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2012》电影有感作文基础版

发表时间:2022-12-05

观2012有感。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可以提高我们对思维的训练。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观《2012》电影有感作文基础版”,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20xx》这部电影。这部影片展现了世界末日来临之时,各地遭受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灾害的时候人类做出的种种表现和发生的各种情况。在世界末日来临之际,与生命相比,一切事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了,在紧张的环境中大家都在想如何逃生,可是冷静下来仔细想一想,不但有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而且还有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了世界末日的降临。虽然现在还没到世界末日的那一天,但是关爱我们的家园地球,已经迫在眉睫!

作为我们小学生,该怎样来呵护我们的地球呢?

我们应该节约每一滴水。坚持做到随手关好水龙头,从饮水机倒水,喝多少倒多少,做到没有剩余的、浪费的水。积极寻找生活中其他节水的小技巧,让水循环使用。譬如:拖地的水我们可以拿去浇花;洗脸的水可以拿去洗衣服;我们还可以把衣服集中一起洗,这样一样可以节约水的消耗量。

我们应该节约每一度电。在这个时代里,电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每一天在电灯下学习,工作;我们每天用电话来传递讯息;夏天,我们吹电扇;冬天,我们开空调。这些我们都需要用电。电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必须要做到不开无人灯,合理使用家用电器。更应该广泛寻找并实践节约用电的小知识,小窍门。

我们应该节约每一张纸。纸是从木头变化而来的,节约用纸,就是节约树木。而纸和树木对我们都有很大的用处,树木能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防风降噪,它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用纸写字,计算时,你又是否想到过那些有过沙尘暴的地区都是因为缺少树木而带来一次又一次灾害。我们应该坚持做到作业纸双面使用,多用手帕少用纸巾,把旧教科书送给有需要的朋友。

我们应该节约粮食。古人李绅写古诗《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他这是想告诉我们,我们吃的每一粒米,每一片菜叶,都是人们辛勤劳动的果实。我们应该坚持做到吃饭不剩一粒米,剩菜打包不浪费,尽量少吃零食,过健康俭约的生活。

我们不仅要自己时时处处节约资源,我们也应该当好小宣传员,向全社会积极宣传,建议他们到酒店聚餐结束后,养成吃不了兜着走的好习惯;建议他们少用或不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一次性打火机、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杯子等物品。

如果我们不做到这些,那么这个世界就可能真的变成电影《20xx》中的场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地球,需要每一个人的力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共同创建环境美好的文明社会!让20xx世界末日永远停留在电影里,永不成为现实!

bijiaogaO.Com精选阅读

观电影青春雷锋有感 心得体会怎么写


星期六,我们学校组织观看了一部叫《青春雷锋》的电影。

电影描述了雷锋报名当炼钢工人,再到部队参军,最后牺牲的经过。雷锋叔叔是一个积极上进的人,他报名当工人是为了帮国家炼钢。可组织只分配了一个推平煤土的任务给他。工作时,他就闹起了小情绪。第一天工作就将黄土推进了煤里。乔安山教训了他:“煤的质量直接影响钢材的质量,你要毁掉多少钢材呀!”雷锋听了很惭愧,认识到错误后,他马上改正了错误,经过辛苦的练习,他在推煤比赛中得了第一名,而且煤里没有一丁点黄土。

在观看电影过程中,曾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在当时每个月只花5角钱,每月部队给他发6元钱。当有灾难发生时,他拿出100元来捐给灾区,100元在当时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在当时令所有的战士惊讶至极,雷锋牺牲时只有22岁,却为人民做了无限的好事。

边看《青春雷锋》我也想到了我们当今社会。这个社会是个鱼龙混杂的社会,既有着像雷锋那样的人,当然也存在着人渣。叶树元,一个普通的公务员,十五年来,他共拿出三十多万元资助了三十三名贫困孩子,尽管他债台高筑,家庭破碎,寄人篱下,但他无怨无悔,这难道不是雷锋精神的再现吗?

