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鹿鼎记读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28

鹿鼎记读后感。

在下文中您将学习到有关“鹿鼎记读后感”的全面知识。一本优秀的著作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读过之后我们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撰写读后感时,只有认真阅读,才能深入理解其中的内涵。现在,请您仔细阅读以下重要信息!

鹿鼎记读后感(篇1)

看过TVB陈小春版《鹿鼎记》的朋友们大概还记得,韦小宝的第一个贵人是茅十八,因为茅十八的出现,他被卷入江湖仇杀,最后用激将法逼得茅十八带他去京城,那也是他去皇帝身边的契机。

他是怎么做到这件事的呢?他在与茅十八几天的相处中,发现茅十八最恨别人说他胆小,受不了激将法。便说:“你不带我去京城,因为你打不过鳌拜,怕我看到丢脸!”茅十八勃然大怒,誓要将他带到京城,看他与鳌拜比武。

这里就凸显了韦小宝善于观察的特点。他在短短几日发现茅十八爱面子,所以才能对症下药。一边激怒茅十八,一边达到自己去京城逃难的目的。

这也是很多刚上班的朋友们做不到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是凭手艺吃饭,只要自己有工作能力,就没必要讨好主管。等到自己工作出了纰漏,想让主管包容时,又找不到主管喜欢的话题,最后只能认罚。

鹿鼎记读后感(篇2)

首先说说剧情吧,前期不错,很符合原著,不过后期结局比较无语,此剧我给了5星,因为太喜欢伟仔的韦小宝了。

再论论几个演员,伟仔演小宝,华仔演康熙,两大影帝年轻的时候还是挺搭配的,梁朝伟的韦小宝也算是众版韦小宝中最年轻的一版韦小宝,梁朝伟当时的演技还比较嫩,韦小宝就是少了点痞气,别的不错。

就说说这版的七个老婆吧,我之前说过,这版七个老婆都不美,糟蹋伟仔了,这么说确实有些偏激了,因为在86版《倚天屠龙记》,88版《绝代双骄》中和梁朝伟对戏的女子都是大美女,但是这版不同。不过周秀兰的双儿、景黛音的建宁公主(景黛音娃娃脸,当时景黛音太胖,化妆也太浓,后来瘦下来在85版《雪山飞狐》演的程灵素就比建宁公主好看多了)、刘嘉玲的方怡、毛舜筠的沐剑屏(如果毛舜筠在年轻几岁饰演小郡主就好了,毕竟比梁朝伟大四岁,看着更像梁朝伟的姐姐)还是不错的。只可惜这版阿珂(其实商天娥也不算丑,长相一般,算不上什么美女,但是演阿珂、陈圆圆这种大美女级别的人物太违和,所以就显得丑了)、苏荃(黄恺欣大妈当年是不是走了后门了?虽然只有28、9岁,不过也太显老了,像50多少一大妈,还不如韦春花漂亮)、曾柔实在是太丑,这三个在原著中美貌绝对是小宝七个老婆的前三甲!

这版的其余角色,,,陈近南是曾江演的,原著里陈近南是个30多岁的书生,曾江显然不合适,曾江没有书生气,不过值得一赞的是曾江演出了陈近南江湖大哥和父亲的一面。

要说这版的美女,吕有慧的太后、高妙思的董鄂妃和刘淑仪的蕊初都挺好看的,比韦小宝的老婆好看。

剧中女性人物选的整体比较失败,不过除去上面所说,刘丹的吴三桂、戴志伟的郑克爽(后来还在陈小春版中演过吴应熊)、关海山的鳌拜、刘兆铭的海大富、陈有后的洪安通还不错,茅十八也是秦煌演的,秦煌演过三次茅十八,分别是77佳视版《鹿鼎记》,1984TVB版《鹿鼎记》以及1998TVB版《鹿鼎记》,秦煌诙谐的一面有,就是不够狠。

