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工作总结(必备十二篇)

发表时间:2024-04-05

你知道范文该如何写吗?具备高超的文档处理能力能为我们的职场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范文被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了。学习范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写作的文学规律和艺术特点,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探讨和分析“信息化工作总结”,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问题建议你保存下来!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1】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实行网络信息化管理,是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发展的需要。它不仅是在预防接种管理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多年来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剂次不清、接种卡不方便保存管理、接种证丢失等难以全程有效接种的问题。

我院于20xx年12月对预防接种信息系统软件进行安装调试。20xx年元月已投入使用,在录入的过程中我们仔细研究,认真探索。现在已熟练地掌握录入中的技巧。并发现一些存在的问题。现就20xx年度儿童预防接种信息化建设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背景及基本情况

我镇总人口32106人,其中0—6岁儿童1815人。儿童预防接种服务量较大。预防接种在我国已开展实施多年,但从来都不是很规范。最初使用的老式预防接种卡、证,卡、证表格太小太密。设计疫苗种类有限且无二类疫苗名称。在20xx年开始使用了新的接种卡及接种证,弥补了老式接种卡的不足之处。但一直无电子化系统管理。

二、经费、设备投入情况

安装系统时单位新购一台计算机和U盘一个,杀毒软件一套。调压器及UPS各一台。保证了系统的正常使用。在20xx年5月国家配备了计算机一台,专用存折式打印机一台。使预防接种系统更加自动化。

三、信息化建设人员情况

我院安排了一名对计算机比较熟悉的预防接种人员到县CDC学习系统的安装与使用。学习后能熟练地掌握系统的安装和分机连接。对片区各乡进行了培训与安装指导。使全片区对预防接种系统都能正常使用。

四、工作进展情况

通过国家对预防接种系统软件的开发,在20xx年底我们下载了县CDC下发的国家预防接种系统软件。在上级的指导下于20xx年12月完成安装。20xx年元月正式投入使用,我们对20xx—20xx五年的预防接种卡进行了补录。在20xx年使用了上级下发的`国家预防接种证、卡。在预防接种时直接使用打印机打证。减轻了预防接种人员的工作。并能准确地记录接种疫苗的生产厂家、批号、效期等信息。

截止20xx年11月30日分别录入各年度人数如下:

20xx年23120xx年30720xx年30820xx年32220xx年25920xx年18720xx年10220xx年以前6合计1722

五、好的做法

1、预防接种系统使用专用电脑,专人管理系统和密码。

尽量不与其它电脑共享文件。

2、保存好系统安装文件及更新文件。

3、凡对系统进行过操作,每天工作结束后必须备份数据。一周进行一次移动硬盘或U盘备份。

4、在系统使用中努力探索,发现了一些存在问题,如出生医院单位不全、满两月接种脊灰(猴肾细胞)时系统中提示首针提前、预约疫苗中无A+C等,我们及时向上级作了书面反馈。现已解决。

六、存在问题

1、无信息化建设经费,部分乡级卫生院信息化设备不全。无打印机,电脑过久等。

2、多数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计算机水平较差,对信息化系统的安装及操作不够熟练。

3、乡级卫生院无儿童预防接种系统专用电脑,电脑上安装的其它系统较多,由于工作繁忙或冲突,使接种数据不能现场录入。

4、疫苗登记后不能确定某种疫苗的接种部位,如钩选右上臂后接种录入时所有疫苗的接种部位都是右上臂。

5、接种后疫苗消耗只能在疫苗登记领苗数里面减少,并不能在库存量里减库。

七、工作建议

1、加强信息化系统操作人员培训,加强各级信息化客户端熟练程度。

2、建议上级与有关部门协商,在督导疾病控制工作的同时,加强督导乡级疾控人员工资发放及各种保险落实情况,提高基层疾病控制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2】

       安平县人民政府

       关于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的总结报告

       安平县人民政府县长 刘永军

       (2022年11月30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安平县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多年来对安平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把安平县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做一总结汇报,敬请批评指正。

       根据原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关于《在河北省安平县开展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的批复函》的文件精神,我县自2022年4月11日,正式启动了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五年来,在省、市相关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县信息化领导小组和县信息办及相关部门全体工作人员攻坚克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从实际出发,科学规划,为试点工作取得实效奠定了基础

       安平县辖3镇5乡230个行政村,33万人口,总面积505平方公里。丝网特色产业是安平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1 丝网从业人员14万人,丝网企业11000余家,提供税收占全部财政收入的70%,是国家命名的“中国丝网之乡”、“中国丝网产业基地”、“中国丝网产销基地”。生猪产业是安平县的富民产业,从业人员达3万多人,生猪产业提供的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1.9%。建有年出栏生猪10万头猪场1个,万头猪场16个,养猪专业村80多个,养殖小区34个,形成了 “一龙、十强、百村、万户”的生猪龙型经济发展格局。两大主导产业吸纳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县委、县政府根据安平经济的实际,适应时代发展的趋势,在全国率先提出了“信息兴县”发展战略,凝聚全县意志,达成了“产业振兴、信息先行”的共识,营造了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先后聘请了三十名专家深入农村、农户、机关、企业、学校,全面了解农村、城镇及县域经济发展现状,深入探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制约因素,精心设计以信息化手段解决县域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方法、新手段、新途径,编制了《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十一五”规划》,为各项信息化工程的实施指明了方向。

       近五年来,我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精心组织了十项信息化工程,积极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建设,以800万元的财政性投入带动了企业、社会近10个亿的投资,信息化建设得以蓬勃开展。截止目前,《安平县县域经济信

       2 息化“十一五”规划》指标均已完成和超额完成。一是通讯基础设施发展迅速,截止目前,同2022年相比,光缆铺设由741公里发展到1734公里,电缆由2400公里发展到3528公里;基站由53个发展到146个,通讯交换点由57个发展到 103个;移动电话用户由135550户发展到218075户,宽带互联网用户由9600户发展到23000户,重点通讯设施发展均实现了翻番,达到了通讯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工程的预期目标。二是对传统丝网产业的改造提升作用明显,丝网设备机械数字化程度达到了30%,企业网站拥有率达到了92%,经常性应用电子商务的企业已达70%以上,网上交易占成交总额的45%以上,已经达到或超过了南方重点城镇的信息化水平。三是农村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脑拥有率由2022年的2.68%增长为现在的28.9%,互联网的普及率由1.2%增长为28.4%,从有效途径获取信息的农民群众由39%提高到了85%,涉农信息服务体系正在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四是对县域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由2022年的50.2亿元增长为2022年的72.8亿元,增长45%;财政收入由2.4亿元增长为4.4亿元,增长8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7590元增长到12884元,增长69.7%;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120元增长到5646元,增长37%。信息化已经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推动力。

       二、从需求出发,扎实推进,充分发挥信息化工程对县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在各项信息化工程的推进中,我们重点围绕丝网产业和农村领域,以企业和农村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落脚点,有力地促进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快两化融合,助推丝网产业提档升级。 针对丝网企业群体大、单体规模小、独立获取信息能力弱,国际贸易操作技能欠缺、技术研发能力不足等产业实际,我们以搭建和推广应用各类公共服务平台为重要抓手,使各种信息化手段作用于丝网产业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关键环节,提高了产出优质和高附加值产品的能力。

       一是实施中小企业促进及服务工程,推进以产品研发为龙头的技术创新。我们在大力引进新设备、新工艺的基础上,引导社会投资搭建了丝网机械技术研发中心,依托企业建立了8家不同类型的丝网专业研究所,与石家庄太行机械厂、曙光机械厂、3302兵工厂和新乡540兵工厂组建了异地研发机构,为企业提供丝网机械研发改良、丝网产品设计开发、丝网编织新工艺研发等技术支持,大大提高了丝网产品的研发生产水平。先后研发出中重型织机、数控织机等十几类生产设备,研发新产品87项,有56项填补了国内空白,申请国家专利24项,有9家企业被评为高新技术企业。丝网龙头企业鹤煌网业,在引进德国先进的造纸网织机基础上,通

