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高中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4篇)

发表时间:2022-04-01

教学工作计划高中。

工作计划对自己有督促与提示的作用写一份工作报告能使自己的工作轻松很多。什么样子的工作计划对自己有帮助?希望《{【实用】高中教学工作计划怎么写(4篇)》的内容能帮你理清思路。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高一上学期是高中教育的起始阶段,为了使学生圆满完成新课标要求的各项学习任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帮助学生平稳实现从初中英语学习到高中英语学习的过渡,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我们将以学校教务处及上级教研部门精神为指导,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

二、教材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分多个模块。每个模块一册学生用书,有五个教学单元,可供半学期使用。书中没有设复习单元,以便于教师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更加灵活地使用教材。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教学阶段并安排适当的复习,也可调整教学进度,增加或删减教学内容。本套教材第一至第五模块的目标是达到课程标准的七级要求。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要话题开展听说读写活动,共分九个部分。各部分的教学目的明确,由于没有分课次,也未标注顺序,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有自我调控的空间。教材具有以下特点。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人文素养。

2、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需要,能够激发其兴趣。

3、语言真实、地道、自然。

4、采取功能、结构、话题及“任务型”活动途径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5、知识和技能训练的安排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6、启发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7、注意学科整合,拓宽学生的文化知识视野。

三、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求,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通过高中英语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国际视野更加宽广,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使命感进一步增强,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要求

1、在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语言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优化学生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主动学习的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3、关注学生的情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要使他们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提高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与人沟通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增进跨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

4、吸收当代先进的教学思想,从实际出发,兼收并蓄,集各家所长,采用功能、结构、话题、“任务型”活动等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方法。

5、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态度、策略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6、积极开发教学配套资源,使教材具有弹性,教学具有灵活性、开放性和拓展性,以便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发展个性。

五、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研究新课程标准,认真钻研新教材,按学校要求组织好每周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上课。

2、搞好初高中衔接,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品质,实现高效课堂的主体地位。

3、为了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从高一就开始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力争每星期保证至少两次集体训练时间。

4、在教学中重视词汇教学,狠抓单词的记忆与巩固,强化基础知识的落实,搞好课内外各层次学生的培优辅差工作。

5、努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知识的能力,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具体说来就是加强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的培养,坚持每周至少一次阅读训练,有计划的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6、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以前由于很多学生平时不注重书写,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造成了高考书面表达丢分严重的情况。因此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坚持不懈地进行书法练习。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结束了高三后的漫长暑假,又重新走入课堂。新学期又如约而至。学校又有了新的面貌,也迎来了新一批怀揣梦想的孩子。这一学期我教高一3班和4班的语文课,刚经历高三的紧张的教学和系统复习,接触新高一的学生,无论在教学上和课堂上都要做相应的调整,高一级上学期,是学生从初中向高中过渡,适应高中教学的关键时期。学生能否掌握好高中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本学期的教学至关重要。现作简单计划,如下:

一、高一级学生刚从初中升学上来,学习成绩参差不齐,语文科更是其薄弱环节,不少学生对学习语文存在着惧怕心理,对高中语文的学习更是茫然不知所措。利用最短的时间和班主任、学生沟通,尽快了解学生,以做好因材施教。第一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不仅在于让学生明确高中语文学习的要求,更在于通过中考和高考试卷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明确语文知识考点的迁移,完成初中向高中学习目标的转化,更好地适应高中语文学习的特点。

二、紧抓语文基础,落实日常教学工作,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充分了解高中语文与初中语文在知识、讲法、学法上的区别,以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课堂。日常语文教学还贯穿写字、背诵等基础训练。写字训练一方面是为了正字,另一方面是为了训练学生的“坐功”,这对于16、17岁左右、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转折的高一级学生来说应该是不无裨益的;背诵一定数量名诗名篇名句,有利于学生开拓视野,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口头表述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三、利用高一上半学期充分打好学生的基础,充分调用语文晨读巩固我省考纲中背诵篇章中初中的那部分内容,并计划让同学自由订阅《读者》《意林》等杂志,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四、本学期计划两项工作重点,一是打好学生文言翻译的功底,一是多留作文,从高一抓写作,坚持不懈。

五、以考代练,学会知识迁移,及时训练。

新高一年部继续实行月考训练,训练以日常学习内容为主,考试作为日常学习的再次训练。

使用教材:

人教版必修五、文章写作与修改(选修)、中国古代诗文赏析(选修)。

教材分析:

本教材为湖南省首次使用的课改教材,其中必修五主要是文言文和小说,以阅读鉴赏为主,重点学习名著《陈情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和小说欣赏能力;选修内容要突出写作及修改技法指导、古诗文赏析训练,为高考服务。

基本情况:

本期所教两个班级均为文科班,每班人数都达75人以上,人数多,语文基础比较薄弱,且参差不齐。特别是学生普遍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字写得潦草而不规范,卷面不合格者比比皆是;厌学厌写作者亦不在少数。学生语文积累不够,涉猎不多,知识面狭窄……总之,所面临的情况不容乐观。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语文基本技能,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语文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母语,树立科学的写作观、口才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锻炼胆量、口才和笔才。

措施和方法:

1、认真钻研教材和教学大纲,吃透教材内容,领会大纲精神,把握大纲要求,努力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注重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积极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讲究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和教学语言的生动性,努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认真组织、开展好课前五分钟活动和作文竞赛活动,以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的口才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4、充分运用梳理探究和名著导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良好习惯,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和文化道德素质。

5、结合学生实际,注重语文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结合,努力让语文教学走出课堂,让社会生活走进语文教学,努力实现大语文教学目标。

6、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努力学习他人的先进教学经验,认真总结教学经验,加强理论和业务学习,不断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服务水平。

7、强化训练和批改,注重技巧和方法的教学与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水平。

8、深入学生实际,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探究,及时处理反馈信息,让自己的教学更贴近学生实际。

教学进度安排:

1——2周:必修五第二单元(文言文),梳理探究(文言词语及句式、古代文化常识)。

3——4周:必修五第一单元(小说),写作的多样性与独特性。

5——6周:必修五第三单元(文艺评论),材料的使用与处理。

7——8周:必修五第四单元(说明文),认识的深化与成篇。

9——10周:复习必修五,选讲基训及有关训练卷。

11周:期中考试,试卷分析讲评。

12——13周:诗歌部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14——15周:诗歌部分:因声求气,吟咏诗韵;散文部分:创造形象,诗文有别。

16——17周:散文部分: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章的修改与完善。

18周:散文部分: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19——20周:期末考试复习。

21周:期末考试与试卷讲评。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本学期高二数学学习了必修5和选修1-1(文)、选修2-1(理)几个模块,包括“数列”、“解三角形”、“不等式”、“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文)”、“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理)”

,以及选修课《数学史话》等内容。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如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成为我们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学教研的工作重点。针对文理分科后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学情状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接受比较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策略,狠抓双基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数学情境的建立,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校简单逻辑部分时,我们每天给学生出一道趣味逻辑推理题,学生普遍产生了学习逻辑的浓厚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凡是新教材已删除的内容一般不再补充。通过让学生亲手制做教具,利用计算机软件画函数图像等形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各章设计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强化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了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切实抓好分类推进

实践告诉我们,培优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不能搞拔苗助长。为了保护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通过网络,把选作题目发到学生的个人邮箱,或者直接复制到学生的U盘。引导优等生克服浮漂、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努力培养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针对学习困难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提问时故意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表扬。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并根据情况给与适当的提示,遇到确实不会的问题,允许他们不交或者缓交作业,但是必须及时找老师辅导。我们还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重在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我们着重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注重抓每节课的课堂训练,凡是课堂上能够完成的作业,尽量当堂完成,落实堂堂清,有效的防止课下抄作业现象,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1.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的困惑,为了提高对它的认识水平,我们经常在一起研讨新课程标准,有时为一个有异议的问题“争论”半天(当然,只争论问题,绝不伤感情)。每次市新教材培训我们都全部参加,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准确的把握了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层面。

如对双基的认识,通过讨论我们达成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重新审视,以便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而被新教材删减了的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就不能再称其为双基,克服了“双基异化”的倾向。

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好的突破,提供了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新教材中设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课题学习”“社会调查”“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供学生选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教科书强调数学应用的理念,在例题的编排上,我们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还结合教材提供的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学习材料,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新教材对授课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如必修五中的递推数列,选修1—1,选修2—1中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准线方程等的要求与老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们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和前几年老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编、重组,使得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又节省了课时。