总的来说如今几个版本的《鹿鼎记》,我最喜欢的韦小宝是1983年邵氏《鹿鼎记》中汪禹的韦小宝,无疑是最专神的,只可惜情节只拍了一点,可惜汪禹的活小宝无缘。84版中,伟仔的小宝就是少点痞气,其余不错。李小飞版韦小宝发型太雷人。周星驰电影版和张卫健版纯粹搞笑剧,陈小春版也有些过于搞笑。黄晓明版剧情场景什么的都不错,只不过黄晓明的韦小宝演得不好。最新的韩栋版,号称投资上亿,但是场景还不如TVB真实。

鹿鼎记读后感(篇3)

在我读过的书里边,除了教科书工具书之外,看的最多还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记得最早看金庸先生小说是在上初中的时候,那时只觉得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情节精彩生动,书中的主人公行侠仗义惩恶扬善,让人大快朵颐。而在近二十年后的今天,再次阅读金庸先生的《鹿鼎记》,却有了不同于以往的一些感受。今天就在此将这些零碎的感受整理成文,权当作对那些逝去的青春做道别。

《鹿鼎记》无疑是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里最另类的一部,而韦小宝也无疑是最富争议的一位主人公。他从扬州一个过气娼妓的私生子成为位极人臣的满清国鹿鼎公,从一个混迹于青楼的小痞子变成反清复明的组织、天地会的香主,其极具戏剧性的经历看似荒谬,实则是中国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安排。在金庸先生笔下,韦小宝这个亦正亦邪、亦俗亦雅的形象,也彻底把人们心目形成的固有的大侠的高大全形象给消解了。

将反清复明视为毕生使命的天地会总舵主陈近南可谓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之典范,奈何遇到了作威作福的小人郑克爽;而陈近南一生刚正不阿,结果还是被天地会老大郑经的不肖子孙郑克爽陷害致死,最后还要靠并不怎么光明磊落、甚至是有些行为卑劣的韦小宝来替他复仇,真是个绝妙的讽刺!

而对待权倾一时的鳌拜和拥兵自重的吴三桂,即便是英明神武的康熙也轻易不敢下手,结果一样被韦小宝给设计办了。如果按照我们对大侠的传统理解,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把韦小宝与大侠二字联系到一起;但如果从韦小宝做的一些事情来看,例如,冒着极大的风险以狸猫换太子之计救下茅十八,拼死救下天地会众多弟兄的生命,以计谋绊倒权臣鳌拜,以机智击退罗刹人哪一个不是义薄云天,哪一个不是为国为民?然而当把这些事迹与韦小宝关联到一起的时候才发现反差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十多年前读《鹿鼎记》的时候,只觉得是小说的创作而已作不得真,而在走入社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事情之后,尤其是在我从事了四年多的管理咨询工作之后,再读《鹿鼎记》之时也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韦小宝虽然出身卑微,甚至连斗大的字也不识得几个,但他却在汇集了各色人等的妓院这个小社会里练就了一身市井智慧,并且靠着这身市井智慧在吃人不吐骨头的官场和宫廷里如鱼得水,更为可贵的是,韦小宝在民族节气、在大是大非面前从不含糊,这一点远比那些口口声声家国天下的正人君子要强上百倍。而韦小宝的爱国主义与人生观的启蒙教育,也被金庸先生给善意的恶搞了一次:他的爱国主义与人生观是在妓院里给说书先生完成了的,而非私塾里的教书先生所教授的孔孟之道。

在妓院里出身的娼妓的私生子,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韦小宝,最终成为了民族英雄;而出身名门之后,从小饱读圣贤书的郑克爽,最终成为了民族败类。《鹿鼎记》里除了能看到金庸先生对正义与邪恶、对侠客与恶霸、对阳谋与阴谋、对正侠与反侠的另外一种解读之外,也看到了文学作品中的两难结构与未知结构(见余秋雨先生的相关论述),虽然最后金庸先生也为了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给韦小宝安排了一个相对圆满的结局,但整部作品还是给我留下了许多思考,我想,这或许是金庸先生有意而为之的吧?

