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长津湖观后感分享十三篇

发表时间:2024-03-14

按照您的需求笔稿范文网的编辑为您整理了一篇题为“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的文章,你是否在寻找作品名的观后感呢?通过观影欣赏优秀作品,将心得感悟沉淀下来,在我们沉浸体验的同时,心中的想法自然层出不穷。这时我们很有必要写一篇观后感了,以下是一些有用的网站和资源供您参考和利用!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1)

水门桥不是一座桥,是古土里以南6公里左右的一座电站水坝,是战斗中美军机械化部队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之战是长津湖战役中抵挡美军撤退的连级战斗,如果能阻止美军从水门桥上撤退,美军陆军一师将会被全歼在此。

长津湖战役打响的第三天,我志愿军就意识到了美军陆军一师有逃跑的迹象。1950年12月1日,我志愿军58师172团2营爆破组赶赴水门桥作战,将水门桥桥面炸毁,但当时美军的武装实力与工业实力早已能甩我国一大截,在我军伤亡众多将桥面炸毁后,陆军一师仅用不到40小时就已经将整个桥面完全修复。12月4日,爆破组再次将桥面以及梁箱一同炸毁,这次,有钢材的美军第73工兵营很快就又架起了桥梁。12月6日夜,志愿军80师240团3营七连连长姜庆云带领一个排的战士再次赴战水门桥,激战过后,志愿军战士以伤亡十人的代价,将水门桥的桥面以及桥墩炸毁,这是志愿军对水门桥实施的第三次轰炸,这次,水门桥上炸开的豁口宽达8.8米。

第三次炸毁水门桥后,美军在日本定制了8套M2桥梁组件。12月8日,美军C-119运输机将这8套组件投放至黄草岭,计划开始动用重兵部队修复桥梁。这八套组件中,其中一套组件落在了志愿军阵地上,一套在投放过程中被摔坏。美军用6套组件重新驾起了水门桥。

电影中美军渡过水门桥看到的冰雕,就是我志愿军180团2连、240团5连。这两个连的战士,在战斗中因气温骤降永远留在了自己的战斗阵地上。

今天,我们把这场英勇之战制成影片,在万家团圆时全国放映,正是对牺牲战士的深刻缅怀,也在不断提醒着世人,今日的万家灯火是战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因此,这部包含着血与泪的影片,值得每一位中华儿女去看看。

长津湖战役中,我志愿军共三次炸毁水门桥。在没有任何重火力的掩护下,低于零下20摄氏度的恶劣风雪中,数千名志愿军踩着厚厚的积雪,挪动着已然冻僵的身躯。反穿棉袄、身负炸药,用血肉之躯把大桥连同基座全部炸毁。在我们用小米加步枪,用战士的血肉之躯抗战的时候,美军则用飞机、坦克、大炮轮番轰炸,成百上千吨的炮弹在我军狙击阵地上炸响,1950年12月1日4日,我军两次炸毁水门桥,付出了巨大牺牲。这短暂的胜利,一幕幕、一帧帧都让人揪心不已……

1950年12月6日,我军再次下达了炸桥任务。在零下35度的极寒天气下,七连的战士拼尽全力,用血肉之躯绑上炸药,硬生生的顶了上去,炸毁了水门桥。之后,美军生产了每个组件重达1.1吨的钢桥组件,动用大型运输机空投到美军阵地,仅用不到两天的时间又重新架起可以承载重机械部队通过的桥梁。最终,这场战役以我军牺牲巨大、美军艰难撤退告终。我们落后、贫穷,这场战役中,战士们用自己的鲜血,试图弥补着我们与美军相差了一个世纪的武器装备力量。也正是这赤裸裸的差距,不断告诫着每一个国人,落后就要挨打。

美军通过桥梁之后,看到的是早已经被活活冻成冰雕的中国志愿军。他们也不禁感慨:“只有中国的战士,才有这样顽强不屈的精神。”,而这个连队,最终只剩下了三个人,这个连队就是《长津湖》中的七连,他的名字叫“钢七连”。

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我们是中国人!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2)