雷锋叔叔是个热爱国家,不怕吃苦的人,军队来招兵时,他立刻报了名,但是他大部分条件都不合格,乔安山跑到招兵处长那儿,说出了雷锋的悲惨遭遇,他自己也去进行了毛遂自荐,表明自己的决心。招兵处长同意了他的请求,他成为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但在第一次训练扔手榴弹模型时,大部分人都扔了四十多米,瘦小的雷锋只扔了二十多米,于是,他每天晚上都去练习,终于扔出了三十多米的好成绩,这说明:只要坚持不懈,有自己的目标与不服输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因为这件事,雷锋被评为了模范标兵。

雷锋叔叔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他将自己的积蓄全部寄给了生活困难的战友家里,和一些正闹水灾的地方,而自己却省吃俭用,一双袜子补丁摞补丁,厚得成了鞋子。

雷锋叔叔是一个舍小家为大家的人,一次,太子河决堤了,他不顾暴雨去通知老乡,路上摔了一跤,血流不止,但他还是坚持去寻找直到敲开了门倒在老乡家里。

复原后,雷锋教乔安山开车,乔安山倒车时不小心撞倒了一个柱子,粗壮的木杆打中了雷锋叔叔,他牺牲了。在电影最后,牺牲的雷锋站了起来,雷锋叔叔虽然死了,可他的精神将永存。

看了这部电影,我懂得了许多:做人,做事要向雷锋叔叔学习,是一滴水就要滋润一寸土地;是一线阳光,就要照亮一分黑暗……

雷锋,这个伟大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辉。他把自己旺盛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的高尚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必将在我们青少年一代身上不断发扬光大,他那不可磨灭的美好形象,将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有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作文300字(精选好文)


在9月2日那天,我观看了CCTV1的《开学第一课》。

这个节目的主题是“发现身边的美”,让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刘洋阿姨的一番话,她讲述了宇宙的美;还有姚明在非洲大草原里看见了许多在中国很少能看见的动物,他讲述了动物的故事。

我觉得美就是去帮助别人,我看见了楼下有一位老奶奶,她义务种树,每天都累得满头大汗,她为了小区环境更美、空气更好而不顾辛苦为大家种树,我认为她的所作所为很美;还有一位修鞋的爷爷,他生活很简朴。他修东西收钱很少,甚至有时还不收钱,他无私的奉献是为了大家生活更美好。我认为这位修鞋的爷爷也很美;下雨了,当我们上学走在路上时,总有人早早地在积水路段铺上垫脚石,虽然我不知道他是谁,但是我们心里十分感激他。

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然后学习他们的做事原则,你一定也会变得更美!

指导教师刘淑华有感作文300字》

观东京家族有感(精选好文)


观东京家族有感

没有看过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影片整体上拍得很精致,真实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长子幸一,医科博士,自己在东京开办诊所,是父亲的骄傲。稳重成熟的外表之下难免让人觉得过于严肃,只认可成功且有抱负的人生,对弟弟和自己的孩子都过于严厉了。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态度粗暴,从来没有想过好好的与他们沟通,就连妻子文子也是这样,动不动就把小儿子推到一边,完全不顾小孩的感受。见到父母之后,母亲谈起小儿子幼时的同学,小儿子随口只是说这同学高中时候是不良学生什么的,大哥居然就在旁边训斥弟弟,你自己先能够生活自立了再去评价别人吧。可见在他看来,弟弟过着的就是不良学生一样毫无价值的人生。

女儿滋子,大概是影片中最让父亲伤怀的孩子,被滋子拒绝住在她家以后,老夫妇两个坐在广场,父亲喃喃道,女人是不是一结婚就走进了坟墓,结婚以前那么柔顺可爱的女儿现在居然也变得如此薄情寡义。建议父母住到宾馆里去的也是滋子,就连母亲生命垂危的时刻,还在抱怨为什么要在这么忙的时候发生这种事情,对弟弟也是这样,自己不去车站接父母,弟弟去错了车站还被姐姐埋怨真是笨蛋,连车站都记不清楚。