重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查缺补漏。新教材已删除的对学习本学期内容没有影响的内容我们一律不再补充;但是新教材在内容衔接上也确实存在许多明显的疏漏,如要学习选修1—1中的导数,就必须用到极限的概念与运算,可是新教材中却从来没有提及过极限,为了知识了连贯性,我们对此做了重点补充。初中所学二次函数是我们本学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基础,可是大部分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了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把断了的知识链衔接好,使得后继学习事半功倍。

期中考试,我们参加全市数学统考,平均成绩的名次比高一入校时进步了十三个名次,期末考试也是用的外地试题,成绩如何要与其它学校对比之后才可知道。从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有些题目平日教学中多次讲过、练过,有的就是课本上的例题,可是照样有大部分学生不会解答,这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抓得还不够实。今后一定继续狠抓双基落实,复习时不贪多求快,稳扎稳打,重点知识反复训练,特别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策略的训练,重在解决会而不对的问题。

三、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优势互补

1.长期坚持集体备课,注重教研的实际效果

集体备课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一题多解、学情分析等“一得”交流都是我们经常随机教研的话题。对于每个章节、单元,我们都要搞一次说课,主要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进行授课,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真正做到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搞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2.注重课堂教学设计,认真进行试题研究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试题的研究,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每次考试都把出题作为一种教研的形式,两人分别出题,共同研讨筛选,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加强互相听课,增进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挥团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的集体备课也不只局限于高二数学,还把焦点对准了高考,一起对我国自1997年---20xx年共20xx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我们在单元复兴和期末复习中,将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与我们本学期教学内容有关的试题分类分题型汇编,并从中精选出适合我校学生解答的基本试题添加到复习学案之中,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高考试题,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用好“Z+Z”智能教育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新高中数学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在本学期学习的两个模块中就有十几个“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我们在新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我们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备课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来研究,使用Z+Z平台及超级画板、几何画板等工具,制作了大量实用的动画课件,使用“Z+Z”提供的各种作图、动画功能解决了许多复杂的应用问题。在圆锥曲线、线性规划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做的动画课间加强直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直观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高中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本学期高二数学学习了必修5和选修1-1(文)、选修2-1(理)几个模块,包括“数列”、“解三角形”、“不等式”、“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文)”、“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理)”

,以及选修课《数学史话》等内容。内容多,任务重,时间紧。如何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就成为我们高二数学备课组教学教研的工作重点。针对文理分科后的具体情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准确把握学情状况,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针对学生基础普遍较差,接受比较慢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了低起点、小步子的教学策略,狠抓双基落实,理论联系实际,关注数学情境的建立,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研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在学校简单逻辑部分时,我们每天给学生出一道趣味逻辑推理题,学生普遍产生了学习逻辑的浓厚兴趣,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准确把握教学的难度,凡是新教材已删除的内容一般不再补充。通过让学生亲手制做教具,利用计算机软件画函数图像等形式,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利用各章设计的“信息技术应用”专题,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强化了信息技术的'教学,让学生正确认识了数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关系,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2.落实培优补差措施,切实抓好分类推进

实践告诉我们,培优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不能搞拔苗助长。为了保护优等生的学习热情,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进度,适当为学有余力的部分学生布置一些稍微难一点的题目。通过网络,把选作题目发到学生的个人邮箱,或者直接复制到学生的U盘。引导优等生克服浮漂、急功近利、眼高手低等不良倾向,扎扎实实的夯实基础,努力培养综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加强个别指导的同时,帮助他们选择必要的课外学习读物,开阔了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针对学习困难生的特点,我们首先帮助他们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如课堂提问时故意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当他们回答正确时及时给与表扬。在布置作业时,采取分层次的要求,对学习困难生适当降低要求,并根据情况给与适当的提示,遇到确实不会的问题,允许他们不交或者缓交作业,但是必须及时找老师辅导。我们还通过谈心,及时了解他们学习中的困难,特别是克服对数学的畏惧心理,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重在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对学生个别指导时,我们着重解决他们会而不对的问题,向学生介绍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注重抓每节课的课堂训练,凡是课堂上能够完成的作业,尽量当堂完成,落实堂堂清,有效的防止课下抄作业现象,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

二、.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提高驾驭新教材的能力

1.反复研读新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对于我们来说还有许多的困惑,为了提高对它的认识水平,我们经常在一起研讨新课程标准,有时为一个有异议的问题“争论”半天(当然,只争论问题,绝不伤感情)。每次市新教材培训我们都全部参加,通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鲜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标,有效的学习,使我们对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及课程实施建议有了更深的了解,准确的把握了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认识提高到了新的层面。