鹿鼎记读后感(篇4)

《鹿鼎记》读后感2000字:

这部小说是金庸先生的关门之作,可谓聪明之举。当江郎才尽时,就要急流勇退,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识时务者为俊杰。

名字的由来。《鹿鼎记》中的鹿意思是逐鹿中原,鼎意思是问鼎中原。可见,作者对政治还是很关心的。由于金庸历史观的进步,少数民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中华民族一视同仁,加上小说背景是清朝发展时期,所以小说没有贬低清朝,更多认为是轮流作庄。还一度强调:清朝比明朝要好得多。这个问题不展开讨论。我想指出电视剧的一个错误之处,那就是小说背景时代的发型不是电视上拍的那样,电视上的那是清后期的发型。听我慢慢道来。

清朝的发饰经历了三个变化。第一阶段,清前期,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是四面剃光,只留中间一条竖起的小辫子,寓意扫清四方,问鼎中原。当时的发型俗称金钱鼠尾,也即鼠尾辫。第二个阶段,清中期,发型有了发展,成了猪尾,也即蛇尾辫。第三个阶段,清后期,成了牛尾辫,也即阴阳头,就是在清宫剧中看到的那种。总体趋势是头发越蓄越多,辫子越编越粗。

清朝强行推行留辫子更多是政治意义,摧残汉民族的自尊心,维护满清统治。因此,发生政治斗争时,比如太平天国、辛亥革命,首要就是剪辫子。太平军所到之处,留辫不留头,留头不留辫。康有为有向光绪皇帝上书,建议剪辫易服,可是这怎么可能?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亲自下令剪辫,在世界上是绝无仅有。

我的看法是。留辫子,不好看、不卫生、长虱子、夏天热、长痱子、不好打理、浪费时间。根本不能和现代发型相比。现代发型,低碳、经济、环保、时尚、帅气、潮流,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弄怎么爽快。历史的发展总是进步的,从发型也可以看出。

辫子的影响。如果没有清朝,就不可能打开国门,学习西方文化,可能现在还是留着全发,一辈子不剃发。把头发绾成发髻盘在头顶,可惜,历史没有如果。满族人推行剃发令,一是摧垮汉人的民族精神,迫使汉人放弃抵抗;二是保持满族人的统治地位,不被汉化,也为了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统一。历史表明,满族人的这一做法达到了预期效果。刚开始剃发时,民众强烈抵制。二百多年后,民国总统号召民众剪辫子时,许多人竟然不愿意剪。可见,这些人当奴才已经习惯了,根本就不想反抗。这也是时代需要鲁迅的原因,哪怕到现在,也还残存些许影子,只要还有奴才,鲁迅就不会过时。心理学也表明,当发生斗争时,如果施暴者与受害者穿着服饰一样,旁人不会有太多的正义感,事不关心,高高挂起。而如果施暴者在穿着服饰上与受害者不同,旁人会同情与自己穿着服饰一样的群体。元朝统治者就不懂,还把人分成四个等级,蒙古人欺压汉人,从穿着语言上就很明显,直接导致了汉人的反抗,所以元朝统治不到一百年。清朝统治者就比较聪明,大家发型服饰语言都一样,哪怕是满人在欺压汉人,汉人也不会反抗,觉得是自家的事情,而不是异族欺压我族。充其量是内部矛盾,不是民族矛盾,所以清朝统治中国达二百七十六年。可惜,清朝中后期的国贫积弱,民不聊生,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直到今天,西方辱华杂志漫画依然以“金钱鼠尾”来侮辱中国人,这种野蛮人的标志留给后人的是屈辱。

反清复明。天地会的根据地在福建云霄,陈近南是福建漳州角美镇人。厦门岛有个思明区。为什么叫思明?就是思念明朝的意思。还有台湾的郑氏政权,都是反清的。这些地方都离我居住地不远,多数地方我还去过。