       4 过技术攻关,成功研制了聚酯三层网新产品和超千米车速用网技术,成为了全国规模最大、产品最先进的造纸网生产企业,极大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二是打造中国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营销创新。安平丝网年拔丝300多万吨,织网5亿多平方米,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设有6300多个销售门店,丝网产品的生产量、销售量和出口量均占全国80%以上。针对产业实际,我们重点从三个角度进行了营销创新。第一,打造了丝网行业内最专业、最权威、最有影响力的“中国搜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河北玛世电子商务公司植根于丝网产业,服务于丝网产业,建设的中国搜丝网拥有庞大的丝网数据库,收录了丝网生产企业、销售公司、上下游企业及丝网最终用户8万余家,发布产品分类、丝网标准、供求信息、行业资讯、企业推介等各类信息2000 多万条,日点击量3万多人次,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工业信息运行形势指数企业,被国家商务部网站确定为丝网筛网频道独家信息提供商,被中国五金制品协会丝网专业委员会定为门户网站,成为了丝网业界国内贸易的“第一网络平台”。为更全面地服务丝网产业,玛世公司又面向全国开通了中国丝网总机4007079888,创办了《中国丝网专刊》、《丝网天下》等直投报刊,形成了网络、电话、报纸全覆盖的信息服务体系,为安平丝网整体品牌的提升和丝网产品销售能力的提高发挥

       5 了重要的作用。2022年,全县丝网销售收入实现160亿元,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实现销售历史最高水平,丝网电子商务平台的独特魅力得以彰显。第二,大型国际电子商务平台的推广应用,提高了丝网产品的出口能力。安平县政府于2022年,与阿里巴巴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成为阿里巴巴同县级城市合作的第一个范例。目前全县400多家外贸企业中的300余家已成为阿里巴巴“中国供应商”会员企业,新增国际客户1200多家。安平县政府与阿里巴巴合作的开放姿态,吸引了环球资源网、中国制造网、慧聪网、中国供应商、海商网、全球五金网、酷奔网等十几家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平台,纷纷在安平设立办事处,有力促进了丝网产业拓展国际市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目前,各类丝网产品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远销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外贸出口总额由2022年的1亿美元增长为2022年的3.8亿美元,增长380%。第三,积极探索营销外包服务模式,推广电子商务平台,提高企业销售能力。针对丝网企业贸易人员操盘技能欠缺、贸易人员难以管理等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外贸营销外包服务中心,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并聘请资深业务经理予以全时辅导,努力探索出一种电子商务服务外包新模式。目前外包服务中心集聚了阿里巴巴、酷奔网、中国搜丝网等电子商务平台,整合应用,效果很好。既能扬企业生产之所长,补企业外贸之所短;又能为全县推广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经验和示

       6 范,很有探索意义。实践表明,中国丝网电子商务平台充分发挥了信息化优势,足不出户而能与“五洲商旅交游”,是信息时代营销方式的重大革新,它为企业带来了全球的视野、开放的胸怀、合作的精神、环保的意识和质量的观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抓手。

       三是大力开展特色产业物流配送服务工程,推进以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物流创新。安平丝网“两头在外(原材料在外、产品销售在外)”的产业特点,决定了物流业在丝网产业体系中的重要性。为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时效,我们打造了全面提供物流信息服务的旺达物流信息网,现已覆盖了周边6市20多个县及国内6000多家丝网销售门店,日访问量5万多人次,同时在线人数1300多人。网站物流信息互动频繁,已成为生产企业、销售公司和物流企业的重要信息来源,极大提升了本地物流企业的吸纳及辐射能力,货运量由2022年的500万吨提高到2022年的1100万吨,其中外县产品已占总量的1/4,安平已经成为区域性的物流配送中心。目前,我们正在建设一个投资60多亿元、占地3000亩的现代物流基地。该基地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集物流信息服务、物流企业信息化管理、丝网产业链管理于一体,服务于境内11000多家丝网企业和6300多个城市节点。目前该项目已作为全国物流信息化示范县项目通过了省级评审,并上报到了国家工信部待审。

       (二)搭建涉农信息服务体系,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调研显示,缺少信息资源,缺乏合适的信息传播途径,缺乏城乡的统筹安排,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障碍。我们在“三农”服务和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建设工程中,系统地搭建起了一套涉农信息服务体系。一是建设了安平县综合农业数据库,各涉农部门定期填充信息,目前已累积了涵盖农业、生猪、丝网等的各类信息300多万条,初步解决了信息源问题。二是在全县范围内按区域布局建设了50个农技进村服务站、4个农村文化大院和70个农业信息示范户,以农业数据库和专家视频为支撑,依托农资经营站、商店、卫生所等群众聚集的场所,开展各类信息服务,把信息送到了老百姓家门口。三是大力发展各类涉农网站,按照生猪产业基地一体化服务工程要求,建设开通了中国生猪在线网,收集、整理、发布各类生猪信息10万余条,开通了专家视频医院,初步实现了面向全县养殖企业(户)的种猪供应、养殖技术、防疫灭病、饲料配方、市场销售等“网上五统一”服务。按照红色及古文化旅游服务工程要求,建设开通了安平旅游网,以全国第一个农村党支部纪念馆、“五亿农民的方向”纪念馆为载体,将红色教育基地搬到了网上。这些网站同安平政府信息网、安平农业信息网、安平教育网、安平粮食网、中国搜丝网等一起,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四是开播了安平

       8 电视台丝网频道,推出《丝网文化》、《网乡大讲堂》、《丝网纵横》等专题栏目,让老百姓最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真正走进了千家万户;开通了中国丝网网络电视台,将安平丝网的动态、发展、变化等及时通过网络向全球发布,突破了时空限制,放大了安平声音。五是开通了116190呼叫中心,以农业数据库和生活信息数据库为支撑,以114话务员为服务主体,面向全县公众提供种植、养殖等各类农业科技信息,丝网、生猪等各类经济信息,办事流程、法律、教育、卫生等各类政务信息,餐饮、出行、号码查询等各类生活信息。六是建设了“村村通”无线广播系统,以所有涉农部门提供的政策信息、农业技术信息、农资农产品市场信息等为主,每日两次播音,向全县人民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农业科技知识、致富信息、普法案例等。七是定期发放报纸专刊,《丝网专刊》每周一期,《农业参考》按农时发放,各类明白纸、黑板报也为广大农民带去了方便。各项农村信息化工程有机结合、并存互补,既解决了信息资源问题,又有效拓宽了信息传播渠道,使农村获取信息真正实现了“点击有网络、观看有电视、咨询有电话、收听有广播、阅读有报纸”,创建了“网络+电视+电话+广播+纸媒体”五位一体的信息传播新模式,基本实现了农村信息传播的全覆盖,各类信息得以无障碍地传播到所有乡村,在全国解决农村信息传播“最后一公里”难题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三)推进电子政务,优化经济发展环境。

       政民政企互动综合服务平台工程,以安平县政务服务中心为载体,通过信息化手段将行政许可服务大厅、政府网站和县长公开电话三种政务服务模式融为一体,方便了办事群众,连续六年被市政府评为“先进单位”。“一站式”政务服务大厅,将25个政府职能部门的166项行政许可、便民服务事项物理式集中,并通过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实现一站式办理,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能,有效杜绝了“吃拿卡要”等不正之风。五年来共受理各类行政许可事项、便民事项128560件,按时办结率达到100%。“一网式”安平县政府网站,突出了政民互动和服务经济的功能,日点击量达一万人次。重点打造的《政府推荐企业》栏目,为诚信企业牵线搭桥,保驾护航,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向全球100多个主权国家推荐,促成国际贸易成交额上亿元。“一线式”县长公开电话同百事通呼叫中心相结合,搭建起了密切政群关系的联心桥。

       (四)打造人才支撑平台,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源动力。 人才队伍建设是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我们在启动各项信息化工程的同时,调动各种力量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全民信息化素质提升工程。我们聘请了多名专家、学者担任政府顾问,在产业发展方向、产品技术 10 研发、企业管理、电子商务应用、风险防范等不同领域开展咨询与培训。先后与河北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科技大学等十二所省内外高校签署人才战略合作协议并挂牌成立了“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为企业引进人才、借智发展及大学生就业创业搭建了一条稳定便捷的通道。开办了以实战技能培训为主的“就业训练中心”,招收企业外贸人员、各大专院校应届毕业生为学员,聘请高校中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教授、专家对企业贸易人员进行系统化、专业化、案例化的实战技能培训,为企业培养外贸人才300余人,深受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利用职业中学、县委党校、教师进修学校等的师资、场地,开展各类丝网知识培训56期;利用农业信息中心、农技进村服务站、农村文化大院等,开展农民培训42期;利用信息办多媒体培训中心,组织开展公务员培训16期、企业培训67期、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推介会28期,共计培训达3万多人次,占全县总人口的1/10。电视台丝网频道开播了《网乡大讲堂》,播出企业管理、外贸营销、商务礼仪等75期,受众更加广泛。打造了中国佳才网,利用高校在校学生开展业务,迅速占领了全国市县级人力资源市场。此外,每月最后一个星期日,我们都在政务中心大厅举办人才就业招聘会,至今已连续举办了十八期,在20000多应聘人员中累计为1456家企业招聘人才2853人。全民信 11 息化素质提升工程的实施,必将为安平构建人力资源强县、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发挥重要支撑作用。