如对双基的认识,通过讨论我们达成共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数学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世纪的高中数学教学有必要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能力的内涵重新审视,以便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新的“双基”。而被新教材删减了的繁琐的计算、人为技巧化的难题和过分强调细枝末节的内容就不能再称其为双基,克服了“双基异化”的倾向。

新的高中数学教材在数学应用和联系实际方面有很好的突破,提供了基本内容的实际背景,反映了数学的应用价值,新教材中设有大量的“阅读材料”“课题学习”“社会调查”“信息技术应用”的内容,供学生选学。为了更好的体现教科书强调数学应用的理念,在例题的编排上,我们尽量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突出数学的应用价值,极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我们还结合教材提供的研究性学习和课题学习材料,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和研究,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查缺补漏

新教材对授课内容作了较大的变动,如必修五中的递推数列,选修1—1,选修2—1中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及准线方程等的要求与老教材有很大的不同,

为了准确把握新教材的教学要求,我们参考不同版本的新教材和前几年老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了合理的整编、重组,使得既重点突出,结构合理,又节省了课时。

重视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查缺补漏。新教材已删除的对学习本学期内容没有影响的内容我们一律不再补充;但是新教材在内容衔接上也确实存在许多明显的疏漏,如要学习选修1—1中的导数,就必须用到极限的概念与运算,可是新教材中却从来没有提及过极限,为了知识了连贯性,我们对此做了重点补充。初中所学二次函数是我们本学期学习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基础,可是大部分学生忘得一干二净,我们结合新授课内容及时进行了查缺补漏,帮助学生把断了的知识链衔接好,使得后继学习事半功倍。

期中考试,我们参加全市数学统考,平均成绩的名次比高一入校时进步了十三个名次,期末考试也是用的外地试题,成绩如何要与其它学校对比之后才可知道。从期中、期末考试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如有些题目平日教学中多次讲过、练过,有的就是课本上的例题,可是照样有大部分学生不会解答,这说明我们平时的教学抓得还不够实。今后一定继续狠抓双基落实,复习时不贪多求快,稳扎稳打,重点知识反复训练,特别是加强数学思想方法与解题策略的训练,重在解决会而不对的问题。

三、坚持集体备课,做到优势互补

1.长期坚持集体备课,注重教研的实际效果

集体备课并不局限于固定的形式,分层设计内容丰富的课外作业、教法切磋、一题多解、学情分析等“一得”交流都是我们经常随机教研的话题。对于每个章节、单元,我们都要搞一次说课,主要说单元的教学目标、重点、难点;说教材的前后联系、地位、作用;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措施;说本单元学生应掌握的解题规律、方法、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按照"五个一"的要求进行授课,即“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内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作业,统一测试”。真正做到了取长补短,资源共享,不搞单兵作战、闭门造车。

2.注重课堂教学设计,认真进行试题研究

在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非常重视对课堂教学设计和试题的研究,对新课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每次考试都把出题作为一种教研的形式,两人分别出题,共同研讨筛选,考试后及时总结分析。加强互相听课,增进相互交流与合作,发挥团体优势,实现资源共享。

我们的集体备课也不只局限于高二数学,还把焦点对准了高考,一起对我国自1997年---20xx年共20xx年的高考数学试题进行了分析研究,特别是我们在单元复兴和期末复习中,将近几年高考数学试题中与我们本学期教学内容有关的试题分类分题型汇编,并从中精选出适合我校学生解答的基本试题添加到复习学案之中,学生感到自己也可以运用学过的知识解答高考试题,增强了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了复习效率。

3.注重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用好“Z+Z”智能教育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正在对数学课程内容、数学教学、数学学习等方面产生深刻的影响。新高中数学课程较好的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把信息技术应用融入到数学课程的各个相关部分,在本学期学习的两个模块中就有十几个“信息技术应用”的实例。

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数学的本质,我们在新课程的使用过程中尽量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在保证笔算训练的前提下,加强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计算器等进行探索和发现。我们把“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为备课组本学期的教研课题来研究,使用Z+Z平台及超级画板、几何画板等工具,制作了大量实用的动画课件,使用“Z+Z”提供的各种作图、动画功能解决了许多复杂的应用问题。在圆锥曲线、线性规划教学过程中利用自做的动画课间加强直观教学,起到了非常好的直观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