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观《长津湖》有感

我们现在的生活很幸福,可这些幸福是多少革命烈土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

1950年,美国对朝鲜大举进攻;毛洋东主席知道,美国是为了打中国才侵犯朝鲜的。中国派出志原军去抗美援朝,在长津湖这个地方痛快地打美国人,可我们也有不少人牺牲。

现在,想一想,那中国志愿军的冲锋中有什么?有愤怒!他们可以不在这随时做好死亡的准备;但是,如果他们那一代不上,就是我们这一代上。他们不想让下一代的'人打,就自己去打。当他们看见自己的战友一个个死去时,他们心里也很难受;但他们知道,如果不打,越来越多的人都会受到这种痛苦。

我看完电影想,如果有彩蛋就好了;可当那灯火灿烂的高楼竖立在我面前时,那不就是这部电影的彩蛋吗?

现在,有多少人会觉得这不好吃那不好吃,可志愿军吃零下三十多度的冻土豆时,他们什么也设说;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时,也是什么都设说。平时,有些人破点皮就大叫,可志愿军腿都炸没了,他们说痛了吗?

看看,现在的美好生活有多么来之不易。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3)

在这个国庆假期里,有亲人的相聚、有同学的陪伴、有师生间的情谊,有收获、有欢乐,更有感动。

10月5日,我跟同学一起观看电影《长津湖》回来,心情久久难以平复,三个多小时的电影,感觉还意犹未尽。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影片中有这样一句话:“如果我们这一代不打这个仗,那么我们的下一代也要打”。这句话说出了多少志愿军的心声,让每位观影者都能深入其境地感受到,这就是一个国家打不垮的钢铁脊梁。

在观影的过程中,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生于中国,何其有幸。

人民志愿军在出发打仗的火车上,车厢打开,万里江山尽收眼底,在枪林弹雨的高节奏剧情中,突然有了这样的山河安好、波澜壮阔的一幕,真的让人感受到当时为什么那么多人不顾生死也要去异国他乡打这一场保卫战,因为他们的身后,有他们想守护的大好山河。

在感恩节这一天,美国军队在军营里大口吃肉,而我们的中国军人在荒山野岭吃土豆挨饿受冻,这一幕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对比在这样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我们的中国军人依然屹立不倒,坚持抗战到底。

如今吃饱穿暖的我们要知道,抗美援朝长津湖冰雕连,在零下40度潜伏六个昼夜!这不是演习,这是历史!为了阻止美军,很多战士冻成了冰雕。

冰雕连战士的绝笔信中写到:“我爱我的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这让无数人瞬间破防,是什么样的精神和信仰,支撑着年轻的志愿军战士,让他们卧倒在雪地里一动也不动,怒目前方等待敌人,他们没有一个人退缩,整整100多号人的军队全部冻僵在风雪之中。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与阵地永恒地坚守在一起,成为人民军队史上最为悲壮的冰雕连。这些永不后退的冰雕,是冰天雪地里立起的一座座精神丰碑。让人流下热泪的是那一群为祖国和人民浴血奋战的英烈。

影片中还有一幕让我泪奔,雷公冒着生命危险,开车把敌人发射的标识弹运走,引开敌人,自己却忍着疼痛,毅然决然地向前方开去,标识弹散出的红色气体,仿佛一条象征胜利的红色彩带划过硝烟漫天的战场。他冒着枪林弹雨,冒着滚滚硝烟,最终还是被美军炸弹炸飞,雷公快断气的时候说了一句,别把我留在这儿,把我带回家吧!这一幕让我想到了最近荣归故里的英雄们,人们没有忘记你们,国家更加没有忘记你们,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有700多名烈士回到了祖国。

他们用付出宝贵生命的坚守,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与幸福,不能忘,不敢忘,绝对不可以遗忘。透过历史的烟云,我们应该用什么来回报和告慰烈士的英灵,我想:不仅仅是在影院流下的眼泪,而是时刻铭记永世不忘,发奋自强,循着他们的脚步,誓死守护这份如他们所愿的———山河无恙。

作为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应当好好学习,奋勇拼搏,才能够对得起70年前逝去的烈士们的鲜血和生命。中华民族崛起,已经成为了我们的任务。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4)