       三、从推广出发,创新求是,力保各项信息化工程的生命力

       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县,我们责无旁贷地还要承担起“建成模板,向全国推广”的重任。近五年的时间,我们书写了百万字的工作日志,详细记录了每一项工程从谋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的全过程,为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提供了详实的第一手资料。回顾整个试点工作,有几点体会,希望能对其它市县开展信息化建设有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

       (一)做好规划是县域经济信息化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在县域范围内开展信息化建设,首先要解决“建什么”和“怎么建”等重大问题,要有一个系统的既有前瞻性又有针对性的科学谋划和设计,要有一个统领各项建设内容和建设方式的总体规划,才能保证各项信息化工程互联互通、并行互补,才能以明确的目标、清晰的任务来凝聚人心、鼓舞人心。我们先后聘请了三十多位专家、历时三个月完成了《安平县县域经济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可谓“计熟谋定”。五年来,我们严格按《规划》实施,各项工程均得到了突破性进展,收到了一定成效,可谓“举必有功”。所以说,搞信息化建设就应先规划好了,再全力推进。

       (二)服务经济是县域经济信息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信息化好象看不见、摸不着,好象距离我们“远”、“生”、“虚”。如果不能找准信息化建设的结合点、切入点,把信息化做得让人感觉“近”、“熟”、“实”,那么信息化的价值便无从体现,信息化工作就更难以推进和深入。实际工作中,我们紧密围绕经济发展,特别是丝网特色产业发展,重点实施了中国丝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工程、特色产业物流配送服务等工程,因其植根于企业对市场信息的强烈需求,植根于丝网产业对提档升级、快速发展的需求,所以得到了各个方面的认可、协同和配合,建设速度和应用效果都得到了保障。

       (三)机制创新是解决信息化工程生命力问题的关键。 信息化作为最先进的生产力,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信息技术日益成熟,不再是制约信息化工程生命力的首要问题,如何调整理顺建、管、运、维的长效机制,已经成为了关键。我们在信息化建设中,重点探索了三种机制:一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政府通过发布招商项目、提供可研报告、协调组织推动等一系列引导行为,吸引大量社会资金投入到信息化工程中。例如中国搜丝网、中国生猪在线等电子商务项目,都是政府引导社会力量自愿投资而迅速发展起来的,表现出了很强的生命力。二是政民共建,民管民用。如农业科技进村

       13 服务站的建设,就是依托农资经营点,政府提供微机、网络和农业专家系统,并通过挂牌等形式予以扶持,提高其诚信度和信息化水平,既帮助其提高了经营效益,又能把农业科技知识传播到千家万户。三是资源整合,互利共赢。如百事通呼叫中心建设,由廊坊华夏神农开发建设了安平县农业数据库,农牧局、搜丝网、生猪在线等十几个部门填充本地化数据,依托市网通公司的设备资源、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由114话务员向全县群众提供人工语音服务,既实现了信息技术的专业化保障,又降低了信息化建设的成本,使普通老百姓能够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

       (四)人才支撑是县域经济信息化深入开展的保障。 信息化是一项具有前沿性的新事物,又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既懂业务,又懂信息化的复合型人才。在深入实施县域经济信息化进程中,我们不拘一格引进和培训人才,如与高校战略合作,建立大学生实践实训基地,开办外贸营销培训班,开播电视培训节目《网乡大讲堂》等,为产业发展和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提供了长久和可持续的保障。安平县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能够取得一些成功,也得益于人才支撑计划的深入实施。

       四、从长远出发,再接再厉,努力把安平做成全国两化融合示范县

       随着信息化重点工程的深入推进,信息化助推县域经济

       14 发展的作用日益彰显,信息化建设的浓厚氛围已经形成,“信息兴县”战略深入人心,为进一步推进两化融合打下了基础。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重点围绕两化融合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做好中国丝网业物流信息平台示范工程。该工程以目前在建的现代物流基地为载体,以物流信息技术为核心,通过对整个丝网行业供应链的管理,全面收集、整理车辆、生产企业、销售公司等产业链信息,实现对全县11000多家丝网企业原材料采购的“统购分销”,实现对分布在全国的6300多家销售门店产品采购的“统购分销”,实现物流仓储管理、运输管理同电子商务的紧密衔接,实现物流配送全过程的信息化监控等。

       二是进一步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以八个丝网研究所为支撑,以20家重点扶持企业为龙头,推动企业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产品研发信息化、生产过程自动化和贸易营销网络化,提升丝网企业的竞争力。加大政府引导的力度,通过甄选、推介、宣传等方式,重点推进企业用得起、实效好的中小企业信息平台的应用,为企业提供基础电信类、增值业务类、应用管理类等一揽子信息化解决方案和差异化、定制化一站式服务。

       三是进一步探索外包服务模式在中小企业中的应用。继续深入探索外贸营销外包服务模式,扬长补短,实现企业与

       15 外包公司的双赢;积极培育依托于行业、又独立于企业的市场信息服务商、信息技术服务商、信息产品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等信息服务业,为全面推行外包服务创造条件。

       四是着手实施“安平丝网”整体品牌网络推广工程。按照“安平丝网”整体品牌推广计划,实施网络推广工程,打造网络无国界、无时空限制这一大范围内的品牌形象。通过与众多新闻报道网站合作,共同打造品牌。

       安平县国家级县域经济信息化试点工作已经基本完成,我们恳切希望工信部领导和专家们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我们将继续对试点工作成果进行丰富和完善,为安平县信息化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实质贡献,在全国范围内真正发挥出示范作用!

       谢谢大家!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3】

税务稽查是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重要步骤和环节,是税务机关代表国家依法对纳税人的纳税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一种形式。随着信息化手段的广泛应用,税务稽查管理及查账软件应运而生,这标志着税务稽查工作走上了信息化管理时代。

一、会计信息化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一)稽查地点更加灵活,税务稽查效果更加显著。在手工会计中,稽查人员一般采取现场查询方式进行税务审计。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稽查人员可以在企业现场通过电脑查询的方式进行税务审计,这样不仅可以现场答疑,也不易泄密,而且查询的效率和准确性较高;稽查人员也可将相关数据资料通过打印机输出到纸上,以便于税务稽查人员存档;稽查人员还可将数据输出到磁盘上或通过互联网方式取得资料,这样既能方便税务稽查人员快捷地取得数据,又不影响企业日常工作。

(二)会计信息化核算程序和方法对税务稽查的影响

1、会计电算化账务程序的电子化。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信息资源,通过建立信息应用平台,广泛采集和积累信息,迅速流通和加工信息,有效利用信息。税务稽查信息化同时也是强化管理的过程,通过税务稽查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结合和相互促进,规范税务稽查业务流程,减少稽查执法的随意性,增强稽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税务稽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也可以促进稽查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税收执法整体水平的提高。但会计信息化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财务数据增加、修改、删除都是在计算机上操作,操作可以不留痕迹,给税务稽查带来诸多不便。

2、计算机做账可以使企业设置更多账套。手工会计操作过程中,都是纸介质上的会计内容,企业如果使用电算化管理软件可以建立999套账套,企业财务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多个账套,可以有内部管理使用,也可以有对外报送使用,账套与账套之间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填写不同的数据。企业可以根据需要对以前的账簿或修改、删除、添加财务数据后的账簿进行备份保存。

3、多台计算机建立账套,多人员操作不同账套。会计电算化软件强调的是人、财、物、产、供、销全面结合,会有相应的模板全面综合操作,也会有相应的权限人员进入不同的模块操作。比如,系统管理员对电算化管理软件进行系统操作,财务主管对总账模块操作,仓库主管对存货模块操作等,因为计算机操作,会导致一人身兼数职,人员分工不明确,违反财务规定,影响税务人员稽查工作。企业可能为财务账套设置密码、隐藏服务器或异地设置服务器等,逃避税务监管。

4、会计信息化对税务稽查技术的影响。当前是信息化社会,我国大中型企业基本实现了电算化,相当数量的小型企业也使用了财务软件,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由于经济和财务的信息量和业务量相当大,传统的稽查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或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税务部门的税务检查要适应高科技发展的要求,将传统的税务稽查方法与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结合,开发出先进的税务稽查账务系统,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税务稽查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5、会计信息化对税务稽查人员的影响。电算化税务稽查是对会计、税务、稽查、信息技术与计算机应用相结合的综合,为了应对信息化下管理企业的税务稽查,税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需求必须做适当调整,税务稽查人员不但要具有丰富的会计、财务、税务稽查知识和技能,熟悉财务、税务法律、法规,而且应该熟练掌握财务会计软件的核算程序、核算方法和操作要点。

