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教师学习心得通用

发表时间:2023-05-07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或许,我们会有新的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是非常好的选择。心得体会可以反映自己思想的变化。你觉得一篇优秀的心得体会包括哪些内容呢?以下是笔稿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相信你能找到对自己有用的内容。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1)

我有幸参加了xx市解放路小学的一周跟岗学习培训,这次培训学习,是我五年教师生涯中参加的第一次最高级别的培训,这次培训,让我不仅领略了友校完美的班级文化和学校文化。也让我了解了当前最前沿的教育信息和教育政策,以及别具特色的学校管理经验。时间虽短,但受益匪浅,在每天坚持认真听各位教师的展示课和及时做好听课记录的同时,还与友校的各位分管校长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和学习。5天的培训学习生涯让我收获很多,感触很多,也充实很多。下面就我的学习和认识结合平时的经验谈几点心得体会。

在学校文化方面,能够看出友校是在做我们现在践行的办学理念“一切为了师生的幸福与发展”,处处的文化宣传栏和名人名言都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贯穿其中。

一、学校制度方面:在来到友校的这段时间最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学校门前的走廊里本周的学校工作计划表以及本周例会工作报表,工作报表即有对上周工作完成情况的统计,又有对上周工作的落实情况的反思,还有对下周工作的具体要求和工作重点。工作报表还包括了每个年级组的“红领巾”在上周执勤的发现的优点和不足。这样的制度折射出来的是学校中层细致明确的分工以及每个管理员细心的观察和不断的反思。这也是我在以后的工作和教学中应该注意的,没有积累,没有反思,就没有进步。我还参加了学校的“赛课”活动,“赛课”既是:在本校找出学校优秀教师进行展示课,上课时间为30分钟,剩下的10分钟所有听课教师对本节课进行评课,评课采取3+1模式,每位教师提3个缺点和1个优点。这样的活动在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也提高了每位教师的基本功,一举多得,值得借鉴与学习。

二、学生习惯养成及管理方面:在参观友校的午间写字课时发现,在写字课之前会由“红领巾广播台”播放写字具体要求: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而在写字课开始之后发现:在高年级的写字期间,并没有任何老师盯班,同学们都能坐端正且能按要求写字。这反应出友校在平时的教学中是非常注重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更是作为教师的我们身上肩负的重大责任,也是作为语文教师的我在以后多该注意和学习的。在观看学生课间操时发现,教师与学生一起跑步,且步调一致,时刻以一名榜样的力量影响着身边的孩子们。同时也让我将“教师举手投足都是孩子的镜子,学生身上时时有着教师的影子”这句话深深地记在了心里,并时刻鞭策着自己。“一个孩子的精彩,不能代替所有孩子的精彩”这是在我参观一年级班级文化时感悟出来的一句话,每个班级都喜欢把自己班里绘画好或者写字好的同学的作品展示出来,而家长更加希望看到的是自己孩子的作品,哪怕不是最好的,在家长的心中也是最完美的,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学和班级管理中展示我们班所有孩子的作品,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让每个孩子的家长都能支持我们的教育,只有让家长大力支持教育我们的教育才会进步才会更好管理。

三、档案管理方面:在参观学校的校志室时发现校志室里面各类档案特别齐全,包括每一位教师的成长档案,学生的管理成果展以及教师每一年的工作安排全都装订成册且存放有序,友校档案管理的有序性和完整性让我看到了管理层善于对档案积累的认真的态度,以及分工明确落实到位的管理机制,让我看到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更让我深刻的反思到平时自己工作的不细致。

四、我今后该怎么做?

首先,我要继续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我们已进入学习型社会,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学习已成为每个人的必备能力。此次的跟岗学习更让我看到了自己和友校领导及教师的巨大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通过学不断的学习与不断的反思来提高个人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艺术,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引领教师的成长,促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其次,要深入教学一线,抓好学校教学工作。教学工作是学校的核心工作,抓住了教学,就抓住了学校发展的根基。作为一名副校长一定要深入教学一线,脱离教学一线的副校长在教学管理中是没有发言权的。因此,副校长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常听课,会评课。而且一定要上课,并且上好课,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优于其他教师的教学业绩,才能用自己认真的态度来说话。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影响全校教师,引领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再次,要摆正位置,做好校长的助手。通过本次去解放路小学的跟岗学习,我看到了王同军副校长和柳校长之间那种配合默契而亲密无间的合作形态,这也让自己对今后的工作进行了不断的反思:首先要理解、支持校长。理解校长,必须要理解校长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想,这样才可能在行动上有力的支持校长工作。支持并不是阳奉阴违地敷衍塞责,而是在对校长对学校发展负责的前提下,积极支持校长的重大决策。支持还表现在具体分管的工作上,要熟悉分管工作的业务,把握工作的特点,研究工作的方法,把自己分管的工作做好。其次是不越权,多做事。能对自己的角色进行恰当的定位,当好校长的助手,办事符合学校总体思路。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2)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专门场所,礼仪教育是德育、美育的重要内容。教师是学校工作的主体,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学生思想道德的教育者。老师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举止、礼仪礼貌对学生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对学生的言行举止发生作用。因此,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

