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系列六篇

发表时间:2024-02-08

按照平时学习工作的要求,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有哪些范文值得参考呢?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系列六篇”,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篇1】

1950年10月5日通过中央政治局决定出兵抗美援朝,在做出艰难决策后,彭德怀评价毛主席拥有卓越的洞察力和判断力,并通过历史的进程证明了毛主席的英明决定,抗美援朝解决了我国东北的巨大威胁,从而也验证了决策的重要性。

10月25日在彭德怀带领下的中国志愿军首战告捷,更是占领了黄草岭、云山等重要高地,粉碎了麦克阿瑟在感恩节前结束战争的美梦,首战告捷不但鼓舞了中国志愿军的士气,更为持续作战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从这点来看决策后的首要目标非常重要。

彭德怀时常翻看两本书分别为《麦克阿瑟》及《麦克阿瑟的两栖作战》,就是凭借着对麦克阿瑟的了解,在11月13日作出诱敌深入的大胆计划,而在最后阻击敌军的1营3连担任着正面阻敌的艰巨任务,120人仅仅剩下7人这一战役被志愿军领导授予了“攻守兼备”的旗帜,并记集体特等功,在随后的战斗中志愿军成功取得了第二次战役西线作战的胜利,彻底在朝鲜站稳脚跟,彭德怀写下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万岁、三十八军万岁,从而使三十八军有了一个万岁军的称号,在工作中每一次的事件都是一场战役,不但要思考决策,更要初见硕果,而树立典型,鼓舞员工又是重中之重,勇于斗争,具备牺牲精神,将使命牢牢地落实在工作中。

牢牢抓住骨干精英才能屡战屡胜,不断发展骨干精英,不断强化他们的思想认识,使其认识到宁可牺牲也要坚守阵地的精神,此次学习令我受益颇多,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重温抗美援朝的国家历史,从而吸取更多能量。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篇2】

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家记忆》栏目摄制的20集大型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将在10月12日起在CCTV-4晚8点档黄金时段连续播出。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用客观资料重现那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该认真观看,因为这是我们昨日的雄伟壮举,这是激励我们今天奋斗前行的历史丰碑。

抗美援朝伟大胜利提升了我们中华民族的自信心,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为我国赢得了和平发展的基础和环境。抗美援朝打出了威风,消灭了世界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历史意义深远。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一个敢于亮剑的国家和民族,才能在世界上赢得尊严;某些国家依靠军事霸凌打压中国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今天,我们通过纪录片重温抗美援朝伟大胜利,就是不忘历史,传承精神,更加坚定我们实现复兴伟业的雄心壮志。

抗美援朝精神是我们今天奋斗复兴伟业的宝贵精神财富。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外部环境出现更多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我们将面临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抗美援朝精神为我们输入攻坚克难的磅礴能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说:“要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挑战,没有斗争精神不行。在抗美援朝中,我们铸就了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是我们今天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的强大精神武器。

让抗美援朝伟大胜利“活”在我们的头脑中。纪录片《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高度还原并全面回顾了抗美援朝战争历程。我们能够在解密部分珍贵档案和电报,拍摄的百余件抗美援朝珍贵文物,部分历史影像画面中感悟那段真切而伟大的历史;我们能够在倾听对抗美援朝的很多亲历者抢救式采访中感悟抗美援朝战争的一枝一叶;我们能够在学习国内外权威专家,对抗美援朝战争的国际背景、战役经过和历史细节进行权威解读和深度剖析中认识这次战争的伟大内涵。这部纪录片充分利用拍摄素材和挖掘而来的大量珍贵历史影像、文物、档案,对节目内容进行忠实呈现,让历史活在我们的头脑中,震撼心灵,引人深思,激人自信。这是一部历史教科书,这是一门中国励志课。我们应该认真观看,深度思考,重温历史,更加坚定我们今天实现复兴伟业的志向和信心,从抗美援朝胜利走向复兴伟业胜利。