二、会计信息化在税务稽查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软件易做假账,稽查环境更加复杂。与手工会计相比,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中,安全问题是造成税务稽查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两个环节面临安全威胁:一是纳税人会计信息提取数据的操作环节;二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会计信息的保管环节。在操作环节中,操作失误或病毒破坏很有可能造成纳税人会计信息系统崩溃,导致纳税人会计信息的丢失或泄露;在保管环节中,稽查人员是否能够对其取得的会计信息进行有效的保密。纳税人处于安全问题的考虑很可能产生不信任和不配合的心理,使税务稽查的环境十分不利。

(二)会计核算软件版本繁多,稽查人员难掌握、难鉴别。会计软件种类繁多且软件开发的语言、开发工具不尽相同,没有经过专门培训的税务稽查人员,很难掌握软件的操作。电算化软件可以灵活地进行备份、恢复,再利用恢复后的账务数据进行数据的调整,很多软件都提供了业务处理过程的反结账、反审核功能,使得会计数据的删除、修改不留痕迹,使稽查人员难以应对。

(三)税务稽查软件的研发相对滞后。随着会计电算化的普及,利用计算机辅助税务稽查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会计电算化工作经过多年的发展,在会计电算化软件的研究与开发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审计电算化即直接采用计算机程序对企业财务软件的数据进行合法性审查,在税务稽查这个专业领域中的运用还远远不够,可以说税务稽查应用软件的研发只是刚刚起步,还不能满足税收稽查工作的要求。

(四)税务稽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目前,税务干部队伍素质与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速度之间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熟悉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税收业务和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遭遇断层。税务稽查信息化是税务机关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稽查相关数据的采集、处理、应用,提高执法水平,强化管理的过程。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同时也是强化管理的过程,通过税务稽查与信息技术运用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促进,规范稽查业务流程,减少稽查执法的随意性,增强稽查工作的透明度,有利于降低稽查成本,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也可以促进稽查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和税收执法整体水平的提高。

(五)稽查审理缺乏统一标准。现行综合征管软件审理环节中,由于没有对具体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归集,因此无法将法律法规与具体行为进行分类归集并自动结合形成定性处罚监控,造成了审理人员审理定性的随意性,无法对审理行为进行有效监控。

目前,税务综合征管软件及许多地方自行开发的税务应用软件中稽查文书未按照总局统一样式设计,致使各地区稽查文书样式不统一,内容也不能满足总局对稽查工作的要求。各地区自行开发的税务应用软件中,存在着大量自行设计的内部传递文书,用于满足内部业务流转,其作用相似、样式各异、项目参差不齐,并且相关文书没有相互校验功能。软件只提供word模板,必须依靠过去的手工劳动,依赖稽查人员将稽查结果、审理结论录入。

三、应对税务稽查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建立管理机制,加强对会计核算软件的管理。要对会计软件的基本功能、数据输入输出和处理程序、整体运行环境等方面制定规范性要求,如规定会计电算化软件具有自动记录功能,严禁纳税人擅自修改或删除会计数据,必须保留会计数据的修改痕迹,以便于税务稽查人员根据上机日志开展稽查工作;制定统一的通用数据接口,主要是要求各种商品化会计软件之间能实现相互间的数据交换和共享,保证税务稽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税务稽查人员应参与会计软件的开发,尽早发现会计软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二)对电算化税务稽查在法律上予以规范。整合现有税收政策和法规,并形成完善税务稽查政策法规信息库,明确法律依据。利用税务稽查政策信息库实行信息资源共享,对检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统一把握尺度,避免出现对不同企业提出的相同问题适用不同税收政策的情况。

税务机关应与财政部门配合,成立专门的会计电算化推广普及部门,完善会计电算化软件选择的管理办法,制定切实可行的会计电算化软件使用流程,并积极推广税控装置的使用,以规范企业的会计电算化行为和纳税行为。同时,要以法律的形式,明确对实施会计电算化企业进行税务稽查是征纳双发的权利和义务。

(三)开发稽查专用软件,提高税务稽查信息化的应用深度。国家税务总局应统一组织人力、物力、财力,积极研发稽查软件,使该软件既科学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使之在税务稽查实践中逐步得到发展和完善。对目前已存在的税务稽查软件,必须加强税务稽查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但要将手工税务稽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等编入计算机中,还要利用网络技术逐步建立一个多渠道、多层次的纵横交错、上下贯通的税务稽查信息港,实现对稽查信息的及时共享和有效利用。

开发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对稽查工作全流程监控,提高税务稽查的管理水平。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以《税务稽查工作规程》为基础,覆盖税务稽查工作的下达检查计划、实施税务检查、审理和执

行四个环节,实现对税务稽查工作从开始到结束全流程的监控。通过税务稽查管理信息系统可也及时准确地掌握检查计划下达和分配情况、每个检查户的检查进度、各个检察环节的阶段性报告、检查处理结果和执行情况,以及每个稽查部门的补查收入和每个检查人员的工作量和工作成绩,以实现对税务稽查工作的有效监督和管理,提高税务稽查查补收入预测的准确度,保证税务稽查工作高效运转。

(四)加强专业理论学习,提高税务稽查人员整体业务素质。加大对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力度,大力组织计算机系统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税控设备以及应用系统的培训。同时,学习西方国家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充分了解自己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所需,以及怎样选用相适应的信息及网络技术,发挥信息及网络技术的应用。

强化信息管理制度,加强稽查人员职业道德建设和保护被稽查单位信息安全方面的教育,确保采集来的信息不被泄露,从而免除被稽查单位对其信息安全的担忧。要求税务机关要合理配置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人员结构,即税务机关不但要有会计和税收专家,也要有信息技术专家、计算机辅助稽查技术的研究开发人员等。

加强单位间的协作,增进稽查软件的实用性。加强国税与地税部门在稽查方面的信息共享,及时掌握相关稽查部门的检查情况,以便于互通信息,提高稽查的工作效率。

总之,会计信息化的迅猛发展给传统的税务稽查带来了新的挑战,也是给新时期税务管理工作带来变革的机遇。税务稽查应尽快适应这种变化,主动出击,强化制度建设,加强自身学习,掌握先进电子技术,建立现代化的税务稽查体系,从根本上解决新环境下税务稽查的系列问题,进一步强化税务稽查管理。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4】

20_年,_区信息办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区各部门的帮助、支持下,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认真落实《20_年度目标责任书及工作运行大表》,圆满完成了上半年工作。现将区信息办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工作,提高办公效率

1、强化网站管理工作

一是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促进网络问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完善了政府网站群信息发布管理制度,制定了《_区政府门户网站栏目结构规划与信息内容管理归口方案》;二是定期按月按季度统计、分析各部门网站信息发布情况,将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协同办公平台上进行公布;三是自治区政府网站发展评估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大会公布了_年新疆政府网站发展评估结果,“_区政府门户网站”被评为县、市级a类网站。

2、全力推进“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应用工作

一是在区属各职能部门推进“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应用工作,管理、维护协同办公平台日常应用,及时处理平台应用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上半年,调整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应用人员单位、部门、权限_5条人次;二是定期按月按季度统计、分析各部门协同办公平台使用情况,并把结果在政府门户网站和协同办公平台上进行公布。

3、继续贯彻执行《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部门政务工作的透明度

按照自治区关于《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促进网络问政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要求,制定了《_区政府信息公开管理办法》,收集、整理各委、局、办_年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完成了《_区_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编写、审核、审定工作,并报给市电子政务办公室,同时在政府信息公开目录中发布。根据自治区《关于_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编制和公布有关事项的通知》的要求,督导区属各部门_年政府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的编写,并完成各部门公开年报情况统计工作。

4、加强协同办公设备管理

根据克区电政办[20_]1号《关于电子政务移动办公设备配置的通知》的要求,加强管理、维护协同办公设备工作,对各单位提出申请使用的数字证书、电子公章、电子签名、无线上网等设施按程序进行办理和登记,完成56个部门领导个人电子签章的制作,协调办理41套移动办公3g网卡,针对制作电子签章的领导举办了一期设备使用的培训。

