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4-01-18

是不是最近你对写读后感有了一些想法呢?读完一本书之后,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帮助我们放松心情,修身养性。为了能够记录下我们的思考,留作未来的纪念,笔稿范文网的编辑根据网友的需求整理了一份名为“《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的读后感心得。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

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桥梁,是连接人心的新纽带,是一串串情感。而信赖是建立在真诚与关爱的基础上的。同学们,让我们从自己做起,真诚待人,关爱他人,建立一种信任的人际关系,从而为我们的生活创造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

在中国,自1921年7月起,28年来,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完成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90年来,《共产党宣言》的真理之火在中华大地始终高高擎起,指引中华民族从积贫积弱,奔向康庄大道,奔向繁荣富强。

龙先生的《孩子你慢慢来》中的安安才几岁,一个刚开始做母亲的妈妈充满欣喜和好奇的看着儿子的成长,岁月悠悠,可爱的安安已长成亲爱的安德烈,在《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的书信交流,龙应台对正处于叛逆的青春期孩子的教育给我深刻的启示。

读了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我有一种找到了知音的感觉,更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那些在我独到的见解令我耳目一新,书中那个既有**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这本书中,作者讨论了广泛的话题,如情感世界的困惑,自我价值的追求,全球化的观点和讨论,一些读者的反应导致了深思熟虑的评论。不仅动人,而且涤荡人的胸怀啊!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教育问题令多少人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压抑?身为教师的我也不知道如何去触动孩子的心灵,《亲爱的安德烈》中母子之间的睿智对话,触及了我的神经。

海伦的一生也证明了我们课本中的一个道理:海伦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她珍爱生命,肯定生命的价值,不因为生来的残缺而碌碌终生,反而成了她生活动力,让这有限的生命焕发光彩,并不断延伸这生命的价值。就如一位先哲所说:

“生命中可能会括风下雨,但我们可以在心中拥有自己的一缕阳光”。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2)

读过《亲爱的安德烈》这部小说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和故事魅力,这是一部充满人性光辉、深度思考的美好作品。小说的主人公安德烈是一个旅居法国的俄罗斯画家,他在法国与德国两次战争中都深受挫折,创作状态也难以如常。在这样的情况下,他决定通过写信的方式,向他的前妻凯瑟琳来表达对她的内心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小说中,通过写信的方式来表达情感这种手法,使得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内心和情感,小说的语言鲜活、生动、深刻,引人入胜。在安德烈的信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凯瑟琳的爱是如此深沉而坚定,同时也透露出他内心深处的无奈和苦闷。安德烈对凯瑟琳的情感,并不是一种浅薄的爱情,而是一种包容、理解和宽容,他的情感是建立在对凯瑟琳人格魅力、思想和艺术才华的认识和欣赏之上的。

在故事中,安德烈曾经在战争中失去过亲人和勇气,这使得他在创作过程中不时陷入迷茫和抑郁。而凯瑟琳却是他的妻子,也是他的精神支柱,是他创作中的灵感之源。安德烈对凯瑟琳的思念和感激,是因为凯瑟琳和他一同走过了人生的风风雨雨,是凯瑟琳给予他力量和勇气的陪伴,是凯瑟琳微笑的面容和清澈的眼神,给予他生命生生不息的希望和追求艺术的力量。

在小说的结尾,安德烈回到了俄罗斯,但他对凯瑟琳的思念和感恩之情一直没有改变,他始终怀着对凯瑟琳的无限爱和敬仰之心。读完这部小说,我深深地被其中的情感感染和启示,这是一部充满了对人性的温暖、支持和理解,同时也充满了对艺术的敬仰和崇高理想的追求的小说。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作者对人性美好的追求和艺术的推崇,也可以从中品味到生命中最重要的真诚、坦率和宁静的必要性。

总之,小说《亲爱的安德烈》揭示了人性的伟大和宽容、人生的苦涩和欢乐、艺术的美好和精神的追求,这是一部值得深读和品味的小说,也是一部真正关于生命和人性的启示录。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3)