虽然说反清复明政治运动最后没有成功,但是却表现出汉族人民不喜欢被外族统治的事实。不以成败论英雄。正是应了那句话,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个人也是如此,当一个人处于比较弱小时,如果长期处于被压迫状态,那肯定会激起这个人的反抗。不论家庭、生活、工作、婚姻、社交等等,都是如此。有的反抗可以成功,有的反抗还需要时日。不论何种情况,个人的反抗要简单得多,因为这只涉及到自己。

你是要做顺民,良民,奴才,还是最真实的自己。我来咬文嚼字。孝顺带有个顺字,就是说,如果想要孝,就要顺着长辈的意。可是,经常的情况是,顺了长辈的意,就不顺自己的意,你会怎么办?我的理解是,父母子女,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有什么话,要开诚布公说出来,如果意见不一,那就顺其自然,没必要某方一定要说服另一方。求同存异,相互尊重,永远是相处的好办法。这个社会已经不需要良民和奴才了,但是如果你真的想做,那也是可以的。只不过,一定不要把良民思想和奴才思想传染给家人,可惜这是无法实现的。

最好的情况,当然是做最真实的自己。根本就没有必要为了迎合别人而低三下四,更不需要委屈自己成全别人。什么话都放在桌面上说,能行就行,不行就拉倒,千万不要勉强,因为那不可能长久。做真实的自己有许多好处。第一,肯定不会有心理疾病,因为心里想的和现实做的是一样的,知行合一。精神分裂、抑郁、失眠与你无关。心理健康了,身体也就健康了。天天开心的人,活得最快乐,也最长寿。第二,个性得到张扬。做真实的自己,每天活得非常充实,做着有意义的事情,成就感非常高。第三,容易成功。做真实的自己不用装,与人真诚交流,结识志同道合的人,人以群分,大家相互欣赏,相互理解,共同进步,共同鼓励,更容易达成目标,接近成功。

鹿鼎记读后感(篇5)

无论是擒鳌拜,杀吴应熊,灭神龙教,以及搭救天地会、沐王府等地的各位兄弟等,都是英雄所为。韦小宝做事没有原则,讲的只是义气,一边要帮着天地会群兄反清复明,一边又要忠心为皇帝办事,他为的只是天下太平。他不是君子,他是个真小人,但他是个真英雄,他怎能不令我佩服!?

韦小宝娶了七个老婆,有的人是自愿的,而有的人是被其他因素所迫而归顺小宝的。可能其中最典型的一个“被迫”的案例就是阿珂了,但有没有人想过如果阿珂嫁给了郑克塽,他也不会给阿珂好果子吃的,毕竟阿珂怀的是小宝的孩子。阿珂最终回到小宝的身边,大概也是一个最好的归宿了。

当韦小宝最终决定“告老还乡”,与家人儿女共享天伦之乐时,我的紧着心也终于松了下来。韦小宝能活下去已经是我最大的期望了,毕竟,小宝经历了那么多生死之事却都保全了性命,真是三世修来的福分。

《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最后一部武侠小说,小宝的结局可能也包含着金庸也将要退出笔坛,告老还乡了。

鹿鼎记读后感(篇6)

这个暑假我在家看了闻名作家金庸的《鹿鼎记》,本故事的主人公韦小宝,是扬州妓女韦春花之子,是一个贩子人物,也可以说是一个流氓,可是作者金庸偏偏就把这样一个人物写的如此心爱,他喜爱听平话受平话故事中英雄人物影响,特性颇有义气。

韦小宝是个虚拟的小说人物,按小说计算,小宝应该比康熙小2岁,即出生在顺治十三年(1656年),小说故事大约在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左右完毕,小宝28岁。可是近来有人研讨原型应该是清朝康熙年代的隆科多,仅仅隆科多没有小说中的韦小宝走运。韦小宝的母亲韦春花是一扬州倡寮“丽春院”的妓女。韦小宝自小在倡寮中长大,为人好赌、好色,谩骂、哄人、赌钱做弊更是粗茶淡饭,又有江湖义气,韦小宝并不识字,但韦小宝有许多不同身份:因缘际会进入皇宫认识了康熙皇帝并结为老友,曾做过假宦官、御膳房总管、御前侍卫副总管、都统、抚远大将军、通吃伯、通吃侯、鹿鼎公等。