二、持续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

为建立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开放性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及业务管理应用系统,加强我区信息化项目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推进各行业协同发展。一是加强信息化项目需求调研、需求设计、建设实施、验收等重要环节的评审管理,组织专家、业务部门、合作单位对重点环节进行评审,杜绝项目需求反复变更、重复修改,完成了10个部门25个信息化项目技术方案预审,完成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中9个部门21项业务的初审工作;二是根据《_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强化信息化项目立项管理,审核各部门申报的信息化项目,共完成8个部门13个信息化项目的立项工作,并向各业务单位下发了《20_年信息化项目审核意见书》,协调落实信息化项目资金;三是完善信息化项目推广机制,坚持“谁使用、谁推广”的原则,使用单位负责推广应用,做好人员培训、数据更新、用户管理和权限划分工作,实施项目推广应用跟踪及评价工作;四是继续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和相应的工作制度,细化项目实施环节,明确项目主责单位与协作单位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完成信息化项目全过程建设与应用。

三、不断升级、优化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1、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优化定型工作成效显著

完成医疗救助、住房保障、居家养老、社会管理、政府救助、慈善业务、老龄业务、残联业务等9个部门21项业务的优化定型工作。完成了9个部门21项业务的项目初审工作。全区各委、办、局、五个街道及69个社区、流管办1069名工作人员熟练掌握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培训工作全面完成。上半年,处理系统应用操作人员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共2116次。调整人员信息及操作权限共125人(次)。到各部门、街道及社区现场指导培训374人(次)。

2、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升级工作进一步加强

完成《_区社会管理服务系统》正式迁移升级为《_市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第一阶段工作。系统主体工作基本完成,能够在全市范围内使用。为乌尔禾区、独山子区、白碱滩区的系统应用工作人员提供系统推广应用的经验和软件实际操作的培训。

3、数据分析及展现平台建设进展顺利

完成数据分析及展现平台的方案制定、审核工作,对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的基础数据、专业数据进行分析、梳理,《项目咨询分析报告》的编制工作完成。

4、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上半年,我办完成了市“12345”政府服务热线、_区不和谐因素处置子系统、_区门户网站“区长信箱”整合对接工作,按照受理、立案、分流、办理(催办、督办)、评价、结案、回复(存档)七个业务流程,通过软件进一步固化了每一项业务流程的办理标准、办理主体、办理时限,形成信访案件办理过程的闭合式管理,实现了各类案件的集中受理、统一调度、三级联动(区、街、社区)、协同处置、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实现信访业务网络化、电子化管理,提高了信访案件办理效率。自3月22日试运行共受理处置市“12345”政府热线办交办案件373条,自3月1日试运行共受理处置区门户网站区长信箱信件39条。完成家校互通平台学校信息发布模块、网站信息查询模块和8个数据推送接口程的设计开发,2月29日在区属各小学试运行,各模块运行正常。短信平台建设完成社区卫生强化免疫短信发布功能并投入使用。

5、深化网站应用建设工作

为深入落实自治区“加强政府网站建设、促进网络问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完成了《_区政府门户网站深化应用建设项目》的需求调研和工作业务梳理,完成了项目总体技术方案的制定和专家评审、论证工作。完成了新版门户网站所有页面的设计工作,目前在准备实施搭建中。

四、存在的问题

1、一体化协同办公室平台各应用单位工作人员变动较频繁,交接工作不及时,造成部分单位信息更新不及时;

2、部分单位对政府信息公开意识薄弱,信息公开不够主动;

3、信息化项目实施过程中,各业务单位对项目需求分析的不够深、不够细,在开发过程中反复修改情况较为普遍;

4、在项目需求分析上,对结果数据展示分析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五、整改措施及建议

1、建议各应用部门平台使用人员有变动的及时以书面的形式上报到区电子政务办登记备案,由区电子政务办负责调整人员信息变更和操作权限;

2、加强政务信息公开督导力度,定期对区属各部门政府信息公开情况进行督查,并把督查结果通过政府门户网站和协同办公平台向全区进行通报。

3、一是加强信息化项目立项、需求调研、需求设计、建设实施、验收等重要环节的评审管理,组织专家、业务部门、合作单位对重点环节的评审工作,杜绝项目需求反复变更、重复修改;二是建立健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优化管理工作流程和工作制度,细化项目实施环节,明确项目主责单位与协作单位职责,落实责任分工,共同推动项目全过程建设与应用;三是组织各业务单位学习《_区信息化项目管理办法》,掌握信息化项目申报与立项、项目实施、验收与推广应用等关键环节;四是申报单位要加强内部学习,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

4、加强对各业务软件流程的梳理工作,在做好基础数据分析展示分析的基础上,强化管理数据的挖掘,通过报表、图形等方式为业务部门提供决策性、管理型的数据。

20_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推进电子政务工作

一是在区属各职能部门继续推进“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应用工作,计划在7-8月份举办一体化协同办公平台应用、网站信息发布、政府信息公开、移动办公设备应用操作培训;二是继续加强网站管理,完善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信息公开力度;三是积极推进电子印章的应用,保障电子公文的有效性、权威性,通过现代办公手段提高工作效能。

二、继续加强信息化项目管理

一是完成全区8个部门13个信息化项目开发和研发工作,并对项目各阶段进行评审;二是完成全区8个部门13个信息化项目测试工作;三是完成全区8个部门13个信息化项目试运行工作;

四是组织相关对口专家,对全区8个部门13个信息化项目进行验收,并形成最终验收报告;五是完成全区信息化项目资料汇总工作。

三、继续优化与升级_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

一是继续完善和规范以地名地址、实有人口、房屋、法人四大基础数据库建设,全面建设区域性、综合性、电子化居民档案;二是加强_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数据交换平台建设,实现基础数据与专业数据、专业数据与专业数据之间的双向共享交换,缩短信息数据、业务流程在部门间的传递时间,提高部门间协同办事效率;三是完成《_区社会管理服务系统》正式迁移升级为《_市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第二阶段工作;四是继续完善和优化9个部门21项子系统;五是实施_区社会管理服务信息系统数据分析与展现平台建设工作;六是完成新版门户网站的搭建和实施,完成测试工作。实现新旧两版网站数据同步,面向社会公众公开发布,进入试运行阶段,保持新旧网站同步运行,给用户一个适应新网站的时间区间,收集并整改问题;七是完成政府门户网站深化应用建设项目的全面验收工作,制作用户操作手册和社会公众宣传单,开展项目正式运行后的推广应用工作。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5】

接下来我们要以企业发展为契机,着力推进信息化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规范工作制度,落实工作责任,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2、加强信息人才队伍的建设,建立完善多层次、多渠道、重实效的信息化队伍的培训制度,努力建设一支过硬的信息化队伍。

3、强化信息安全,全面提高对网络攻击、病毒入侵、网络失窃密、有害信息的防范能力。确保了网络运行高效畅通,计算机信息安全。

4、加强设备管理,对于基本的维护,由专人负责,对于不能维护的,及时上报售后,保证设备的正常使用。建立健全信息设备使用制度、赔偿制度、网络安全制度等,做到有制度可依,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本期没有出现人为损坏设备的现象,各设备运行正常。