2022年2月2日,农历正月初二,我观看了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为维护其在亚洲的领导地位和利益,立即出兵干涉,同时美国第七舰队在台湾海峡巡逻,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海解放了台湾。10月,美军越过三八线,同时美国飞机多次侵入中国领空,轰炸丹东地区。10月8日,中国应朝鲜政府请求,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策,迅速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参战。

该电影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中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第七穿插连在结束了新兴里和下碣隅里战斗后,接到上级命令,前往水门桥,阻击敌军撤退。经过三次炸桥行动,最终仅剩一人。

这部影片充分展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精神。面对世界上武器最先进的美军,我们没有退缩。没有条件,就创造条件。影片开始,炮营遇到轰炸,所有炮都被摧毁,但他们没有气馁,拿起自己手中的枪,进攻敌人的炮兵阵地,抢占炮台。“敌人的炮火越猛,我们就越强大,要让他们知道,我们是不好惹的”,在进攻机场过程中,我军炮营阵地遭到敌军炮弹轰炸,营长为救战士,右手四指被炸掉,但他立马起身,操作炮台,炸掉对方炮台,为七连进攻机场争取更多的时间。炸桥行动中,面对敌人的猛烈攻击,战士们丝毫不惧,战至最后一人。

走出影院,听到一道稚嫩的声音“奶奶,看完这个电影,我特别想好好学习了”。的确,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是成千上万的“伍千里”为我们争取来的。但我们也要谨记历史教训。作为青年一代,应当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中国的发展进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5)

一般来说,人在特殊的境遇下会有许多想要表达的欲望,就像此时此刻,我看罢电影《长津湖》。

从《金刚川》到《长津湖》,从《三八线》到《跨过鸭绿江》……但凡讲述-战争的影视作品我均不缺席,甚至会看很多遍。如果非要找个理由的话,那是因为我的爷爷也曾是一名志愿军老兵。

近代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曾经创作过一篇文章《为了忘却的记念》,字里行间除了表达出深沉的悲愤,更充盈着坚韧的战斗精神。电影《长津湖》恰恰展现的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天寒地冻、缺衣少粮、武器弹药匮乏的极端恶劣、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凭着一股坚毅的精气神,打败了全副武装、装备精良、不可一世的美军,把志愿军战士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革命忠诚精神、国际主义精神抒发得淋漓尽致。

每位观看过电影《长津湖》的观众都会记得这样一个场景,整个连队呈战斗队形匍匐在冰雪中,即使冻死在阵地也依然保持战斗姿态,何其惨烈、何其悲壮,成为人民军队建军史上的不朽丰碑。如今,后辈可以向先辈报告,如您所讲,“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

每位观看过电影《长津湖》的观众都会记得这样一句话,“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了,我们的后代就不用再打了。”看似平淡无奇的语言,却是捍卫祖国和人民利益的大决心,是维护世界和平正义的大担当。如今,后辈可以向先辈报告,如您所愿,山河无恙、国富民强、民族复兴、盛世中华!

影片终有结束,对先辈英雄的缅怀致敬、对伟大-精神的传承弘扬始终未有穷期。祖国不会忘记,那些最可爱的人!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6)

最冷的夜,最热的血。最可爱的人们,最坚毅的军魂。时间回拨70余年,那场冰天雪地里的血泪之战,依旧让人不忍回忆。这是永远的伤痛,也是永恒的荣耀。历史不容忘却,英雄必须铭记。即将上映的《长津湖》,复刻了这惊心动魄的一战。但,再高明的电影叙事,终究也说不尽这段史诗的波澜壮阔与沉雄悲壮。

在很长一段岁月里,“长津湖战役”,已成战争的传奇,已是信仰的图腾。纵使冰身冻骨,也不退让一分。就算凝成“塑像”,也不动摇分毫。在这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凭着惊人意念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征服了极度恶劣的环境,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收复了“三八线”以北的东部广大地区,扭转了战场态势。此一战役,也就此成为朝鲜战争的拐点。