初识龙应台,源于杂志上的一篇专访,言语中透着犀利和批判。那个拒绝马领导任命,让他回去看书的龙应台,那个总是在边缘充当观察者的龙应台,那个辞官回家带孩子的龙应台……她留给我深刻的印象并不是她作为女人的角色,而是一个睿智的学者形象。《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在学者、批评家、观察家这些头衔之前,她更多的是一位母亲,一位与普通女人无异的,慈爱、唠叨、渴望与孩子交流,却又在孩子的成长中感受着疏离和失落的母亲形象。

书源自于母子之间三年的书信往来,共三十五封,每一封都感情真挚,发人深省。安德烈的观念现在看来与当下的我们并无差异,渴望独立的人格,对前途的茫然,对政治事件的批判,对东西方文化的感知,对父辈观点的质疑等等。我不知道如果是我向母亲提出这样的疑问,她会如何回答我,也许根本没有提出的一天。他们正在老去,而他们所经历的也许比龙应台更多,感触更深但却无法用准确的言语表达,而对孩子的关切与教导就变成了枯燥的说教,或者是野蛮的强制。安德烈是幸运的,她有一个睿智的学者母亲,可以将自己的思考化作一封封书信。或许,这些书信的意义在于,她写出了许多人想到却道不明的思考。

书中母子间对于各种事物的讨论,颇有争锋相对的意味,也许正是需要这种相对才能让隔离的两代人相对的迈出步子,向了解靠近。安德烈如此幸运,他的妈妈愿意放下中国人所强调的身段,来与他对话;愿意放开中国人所强调的母亲的权力,来与他对话;愿意试图站在一个平等的位置,与他对话,甚至愿意因为他不同意而不去做让自己觉得应该是由母亲这个身份来做的事情。

一遍遍的阅读也使我一遍遍地思考。在家里,没有知识分子的说理和教条,也绝不是走温馨的母女与父女路线,更像最近播得很火的那则中国移动广告,除却最后那句“不是离不开手机,是离不开你”的煽情桥段。更多时候,是隐藏在说笑和打闹外衣下的交流。

正如龙应台在序言中感慨的那样“人生哪有恒长的厮守”。是的,漫长的人生旅途注定了分离飘零,因为生命本身就是在往死亡迈近,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长河里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而对我而言,更多的体会,是现在无论如何是感受不到的。而我能做的,只有闭上眼睛来幸福想象。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4)

这个暑假,我读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令我感触颇深。一开始,我没有当真,把它放在我的枕头旁边。我只是在无聊的时候看的。但后来我发现我对它有一种爱的感觉。

《亲爱的安德烈》是由着名作家龙应台和她的儿子合着的一本书,书中摘录了一位母亲与她的儿子通过信件来互相了解,大意是:在安德烈十四岁时,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于是,这对母子暂时的分开了,等到卸任再回儿子身边,安德烈已经是一个小伙子了,龙应台发现,四年间,儿子长大了,母子间却多了一堵无形的墙,如往往在同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双方多次出现分歧,龙应台感到儿子变了,他们是不同的两代人,也是两国人,中间横着东西文化,于是,母子俩用了三年的时间,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世界、心灵,龙应台“第一次了解了自己十八岁的儿子”,安德烈也“第一次认识了自己的母亲”。书中安德烈向母亲这样写道:

”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和方式,还是把我当十四岁的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个二十一岁的**。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舍‘”,书中不乏这样的片段,语言犀利,点名了安德烈不希望妈妈还像对待孩子一样对待他,希望自己能独立,能长大。。。

在书中,安德烈已经长大,他的母亲一直把她当做一个孩子。安德烈对母亲非常不满,渐渐想认识她18岁的儿子。他们便想起了用另一种方式开始互相了解。从一开始的相互了解,到心心相印,他们付出了很多,儿子对母亲的了解透彻。

而龙应台,终于认识了他的十八岁儿子。书中,并不只有表露亲情,还有在他们身边所发生的事情,他们的看法,和他们的所作所为。他们一共写了三十六封书

信,打了无数个海外**最后他们完成了这本信。

就在读这本书之前,我和妈妈经常因为一件小事而吵架。她说我不理解她。我说她不理解我。就这样一直到开学,在家我们谁也不理谁一天我们也说不了几句话,她说我变了,说我以前经常打**和她说学校的事情在家也经常和她交流,现在**的内容只有你好吗?好学习辛苦吗?