弟弟,昌次才是最可爱的孩子。影片中有两个片段印象深刻,开头父母到了长子家中,跟长子和女儿的画面固然温暖,但是整个气氛却略显沉闷,小儿子一进家门跟母亲之间的那种亲密的互动,浓浓亲情才透出来。再有就是母亲躺在医院的病榻,长子与女儿的冷静,还是一样沉闷的镜头与气氛,直到小儿子到达医院抱住母亲痛哭,说着跟母亲聊的那些事情,整个画面才活了起来,一下子悲痛就涌了出来,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影片开头姐姐埋怨昌次去错了车站,还有哥哥的训斥,昌次都讪讪的不言语。反倒是小侄子看到昌次各种亲热腻歪,远比自己父亲亲热的多,昌次还对侄子说要好好学习,不要像自己一样学习不好会让父母伤心。

母亲赶去昌次的住所,心想必然是各种脏乱差,结果干净整洁温馨有加,母亲给昌次做饭吃,昌次一点也不客气,只顾自己吃喝,真真就是母亲注视下的小男孩,反观父亲对昌次的不信任,认为昌次不努力生活才会这样糟糕,母亲对昌次的评价顶多只是一句:这个孩子就是这么怪性格。

本质上,父亲与长子幸一对待孩子的态度基本相似,孩子有出息,自己就觉得骄傲,他们看来这才是孩子该做的事情,所以就算爷爷奶奶千里迢迢来东京,长孙还是一样要去补习学校补课,不参加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一切娱乐活动。

对比影片最后,父亲对昌次的看法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认为昌次温柔的性格才是他最可贵的地方,正是在提醒父母对待子女的看法需要改变,并不是传统一味认为的有出息的孩子才是好的。

影片中两个地方耐人寻味,父母还没到的时候,媳妇来子说,晚饭做牛肉火锅怎么样啊,还需要再做个XX吗?幸一却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大概也是觉得会很麻烦吧,比起父母热情的为每个人准备礼物真是不禁感慨,父母只是孩子的过客,孩子却是父母一生的牵挂。最后幸一说,要父亲跟他一起去生活,妻子来子却道,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不过你是要准备扩建房子么?表面的热络下面还是藏不住的冰冷。老家里,邻居都会帮父亲每天洗衣服,各种照顾,身为子女却连一容身之地都不愿意提供。

父亲还对子女们说,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们回老家,你们妈妈会高兴的,女儿分分钟就开始惦记母亲的遗物,只有昌次一脸不高兴说姐姐太过分了。最后姐姐临走还说昌次你留下陪父亲多呆几天,就是这样只说不做,贪婪有加,让人生厌。

影片结尾,父亲发誓再也不去东京了,因为东京不是他的家,有老伴的地方才是家。

日本电影《东京家族》观后感《东京审判》观后感400字东京家族之1000字观后感

【热搜感悟】 观暖情有感


同样的事情,不同的人,想法自然不一样。如果我们需要发表自己的见解,见解的来源就是自己的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热搜感悟】 观暖情有感”,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观暖情有感1