曾代康熙皇帝在少林寺落发,法号晦明,在寺中位置仅次方丈晦聪。

他也是六合会青木堂香主。

也是神龙教白龙使。

由于有义气,他一娶就娶了七个老婆。

后来先后发作了清朝前史中闻名的两个事情那就是平三藩和雅克萨之战,这两个事情韦小宝都有份,在依照康熙的既定战略一路杀去,连连得手,最终“尿射鹿鼎山”,一举将沙俄戎行打败,迫使沙俄青鸟使坐在商洽桌前签定了前史上闻名的《尼布楚公约》。

韦小宝取得了军事和交际两层成功,凯旋而归,封妻荫子,权势与荣华到达高峰,但不久费事又起,康熙命他去歼灭反清的六合会,六合会众弟兄要他承继师父陈近南的遗志,担任总舵主,持续与满清刁难为敌,韦小宝目睹忠义难以分身,只要弃官而逃。他打着回乡探母名义,领着七个老婆回到扬州,与母亲韦春花会集,隐姓埋名,择地而居。康熙见韦小宝久不回京,着即派人四处查找,又亲身六下江南寻访。但终是石沉大海,石沉大海,自此世上不复有奇人韦小宝矣。

鹿鼎记读后感(篇7)

有人说,小孩子不要看武侠小说,看多了容易丧志。作为一个小孩子,我却并不同意。前几天,我从爸爸妈妈的藏书中发现了一套六本的《鹿鼎记》,看样子尘封已久。起初,我偷偷的摸出一本来看,似乎爸爸妈妈对此没有什么意见,于是就光明正大的看起来了。读完后,我发现这并不是大人们口中引人入邪的闲书,里面的主人公韦小宝特别有意思,引人深思。

韦小宝出生在当时东南形胜的繁华之地扬州的一家妓院中,随母姓韦,身份不可谓不卑微。他对赌博、骂人两项颇为精通,默默的在妓院里长大,除了妈妈几乎没有人关注他。如果这时被人评价,那绝对是浪荡子三个字的代言人。后来偶遇江湖大盗茅十八,即开始了他跌宕起伏的冒险,比《汤姆索耶历险记》《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两部小说加一块还要惊险和精彩。他帮助茅十八逃脱了鞑靼的搜捕,此举纯为义气使然,所以说小宝性格当中有一股纯粹的豪气,是仗义每逢屠狗辈的最佳写照,也是我最喜欢韦小宝的地方。

因为性格中的这股豪气加上小男孩的顽劣本性,韦小宝混进皇宫,冒充小桂子,与小皇帝结为好友。但又误打误撞的加入了反清复明的组织天地会,并拜当时第一大高手陈近南为师。但与金庸笔下其他主人公不一样,小宝不但不痴迷被视为英雄的重要标识武功,能偷懒就偷懒,对师父也是蒙一时算一时,一旦被逮住考校作文武功,就像被老师抓住没写作业的同学一样,每每看到这里,我都很同情小宝,就像同情我自己一样。但也为永远无法指望小宝逆袭为武林高手感到一点遗憾,小宝难道要成为金老爷子笔下唯一不是英雄的一位主人公吗?