一边是志愿军的寸土不让,另一边是敌军“路程最长的退却”,战争的天平就此逆转。而在这卓绝战功的背后,代价沉重。1081高地上的志愿军官兵们,冒着零下40度的极寒温度,顽强地坚守阵地。最后全连以俯卧战壕的战斗姿势壮烈牺牲,成为一个个永不倾倒、巍然屹立的冰雕。钢铁一般的意识,铸成钢铁一般的防线。这是血肉之躯在苦寒之地立起的伟岸“长城”,御敌于外、退敌千里,守住家国安宁,守来长久和平。

凛冬已至,激情燃烧的青春舍生赴死。血战之后,终于杀出一条血路,终于抢回一线生机。冰雪冻住了战士们的躯体,却封不住他们不朽的军魂。这军魂,是对国家和民族最澄澈的爱;这军魂,是军纪如山,是铁流浩荡。“冰雪啊!我决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地耸立在我的阵地上!”长津湖,也曾绵延冰封,也曾静水流深。岁月可证,流水有声。那是伟大斗士的号角,那是铁血军魂的咆哮。

长津湖一役,雄浑苍凉、动人心魄。纵使七十一年过去了,这场惨烈的、英勇的血战化作丰碑,愈发迸发出着澎湃的力量。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崇尚英雄才会产生英雄,争做英雄才能英雄辈出。永记长津湖的冰雪,永记冰雪里那最可爱的人和他们的不朽军魂。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7)

朱熹有言:万事须是有精神方做得,七连的建制就是一种精神,是牺牲战士用血肉之躯成就的荣誉,是幸存战士用坚定信念守护的丰碑。

影片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置于宏大激烈的战斗场面中,普通战士面对炮火表现出来的责任感成为电影抓住观众的切入点,电影的基调由此奠定。壮烈是电影的画面表现,冰与火的视觉冲突,战士们在枪林弹雨中穿梭前进,英勇斗争的场景,成为影片的叙事手段。紧凑地推进故事,吸引观众理解角色,进一步产生情感认同。

电影主线明确,炸毁水门桥,任务由七连执行,七连擅长穿插作战,七连战士各有所长,执行力强。影片展现了一个英勇无畏、机智顽强的作战团队。

美军装备精良,战备物资充足,援军到位,任务是必须守住的撤退通道。影片的冲突点放在一攻一守的激烈争夺中,双方均不会放弃。

七连战士面对强大的敌人,毫不退缩,周密计划,机动作战,成功炸毁水门桥。可美军实力强大,控制水门桥并以极快的速度修复桥面,七连面对再次进攻,至此影片进入高 潮。

明了的兄弟情谊让影片在激烈紧张的推进中略有舒缓,伍万里说自己把每一位战士都当做兄弟,为救兄弟牺牲会是每一位战士的选择。温情的一幕,简单的话语,迸发出凝聚人心的力量。

一场实力悬殊的战斗,美军陆空配合,七连将要面对的困难可想而知。此时七连每一个战士的作用都得发挥到极致,任何人的退缩和失误都会导致整个战况的扭转,每一个战士的牺牲都会让任务难度翻倍。个人使命关乎全局,一场意义重大的战斗落在每一位执行任务的战士肩上,激发出每一位战士的勇力。影片对人物的塑造直截了当,以战场角色作定位,以任务推进为依托,没有旁枝余蔓,只剩生死抉择,冲击力极大。

影片没有回避战争的残忍,七连战士到最后只幸存伍万里一人,死亡是战争的常态,面对死亡时战士的抉择需要解读,他们一个接一个倒下,但他们一个一个耸立在观众心中,我们应该铭记他们身上蕴藏的精神力量,我们更应该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我们记住的那些名字:余从戎、梅生、伍千里、平河,还有一个个编号,他们都心里装着军人的荣光,装着祖国山河。陆九渊写到:有一段血气,便有一段精神,这一个个英雄,一段段血气,定位了一种精神我爱祖国。

影片反复出现一个主题回家,伍万里的战争不再是为了让别人瞧得起自己,而是想带每一个人活着回家,梅生嘴里含着女儿的照片英勇赴死,余从戎死前朝着祖国的方向微笑敬礼,七连的每一位战士都看着祖国方向升起的朝阳,他们的家是国,回家是回到自己热爱的祖国。

