因为任何插手的行为都会引发“复仇”。最后一个阶段是“证明无能“。为了被人当成“特别的存在”来对待,之前可谓想方设法、绞尽脑汁,但都没有成功。父母、老师、同学,大家对自己甚至连憎恶的感情都没有。此时,他就会对人生绝望,打心底里厌恶自己,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并且,为了避免再次体会这种绝望就去逃避一切课题。向周围人表明,“因为我如此无能,所以不要给我任何课题,我根本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这种情况也只能求助专家,但是治愈的可能性也比较小。据书中介绍,大部分问题行为集中在三个阶段之前,因此,教育者能做的事情还是比较多,责任也比较大。

因此,对于家长和其他教育者来说,学会尊重,学会“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用他人的耳朵去听,用他人的心去感受”。在跟孩子商量的时候,是真的再协商,听取孩子的意见,而不是变相地给她挖坑,最终达到自己的目的,长此以往,肯定就会失去孩子的信任。在孩子发生会激怒你的行为时,不要先入为主的认为她是在故意为之,而是应该去了解真相,不让被情绪蒙蔽,保持理性,不感情用事,不大声吼叫。这个也是家长经常控制不住之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告诉他自己的人生、日常的行为一切都得由自己决定。作文并且,假如有做出决定时需要的材料——比如知识或经验——那就要提供给他们。这也就是我们在育儿中经常看到的“脚手架“的作用,父母和其他教育者永远都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真正的主角是孩子自己。尊重孩子们自己的决断,并帮助其做出决断。并且,告诉孩子自己随时可以为其提供帮助,并在不太近但又可以随时提供帮助的距离上守护他们。之前看到一个很好的比喻,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应该是从”领航“到”护航“到”并航“,父母需要敏锐观察到孩子的实际需求,帮助他们,而非干涉他们。

批评的坏处很容易理解,但是表扬为什么不行呢?因为对于得到表扬才会觉得幸福的人,会对表扬产生“依赖”心理,只能在表扬中获得认同感。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需要的是自我认同,“我”的价值由自己来决定,这就是前面提到的“自立“。而大人对于孩子的赏罚是企图将孩子置于自己的支配之下,依靠这种方式的大人内心害怕孩子“自立”,这样的大人本身也是缺乏真正的自我认同,需要通过对于孩子的支配获得认同感。所以说,自立不仅仅是孩子的课题,也是很多大人的课题。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3】

之前的文里面提到过一个关于分享的话题,只有当自己富余了,人才会自然而然地去分享。爱和尊重一样。因此,我们必须保持心灵富裕,并将其中的积蓄给予他人。不是坐等他人的尊重,而是自己主动去尊重、信赖他人……绝不能成为心灵贫困的人。

阿德勒主张的是能动的爱的方法,也就是“爱他人的方法”。爱既不是利己地追求“我的幸福”,也不是利他地期望“你的幸福”,而是建立不可分割的“我们的幸福”。这里由“我“和”你“转变为”我们“,阿德勒认为,为了获得幸福生活,就应该让“自我”消失。我记得之前我跟byhan曾经有一次聊天,在聊天中,我提到那段时间我感觉不到幸福,感觉不到爱,找不到结婚在一起的意义,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还是分别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生活,而不是我们的角度去生活。想来,人本身对于亲密关系的追求中,天然地就有“我们“这个共同体的需求。目前看来,我们的关系改善的点就在于我们慢慢地找到”我们“了。

安德雷认为,我们通过爱从“自我”中解放出来,实现自立,在真正意义上接纳世界。懂得爱之后,人生的主语就会变成“我们”,这是人生新的开始。仅仅开始于两个人的“我们”很快就会扩展到整个共同体乃至整个人类。他认为,爱不仅仅是个人的课题,更是“由两个人共同完成的课题”,追求的既不是“我”的幸福又不是“你”的幸福,而是“我们”的幸福。唯有如此,我们才可以脱离“自我”,才可以从自我中心性中解放出来,做共同体地一部分,而不是共同体地中心,实现真正的自立。

同时,爱不是全然的快乐,爱必须承担的责任很大,还会有辛苦和无法预料的苦难。因此,爱的勇气,也就是“获得幸福的勇气”。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4】

作为教师有这种体会,不批评的时候,教室里没有任何规矩,简直就是动物园!大声斥责之后,教室一篇安静,或者有学生忘记写作业的时候,批评之后倒也流漏出反省的表情。但归根结底只是当场有些作用,过不了多久,他们又开始捣乱,又开始不做作业。很多老师会后悔一开始没有严格批评管理,把规矩弄坏了。羡慕那些一开始就用训斥或者严的厉语言教导学生的老师,希望在学生面前彻底扮黑脸,彻底履行教师的职责,很多人还把这样的教师称为“严师”,中国自古就有“严师出高徒”的说法。

但是为什么这些老师“总是”发火呢?表面原因是学生总违反纪律、不停教导啊。但深入思考一下,如果“批评”这种手段在教育上有效的话,那么最多是开始的时候批评几次,之后问题行为应该不会再发生才对。为什么会“总是”发火呢?为什么需要“总是”黑着脸,“总是”大声训斥呢?