信息化作为一个新事物,需要用新的思维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必须把学习和培训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来抓,不断增加理论知识和专业技术知识。认真做好信息化工作。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6】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1按照上级各级对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工作要求,我局对20xx年电子政务内网工作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20xx年,我局对加强和搞好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各级对电子政务内网管理工作要求,结合我局网络工作和城管工作的实际,扎实推进信息化工作的开展,积极探索信息化工作管理的新思路、新举措,突出网上应用,强化信息服务,落实安全保密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培训力度,加强督促检查,为保障我局信息渠道的畅通、信息资源的利用和服务,进一步提高办公、办案自动化应用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全年电子政务内网工作具体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切实加强领导,落实网络管理责任制加强领导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上级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的相关文件、会议精神,明确了分管此项工作的领导和日常应用操作管理人员,做到了人员到位,责任明确,工作落实。积极参加了县党政网管理中心举办的应用培训或相关会议。保证了网络操作人员的固定,加大了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基础建设所需的设备经费,继续发挥了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服务机关办公的积极作用。二、完善网络的规范管理(一)搞好公文网上单轨运行,认真做好了公文网上交换、处理、归档和查阅、电子邮箱等工作的网上应用,建立和完善信息上网制度,建立基础数据库和重要信息资源库。(二)认真做好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上的公文收发,有固定人员,按照程序,下载了各类文件资料,能正确、熟练地做好本单位的公文网上信息网上应用,做好了公文网上归档和查阅工作,实现了公文高效运行,充分利用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为本机关提供服务,简化了办事流程,提高了办公效率,为领导的决策及时提供的依据。(三)认真管理电子印章并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制定和完善公文网上交换工作制度、领导审签制度、安全保密制度、网络管理等制度。加强电子公文制作、印发、传递、使用、保存、销毁过程中安全管理工作。并按要求每天填写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收发电子邮件的登记和值班日记。三、做好网络安全及设备维护(一)依据国家有关涉密信息系统管理办法和技术规范,认真抓好了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及局域网的安全保密体系建设,做到了物理隔离和专机专用,安装了防病毒系统、建设网络信息安全监控系统,做到软件及时升级、打补丁、更新病毒库。使电子政务内网(党政网)、互联网可管并可控,达到了网络安全保密要求。全年无失泄密事件,无重要数据丢失现象发生。(二)积极开展网络安全保密宣传教育和督促检查工作。今年我局深入开展网络安全保密教育,增强了业务部门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落实了责任制,上网发布信息必须由分管领导和办公室主任审核和监控,按要求配置了必要的设备,并定期和不定期计算机进行检查。确保了电子公文安全、可靠、准确的传递和使用。(三)建立健全网络运行维护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安全保密规章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制、责任事件八小时内报告制和泄密责任追究制。重申在安全保密措施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不得一台计算机同时上两个网络,不得在网上传输涉密公文,不得将涉密公文(信息)变为非涉密的公文(信息)在党政网上传输或发布,做到“上网不涉密、涉密不上网”,做到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进一步增强了电子网络办公的稳定性、可靠性、快速性和安全性。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2近两年来,我局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信息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新的进展。全局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信息体系进一步健全,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港航业数据管理逐步完善,服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为加快我市港航业稳步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现将有关的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思想上高度重视为了将政务信息化工作切实落到实处,我局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港航信息化工作,并将这项工作作为开展港航工作的一个重要举措。每年年初都合理制定信息化工作计划,落实专人跟踪负责,务求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全市港航企业提供便利,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为我市港航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二、投入到位,提供资金保障近年来,我局从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力投入。首先,我们先后投资近20万元,加快信息化硬件配备换代升级。目前,全局共有台式电脑41台,网络设备10台,基本上保证了人手一台电脑。其次,在资金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投入了10万元建立局域网,使机关和两个分局的网络互通,做好信息同步工作。最后,我们又投入资金30万元,建立和完善了港航信息系统,将目前所掌握的港航业信息数据放入系统中,方便查询利用。通过资金投入,逐步完善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夯实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三、完善系统,推行无纸化、自动化办公为了更好地加强信息化建设,方便日常工作的顺利展开,我们大力推行无纸化、自动化办公。第一、日常的收发、传阅、催办文件我们通过网上办公系统来进行,并且与市交通局OA系统、市政府OA系统联网办公,既节省了纸张又提高了工作效率。第二、我局的两个业务科室也通过网络与省交通厅的港航行政管理系统联网,通过网络系统开展业务。第三、随着我局港航信息系统的开发完成,我市各个港航企业、码头、船舶的信息数据也逐步导入系统的数据库之中,方便查找利用,免去了过去查找信息的诸多不便之处。通过完善各业务系统,使我局的工作能够更快更好地开展。四、加强运用,强化信息人员培训我局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多种方式,大力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宣传和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对信息化建设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和密切配合此项工作。同时坚持每年举办各类信息化培训班,邀请有关专家授课或专题讲座,分别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信息业务知识、网络系统应用等内容进行培训,同时组织信息系统管理员适时参加市里组织的学习培训,切实增强了全局干部职工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为全局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思想上、技术上的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总结篇3自去年10年月份以来,廊坊市信息化办公室按照省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和有关通知要求,一方面,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信息化建设情况,正式递交了《关于信息化建设情况的汇报》材料,努力争取领导的理解和支持。另一方面,在思想上,增强了自身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工作中,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开创我市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主要工作情况㈠编制完成了《廊坊市信息化“九五”规划和20**年发展纲要(征求意见稿)》。目前,此规划已发至各有关部门正在进行修改、完善。㈡初步完成《廊坊互联网(LFnet)总体设计方案》。该方案包括系统问题的提出、系统设计原则及目标、网络结构设计、服务功能设计、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施体制以及效益分析等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行性。项目总投资157万元人民币,涉及我市23个委、办、局。市信息办正在起草《关于建立廊坊互联网的请示》,报市政府审批。㈢电子信息产业调查工作已近尾声。按照省通知要求,我市对全市信息产品制造业、通信业、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做了一次全面深入的调查,这在我市还是第一次。目前,开发区和民营科技企业调查和汇总工作已经完成,数据输入软盘工作正在进行,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已形成初稿。㈣我市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8月8日,我市320公里市县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全部竣工,单项投资600万元,使我市在全省11个市中第一个提前完成省市县三级有线电视光缆铺设工程,大大增强了我市的有线电视光缆通信功能。㈤数字数据通信网取得新进展。我市邮电系统自去年下半年开通CHINANET节点以来,上网用户迅速增加。去年用户已达一百多户,今年预计可达七百余户。同时,在INTERNET网上开通“廊坊热线”,使之成为向世界展示廊坊的一个窗口。㈥积极拓展信息服务领域。组织市信息中心、邮电局等有关单位,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各种大型招商活动,通过现场演示、咨询服务等方式提高信息网络服务的知名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多次承办市委、市政府转来的有关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工作,如答复人大、政协代表提案等,得到了领导的'好评。二、存在的问题当前,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信息设备制造业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企业集团和名牌产品。就我市而言,可以归类为信息产业的产品仅有四、五种,而且产品竞争力差、市场占有率低。二是信息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开发。上网的信息产品少,高质量和能带来高效益的信息更少。同时,由于信息系统建设受条块分割的影响,各层次信息活动联系交流少,信息资源彼此不能共享。三是信息市场发育还不健全,有待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四是信息化专业人才的培养亟待加强。现有的人才结构与发展的需要还很不适应。㈤、加强信息人才队伍建设。A是改革专业和课程设置,提高中等学校信息技术教育水平。B是搞好中小学计算机教育,把中小学计算机教育作为义务教育的主要内容,纳入教学计划。C是搞好再职人员的再教育和再提高,及时更新现有技术人员的知识和素质。㈥、加强对信息化规划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宏观管理。A是充分发挥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组织实施规划,研究投资、技术、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协调各方面关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B是加强政府对信息市场的宏观管理,加快信息服务业的产业化发展进程。C是建立健全目标考核管理机制,制定各级各部门信息化建设的量化指标,纳入全市工作目标考核范围,分解落实到各区市县和市直各部门,严格奖惩三、明年工作设想**年全市信息化工作要点是抓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服务业建设、廊坊互联网工程、通信传媒网络建设、信息设备制造业、重点金字工程建设。㈠信息服务业。完成日贷项目二期工程,建立地理信息系统、宏观经济预测系统、企业和产品信息系统和价格信息系统等。㈡廊坊互联网工程建设。建成以廊坊经济信息中心为网络中心,连接我市各委、办、局和部分区市县的开放性的互联网络平台。形成连接我市各行业、各部门的经济信息的枢扭,实现“同城信息,本地交换”。㈢信息设备制造业。以现有企业为基础,引导其调整产品结构,尽快拿出有发展前景的拳头产品。㈣金字系列工程。金关工程:到99年底,将我市外贸系统内部网络与外经贸系统卫星专用网联接,完成三级网络的建设。金卡工程:在市区建立连接廊坊市人行与各商业银行的广域网络(城市网CN)。非银行卡工程:优先在商业、旅游、工商、税收、公安、医疗、社会公共服务等行业,大力发展以IC卡为主导的非银行卡应用系统。㈤通信传媒网络。建成以公用数字数据网(DDN)为主的数据通信网。㈥广播电视信息传播网。主要在多功能开发上做文章。如图文电视、电视会议、远程教育等。四、对策与建议㈠、加快我市信息化建设进程,必须进一步更新观念,提高认识。要努力提高全民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重视和支持信息化建设的舆论氛围。㈡、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充分运用政府影响力度及其重要信息市场主体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化投资体系。研究建立廊坊市信息化建设基金,为信息化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㈢、加快企业信息化进程。一是建立生产和控制信息系统,大力推广生产过程自动化的微机控制系统,提高传统产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率。二是建立生产调度信息系统,提高指挥调度生产的科学性和时效生。三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对整个企业的生产、营销等业务信息实行集成管理,并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辅助制造等。四是建立经营决策信息系统,依据企业内部和外部信息对企业的营销策略和企业生产经营提供决策支持。㈣、大力加强信息标准化建设。一是建立健全信息技术标准支持体系。建立全市信息化标准体系和标准的计算机检索与服务支持系统。二是建立信息化系统质量保证体系。按照国际能行的ISO9000族标准指导全省信息化系统的质量工作。组织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论证工作。三是提高全员标准化意识。加强标准化专业人员与信息系统专业人员的结合,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信息标准化队伍。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7】