在同学们的企盼下,在中午管理班时,影片《暖情》在学校的“梦想剧场”拉开了帷幕。

影片讲述了一个催人泪下、令人深思的故事。小主人公冬冬的妈妈下岗后,全家的生活就靠爸爸一个人的微薄工资支撑。后来,父亲同情工友小孙的遭遇,也选择了下岗。就在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妈妈竟然选择了离开,她丢下了年幼冬冬与昔日的恋人远赴大连,冬冬在家庭面临破裂的情况下和爸爸一起度过了自己六岁的生日,经济上的困难使他离开了心爱的幼儿园,和爸爸靠打工度日。对妈妈的苦苦思念使冬冬幼小的心灵受到了伤害,爸爸决定带着冬冬到大连去找妈妈,为了找到妈妈,懂事的冬冬和爸爸相依为命,靠送外卖、扫马路、捡破烂维持生活。父子还“拾金不昧”,把捡到的钱包还给了主人。 在冬冬幼小的心里始终坚信只有赚够了钱就能找到妈妈就能找到幸福。冬冬为了捡一个易拉罐被车撞伤住进了医院。冬冬的不幸感动了房东,房东把房租还给了父子俩。电视台的记者在节目中播出了冬冬找妈妈的消息,离家出走的妈妈流着眼泪来看望受伤的冬冬,妈妈回来了,可让冬冬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妈妈不能和爸爸在一起,为什么找到了妈妈就得离开爸爸。在和妈妈在一起的日子里,冬冬总是想着爸爸,在爸爸准备离开大连返回老家时,妈妈又把冬冬送回到了爸爸身边,临走时冬冬把一个装满了的存钱罐交到了妈妈手里,他真的希望妈妈能和他们一起回家。

在冬冬的感动和亲情的呼唤下,回到老家的父子俩意外地发现,妈妈和他们一起回来了。影片的最后的一行字“谨以此片献给天下所有的家庭”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暖情放映的几十分钟里,在场观看的我们全都随着剧情的跌宕起伏,跟小冬冬一起高兴,流泪。影片放映结束后,不少同学都流下了热泪。

观暖情有感2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去电影院看《暖情》,故事讲述了主人公东东因为家里穷,妈妈离家出走,东东为了重新得到母爱,与爸爸一起寻找妈妈。在寻找过程中,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妈妈,一家人得以团聚。

看完后,我深受感动,东东为了找到妈妈,和爸爸在城市里,为了攒够找妈妈的钱,为了自己的生存,他们到处拾破烂。特别是在东东捡到一个钱包后,在爸爸的教育帮助下,使东东知道别人的东西不能要,从小要做一个诚实的好孩子。最后,在爸爸的帮助下,把钱包还给了失主。东东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我生活在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庭,从小有爸爸、妈妈的关心、爱护,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更应该好好学习。希望东东找到妈妈后,能够像我一样,走进美丽的校园。

观暖情有感3

“大火无情人有情”,这句话在耳边萦绕时,让人不禁想起《暖情》这部电影,它讲述着一个本该幸福和谐的一家三口却发生了悲欢离合:冬冬的爸妈下岗后,家里因为没有经济来源,母亲离家,父子二人无奈之下,开始了那段渺茫而艰辛的寻亲之旅……

让我们把焦点聚集在让人感叹的那一幕:父子二人寻亲路上以捡垃圾为生,天真的小弟弟一心想着凑足钱后,母亲一定会回来的。看了怎能不让人感到心疼呢?一次,小弟弟捡易拉罐时,发现一个装有大量现金和几份证件的钱包。在憨厚老实的.父亲抉择下,他们把钱包归还给了失主。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父子俩,他们视金钱如粪土,即使电视上没有报道他们的动人事迹,在我心中,他们固然是名副其实的大英雄。

我想,像冬冬和他父亲的感人事迹每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我们学校最近也涌现了许多好人好事:有保护文物古迹的,有拾金不昧的,有助人为乐的等等。其中有件事情还是我亲身体验到的。那天,老天爷发怒了——倾盆大雨,当时的我心急如焚,因为我没带伞,只好呆呆地到学校大门口“站岗”。当我始终没盼到父母的踪影时,我泄气、沮丧,想哭的感觉油然而生。突然,一个熟悉的身影在我眼前停下,我一眼就认出是我的同桌小红。还没等我开口,她就把一把伞塞到我的手中,友善地说:“虽然我们有那么一点小小的‘摩擦’,但我认为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相信快乐能代替我们那小小的‘摩擦’,好吗?”我笑呵呵地说:“我们一直都是很好的朋友啊。”看着小红跟她的弟弟共撑一把伞消失在雨帘中,一股感激之情涌上心头,她们验证了人间真情,那是真挚的友情。此时,同桌的英雄形象更高大了。