百年变局,波诡云谲,我们坚定复兴伟业雄心壮志。当前,全球疫情依然泛滥,世界风云变幻,单边主义、霸凌主义抬头,外部环境风雨飘摇。国内,我们正处于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历史时期,将出现很多未曾遇到过的新问题。今天,我们重温抗美援朝历史,弘扬抗美援朝的伟大精神,坚定我们自己的道路,我们就能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就能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就能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就能完美收官“十三五”,奋力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宏图伟业在前,锦绣前程闪光。只要我们坚定复兴伟业雄心壮志,就能一定能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历史总会有特殊的时间节点,时代总会有不同的精彩使命。今年是志愿军抗美援朝7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我们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我们将进入新的奋斗时期。越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越需要我们重温历史,汲取滋养,铭记历史,坚定前行。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穿越时空,放射璀璨光芒,是矗立在民族复兴航程中的灯塔与坐标,照亮我们的奋斗征程,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从今晚开始,我们要在在观看《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更加坚定复兴伟业雄心壮志。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篇3】

在该旅合成一营二连荣誉室,一把锈迹斑斑的军号被放置于显眼之处。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嘹亮的军号声,总会让来犯之敌心惊胆战。如今,作为英雄的传人,二连将这把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传下来的老军号,作为连队官兵的精神图腾。

“在激昂的冲锋号声里,二连的前辈们打出了国威军威,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指导员杜昊介绍说,“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由新任司号员从上一任司号员手中接过这把军号。”

上一任司号员,是连队的装甲技师侯金亮。

去年8月,二连组织步战车战斗射击考核,参考的210号车动力系统突发故障。现场情况十分紧急,故障车辆正停在射击跑道的中间位置,前边和后面的车都还在射击,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误击误伤,后果不堪设想。

千钧一发之际,侯金亮冲上前去,对车辆进行检修。炎炎夏日,车内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动力舱更是烫得让人下不了手。侯金亮冒着危险,迅速完成启动电机线路的接续。短短5分钟后,车辆重新恢复性能,顺利完成实弹射击任务。

“作为二连的兵,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就应该敢于冲锋、敢于亮剑。”接过军号,新任司号员叶治江的耳旁久久回荡着侯金亮的这句话。

在该旅,“忠勇善战、创新争先”的“飞虎精神”,在官兵血脉中代代传承,不断激发起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

时至今日,该旅装甲侦察连连长刘浩,仍然难以忘记两年前的那次比武。

12月,在“精武-”军事比武竞赛隐蔽行军课目的比拼中,刘浩带领参赛班组克服伤病的疼痛和严寒的考验,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铆足了劲儿向终点进发。临近尾声,当赛程只剩下最后3公里时,大家兴奋地发现,他们仅用时2小时18分钟,这比平时训练的成绩要好得多。

“同志们,前面几项课目中,我们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相信你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见状,刘浩一边组织大家整理身上的装具,一边跑到队伍左侧,激励大家向第一名的荣誉发起冲击:“同志们,我们是‘飞虎传人’,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冲下去!”

一声令下,大家的战斗精神瞬间被点燃。队员们咬着牙、拼了命地往前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最终,他们以优异成绩在所有合成旅中排名第一。

战火硝烟去,铁血今犹在。人们欣喜地看到,忠勇善战的“飞虎”血脉,依然在这支部队官兵的身上流淌着。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篇4】

说起战争年代的经历来,老人依然记忆犹新。

白德善老人小的时候因家境贫寒四处流浪,吃不饱、穿不暖,1947年7月,14岁的他,在陕西省神木县参军入伍。

白德善告诉记者:“为什么那么穷?穷是谁造成的?国民党这三座大山压着咱们,还有地主的剥削。所以,我们下定决心,不怕牺牲,要把这三座大山推翻。”

白德善老人说,枪林弹雨也不怕,就想着多消灭一个敌人。战友们一个一个在他身边倒下了,他顾不上流泪,只有咬着牙踏着战友的尸体往前冲。

1952年,白德善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老人回忆说,他和战友们白天打仗,晚上躲在防空洞里,每天只吃一顿饭。在一次战役中,战斗很激烈,敌人的轰炸机狂轰滥炸,后勤人员也牺牲了,阵地上到处都是焦土弹坑,他的听力也受到了损伤,但依然坚守在最前沿,因表现突出,荣立了三等功。

听着白德善的故事,感受着身边安宁的生活环境,记者对眼前这位老人,充满了无限的敬意。

解放后, 他工作兢兢业业,从来没有私心杂念。在旗乡企局工作时,单位盖了几次家属房,他都让给了困难职工,一直到离休也没分到房。全家有四个下岗职工,老人从没向组织张过一次口。而且,在他的影响下,大儿子和孙子也先后光荣参军入伍。

白德善三儿子白利平告诉记者:“一开始我和媳妇儿都下岗了,拜托我父亲去找领导们说说,希望能给我们两口子安排工作,我父亲说不行,咱们不能给政府找麻烦,下岗的人多了,又不是只有你们两个。我父亲平时就教育我们,有什么事情都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力更生。”