如今盛世繁华,我们接你们回家。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8)

哈特猎手

看完了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长津湖,走出影院,看着如今他们创造的繁华盛世,车水马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1950年11月27日,刚刚拼尽全力才把十二台电报机送到指挥所的十万志愿军,还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又接到了新的任务:阻止美军攻入“三八线”。

这时,十万志愿军只能翻山越岭、衣着单薄地夜行。在这一路上,温度低至零下四十几度,这种时候,他们却只能靠梆硬的土豆来补充微不足道的能量。据事后统计,光是冻死、冻伤的人就有33107(3。3万)人。

虽然这十万志愿军虽然伤亡惨重,但最后还是拼尽了决心,一举捣毁了美军设下的军事基地。在这时,中国区志愿军和美军的待遇可真是天壤之别:美军有海、陆、空三军,可中国志愿军也只有步兵;志愿军每天吃的是指头大的土豆,美军却是每日的山珍海味,餐后的尽情狂欢……

由此可见,中国人的决心与团结是无论那个国家都比不上的。即使待遇与美军有着天壤之别。以至于最后,当美军返回途中看见被冻成了冰雕还依旧保持着射击姿势的中国志愿军时,他们的将军史密斯笔直地敬了一个军礼,说道“面对如此有决心的敌人,我们永远无法战胜他们!”

然而中国志愿军他们真正的决心,也正源于自己爱国的情怀:愿我们的下一代,不再是一个充满硝烟的年代吧!以及杨根思的“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等等英雄们的豪言壮语都可以充分体现出他们那难以磨灭的决心。无论干什么都坚决果断,并且特别冷静,似于已经置生死于度外了。这样如此富有决心的人,他的精神一定是永远不可被打败,被摧毁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决心。无论是打败某个厉害的学霸,还是想在某方面超过一个人,或许,一下决心,就会成功呢!

再看看身旁璀璨的灯光,那时中华人民最大的心愿,不正是这和平的灯火吗?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9)

周末,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弟弟一起观看电影《长津湖》。观看时,我的双眼在顷刻间不知不觉地湿润了——这许多鲜活的生命与灵魂,为什么会无怨无悔地把自己奉献给异国的灾难?这种高尚又伟大的情怀,到底从何而来?“是的,中国与朝鲜是朋友啊!唇亡齿寒——朝鲜没了,新中国能长久吗?”爸爸笑着答道,看着好奇的我。现在一想,一定是爱国的精神在支撑着烈士们奋勇杀敌。他们是真的深深地爱着自己的祖国啊!

1950年,中国第九兵团初入朝鲜。需要再一次踏入硝烟弥漫的战场的消息又一次传入了士兵们们的耳边。这些为我们挡风遮雨的烈士们,在当时,他们到底是抱着怎样的心情步入异国他乡的呢?我想不明白。但是,任何人都清楚,他们如此奋勇、如此拼命地战斗,是为了什么。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忍受着寒冷,端着步枪,在凛冽的寒风中,宁愿化为冰雕,也丝毫不愿退缩的。这种极其伟大和乐观的精神,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爱国。是的,就是这两个伟大却又十分平凡的字眼,在这些战士们的心中扎了根。当那许多无名的烈士们,抱着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时,当那许多无名的英雄们在雪地里冻僵时,正是这两个简单的字在他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发扬壮大的时刻。爱国情怀支撑着他们已近奄奄一息的躯体,一次又一次地击败美国的王牌军团。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强,则国强。是的,我们一定要如饥似渴地学,吃苦耐劳地做,才会使自己强大,才会使我们祖国的未来强大。身为学生的我们,其实也可以做到“精忠报国”。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已经寄托在了我们的身上。你,准备好为它而奋斗了吗?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10)

春节档的电影中,有一个格格不入的战争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这是电影《长津湖》的续作,虽说我没看过预告片,对剧情没有一点了解,但仍想去看看。