《暖情》中真情的流露是那样的深刻,面对亲情,面对金钱,面对友情,面对各种诱惑,我们该如何选择?这部影片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主人公就是我们的楷模。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向父子俩学习,让我们一起用一颗善良的心,去对待周边的每一位朋友、亲人、同学……

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有感


提及道德,还需追根溯源,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在千年文明史中积淀了高尚的传统美德和优秀的民族精神。其中,儒家文化为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处处闪耀着德治思想的光芒。儒家文化奠基之作《论语》中开篇第二即是《为政篇》,且该篇首句即为"为政以德,譬如**,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就是说,只要统治者"以德治国",他就会像北极星那样,泰然处在自己的位子上,而老百姓却像众星捧月般环绕着他。道德在治理国家中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统治者对"道德"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来影响广大的百姓,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时,儒家文化相信"人皆可为圣人",相信人民群众与社会的统治者一样具有自我组织、自我管理、自我修正、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能力,相信人类可以凭借普遍的道德觉悟,建立一个符合正义的政治秩序,也就有了后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德治思想影响了华夏文明几千年。所以道德,一直都是维系我们民族荣辱与共,不断进取的精神力量,并且在社会主义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仍是支持我们民族和国家前进的动力,更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说起道德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我想起上小学的时候,那时正是大力倡导"五讲四美三热爱"的年代,"五讲四美三热爱"是道德规范,是衡量行为准则的标尺,更是当时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时间,道德俨然成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言必及道德,行必践道德,一股新兴之风吹遍神州大地。

哲人孟德斯鸠说过:"在一个人民的国家中还要有一种推动的枢纽,这就是美德。"的确,在良好社会风尚的推动下,社会在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正以日新月异的姿态迈向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国与国间的交流使我们的民族更具世界性,我们在发展的快车道上感到目眩,应不暇接。于是,经济的发展,文化的冲击,也让我们面临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关乎道德的挑战,有一种东西正背离了我们所熟悉的正确的方向,渐行渐远。社会中开始弥漫着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的风气,被所谓"现代人的生活理念"影响的很多人,思想混乱,道德缺失,是非、善恶、美丑混淆,开始为了物质享受而向自己的道德挑战,向国家的法律挑战。传统的道德被颠覆,我们处于一个道德失语、断层的年代。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胡锦涛总书记站在前瞻历史、展望未来的高度上,提出了"八荣八耻"这一社会主义荣辱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这"八荣八耻"概括精辟,内涵深邃,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明导向。"八荣八耻"的提出有如当头棒喝,令人警醒,仿佛回到了孩童时代,咿呀学语时天天吟诵的就是"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心立刻澄明如水,社会的喧嚣、纷杂不能动摇它半分。人们重新拾回了道德的标尺,认真学习"八荣八耻"这一发展着的道德观并发掘其深刻内涵,道德归来。但是细心的人发现,举国上下大家都在学"八荣八耻",可如果你问周遭的人"八荣八耻"的具体内容是哪些,估计能一字不拉地说出来的并不多,也就是说有一部分人的学习不扎实、流于形式。有人要问,有什么方法让大家深入学习,不流于表面呢。学习也好,做其他事情也好,都离不开内动力和外动力。所谓内动力即内在的需求,外动力即来自本身之外的压力,包括社会的、家庭的等,事实证明,内动力作用的效果更明显。实际上,我们学习"八荣八耻"毋宁说是为了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不如说是为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及人格的自我完善,这是一个道德内省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掀起学习"八荣八耻"的高潮。只有将"八荣八耻"作为道德的根本,使之成为我们的内需,才能在学习、工作中不遗余力地去实践,并将之延伸至生活的各个层面,把握其深刻内涵,才会有更广阔的外延。

真正做到了以"八荣八耻"为自我完善的内动力,就会发现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实在是以有限的文字表述了无限的可能性,"八荣八耻"衍生为"数荣数耻",正确的荣辱观始终指引我们朝着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的方向前行。

这是一个道德回归的年代,归于内心,归于内省,所谓内圣者可以外王,我们的民族将会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