今年新冠疫情爆发后,白德善看到公安民警、医护人员放弃休假,不分昼夜奋战在抗疫一线,他将10000元的爱心捐款交给了伊旗老干部服务中心,以实际行动助力抗疫。

白德善说:“疫情这么严重,国家有困难,我们应该为国家分担。”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篇5】

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出兵朝鲜,为援助朝鲜、保卫中国安全,与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的战争.这场战争,志愿军得到了解放军全军和中国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持,得到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配合.10月25日定为抗美援朝纪念日.

烈士当中,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战友伤、自己上、炸死敌军的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有双腿伤、忍痛爬、捐躯开路的许家朋,有子弹打光拉响手榴弹冲向敌人的孙占元,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战终日、歼顽敌、屡建战功的杨春增,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

在朝鲜牺牲的十几万名烈士,他们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有:邱少云 黄继光 杨根思 罗盛教 毛岸英等.

无数先烈的鲜血,洗染了胜利的军旗,浩荡的铁流里,我看见了长辈伟岸的身驱,是他们,在为民族争解放,为人民争自由的战斗里,创造了伟大的功勋.我们不能忘记那段历史,更不能忘记战争中牺牲的先烈,解放军的丰功伟绩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不久前我刚在网上看了一些关于《抗美援朝》的抗战事迹,这篇文章讲述了1950年6月间,美军悍然侵朝鲜,打到中国边境线,严重威胁到我国的安全,彭德怀率兵赴朝鲜,五战五捷定大局,将美军赶回“三八线”。读完文章后,文中的抗美援朝烈士们的故事就像短片一样在我脑海中浮现,一位位英雄用他们的血肉之躯保家卫国,从他们的事迹中我也领悟出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和精神。

邱少云在执行391高地反击任务时,和战友们埋伏在距离敌军只有60米的草丛中,不料有一颗炮弹在他身旁爆炸,引起了大火,火一直蔓延,直接烧到了邱少云身上。可是邱少云为了不暴露目标,保证战友的安全,他忍受巨大痛苦,让熊熊大火夺走了自己的生命。战友们都说邱少云没有死,他在烈火中永生!是啊,他们说得多好啊!邱少云为了党和人民,虽然在烈火中葬身,但是他的意志,他的心,永远在烈火中永生!

1952年10月19日,黄继光所在的部队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射击,部队连续几次冲锋都没有成功,在这关键时刻,黄继光主动要求参加攻坚小组,负责消灭这个火力点,在战斗中,一名战友牺牲了,另一名战友也负伤了,黄继光又受了重伤,可他依旧不顾一切地爬到敌人的枪口旁边,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机枪眼,为大家争取了时间,创造了机会,最后光荣殉职。

不畏惧生死的吕松山,

吕松山原来是一个技术工人,后来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当上了一个战斗连队的小组长。那一年十月的一天,快接近黄昏的时候,攻击信号打响了。吕松山这个小组的任务非常艰巨,就是要摧毁敌人的核心工事。他们冲进去的时候,敌人的子弹“嗖嗖”地飞过来,好多同志都负伤了,可是吕松山还是坚持了下去。他朝敌人的战壕里一发一发的打枪,不让敌人出来。终于,敌人投降了。可是还有几个胆小的美国鬼子窝在战壕里,趁着这时打中了吕松山的肩膀,吕松山咬咬牙,在把所有的敌人都俘虏后,终于支持不住昏了过去……

在整个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先后有三十多万名英雄和近六千个功臣集体。很多烈士都没有留下照片。今天,我们已经无从知道他们的形象,更多的英雄甚至连名字也不为百姓所知,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这个世界最可爱的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悍然入侵朝鲜。并且,美国多次派飞机侵入我国领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入侵我国台湾海峡,严重威胁我国的安全。同年10月,以彭德怀为司令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拉开了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的序幕。