对如电影名所言。这次电影的主要场景是美军撤退的必经之路——水门桥,七连的任务,就是将这个桥彻底炸毁,阻止美军撤退。虽然已经做好了十足的心理准备,但看着队员们一个个壮烈的死去,仍是差点落下泪来。电影的制作也十分完美,时不时地慢镜头,让人有一定时间去理解战场的情况。最后规程时,一整个七连就剩了伍万里一人,但当指导员问他的愿望时,他立刻将一句话说出了口:“恢复七连建制。”

真正的战场远比我们想象的可怕,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葬送性命,但即使如此,这群中国军人还是义不反顾地冲上了前线。面对了自己亲人和挚友的离去。他们能做的,只有继续战斗,让祖国的后代,不再生活在硝烟之中。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11)

于艾佳四年级

周末,我观看电影《长津湖》。《长津湖》讲述的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长津湖战役。

刚刚结束解放战争,回到山清水秀的家乡,本以为可以享受幸福新生活的战士,被召回部队。

他们匆匆上车奔赴战场。明知道战场上天气严寒,可战士们匆忙上阵,没有时间领到棉衣。站台上的人们纷纷拿起棉衣扔向车上,有的解开扣子,脱掉自己身上的棉衣、厚衣服,大家都想着哪怕一点点也能给战士们些许的温暖。

一条红色的、软软的毛围巾被扔上火车,看着那红围巾,我的心暖暖的。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从来就不缺少这样暖人、暖心的场面。就在前不久的抗击新冠病毒的战斗中,就有好多好多这样温暖、坚定的场面。每每看到这些,我的眼睛总会湿润。

战斗残酷地进行着,英勇的志愿军战士将美军围在了包围圈。面对勇敢、顽强不屈、不畏艰险的志愿军战士,美军狼狈不堪,落败而逃,一个士兵前来报告:前方发现狙击部队。但走到跟前才发现,一个个手握钢枪,埋伏着的志愿军战士已经成了冰雕,他们至死都保持着枪口对敌,严阵以待的姿势。

我感到周身的寒冷,仿佛置身在冰雕战士身旁,多想给他们披一件棉衣暖暖身体,帮他们搓搓手,再握紧钢枪。多么希望,天气突然变暖,让他们站起来,截住逃窜的敌人,欢呼着迎接胜利!

我的心暖暖的,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最可爱的人,才有我们今天幸福、温暖的生活。

共产党是太阳,生长在红旗下,我们的生活多么温暖,多么幸福。回顾百年历程,是多少先烈的献血和生命,铸就了新中国的辉煌,换来了我们幸福美好的生活。

暖阳下长大,我要努力学习,把温暖传递,用爱心对待同学、亲人,用微笑面对每张熟悉的、陌生的面庞,不负冰雕战士的期望,学好本领,为祖国争光!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12)

《长津湖》,让观众对此有了更深的感触:这些回家的烈士,可能是个脾气倔强、从不服输的愣头青,可能是个希望早日和家人团聚的老兵,可能是个重情重义、时刻想着别人的好兄长……他们离我们并不遥远,就和今天身边可爱的年轻人一模一样,就好像是我们的朋友、兄弟。

他们很“普通”,可在国家和民族面对挑战的关键时刻,他们又能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用血肉之躯护佑着我们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最伟大的英雄也是最可爱的“人”,这正是广大观众看完后红了眼眶的原因。

从“高大全”的英雄人物到对复杂人性的刻画和塑造,这不光是电影叙事语言的转换,也是国产电影审美风格的不断更新。可感的电影艺术才能真正动人,宏大的叙事、伟大的时代应该投射在具体的人物和生活之中。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伍千里及时阻止了弟弟杀害已经没有抵抗能力的美军指挥官。他说得很清楚:有些枪可以打,但也有些枪可以不打。中国人是热爱和平的,中国以前不会,现在不会,将来更不会主动挑起战端。这个道理不需要过多的阐释,就隐藏在电影的镜头语言之中。

《长津湖》正和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主旋律电影一起,把“中国故事”“中国精神”讲得越来越精彩、生动。

电影长津湖观后感(篇13)