不,还有事吗?没了的话我挂了!在家里,她想和我交流,但最后,她分手了。

她总是把她的意见强加在我的身上。我曾经告诉过她你为什么这么做,但她没什么可说的。她只能说我是你妈妈!她认为在她眼里是对的我就必须去执行,她觉得只有这才是最好的。

有时候她说的也是对的但我却想对抗她,于是我们就发生了争吵。

后来,我读了这本书,觉得很好。不小心,她也读了这本书,坚持要读。我们之间的差距开始缩小。她失去了我最单纯的我,却得到了一个成熟的我。或许在若干年后我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那时才会真正明白他(她)们当年的所作所为。

最后,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我们在这里谈到的东西也不够全面,或许还带有点自己观念的小小的偏激,但是这真的是一本很好的书,是作为一个同龄人我们,都应该去认真读一读的书。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5)

曾有人说“性、药、摇滚乐”这是时代置于安德烈为“代表”的80后一代人身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这代人共同参与创造时代的流行标签。听到儿子的真情坦白抑或玩世戏谑后,再宽容温和的龙应台也不由自主焦急不安:请你告诉我,你信中所说“性、药、摇滚乐”是现实描述还是抽象隐喻?

尽速回信。儿子的回答是,妈妈,不要只跟我说知识分子的伟大原因,生活中有很多人的乐趣。

其实在工作中我也曾遇到这样的问题,因为社会环境的影响,我们的学生也会接触 “烟、药、暴力”,这也许是90后的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也曾焦急万分,但是确实不能像安德烈说的去讲究大道理,但这些所谓90后的乐趣却不能成为习惯。龙应台的一句话让我得到了最终的解决:

我要求你努力学习,不是因为我想让你把自己的成就与别人比较,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耗时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所以对于我的学生来说,我想说的是,我不会让你抽烟或暴力,也不会让你成为一个被束缚的孩子,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能健康的生活,让你能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生活。

母亲对儿子的问题:问题1:谁是世界上最受尊敬的人?

为何尊敬他?问题二:你自认为是一个“自由派”、“保守派”,还是一个“什么都无所谓”的公民?

(我认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政治倾向,在教育中我认为应该尽可能的不去灌输老师自己的政治倾向)问题三:你是否经验过什么叫“背叛”?如果有,什么时候?

(我儿子回答这样的问题需要很大的勇气和信心)问题4:你将来想做什么? 问题五:

你最同情什么?(弱者,社会公平)问题六:你最近一次真正伤心的哭,是什么时候?

(母亲去探索儿子内心的一次感情释放)

儿子的反问:反问一:你怎么面对自己的“老”?

我是说,作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接近60岁——你不禁会想:未来的生活是什么? 反问二:

你是个经常在镁光灯下的人。死了以后,你会希望人们怎么记得你呢?尤其是被下列人怎么记得:

1)你的读者;2)你的国人;3)我。反问三:人生里最让你懊恼、后悔的一件事是什么?

哪一件事,或者决定,你但愿能重头来起?反问四:最近一次,你恨不得可以狠狠揍我一顿的,是什么时候什么事情?

反问五: 你怎么应付人们对你的期许?人们总是期待你说出来的话,写出来的东西,一定是独特见解,有“智慧”有“意义”的。

可是,也许你心里觉得“老天爷我傻啊──我也不知道啊”或者你其实很想淘气胡闹一通。反问六:这世界你最尊敬谁?

给一个没名的,一个有名的。反问七: 如果你能搭“时间穿梭器”到另一个时间里去,你想去哪里?

未来,还是过去?为什么?反问八:

你恐惧什么?