韦小宝遇到了被称为国姓爷郑成功的孙子,郑克爽。郑克爽出身名门,是韦小宝的天敌,但因为自己在天地会中香主的身份使得他一直对郑克爽不得无礼。在小说中,与出身卑微的韦小宝相比,郑克爽空有身份,但为人卑鄙,后来用计害死了韦小宝的师父陈近南。看来古人云,英雄莫问出处,诚不欺我耶。

在小说的最后,韦小宝被夹击在他的好朋友和老朋友,康熙皇帝和天地会之间左右为难。天地会要反清复明,杀了皇帝,而皇帝不但是韦小宝的好朋友,也是一个鸟生鱼汤的好皇帝;皇帝要小宝灭了天地会,天地会的一众不但是小宝的老哥们,而且也是一帮豪气云天的大英雄,我最后都很为韦小宝为难,世上安得双全法呢?一向不以英雄自居的韦小宝干脆来个远走高飞,遁入空山自在人。

韦小宝到底是不是英雄呢?虽然他的功夫十分马马虎虎,最后的选择也是一走了之,与人对决的手段十分不入流,但是我还是认为他是一位当之无愧的英雄,他有胆量,有担当。不是所有的英雄都长着一副面孔,像郑克爽那样翩翩白衣少年郎,任何人,无论是名门之后或者市井之人,只要有一颗英雄的心都可以成为英雄。

鹿鼎记读后感(篇8)

《鹿鼎记》第二章另起开头,似与第一章脱节,第一章就貌似一个楔子。这是一种写法。

说个细节:

在韦小宝奉旨抄了鳌拜的家,拿了《四十二章经》去见太后,得与一小宫女午夜相约,这与后来见海公公和太后相斗埋下伏笔,虽然其间又起了一些风波。伏笔,韦小宝说他的外号小白龙就是为了应衬白龙使的。

《鹿鼎记》讲了许多官场行迹,莫非官场行迹应是如此?韦小宝无疑是个**,几个清官也被他搞污了。幸亏康熙还是个明君,不然朝政岂能不乱?无民主,看一个人的!

韦小宝这个人,除了不知是真是假的几分义气之外,很多行径看的人是恨恨的。这厮怎么这样?!居然还得手了,坏人哪有坏报?

还说一点韦小宝,他挥金如土,可是因为他的钱财似乎又来的过于容易。他对台湾捐150万两银子还是很痛苦的。可以说韦小宝绝非有什么大义凛然,他不像袁承志那样明白大义与小义。

韦小宝的际遇:

清初的大事几乎都与他有关。这自然显示了作者控制故事的能力。像金庸武侠的其它英雄一样,韦小宝有机会练武,很多次,但他懒的练。

这自是**人物性格的决定。

韦小宝在天地会与清廷之间脚踏两只船,他的理由都是他讲义气:

“天地会叫我反清反小玄子,老子不干,是因为我讲义气;皇上叫我灭了天地会,老子也不干,那也是我讲义气。”

阿珂就真的是一种极大的悲哀:

错爱郑克爽,与韦小宝只能是无奈的选择。

说到可爱的女孩,我觉得她们真的配的上对方。

《四十二章经》的秘密中有一个巨大的宝藏。宝藏,巨大的宝藏,这种说法总是过于虚无缥缈的,但却又的确是一个极大的**,总是让人浮想联翩的。得到一个宝藏,可以说就等于有了一切:

“如果可以不劳而获,我肯定不会去劳动。”说什么劳动光荣呢?委婉一点:

至少不会为生活去劳作,劳的动也是因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自然宝藏这个梦时有会做做的,现如今的我,做着自己并不喜欢的事,工作只是为了有口饭吃,以后的发展究竟该如何?尚不清楚大自然唤起宝藏的梦想。韦小宝终究是未将宝藏取出的,因为没这个必要,看来他还算知足。

关于《鹿鼎记》的评论,我只是自己的一些感想,基本上可以让我们了解一些清初的历史,以及各个人物的习性,当然重要的是这是一篇值得看的**。在文字上对《鹿鼎记》的读后感想,暂时写这么多,这涉及到我个人对读后感的理解,这点我在后面会说到。

本想专门写一篇来将金庸武侠中的美女评论一翻,想想其实也没什么意思,就在这里简单的说一下,金庸武侠中美女如云,网上有所谓十大美女排行云云。我只说前三个,后七个很难确定。第三个是香香公主,第二个是西施,第一个是陈圆圆。