这时的新中国成立刚刚一周年,在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等各个方面仍然困难重重,我们伟大的祖国还处在艰难时期。抗美援朝的前线上,广大志愿军在粮食和衣服补给相当困难的情况下,仍旧保持高昂的革命热情和强大的战斗力,不惧艰险、勇往直前、浴血奋战、不怕牺牲。在战斗中涌现了大批的战斗英雄,有抱炸药冲敌阵与敌同归于尽的杨根思;有挺胸膛堵枪眼视死如归的黄继光;有卧火海忍剧痛维护潜伏纪律的邱少云;有抢修桥梁保畅通英勇献身的杨连第;有冒严寒跳冰窟救少年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有志愿军第一人、领袖之子毛岸英……?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这种忠于祖国、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极大地鼓舞着广大战士,也有力地震慑了敌人,同时也重重的震撼了我的心灵。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他们是“最可爱的人”。是他们用宝贵的生命,顽强的毅力,视死如归的精神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贪于玩乐,虚度光阴呢?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祖国的未来,我们应该肩负起我们的责任。好好学习,掌握渊博的知识,学习先进的技能,树立责任感,具有凝聚力,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成为最有用的人。我很喜欢林肯说过的一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古往今来,有无数像志愿军战士那样的人,在祖国危难时刻不惧艰险,挺身而出。而今天,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有一个名字,每一次听到都会觉着有了他就有了主心骨,就会满怀希望,就看到了光明,他就是钟南山院士,我们敬爱的钟爷爷,一位84岁高龄的老人。他曾在前击退了肆虐的非典。如今,国难当头,他肩负着全民族的希望,义无反顾奔赴武汉,与病毒赛跑,与生命赛跑。自己扛住危险,把安全带给全国人民。他是伟大的“逆行者”;他是全国人民的定心剂;他是我们的超级英雄,坚定而无敌。

可是我们的钟爷爷也会累,国之危难让他忧心忡忡,艰巨的工作让他满是疲惫。我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张图片:在赶往武汉的列车上我们敬爱的钟老睡着了,灯光照着他早已花白的头发,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眉头紧锁。他的眼镜还架在脸上,电脑屏幕仍然是工作状态。这张图片,让全国人民心疼这位平凡而又伟大的老人。到底是什么力量支撑年迈的他如此超负荷的工作呢?当然是钟老的爱国信仰,无私的奉献精神。这才是我们应该去学习,去敬佩的偶像。我们应该心怀和钟老一样的信仰:爱国。

富裕、无忧的生活,让现代中学生的我们迷失了自己,不知道到底学习是为了什么?今天,我们的偶像用实际行动为我们回答了这个问题——为了国家,为了国家面临危险时,我们有能力尽自己的一份力,这才是我们学习的信仰,也是我们每个人存在的意义。

目标再远大,也要从小事做起。我们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耐心整理好每一条笔记,勤奋背好每一篇课文,严谨对待每一道题……前有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今有我们“为中华之安全而读书”。刻苦学习,终有一日我们也能像我们的偶像那样报效祖国。

他们是楷模,是榜样,是真正的英雄,值得我们永远敬佩和学习。

抗美援朝纪录片观后感【篇6】

当时,战士们隐蔽的洞口均有伪装。然而有一次午饭时,文工团的6名战士由于经验不足,在洞口前围着吃饭。排长一看,马上过去提醒他们要注意隐蔽,但话音未落,敌人的坦克炮就打过来了,“轰”“轰”两声巨响,炮弹爆炸,当场牺牲了3人。

“战士们都恨得牙痒痒,铆足了劲要给美军点颜色看看。”孟昭身说。

对待敌人的坦克,只能靠坦克。为了发挥好坦克的作用,部队经过研究确定了打法。“首先是选好位置,挖好掩体,让坦克进入掩体里伪装起来。美国兵虽然能听到‘隆隆’的声音,但他们太狂妄了,不把中国坦克放在眼里,也想不到我们会主动攻击。”

坦克伪装起来后,一辆坦克锁定敌方三个目标,一个目标两发炮弹。“坦克是圆座的,伪装好后,在掩体里对进攻目标校正好方向和度数,按照统一的指挥进行射击,这个战斗方式的效果很好,重挫了美军的锐气。”

孟昭身说:“总攻开始后,我们的大炮一起轰鸣,敌人纷纷躲进坑道、掩体。等我们的炮声一停,敌人以为没事了,又钻出来。这个时候我们埋伏的部队一声号令,就像猛虎下山一样,呼喊着冲上去,把敌人的阵地占领了。”

在这个区域,孟昭身和部队一直坚持到了1953年7月。

如今,孟昭身仍秉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一把椅子他用了一辈子,家里卫生间用的还是拉线开关的灯。“我这一生经历了许多战争,很多战友永远留在了战场上,他们没有留下后代,和他们相比,我很知足、很幸福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