作为教师首先要注重形象礼仪,做到仪表衣着文明。

首先要给对方或大众留下第一印象:仪表整洁,衣冠端正。形象对一个人来说是其综合素质的最初展示。教师的仪表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教师的职业形象关乎学生的成长。

其次教师要注重语言礼仪。

语言是人们在交往过程中表情达意的工具。语言的美与否,直接关系到思想感情的表达、交流的完美与否。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艺术。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教师的语言是实现伟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径。再次教师要注重教学礼仪。教师的教学礼仪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教育艺术性、科学性和方法性,需要针对不同的学生特点做到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尊重每个学生是前提,与学生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们都急于去模仿,所以教师必须做到以身作则,同时学生具有个别差异性,针对不同的学生应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教师还应有的人格魅力。

一名好教师不仅通过在课堂上讲课实施教育,而且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也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以良好的道德风范,对学生实施教育,通过自己的存在,自己的人格,对学生发挥影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身正”是教书育人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学生面前做到的,学生不在时也必须做到。就像滕野先生一样,他对鲁迅的教育影响是相当深远的,因为他内在的高尚品德展现了他的人格魅力,正所谓德高于内,才能溢于外,因此我们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学习,加强德行修炼,把自身的人格魅力展现给学生;师表即要我们要为人之楷模,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不仅影响教师的形象,而且影响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明道德修养等都有着直接地感染作用,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好书、上好课,还要在着装言行举止礼节礼貌等方面加强修养,注意约束自己,做到“美其言,慎其行”,起好示范作用。

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倡导教师要为人师表,如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把教师率先示范作为教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育的工作岗位上,在党和人民信任的那个讲台上,传道授业解惑者,我们不能够误导子弟,不能传授伪科学,不能非议党和政府,不能蔑视我国宪法和法律,不能违背教育法、教师法,不能做出有损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的事情;师心就是要有爱心,无论是对幼儿园、小学生还是初中生,我们都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他们,要懂得尊重他们,与他们互动时要使用文明语言。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暧,恶语伤人六月寒”,对待孩子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如果因为学生学习成绩不好而恶语中伤学生,不仅严重打击了他们的自尊心,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也大打折扣,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不一定能得到提高,一名有爱心的好老师往往能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因为他们懂得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对学生表现出的亲和力也拉近了你和他们之间的关系,比如我们在给落后生解答问题的时候最好选在自习课上,然后轻轻的坐在学生旁边,一边交流一边给与解答,这样他们就会没有紧张感,比较容易接受。

通过学习《教师礼仪》,使我意识到自己的品德情操、处世态度、一言一行都在影响着学生,也学习到了如何使自己成为学生最亲近、最信任、最崇敬的教师。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3)

20xx年5月6日至12日,在区教育局的精心组织安排下,我们一行53人从xx出发奔赴全国教育名市――山东省xx市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学习。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先后在xx二中、xx外国语学校、xx五中、xx一中几所学校进行了参观学习。期间观摩了课堂教学并与授课教师交流互动,听了学校领导的专题讲座,每天学习结束后学员相互交流体会。这次学习,使我深受启发,下面主要谈谈我在xx二中参观学习后的几点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进教育理念

xx二中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及“高能性”为目标,以“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为特点的教育理念。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xx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271课堂要求学生课前准备紧锣密鼓,学案探究互动热火朝天,学生课后复习温故知新。具体包括以下三个转变――师长变学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室功能的转变,变教室为学室,变讲堂为学堂。这种课堂解放了学生的头脑,解放了学生的双手,解放了学生的眼睛,解放了学生的嘴巴,解放了学生的空间和时间。

二、高效化的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小组的建立既使学习主体细致化(每组6人,根据学习能力的差异分为A、B、C三个等级),既有利于老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更细致的了解掌握,也有利于老师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开展层次教学,同时学习小组还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自律性,学生自主管理的优势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现。