其实我一直认为香香公主应该排第一的,对于西施,其实西施的性格并不明显,在《越女剑》中她只有范蠡夸张的描述,她的美丽的绽放主要是体现在阿青见到她后的心态行动。对于陈圆圆,首先在《碧血剑》亮过像,震惊全场,但总觉得和香香公主喀丝丽还是差了那么一点,香香公主会让世人邪念顿消。直到《鹿鼎记》中陈圆圆再次亮相,韦小宝亦为之不能从容,毕竟她造就了“冲冠一怒为红颜”。

算来还是陈圆圆为第一的。

关于“读后感”,在我的日志中,自然也是一种日志,它反应了我当时的心境,很多也许自然是作者未曾想到了。其实现在写读后感,何必管作者想什么,关键是自己从文中有了什么联想,我们何必居于教条说应该发现原文的主旨?看了我的“读后感”的人和我产生共鸣,或者又有了自己另外的联想,那都是不甚荣幸啊!

从《鹿鼎记》看完后,我就得出了这些,也许还有许多其它,但暂时也想不起来了。算了,《鹿鼎记》还值得一看。

哦。看我日志:

金庸十五部武侠我都写了读后感啦!从我发表日记起,我们就可以知道我的阅读顺序了。好了,就这样通看了一遍金庸武侠。

附送:《龚楚将军回忆录》读后感

《龚楚将军回忆录》读后感

《龚楚将军回忆录》被萧老师看作中国最好的十本回忆录之一,因为版本很稀少,老师估计每本市价在500元左右,我记得老师讲到其所存的也只是一本复印本,所费也要98元,因此这本书价值不菲。我**的是电子版本,是《明报月刊》1971年9月号至1972年5月号**之龚楚回忆录《参加中共武装斗争纪实》中《第三编井冈山革命圣地》全部内容为底本电子版本书籍,《参加中共武装斗争纪实》,即后来由明报月刊社结集出版之《龚楚将军回忆录》(香港,1978)。我在网上只有第三部分,所以我现在不能完全阅读,但我可以谈谈我自己的观点。

究义和团运动过程中,注意到农民的落后性,因此在建党时不想中共的圣洁性被农民狭隘的落后意识所污染,因此对农民问题研究不够,也没有形成明确的农**动与土地革命的政纲。根据施拉姆的《毛泽东》一书第五章记载,“陈独秀于1923 年8 月说,在象中国这样的小农国家里,'自耕农居半数以上,这种小资产阶级他们私有权的观念异常坚固,如何能做共产主义的运动?’1924 年12 月时他还认为,无产阶级不仅是“资本帝国主义国家的社会革命”的'主力军’,而且'在被资本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之国民革命’中,也须'做一个督战者’。

至于农民,只不过是无产阶级的几个同盟军之一,所有的农民都'带有妥协性’。”因此早期共产党人是不重视农**动的。而毛泽东、澎湃等人领导的农**动,也是在实践的初始阶段,缺乏经验,造成政策的失误也就成为一种必然。

瞿秋白在农**动过程中的盲动主义就是一个代表(瞿秋白,在“多余的话”中,开篇慨叹“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之后回忆了自己一生的错误历程,认为其本爱文学,其对政治没有多大兴趣,却阴差阳错成为中共领导人,真是历史的误会。他在讲话中谈到自己的政治经历时,也谈到了自己缺乏政治经验的一些错误。

)其书中说:

“在中国民族解放运动和阶级斗争最复杂最剧烈的路线汇合分化转变的时期,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当时,许多同志和我,多多少少都犯了政治上的错误”,这些错误就包括盲动主义背景下过火的农**动,有些地方试图让土地革命代替国民革命,造成很多赤色恐怖。当然国共**之后,即使瞿秋白已经退下来,盲动主义的历史惯性,或者说纠错的历史惰性,立三路线仍在延续错误,仍一直困绕着中共农**动的发展。