看到这些问题,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中最美妙的事情之一就是教育参与者的心灵对接。我突然想到,前几天学生们问我有没有遇到挫折,我是怎么出来的。我想了想。我不认为沮丧是什么。关键是人们内心的绝望和不信任是可怕的。怎么出来真的要靠自己来温暖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告诉学生们,他们爱的第一件事一定是他们自己。如果他们不爱自己,没有人会爱你。女孩子一定要美丽,自信;男孩子一定要阳光,大度。同时要疼爱我们的父母, 珍惜我们的朋友。

所有这些,以及全球一体化、民族性、战争性、政治性、文化地域性、艺术性、文学性等。我们有多少父母能跟子女交流这些话题呢?同样我们有多少老师跟学生交流这些话题呢?

或者每天,如果你的学生试图和你交流这些问题,你能说什么?了解这些问题是你人生的一部分吗?你打算怎么跟学生讲解?

你确认你表达出来的学生明白多少?

身为和安德烈同岁的我从没有对上面提到的问题进行过深入思考,毕竟安德烈出生书香家庭家学渊源,背景深厚。但我认为话题本身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沟通态度。母子都能真诚地毫无保留地阐述自己的经历和观点。

我想很少会有教师和学生进行这样态度的交流。但读完这本书后,我会思考一些问题,甚至尝试以这样的方式和态度与学生沟通。也许生活需要这样的精神改变。就像龙应台喜欢古典,安德烈喜欢嘻哈。我喜欢大陆的主旋律电影,而学生们则沉迷于科幻电影。但至少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不要压抑学生的思想,而要做正确的引导。

我曾问过一个学者:这个社会的信仰是什么?他说是金钱。

答案让我无语却不得不认同。而本书中提出的一些问题,希望能与同学们一起探讨,让他们在受到这个拜金社会的影响时,也能深入思考一些其他的问题,让心灵得到一些内涵。龙应台和我们父辈一代人,生于忧患,经历了信仰的坍塌,目睹了共产主义的遥远、理想的幻灭、信仰的丧失,她为儿子“描绘一个黯淡压抑的社会,一个愚昧无知的乡村,一段浪费的青春”,尽管人如帕斯卡尔所说是一根脆弱的芦苇,轻易被风压伤,但“思想”使得一部分人“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积累能量”,于是见证了日后“权力的更迭和黑白是非的颠倒”、“帝国的瓦解”、“围墙的崩塌”,这是他们一代人的荣幸。

然而这种私人的感受夹杂在时代的宏大叙事里,是消费主义统治下的一代人所不愿接受也不屑关心的,父母辈的苦难,与我心有戚戚焉,说实话,只能在日后通过“老照片”那样的平台来追悔叙述,可惜那时年幼,只记得梦里花落知多少了,父母的青春年华,已是越发云淡风清直至变为过眼云烟远去。我觉得玩物丧志的生活,比起南京大**的前辈们——抗日战争时代的孩子们,或者部分前辈——东德时代的孩子们,总算是幸福无边了,没有**,没有柏林墙的童年充满了单纯清澈的欢声笑语。当然,在龙应台看来,那个喜欢流行文化的年轻人并不是一种无知的享受。当然,我认为我们不能要求他达到他母亲的思想高度。他长大后应该成为思想家、作家和公众知识分子吗?

从字里行间透露出的知识和见识,也是我们80后中响亮的精英。

看完书,我内心充满安静,我明白人所追求的,是过程的圆满幸福,尽管在历史的尺幅下,那是多么的短暂,真正如沧海一粟,虚无缥缈。至于我,更多的是感情,我更愿意和学生一起参与体验,不在乎结果,而是过程的快乐。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6)

漫长的寒假中,我细细品读了龙应台经典之作——《亲爱的安德烈》。

我有为之颤动和发自内心的心灵共鸣。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的描写,我觉得无比新奇、见解独到。既有偏激、天真烂漫,又睿智幽默的安德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安德烈的生活丰富多彩。他喝酒、聊天、听歌、开派对、旅行我们现在的生活:早起、匆忙上学相比安德烈的自由和舒适,这种两点一线的生活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