当然可以用“那些孩子可没有那么听话”来敷衍解释,事实的真相是这最好的证明了“批评””这一手段在教育上没有任何效果。相反学生们的问题行为甚至包含了“被你批评”,被斥责正是他们希望的事情(见《问题行为的5个阶段》),通过被斥责,他们能够证明自己是特别的存在。读后感·包括批评在内的暴力是不成熟的交流手段,甚至可以说使用这种不成熟交流手段的人也是不成熟的。

很多家长和老师会辩解:我并不是在对他们发怒,而是在批评他们。但是,企图通过形式暴力性的“力量”来控制对方这一事实根本不可能改变。自以为“我正在做好事”,这本身就可以说是性质恶劣。

很多人还会辩解,我在批评孩子时,没有丝毫感情用事,不是勃然大怒,而是谨慎冷静地进行批评。不是感情冲动爆发。但这就像并未装子弹的空膛抢,在学生们看来,自己被枪口对着的这一事实是一样的。无论里面装的是不是子弹,你都是一手拿着枪在进行交流。

包含斥责在内的“暴力”是一种暴露了人不成熟的交流方式。关于这一点,孩子们十分清楚。遭到斥责的时候,除了对暴力行为的恐惧,他们还会在无意识中洞察到“这个人很不成熟”。这是一个比大人们想象得更加严重的问题。你能够“尊重”一个不成熟的人吗?伴随着发怒或者暴力的交流中根本不存在尊重,而且还会招致蔑视。

阿德勒说“要放弃法官的立场”,面对“眼前的孩子”,出现了问题行为的孩子,教育者就是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师就是“再教育”,心理咨询师端着枪也太奇怪了。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5】

时隔一年,从阿德勒心理学的《被讨厌的勇气》来到了2.0版《幸福的勇气》。小时候常常听说要“有勇气”,“勇气”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我也从未想过,拥有幸福竟然也是需要勇气。

这让我想到一首叫做《当你前往伊萨卡》的诗,诗里的伊萨卡是个人人向往的幸福之地,但前往伊萨卡的路程道阻且长。追求幸福需要勇气,勇敢面对荆棘,勇敢接纳自我,勇敢的去尊重、去信赖、主动去爱。你的道路漫长,充满奇迹,充满发现。

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当我们在跟他人表述一件事情,特别是在情绪低落时,通常用到的语言逻辑是“可恶的他人-可怜的自己-以后怎么做“”,在心理学中称为“三棱柱”。

但可悲的是,大多数人只会专注在谴责他人的可恶和倾诉自己的可怜,却很少去思考实质性的问题:以后应该怎么做?我们应该谈的并不是这种事情。无论你怎么谴责“可恶的他人”、倾诉“可怜的自己”,也无论能够得到别人多么充分的理解,即使可以获得一时的安慰,也解决不了本质问题。

我们在倾诉“可怜的自己”时,通常会唤起关于过去的很多并不美好的回忆。我们认为这些过去就是一直无形的手,干预和影响着我们现在的行为。阿德勒心理学认为“过去经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如果看待过去”,真正影响我们未来行为的是“我们看待过去的眼光”。

历史常常按照掌权者制定的。一切年表和史书都是被篡改过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时代掌权者的正统性。然而对于我们个人而言,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性,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也许我们的过去并没有那么可怜,在我们描述“可怜的自我”时,无形中我已经篡改了“我的历史”。

所以,我们应该离开自我情绪和思维的怪圈,去思考实质性的问题“以后怎么办”。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6】

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

岸见一郎的两本勇气,给我的认知,打开了非常多的窗户,从第一本的共同体感和课题分离,到第二本的自立和主动爱,有了更广阔的视角。

第一本勇气提到“所有的烦恼都源自于人际关系”,第二本勇气进一步阐述“所有的幸福也都源自于人际关系”。这一遍再读《幸福的勇气》,同样的对话,有了新的思考——所有关系的出发点都是我和自己的关系。在和自己的关系中,我不禁反问:我接纳我自己吗?我认可我自己吗?我尊重我自己吗?我和我的内在小孩进行课题分离了吗?

哲人说: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处”的你自己。

既然说道我和自己的关系,那我的内在小孩活在什么时间段里?她活在我的四岁、我的五岁、或许我的六岁,于是在面对问题时,有了四岁的我做的一个决定,或五岁的我获得的一个逻辑。当我无法与自己的内在小孩课题分离的时候,每一个时间维度上的内在小孩都在真真切切地影响着我现在的生活。而内观、看见、疗愈和接纳自己的过程,无疑是帮助内在小孩自立的自育过程,因为我想要决定现在生活方式的不再是那个充满恐惧的四五岁的小孩,而是如今充满坚定信念和力量的成年的我。

比如,人际关系中的朋友关系。小学时代的经历形成的逻辑,一直持续影响着我的交友模式。而近些年来,经历了内在的成长,建立了更为健康的交友逻辑后,不但令那个恐惧的小孩子在朋友关系中获得了自立的力量,有了清晰的界限,也不再受到”八九岁的我“的控制;更收获了“自作自授“小伙伴铁三角一般的友谊。我与那个时代的内在小孩友好地进行了课题分离,看见并接纳了那个自己,并以“此时此地”的自己做出了决定同时付诸了行动。