我校在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强化现代教育意识,加强现代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充分发挥现代教育信息化技术优势,积极进行教育科研,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教育质量的稳步提高。

一、加强教育信息化管理,发挥教育信息化服务功能。

1、保证教育信息化正常、有序地开展。

2、学校专职电教管理人员认真地做好教育信息化设备的维护、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检修。校内外结合,保证现有设备完好无损,安全运行,最大限度的发挥了其服务功能。

3、上好信息技术课。我校三至六年级每班每周安排了1节信息技术课并列入了课表,严禁挤占和挪用,要求代信息技术课的教师认真备课,在课堂教学中依托教材并适当拓展,

二、加强教师培训,提高师资水平。

1、开展了信息化集中培训。我校组织全体教师开展了教育信息化应用集中研训。结合本学期学科教学需要,通过组织观看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公开课、示范课、研讨课和教学课例观摩),辅导制作课件,搜集优质教学资源,开展教育信息化应用交流活动(上汇报课、展示课件),研训如何运用教育信息化设备进行教育管理和德育工作,使我校老师在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做到了进一步科学化,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能更加普遍引入优质教育资源,熟练掌握信息化教育应用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全体教师信息化应用的自觉意识、应用能力和应用水平。

2、注重教师全员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我校根据学生的.认知,深入开展与教材结合、与学生认知水平结合、与传统结合、与校情结合的“四结合”教学研究。要求全体教师以多媒体计算机为主要教学手段,充分利用班班通,根据学科特点,开展以视听为手段的新型教学模式探索。考评的标准之一就是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是否做到得了有效整合。

三、长远工作设想

1、坚持以服务教学为中心,对电教设备做好维护与管理,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为推进课程改革服务。

2、有计划地添置教学必须的器材。

3、电教专干要为全体教师做好教育信息化指导,随时解答、解决教师在教育信息化方面的技术问题,促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的有效整合,让课程整合成为每个教师的自觉行动。

4、配合教研教改工作和课程改革,为教师上好各级公开课、示范课、赛教课提供设备与技术支持,协助教师创设最佳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效益。

5、加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与实践积累,鼓励教师积极撰写现代教育技术论文,制作课件,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6、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有效整合课题研究与实施,积累研究经验。学期结束时进行课题研究成果展示。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8】

近年来,××县农林局围绕果蔬、畜牧、木业三大支柱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以建设中华果都网站作为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展全方位的农业信息服务,有效促进了全县农业产业的升级和效益的提高,加快了全县建设新农村的步伐。

抓好信息平台建设,不断增强服务功能

我们以中华果都网站建设

为平台,不断加大农业信息化投入力度,加强软、硬件建设,更新办公设备,提升为农服务水平。目前,已拥有1000平方米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大楼,10台台式电脑,2台笔记本电脑,2台服务器和数码摄像机、扫描仪等输助设备,配备了8名信息专业工作人员。先后三次对系统进行了升级改版,形成了新闻、技术、服务、会员、商务等七大版块,建设了实用技术、优新品种等十大数据库,涵盖了农产品的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成为集信息、处理、检索、传输、发布、数据库运用、信息分析预测、网络培训、农业电视节目制作等于一体的功能完善的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服务功能得以较大提高。中华果都网站先后被江苏省评为全省十大专业网站之一,省农林厅评为全省优秀农业网站,2005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首批“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单位,被省农林厅定为全省“四电合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单位。

完善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我们紧紧围绕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狠抓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全县农业信息化服务网络。为抓好服务网络建设,我们在全县各镇建立了14个独立网站,9个镇级农业信息服务站,7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386个种养殖大户参与的农业信息示范户。基本形成了以中华果都网站为龙头,“一站带十镇、一镇带十村、一村带十点、一点带百户”的县、镇、村、户四级相连的农业信息服务网网络。同时抓好服务队伍建设,着力打造高素质农业信息服务队伍,选定16人作为镇信息站专职人员,选聘70名高中以上学历的种植、养殖能手和农民经纪人兼任村级信息员,在我县和周边农贸市场聘用了10名市场行情监测员,并将24个农业企业负责人、236户信息示范户和退下来的12名农业老专家聘为特邀信息员,全县核心信息员队伍达到365人。与些同时,通过实行“免费上网,优先获取技术,优惠购买农资”等优惠政策,以全县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产品协会、农产品加工企业为重点,先后发展了3000名中华果都网网员,其中核心层网员500人,全县形成了一支规模较大,素质较高,行动统一的农业信息服务队伍。

创造性地开展农业信息化工作,不断提高服务成效

一是多途径抓好农业信息化服务。首先是利用传统载体搞服务。创办了《××县农林信息》、《专家之见》、《农产品供求热线》,并将它们及时发送给县镇领导和全县网员,及时报道各种农林信息。截止目前,已利用这些传统手段发布信息两万余条。其次,利用电视等媒体搞服务。从2002年起,我们积极与××县电视台和××县广播电台合作,联办农业信息服务电视专题节目《农村天地·农产品供求热线》和广播专题《科技与生活》。今年7月初又建设了40平方米的集摄录、编辑、制作于一体的××县农业电视节目制作中心。同时,与县电视台合作,在《农村天地》中设置了固定的专题栏目《果都金桥》,专题栏目的内容均源于农业生产一线的农业快讯、实用技术、病虫防治、优新品种、致富新典型、农产品供求热线等,实时报道、反馈农民关心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深受农民欢迎。第三,利用现代手段搞服务。完善语音声讯综合服务平台,增设人工坐席,提升果都热线16822168服务功能。聘请了30名本县资深的果树、蔬菜、植保、土肥、粮食、经作、林业、农业执法等专家,组成远程农业专家咨询队伍,实现了农民、工作人员、农业专家三方在线通话,成为中华果都网站全天候为农服务的新平台。同时,我们还通过中华果都网手机短信平台,每天定时为农民经纪人和农业政府工作人员免费提供个性化的农业信息定制服务,并推出“万条致富短信惠农家”活动。同时开展“农业信息进农家现场咨询活动”,不断增强农民的信息意识、科技意识,提高了农业信息的利用率。

二是突出抓好优势农产品网络销售。××县所产有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白酥梨、山药、牛蒡、芦笋、大(苔)蒜、黄皮洋葱等20多个特色产品,我们以网络作为推介平台,通过“网上发信息,网下做交易”的形式,组织大批农民经纪人和种植大户上网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把销售的品种、数量、规格、上市时间、交货地点、联系电话、联系人等主要内容反映在统一制作的表格内,逐一登记填写,力求信息的准确性。网站实行全天候优质服务,随时都可以上网销售。宋楼镇果品经纪人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9】

本年度,学校信息化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学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有关精神,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益,坚持从实际出发,注重课堂教学实效,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入开展,切实提高学校管理、课堂教学、以及德育教育等方面的信息化应用水平。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促进学校教育信息化规范管理制度

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明确人员职责。信息化工作涉及面广,涵盖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重视管理,树立服务第一,重质量和效益十分重要。有教导处负责教育信息化工作,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二、完善技术装备,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尽管学校经费紧张,我们还是尽量做到开源节流,并寻求上级领导部门的支持,把有限的资金用于教育技术装备的建设与配备上。学校现在已配备计算机室、多媒体教室。

三、开展教师培训,着力提高教师教育信息化素养

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注重教师专业化水平、教学实践能力和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发展,鼓励教师探索新型的教与学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通过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水平,培养教师利用各种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资源开发。每学期通过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形式,组织教师对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的选择、教学设计、教学资源的集成与整合等方面进行研讨,在评优课等活动中提出明确要求,评比优秀课件,促使教师自觉钻研、学习,在不断实践中提高信息素养。鼓励教师参加网络研修。

四、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加强教育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深入信息技术的研究,利用信息技术为教与学服务,不仅要为了教师的“教”,更要促进学生的“学”,让我们的多媒体课件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在课堂上教师们主动运用多媒体给学生上课,用精彩的图文并茂的画面,更利于学生掌握所学知识,为他们的学习提供帮助。

五、面临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

当然,教育教学资源库尚不完善,没有教育技术专项课题,网络机房设施无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整合课,学校暂无学生班级主页和教研组主页,无学科专题网站,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和参与网络学习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培养等。

虽然面临着种种困难,但我校一直坚持“一切为了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的总目标,努力提升学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为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保障。努力实现教科研活动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开展教科研活动,逐步开展教师远程培训等,提高教科研活动的水平和层次,实现师资培训的信息化,利用网络建立起信息化的校本培训机制。