这也许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吧。

在书中,只要满十四岁了,就要用“您”来称呼。但是,中国的家长却往往忽略孩子的年龄,不管孩子是不是已经长大了,只要站在爸爸、妈妈或是老师身边,他的身份就永远只能是“孩子”。中国的父母在夸赞孩子时总是对他的父母说:

“你的儿子真厉害!”,“你的女儿真棒!”……在书中,龙应台会叫这样的家长去对安德烈说,而不是对自己说,这对安德烈,无疑是一种尊重和鼓舞。

中国父母也应该向龙应台这样的母亲学习。

如果所有人都能静下心来好好地读一读这本《亲爱的安德烈》,看看安德烈的懂事和一点点的叛逆,龙应台那样贴心的母亲,新式独特的教育方法。学习书中的好方法,给孩子们一点尊重和自由。这将使像安德烈这样处于叛逆期的孩子避免走弯路。

也可以告诉家长,面对如此艰难的叛逆期,如何正确面对和引导。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7)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即使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摔倒站起来,那也是一种奢侈。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

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变了,但他母亲没有对自己说,他变得更加冲动,更加烦恼,更加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

妈妈关心的是,她再也不能享受拥抱和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觉了!爱要占有,占有是一种约束,爱希望回报,回报是一种要求。爱有时会变得咄咄逼人。既然是侵略,就不可能真正面对彼此的独立和平等,不去强迫或冒犯。

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你还认为如果我爱他,我可以肆无忌惮吗?对于被爱的人来说,他们往往不想把自己定义为侵略者或侵略者,所以他们更愿意整天和朋友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带上耳机。

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所谓父女母子的场景,就是看着他所爱的孩子越走越远,他的背告诉你,你不必追他。

有时父母总是不计代价地付出,孩子走远了,感到无限的凄凉和凄凉。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回报,但请允许我用我自己的方式。

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她说,我在听,我不会违背我的意愿告诉你,这只是出于礼貌和孝顺。

当然,我认为龙应台和安德烈还有其他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于龙应台来说,这也许是一套职业习惯的思考,但对于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一个习惯了个人主义自由的年轻人。很难说他有些热情,有些牵强。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他们已经很久不在身边了。他们年轻时过着富裕的生活。他们十几岁时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的、自由的、无忧无虑的、任性的。

他会沉溺于自己的爱好,如朋友、足球、啤酒,不会花一点时间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他们是不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精神上的孤立,还是仅仅是一个母亲的一些迷恋和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心里,我想他们可能不是。

应该随时间而去的东西,即使你努力回忆,它也不会回来。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8)

事实上,我一开始并不想读这本书,因为它只是一封枯燥无味的信。比不上小说的奇异有趣,漫画的绚丽多彩,笑话的夸张搞怪。总之,自从它被买回来,我甚至压根儿没正眼瞧过它,直到曾老师要求带。

课堂上,我看着封面上的几段话,心中的兴趣不由得浓了一分,那类似独立宣言般的文字把我的胃口吊了起来。于是我翻开了它。直到我再看一遍,我还是有些**,一对母子从原来即使有时间坐在一起,也没有话要说,这是一封又一封的信吗?

我细想,从讨论独立到思考政治,我最感兴趣的是期是什么?哦……记得有一封信讲了旅游景点的人只看钱,为了赚取最大的利益把许多人思象中宽广辽阔永无边境的草原象圈摇钱树一般圈起来卖票收钱,进入了,照相业要收钱。当时我也说不出是什么情绪,他们有错么?

没有。他们的景点收钱时应该的,可我仍觉得心里不畅快。再看到后面的寺庙中的僧人们手上沾着香灰便开始数那油腻腻的钱,这……我觉得什么信仰各方神圣的都不神圣了,他们只是信仰钱吧?!