三、集体化的导学案

导学案中所涉及的探究问题能真正体现课堂教学过程。知识点挖掘细致,我所听到的语文学科两节课都体现了教学中学习的层次性,学生的主体性,很有实效性。课间通过和几位任课老师的交流,从这些老师的言语中可以透漏出教师的集体备课效率很高。所谓的效率高可以从学案的编写中充分体现出来:学案上有编制者、有审核者、还有审批者和日期,编制和审核均是2个人,执教人有的还不是学案的编制者,说明不是个人编制。

四、广泛的师生阅读

教师首先是勤奋的读书人,在每个学期学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师至少阅读十本不同类别的书籍并写出一定数量的读书笔记;其次让学生畅游书海,每名学生在每个学期要阅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并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语段的摘抄。每个年级每周都安排了阅读课,从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了一种习惯;再次是每个年级在每个学期组织一定量的阅读活动,以此来促进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高效性。阅读不仅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基础,而且能为学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无处不在的校园文化

整个校园均充满了以学生为主的校园文化氛围,从操场到教室,从走廊到厕所,从班级到小组,让学生成为校园的主人,让学生的名言、作品和荣誉成为激励学生学习、转变学生行为的准则。如"今日事今日毕,我们决不拖延","正课与自习一分钟也不让自己闲下来,紧张而积极,你的收获会让你更加喜悦","脚踏实地山让路,持之以恒海可移" 。这些名言会激励学生严于律己,做事坚持不懈,很实用。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教育学生并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利用教室走廊墙壁,随时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知识,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们好好借鉴。

六、精细化的学校管理

俗话说的好,“思路决定出路,细节决定成败”。xx二中校园每项工作都做得非常细致,如在卫生环境上几乎看不到一片纸屑。学校管理采取无缝隙管理,而且教师队伍年轻,这点与我们鱼河峁中学非常相似。但xx二中对新教师上岗之前的培训是值得我们好好思考的,在那里一名新任教师要进行20天左右的培训和严格考试才能进教室上课。通过这些内容充实、实用的培训,新上任教师的成长也就快了很多。

学校完善的奖惩制度也很值得学习,尤其是对一线教师和备课组的评价,能充分调动一线教师和备课组长的积极性,因此才能搞好集体备课,拉动各位教师的成长。尽管学校要求教师坐班时间不长,但很多老师能坚持坐班到10点,这可能就是完善的奖惩制度所体现的结果吧。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4)

其次,教师要善于向周围的人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并善于自省和自我教育。谦虚谨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人民教师应该具备的优良品格。要想使自己成为品格高尚、人格完美的人,除了向书本学习外,要注意向周围的人学习,甚至不耻下问。要时常提醒自己是一名教师,要行为示范,高标准严要求,带着无限的爱心和责任感做好育人的工作。

一、认识学生,尊重学生

尊重人格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学生既是教育活动的对象,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他们具有独立人格。作为教师,应处处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事事为学生的发展着想,研究他们,了解他们,并引导他们实现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良师。

以人为本,尊重学生,首先要求教师做到客观公正看待学生。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差生”,也应该相信他们不是天生就无能,而是一群“才能未被开发之人”。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留级生经过正确引导转变成特长生、优秀生的事例并不少见。陶行知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轻易地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意味着扼杀人才;漫不经心的冷眼和讥笑,无异于夺走溺水者手中的救生圈。只有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潜能和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估,教师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

二、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

观念是行为的向导,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教学方式起着指导和统帅作用。因而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教学方法改革的基础和前提,它决定着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长期以来,陈旧的教学观念禁锢着人们的思想,影响支配着教师的行为,最终影响着教学质量。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扬弃陈旧的教学观,确立与新的课程相适应的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学观。(一起合同网 Www.hC179.COM)

现代教育观认为,教学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人类长期创造的知识财富,而且要通过教学促进学生个体身心的全面发展。教学过程不再是简单的传输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的参与过程。在这一教学观之下,教学既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与方法;既要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要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全面、自由的发展;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独立感受、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培养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5)

教师的道德具有启蒙意义。人的道德品质是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完成的,青少年学生是成长中的个体,可塑性很强,教师无论是道德上还是知识上对于青少年都具有启蒙作用。虽然人类终身都受教育,但不可否认,一个人青少年阶段受到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这一时期有怎样的道德熏陶,对于一个人的影响不但具有即时性意义,而且还具有延时性意义。许多卓有成就的政治家、科学家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经常提到的就是老师的启蒙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师德的启蒙意义,以高尚的品德给学生指引正确的人生道路。

教师的道德具有示范作用。道德不是动听的言词,而是切实的行动,中国古典哲学倡导的“知行合一”,强调的就是知识与行动的统一。一定程度上说,道德的实践比道德的理论更重要,因为道德本身就属于行动的,属于实践的。我们常讲“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重要的道德影响力。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不仅仅讲授道德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高尚的人格为学生提供一种道德的楷模,从而起到道德的示范作用。