瞿秋白在在《多余的话》中就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值得寻思,他说“因为当时整个路线错误,所以不管主观上怎样了解盲动主义现象不好,费力于枝枝节节的纠正,客观上却在领导着盲动主义的发展。”“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我认为瞿秋白这些话并非是多余的话,应该是可信的。还有就是,“左倾不坏”观念。

在阅读张国涛回忆录的过程中,我发现在国共合作时期,农民的过度运动与共产国际关系不大。在这期间,共产国际一直在提醒共产党,土地革命必须纳入国民革命。上文是我在看回忆录过程中,粗略思考的农**动过火之原因。

对于这种赤色恐怖,龚楚将军的反思是“我是一个以人道主义思想为出发点的社会主义革命者,眼见到这种违反人道的行为,我内心觉得很难过,并使我陷于极端苦闷之中。”之后,其离开红四军,他进一步反思认为“我参加革命的志愿,是希望能创造一个幸福美好的社会,在当时社会存在的各种不合理的现象,更支持了我的思想继续发展,可是,在这几年的斗争过程中,使我印象最深的是:

土地革命时期,农民与地主、士绅同住;和地主豪绅伺机向农民的惨酷报复,在循环不已的斗争中,既违背了人道主义的精神,也没有增进社会人类的幸福,反而使生产萎缩,农村经济破产,人民固有的生活方式破坏了,新的生活根本没有建立起来,人与人之间彼此猜忌,彼此防范,除了听从中共的命令之外,简直变成了一个奴隶社会。人性被摧毁,人性被摧毁,人格也被摧毁,自由与平等,更何况是这样的革命手段,是不是我应该追求的理想?这些问题使我困惑不解。

”因此,人道主义精神与为理想而革命的残酷性,此时在龚楚将军的心里,达到空前的矛盾状态。在当时那个极端泯灭人性、人格、人道、个性、自由平等的狂飙革命浪漫主义社会,其从革命理想主义转到冷静的理智的分析和思考,我不得不说是难能可贵的。其已经怀疑其怀着一颗爱国心、一个革命的理想主义鼓舞着参加到改变现实世界的革命运动,是否所有的都是正确的。

在他的身上,我看到了一位老共产党员对自己毕生事业的淡定思考。同时也说明了它正处于从理想主义向经验主义的转变过程中。所以,看到龚楚的反思,也使我想到顾准在《从理想主义到经验主义》一书中言“籍寡头政体、严酷纪律来长期维持的这种平等主义、尚武精神和集体主义,其结果必然是形式主义和伪善,是堂皇的外观和腐败的内容,是金玉其外而败絮其中 ”;罗兰夫人讲“自由,自由,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之”,真是令人警醒而发寒的名言,这名言所指引的目标就是“克服异化”陷阱。

相关阅读

  • 最新抉择读后感

    最近思考了一下要写作品的读后感呢。阅读作品的时候,我仿佛能够亲身体验其中的场景,被描绘出来的情感所触动,也为书中的人物所深深折服。读后感是一种表达思想和精神成长的方式和形式,如果您想更好地理解《抉择读后感》,那我特别推荐这篇文章给您。...

  • 最新读后感: 《夏洛的网》读后感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心得体会可以把自己当做书中的「主角」来写。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读后感: 《夏洛的网》读后感”,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

  • 最新读后感: 绿野仙踪读后感范本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看过了解一样事物之后,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其的看法。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心得体会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最新读后感: 绿野仙踪读后感范本”,但愿对您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 最新笑脸读后感

    我们的目标是为您提供最好的“笑脸读后感”,当我们阅读作者的作品时,我们不仅会获得知识,还能从中得到人生的启示。读后感不仅仅是对书中内容的回顾,更是对我们自己人生经历的总结和表达。我们希望这些技能可以为您的职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

  • 最新读后感: 高老头的读后感之三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我们写心得体会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最新读后感: 高老头的读后感之三”,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