我觉得恶心,特别的恶心。回首过去,龙应台和安德烈对很多事情都有不同的看法。一方代表中国文化和意识形态,一方代表德国,或者直接一方代表中年人,一方代表青少年——一个国家的新鲜血液。它们对于这些事的看法完全不同。

如一箱苹果,龙应台或说是家长认为应先吃快坏的,这样可以吃完,而安德烈或说是少年认为应先吃新鲜最好的,不然岂不是一直吃的都是半坏的?我看了之后觉得很有趣。这些信中的话几乎是我和母亲之间故事的影子。我试图以书中所示的方式与母亲相处,结果遇到了很多麻烦和不快。

总之,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不仅学会了和父母相处,还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我与妈妈能与书中的母子一样,一步一步地走近。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9)

《亲爱的安德烈》,第一次听到这个书名是在学校举办的青年教师读书沙龙活动中,有那么一位教师介绍了这么一本书。此书是知名作家龙应台和18岁儿子安德烈合著的,书中收录了母子之间三十多封书信。通过阅读我知道这书里不是母子之间互道思念、感恩之情,而是母子两人对价值观、社会观等问题的讨论,向我们真实地展现了两代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在信中,可以这样说儿子有三分玩世不恭,二分黑色幽默,五分的认真;母亲有八分的认真,二分的知性怀疑;儿子对母亲嘲笑有加,母亲对儿子认真研究。

安德烈十四岁的时候,龙应台离开欧洲,前往台北任职。等她御任回来,已是十八岁的儿子坐在桌子另一边,有点“冷”地看着她。他们之间似乎有了一座无形的墙,她知道儿子爱她,但并不喜欢她。两代人,年龄相差三十年;两国人,中间隔着东西文化。妈妈不能理解儿子,儿子也不能理解妈妈,于是,他们用三年的时间互相通信,以书信的方式进入对方的生活、世界和心灵。用安德烈的话说,刚开始时,母子之间的异议和情绪就像“猛兽出闸”样被释放出来,浮上了表面。随着时间流逝,三年后,他才突然察觉到,这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他和母亲有了连结,而这又是绝大部分人一生中不会有的东西。他和母亲不会每天重复不痛不痒的问候,不会顶着“爱”的名义去做一些违背内心的事。

也许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尤其是中国文化的影响,龙应台虽旅居海外多年,但还是一位不免带有些许“中国特色”的母亲,她羡慕人家二十一岁的女儿和母亲手挽着手亲密地逛街,十八岁的儿子很乖地坐在母亲身边陪着母亲访友,跟母亲有说有笑,因而当知道儿子到上海去做暑期实习,她也兴高采烈地把自己的研究行程安排到上海。并快乐地想象着母子三人共处一室,是多么幸福。然而儿子却说好不容易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为什么又要和妈住在一起。虽失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和儿子共处一室的初衷,并且看到儿子凌乱的卧室时,也绝不整理。无疑,龙应台已不是一个典型的亚洲母亲,或是说中国母亲。或许正是因为不典型,龙应台才能和儿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沟通,并试着彼此理解对方。

安德烈,一个有思想、有个性的男孩,每一封信表达的是自己对生活的见解,对人生的感慨,充满着智慧与幽默,以一种看似玩世不恭的心态独白了自己的内心,真诚、纯正。

这样的孩子,当然不能简单地用拥抱,或是三言两语就能轻松感化的。平等的交流或许是最好的方式,而幸运的是他有一个睿智的母亲,用三年的时间彼此平等对话。

看了这本书,我看到了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如此坦诚的交流。他们母子以书信的方式进入了对方的生活、心灵和世界。这是一种很好的寻求母子沟通的方式,同时反映了当代青年与母亲之间的代沟,不同年代的教育和经历反映出来了不同的理念。

读后不由我想起来我与学生的沟通,在学生的教育中,交流和理解是沟通的关键,一味强求命令式的教育必然失败,对于成长中特别是逆反期的学生如何因循诱导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身教重于言教,教师只有用自己的行为来感化孩子,没有特权让学生听自己的,让学生按自己的模式去生活和思,。

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不在于老师对学生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多少,对多少有所感,并且吸纳为自己的东西。就像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书信一样,对于各种问题,从彼此对的生活出发一问一答,互相启发,才能真正的有所收获和成长。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篇10)

“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仿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关系,但是我可以去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亲爱的安德烈》