教育家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品行和他的生活以及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全体学生。”对教师来说,观念更新,知识丰富固然重要,但是,它无法取榜样的力量。教师的完美人格,对学生成长起着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生怎样做人,首先教师自己要知道怎样做人。教师工作有强烈的典范性,为人师表是教师的美德。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出言行一致的人。所以,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教师对学生的这种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正因为教师从事的是“为人师表”的神圣职业,其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下一代的成长,所以教育夸美纽斯将教师职业比喻成“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杜威说教师是“真正天国的代言者,真正天国的引路人”;文化界也经常把教师比喻成“辛勤的园丁”,比喻成“爱心大使”,比喻成“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教师的为人师表,不仅是以身作则,也包括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德性。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师德在育人崇高使命中的重要地位,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只有这样,才能以自己的人格魅力、道德风范影响学生。

师德水平直接影响育人质量,教师队伍整体师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受教育者的幸福,社会的安定,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兴衰。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6)

暑期里,在xx进行综合学习,聆听教授们的真知灼见,开阔了视野,提高了认识;重点研习了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受益匪浅。在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我们如何利用心理学知识来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呢?下面谈谈学习后的相关体会。

小学阶段的孩子心理特点是什么,从资料和实际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生从笼统、不精确地感知事物的整体渐渐发展到能够较精确地感知事物的各部分,并能发现事物的主要特征及事物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小学生的想象从形象片断、模糊向着越来越能正确、完整地反映现实的方向发展。低年级的小学生,想象具有模仿、简单再现和直观、具体的特点,到中高年级,他们对具体形象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小,创造想象开始发展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但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学生的情感也逐渐变得更加稳定,丰富、深刻了。低年级小学生虽已能初步控制自己的情感,但还常有不稳定的现象。

到了小学高年级,他们的情感更为稳定,自我尊重,希望获得他人尊重的需要日益强烈,道德情感也初步发展起来。小学生的身体各器官、系统都生长发育得很快,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但同时因为他们的自制力还不强,意志力较差,所以遇事很容易冲动,意志活动的自觉性和持久性都比较差,在完成某一任务时,常是靠外部的压力,而不是靠自觉的行动。小学生的自我意识在不断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也不断有所增长。随着年龄和见识的增长,他们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师的评价来估计自己,而是能够把自己与别人的行为加以对照,独立地做出评价。因而在小学阶段进行有效的教育,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在心理学中,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从事该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有着不同的影响。

学生对某些知识发生了兴趣就能表现出学习积极性或称学习的自觉能动性,他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去掌握这方面的知识。否则,学生就可能只是形式地、勉强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为完成任务而学习,还应该进一步培养学生喜爱这门学科。只有在这时,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出来。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比如说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有的老师在全神贯注地挑学生的毛病。小学生每写一笔,老师就气愤地指责:“又错了。”再写一笔,老师又迫不及待地吼道:“耳朵和眼睛长到哪里去了!”这种痛斥一直伴随着小学生学习的过程,他怎能对写字感兴趣呢?为了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我们可以采取“寓教于趣”的方法。对于刚上小学的孩子来说,还是以玩为主,并不知道学习是怎么一回事,那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加入一些玩的环节,而且是与学习有关的玩,这样就可以激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无价之宝,它完全胜过学习成绩本身。

二、训练课堂注意力,争取“学半功倍”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和集中。事物纷繁复杂,人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内感知周围的一切,只能感知其中少数对象,只有当心理活动指向某一特定对象时,这个对象才能被清晰地辨认出来,从而为我们所认识和接受。而小学生的感知觉无意性和情绪性比较明显,注意力不集中,不易持久,所以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变换教学手段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特别是一些新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以不断的新奇的刺激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例如安排课件、游戏、实验、比赛等手段来不断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不断使学生的大脑保持兴奋状态;再就是课堂重点内容的讲解时间不宜过长,整节课要做到张弛有度,各个环节妥善安排,效果会比较好。