提到长津湖,你可能会想到它只是朝鲜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或一个地方罢了,只有你看完电影《长津湖》才知道,长津湖不是一个普通的地方,它是一个壮烈而又伟大的地方,它是一个埋葬中国无数烈士尸骨的地方。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的率领下,跨过鸭绿江,赶赴朝鲜战场,揭开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长津湖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中发生在长津湖地区的一场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志背负着全国人民嘱托,背负着保卫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的安全。他们不怕严寒,不怕牺牲,在缺吃少穿的情况下凭着钢铁般的意志,打退了美军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为停战谈判奠定了胜利的基础。

最让我感动的片段有两个,第一个是:连长伍千里带着哥哥的骨灰返家。夜晚,兵团紧急召集,刚刚归家的伍千里要立即启程,赶往前线。他走的时候,年迈的父母含着热泪望着他。伍千里毅然决然奔向前方。这让我想到了正是无数的英雄,舍弃了自己的安稳的生活,舍弃自己要侍奉的年迈的双亲,舍弃了自己的温暖家庭,才挽救了我们这个祖国,挽救了一个大家。

第二个人的是雷公。在长津湖发起总攻之时,敌人放了信号弹,引来了敌人的猛烈攻击。他冒着生命危险,开车载着信号弹冲进了敌军的阵营,在被炸弹炸翻的车里战友们救出了他,当时他的躯干已经残缺不全了,被炸伤的地方不停的涌着鲜血。“疼…疼…疼死我了……”断断续续的微弱的呻吟声一直在重复这几句话。这触目惊心的一幕让我幡然醒悟,原来英雄也是英雄也是一个普通人,他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会疼,也会害怕。但他们心怀大爱,他们说,打仗的苦我们吃了,我们后代就不用吃了。这让我想起了烈士陈乔年(陈独秀次子)也说类似的话:“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享受前人披荆斩棘的幸福吧。”如果没有前人的英勇无畏和壮烈牺牲,哪来的我们的幸福生活?

看了电影《长津湖》,我泪流满面,我感慨颇多。我想大声告诉我的同学和朋友:“珍惜当下的和平生活,好好学习吧,这是无数革命前辈们用血肉之躯换来的;珍惜粮食吧,我们衣食无忧的好日子,是无数的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

相关阅读

  • 2024长津湖电影观后感

    从哪些方面写作品名的观后感比较合适呢?好电影往往是深入人心的,为了及时记录我们的感悟和思考,我们可以写一篇观后感。观后感是对现实生活和教育价值的思考和总结,观后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世界和人性,本文将从多个角度为您介绍有关“长津湖电影观后感”的相关信息,相信你有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信息!...

  •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实用5篇

    深度解读一部作品之后,优秀的电影尤其能够引发人们的深思。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在观影后撰写一篇观后感,而写观后感则需要我们挑战思维的极限,不断追求创新和突破。那么,如何才能写出一篇深受读者欢迎的观后感呢?编辑为大家准备了以下的"长津湖电影观后感",希望您在阅读本文时能够获得愉悦的体验!...

  •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实用四篇

    我对于如何写作的书籍或影视作品的观后感,有一些个人的想法和建议。观后感的写作格式可以根据你自己的喜好和需要来进行,没有特别固定的要求。但是,在撰写观后感时,我认为可以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可以简要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主题。例如,你可以提到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或导演的相关信息,以及作品所探讨的主题...

  • 长津湖观后感三篇(分享)

    长津湖观后感冰雪长津湖讲的是抗美援朝的故事,讲述了在长津湖战役的时候一个志愿军连在冰天雪地之下依旧镇守阵地,为长津湖战役做出了伟大贡献的故事。整部电影非常震撼,他们冻成冰雕的片段完美地表现了他们死去的...

  • 长津湖电影观后感(热门十一篇)

    在这里作者为大家推荐一篇值得一看的《长津湖电影观后感》文章。全身心地沉浸于影视作品中,可以让人获得很多启发,相信大家的见识也会得到扩展。观后感是对生活和社会现象的认知和思考,它也是促进我们学术成长的一种很好的练习。感谢您的阅读和收藏,也请不吝将它分享给您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