如今的世界中,多少人被金钱冲昏了头,迷失了自己,将自己交付于贪婪。他们只有着虚浮的心,追求着物质,恐惧着百年之后必然的结果,却未曾想过,化成风沙,爱依旧可以存在,桃花依旧,西风依旧,流水依旧,而物质,却不复存在。

只是,他俩,他和她,却沉下心来,将自己心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寄给对方。熟悉的字迹,熟悉的温度,熟悉的措辞,飞过海峡两岸,飞过万水千山,酿成了醇厚的味道,不烈,不冲,不横,只有平淡,却透出芬芳。琥珀色的文字,不经意间,已然携了时间的颜色,淡墨浓晕,铺开在画卷之上,将两代人之间十几年的代沟一笔勾销,只留有心灵与心灵之间平等的交流。像是十几年前亲手埋下的时间胶囊,十几年后又亲手打开,泛黄的纸张,模糊的字迹,而彼此的心灵却依然清晰。

他是她当年埋下的时间胶囊,她是他未来的模子,一点一划,刻下了他们之间相似的灵魂。

他们仿佛已经习惯了,一个星期的某个时候,一定会坐下来,在不同的灯光下,用不同的信纸,书写着相通的内容——自己所经历的事与感悟。写好后,投进不同的邮筒,然后,心底留了一个日期,那是对方信纸抵达的日期。就算再如何忙碌,也始终会在心底留下一个小小的角落,塞下一个小小的日期。

他们称之为约定。

他们是朋友,是可以谈论一切的朋友。他们也是亲人,身体中,流着一半相似的血液。

他们之问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母子。

世界上最亲密的两种关系之一。

母亲一生传奇的色彩,使她更易接受新兴事物——比如她混血的儿子,他跳跃的思维和奇特的生活方式。凶为首先,她是一个母亲,其次,她才是一个社会教育家,学者。

他们之间的家书,是平等的母与子的交流。他们有很多可以聊的,天南地北,山高草盛,都是他们笔下的内容。他们交换着思想,交流着文化,用自己的所有,去换对方的所有。

他们的背后,是爱。母子情,支撑着他们一路走过。

忽然忆起,书的名字很温润,不复母亲文章的犀利与辛辣,叫做《亲爱的安德烈》。

母与子,龙应台与安德烈。

相关阅读

  • 【实用读后感】亲爱的汉修先生的读后感模板汇总

    人的想法不一样,能力不一样,眼界不一样,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工作和学习。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亲爱的汉修先生的读后感模板汇总”,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这本书上面写的是一个小...

  • 好文分享: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一篇

    工作总结与工作是相辅相成的,阅读别人的总结有利于自己的工作。现在这方面的东西还是你工作上的难题?比高范文网整理出来的这篇《好文分享: 《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一篇》一定会是你的心仪之选!今年寒假,我读了《亲爱的汉修先生》这本书,被书中的小主人公——鲍雷伊所深深吸引。这本书讲述了雷伊在小学二年级时读了...

  • 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600字(汇总5篇)

    笔稿范文网精选专题推荐:“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书籍是心灵的良药。阅读了《丁丁历险记》之后,我们都深深的被书中的情节所吸引,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的记录一下了。你知道写好读后感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里吗?笔稿范文网花时间专门编辑了读亲爱的汉修先生读后感,供有需要的朋友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 给亲爱的你作文

    今天笔稿范文网为大家推荐的是一篇关于“给亲爱的你作文”的精选好文,希望这些范本有助于你更快地完成任务。透过写作,我们能够启发他人,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思考。我们热爱写作,因为它能够让我们深入探究文字的魅力和价值。要写出优秀的作文,就需要贴近生活,不断进行实践和练习。...

  • 看《亲爱安德烈》有感1000字

    笔稿范文网主题栏目精选:“亲爱安德烈有感”,敬请访问。信息高速发展也是文章书写快速更新的时代,在写作中我们经常会借鉴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文能让我们领悟到写作的精髓和其中的奥秘。经过收集,栏目小编整理了看《亲爱安德烈》有感,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