三、减少学生心中的不确定因素,树立其学习的信心

人对自己未知的东西就会产生恐惧。房间里关了灯,什么也看不见也察觉不到,当然就害怕了。来了新领导,是个不了解的人,他要做什么?会不会影响到自己?都是未知数,当然就会惶惶不安。在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学习成绩很好的学生,仍然会惴惴不安,家长也会十分焦虑。相反,有些学习成绩不很拔尖的孩子却活得自在得很,有的还被人家称为“盲目乐观”。其实后者反倒更容易在长期的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因此提高学生学习信心的关键就是化不确定性为确定,把孩子未来学习生活的这个房间的“灯”打开,让他对自己的目标和要面对的问题清清楚楚。每个人的吸收与反应能力有快有慢,理解与记忆力有强有弱,表达与创造性能力有高有低,因此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我们要尽量给予不同的指导,提出不同的要求,一切从他们的实际出发,做到因材施教,让他们有那种“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的感觉。在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心中的不确定因素就会越来越少,他们的自信心就会被逐渐地提高,从而使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形成一种和谐愉快、乐观向上的师生关系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指出:“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是保证有效进行教学的重要条件,而这种良好的教学气氛的创设又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或前提的。”可见优化课堂教学环境的核心在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就要求教师要以情感为纽带,努力在课内外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彼此理解,协调合作的人际关系。而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基于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无私博大的爱。教师要真诚的关心爱护鼓励每一个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师生彼此依恋的心理关系为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能动性的自由发挥,营造了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

教学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因时间、地点、环境、教学对象的不同而变化,但只要我们教学工作者始终遵循心理学原理和教学规律,不断调整教学方法,把心理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教学效果一定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小学教师学习心得 (篇7)

国家的兴衰,取决于教育;教育的兴衰,取决于教师。教师是立校之本,而师德师风则是教育之魂。从古至今,在人们心目中,似乎很难找出比教师更受敬重的职业。只要用真诚的心去感化学生,用真诚的爱去引导学生,只有真的爱学生才能当之无愧地说爱教育事业。著名教育家斯霞以前说过:“要使学生的品德高尚,教师自己首先就应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言谈举止,为人处世,衣着穿戴……都是学生私下议论的话题。为人师表不能说一套做一套,应严以律己,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成为学生的表率。孔子说得好:“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教书育人是师德师风的关键。教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有用的人才,就务必把书教好。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教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浪头上行舟,难免惊心动魄,但也有欣慰与欢畅,谁说不是呢?选取了教师职业就选取了艰辛和挑战。胸无点墨,混迹社会,腰缠万贯者大有人在,但我们无法想象,更不能容忍一个滥竽充数的教师堂而皇之立于那些求知若渴者目光聚焦的神圣讲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教师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自己不单单是为教书而教书的“教书匠”,而应是透过教学活动在学生心灵上精心施工的工程师。

师德师风不仅仅是教师个人问题,也是教师群体问题。个人师德师风不好,虽然有时会在小范围里造成“一个臭鸡蛋毁了一锅汤”的坏影响,但毕竟还只是小范围的事。教师群体如果风气不好,个性是与社会上的不良风气沆瀣一气,其危害性就大了。这时的师德师风问题就演变为整个教育行业的道德问题,这时的不良师风就演变为教育行业的不正之风了。

这些年来,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对教育行业也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大到学校乱收费、“吃”学生、“拿”学生,小到教师个人贪占学生,一度成了一种极坏的社会风气。可见师德师风问题是与行风紧密相关的,而行风又与世风相伴相随。一般说,世风日下,必然行风日下,行风不正,必然师风不正。因此整顿师风必先整顿行风,整顿行风必先整顿世风。而特殊说,由于教育行业对后代的影响超过其他行业,因此,有时师风正,也可带动行风,行风正,又可影响世风。

师德,即教师的职业道德;师风,即教师的行为作风。师德师风对一个教师个性的重要,正因,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师德师风问题,不少教育家及国家领导人曾有过精辟的论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等;说过:“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为人师表。”综上所述,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正确认识自身的职业价值,倡导爱岗敬业,强化职责意识,是社会对教育职业道德的必然要求。由此可知,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

良好的师德师风的构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

我认为要提高自身的师德师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发奋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爱岗敬业。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选取了教育事业,就要对自己的选取无怨无悔,不计名利,发奋创新。尽心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任务,不求最好,但求更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受到老师的影响而发奋学习,不断进取。

尊重学生。每一位大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明白和尊重。我们要与学生平等相待,不能把学生当下级随便呵斥。只有我们把学生看重了,学生得到老师的尊重了,他们才会尊重老师,愿意学习这个老师所传授的各种知识。

发奋进取。作为传道授业的老师,只有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的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学生。如果自身散漫,怎能要求学生认真。要提高我们的自身素质,这要求我们年轻教师多听取学生和老教师的各种意见。并且自身不断的学习,用心学习,不断开辟新教法。

以身作则。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爱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以上是我对师德师风的一些学习体会。我将坚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能在不断更新的知识中汲取营养,能够把自己所学奉献给学生,更会在道德和作风方面给学生以用心的影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