比如,人际关系中的亲子关系。大部分人觉得自己生二胎的时候已经不是第一次做妈妈,是有经验的过来人了。曾经我也持有相同的观点,但是二读《幸福的勇气》,关注我和自己的关系后,我从新的视角打破了这个逻辑。即便有了二胎三胎,同样的五岁,老二老三又怎么可能是老大的复制粘贴,每个孩子都如此的不同,每一段亲子关系也决不可能被复制,所以多子女家庭的每一段亲子关系对于父母和每一个孩子都仍是第一次。当我们遇到不同的育儿经历时,我们也获得了更多更新的挑战机会,同时也会遭遇到更多的问题,遇见自己更多的内在小孩并觉察到她们新的恐惧和逻辑。面对这些未知的内在小孩,依然是倾听她们,尊重她们,了解她们,接纳她们,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遇到挑战时,才能有勇气和力量与她们进行课题分离。

说道与内在小孩的课题分离,当然不是简单粗暴的一刀两断,因为一切的烦恼和幸福都是人际关系的烦恼和幸福,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所以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在关系中共赢才是我想要的。在亲密关系中,我想要和丈夫共赢,获得家庭的共同体感,创造两人的“我们”的幸福;在亲子关系中,我想要和孩子共赢,获得亲子的共同体感,收获“目送”的幸福;在工作关系中,我想要和工作伙伴共赢,获得工作的共同体感,维系健康的工作关系。为所有的关系都向着没有遗憾的“最佳分别”而努力。

最后,在与自己的关系的觉察中,我时常发现不少人很喜欢做一种气馁式的反省。在自育的过程中,固然要反省自己的不足,但是反省不是为了自我否定,更不是强迫自己去改变,这与我们所说的课题干涉又有什么不同,只不过把别人改成了自己的内在小孩。在我看来反省是为了帮助我们看见内在不足的她,通过她觉察到内在的恐惧,接纳这个不足的她的存在,甚至接纳“此时此地”的自己仍无法改变她的真实现状,更好地实事求是地看待我们自己,唯有区别对待每一个时间维度里的内在小孩,才是对她们最大的尊重和接纳。尊重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包括我们与自己的关系,而鼓励是帮助内在小孩自立的唯一入口。与其在十次挑战中,不断探究那9次失败的原因,不如去总结那1次是如何成功的,那一次成功的方法可以更好的鼓励我们获得解决问题的力量,指引我们真正走向最终你想要的完成自立目标。

在与自己的关系中,好好的练习爱自己,用爱自己的勇气,使自己变得幸福。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7】

通常我们要通过语言进行交流,交流的最终目标是达成协议,如果仅仅是传达,那就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在传达内容并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交流才有意义。但是通过语言进行的交流要达成一致意见,需要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精力。仅仅是自以为是的要求根本行不通,还需要准备一些客观数据之类有说服力的材料。并且,虽然消耗的成本很高,但速度和可靠性相当低。所以,厌烦了争论的人或者在争论中无望获胜的人会怎么做呢?情况变得越来越不妙,自己处于劣势之中,或者是发觉一开始自己的主张就不合理。在这种情况下,有的人即使不动用暴力,也会高声吼叫、拍打桌子或者泪流满面等,他们想要借此来威逼对方进而推行自己的主张,这些行为也属于低成本的“暴力性”交流手。他们最后选择的交流手段往往是暴力。如果诉诸暴力,不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就可以推行自己的要求,说得更直接一些就是能够令对方屈服。暴力始终是成本低,廉价的交流手段。

做老师或者家长可以脑补一下自己和学生、孩子交流的画面,在交流无法达成协议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就厌烦了使用语言交流,继而想通过批评直截了当地令他们屈服。以发怒为武器,拿着责骂之枪,拔出权威之刀。

幸福的勇气读书笔记【篇8】

说实话,这本书没有《被讨厌的勇气》启发大,但也是本很好的书,尤其是对于我这种为人父母者,可以从一个哲学的角度思考“教育”。

其中“你的现在决定了过去”这个点还是挺引人思考的,现在很多信息都在强调“原生家庭”带给人的影响,但本书的观点是“人人都是‘我’这个故事的编纂者,为了证明‘现在的我’的正统行,其过去往往会被随意改写”,人往往是因为现在的不如意,便给过去的自己着上“不幸”的颜色,好为现在的自己推脱。所以要做的不是关注过去,而要考虑“以后怎么做”。这个观点听起来好无情,但仔细想一下不无道理,无论以往影响如何,无法改变的过去都不如想想“以后怎么做”。

总结来说,这是一本为人父母和教育工作者看的不错的书,也适合用于自我修正,除此之外,确也是有点高估人性了。

[太阳]

-教育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自立”

-你并不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待而活着,别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着

-与其说哲学是一门学问,不如说它是一种生存“态度”

-只有在传达的内容被理解并达成一定协议的时候交流才有意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