总之,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个基础工程,我们的目的是通过信息化来带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我们期待学校信息化建设更美好的未来!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10】

本学年是我校教育信息化推进的基础学期,也是我校信息化突飞猛进的一学期。硬件上,学校积极得到县局及信息中心的支持增加投入,进行学校信息化设备的更新与投入,完成学校网站的更新,为信息化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条件。软件上,学校又组织了多项培训,让教师和学生都体会到了信息化对教育教学的支持作用。通过这一学期的努力,我校的信息化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设立推进了信息化工作的建设。

信息化推进工作小组设立后,信息化工作直接面对行政领导,让他们也参与到信息化的工作中来,更便于工作的开展。同时,有了这个部门,可以更方便地布置任务,增进与一线老师的沟通,让其理解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意义。这样通过一个部门,在整个学校形成了一种信息化的氛围,带动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二、制度是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

我校制定了多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各个功能室的管理制度,让功能室的管理在一个规范下运作,促进了功能室的有效使用。

三、网络的有效应用

学校专门配备了网络管理人员,对硬件和软件进行维护,保障了网络的畅通。同时,积极组织老师进行网络的应用培训,让教师对网络有了更多的认识,更方便地从网络中获取教学资源,提高了效率。

四、计算机的维护

作为信息化重要工具的计算机,我校也有专人进行维护。面对我校计算机比较陈旧,数量比较多的情况,维护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保证了计算机的正常使用。

五、学校网站的更新

为了更好的展现我校的站形象,提高学校网站的宣传作用,本学期对学校的旧网站进行了全面的更新,并不断丰富网上资源,完善网站建设,加强校园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并按要求完成信息的上报工作,如校内的重大活动,校园新闻等。

六、加强教师信息化培训

学校的青年教师的信息技术比较全面,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也经常应用,对于推动项目的实施能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但也有不少教师对电脑的操作很生疏,尤其是一些老教师,很少操作电脑,现在要求熟练运用,难度较大。因此开展了帮对措施,由青带老,分层次组织校本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对常用软件和班级多媒体的应用水平。

七、建立学校信息资源库

调动各学科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硬件实施,集体备课,建设好自己的信息资源库,积累学校的优质教学资源,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快速提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年轻教师;共享资源,避免重复工作,提高工作效率;解决教材变化快,新教材资源不足的问题。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的“服务”;加强对成绩管理系统的建设和管理,为学校管理和制定建设方案提供依据。

八、加强应用研究

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鼓励和引导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利用信息技术,转变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证。给教师一定的任务,积极推广信息技术运用的范围,拓展其运用的深度。

九、完善记录

完善相应的各项记录工作如计算机教室使用记录、公开课记录、各类会议记录等。建立学校的信息设备的报修制度,并做好每个工作日的维护记录,学期结束向校长室提交设备变更的记录。定期检查和维修电脑设备,作好检查、报修和维修的记录。并由此作好学校局域网络的设备管理和维护,保障网络的畅通。

总之,艺无止境,学无止境,工作亦无止境。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才刚刚开始,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更应该把各项工作都做到实处,把工作继续细化,做出更好的成绩,促进学校信息化工作的发展。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11】

在20xx年,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伊宁市委、市政 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直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支持下,根据我市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及任务,我们积极加强合作,不断完善建设与管理的机制,使我市的信息化建设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现将20xx年我市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 认真作好电子政务系统应用工作

1、我市政务门户网站自开通运行以来,经过不断的升级、改版、完善,信息量和信息内容日益丰富,已发展成为继电视、报纸、广播之后伊宁市的第四大新闻媒体,是实行政务公开,进行信息查询,开展便民服务的主渠道。它以新颖、明快、热烈的版面风格,图文并茂的信息传递方式,及时、全面、准确的向公众提供政务类、新闻类、办事类、咨询类、史料类和公共服务类等六大类信息,在突出政 府服务功能,宣传政 府重大举措,报道伊宁市重要活动,介绍伊宁市特色资源、特色产业、名优产品,开展招商引资,展示伊宁市经济文化风貌,以及带动部门网站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应有的积极作用。

2、涵盖伊宁市四套班子以及七十余家行政事业单位和乡镇街道的电子政务协同办公平台运行平稳。截至20xx年11月,已有503个oa系统用户在进行日常应用,产生一万余条工作流程进行审批与传输。伊宁市政务协同办公系统,实现了以伊宁市委、市政 府为核心,以各直属行政事业机关、下属乡镇场和街道办事处为基础的电子信息化的现代办公环境,通过数据和公文的网络化传递和电子检索,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办公效率。

3、伊宁市社区信息化系统建设有序推进。截止目前,社区信息化系统纳入相关局级单位11个,街道10个,社区82个,共103家单位,已录入各类信息150000多条。通过街道社区信息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市民和市政 府以及所有下属机关及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应用需求,实现基层社区民政、社保、卫生、综治、精神文明等具体工作的信息化管理,为促进伊宁政务信息化建设和落实四知四清四掌握工作起到积极作用,推动了伊宁市数字化建设的应用和普及。

4、为更加有效的发挥伊宁市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积极克服乌鲁木齐“7·5”事件的不利影响,提高政 府机关工作人员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政府信息化办公室于日前,组织全市市直机关和各乡镇街道的电子政务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培训,参与培训的各单位人员共计47人,培训的内容包括:伊宁协同办公平台的使用,伊宁政务子站的维护与更新以及伊宁政务邮件系统和rtxx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等四部分,经过此次培训,各单位工作人员进一步提高了电子政务系统的应用能力和水平,推动了我市电子政务工作深入发展。

二、 认真做好政 府信息公开工作

1、健全信息公开相关制度,开展宣传培训。为配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正式实施,按照自治区、自治州文件的相关要求,确保我市政 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顺利推进,信息化办公室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先后编制了政 府信息公开指南、目录及编制规范。成立了由政 府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政 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全面统筹我市的政 府信息公开工作。对伊宁市政 府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安排和部署。

2、扩大信息公开的知晓率。为进一步提高政 府信息公开的透明度,方便广大群众获取政 府公开信息。信息化办公室在政 府网站上开辟了信息公开子站,供社会公众通过互联网访问查询政 府公开信息,举办了政 府信息公开软件操作的培训,目前信息公开子站公开的信息达4000余条。在市政 府、档案局、信访局接待室、合作区联合审批大厅、伊宁市社保大厅等社会公共场所设立政 府信息公开触摸查询一体机,方便社会公众免费查阅政 府公开信息。

5月20日,伊宁市市民王莉向我市政 府信息公开受理机构(市政 府信息化办公室)正式递交了一份政 府信息公开申请表,希望相关部门公开伊宁市经济农作物种类以及主要分布区域,伊宁市农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等信息。据了解,此申请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政 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以来,伊犁州第一例以个人名义向行政机关提出政 府信息公开的案例,是我市公民行使个人知情权的开创性举措。

根据“依申请公开”程序,市政 府信息化办公室依法接受了该申请,并于5月28日由农林局对申请给予了详细的答复。市民王莉对回复意见表示满意。

三、 全面安排落实电子政务安全保障工作

1、采取措施确保政务外网安全。为加强伊宁市政务网络安全,强化安全责任,确保外网各系统安全、有序运行,信息化办公室8月在外网服务器局端部署了一台ssl网关安全认证设备。同时给各单位授权并配发了usb-key,今后,凡是需要登录政务网站群系统、政 府信息公开系统以及维文政务网站后台进行管理、维护的人员必须通过硬件方式的.二次认证加密手段才能进入系统。通过该安全手段的启用,有效地阻隔非认证网络对系统后台的非法访问请求,进一步保证了我市政务外网系统安全。

2、为提高处置市政 府系统网络(网站)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能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确保信息安全。信息化办公室制定了《伊宁市政 府系统网络(网站)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试行)》,预案对政 府网站与信息安全突发公共事件划分了等级并提出了详细的处置方式及流程。

四、今后电子政务工作的方向及建议

电子政务的推行,为政 府职能管理提供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技术支持,促进了政 府加强、改革和创新工作,对于提高政 府工作效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等方面都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所以必须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要求,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为手段,以提高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为目的,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1、加强电子政务培训力度。

1)以举办培训班的形式分期分批对机关干部进行信息化基础培训,提高机关干部计算机操作能力,推进党政机关信息化应用水平,力争人人会用计算机,事事能用计算机;

2)对从事电子政务具体工作的人员开设应用程序的.针对性培训,使工作人员全面熟悉应用系统的操作要领,提高人员对系统的驾驭能力;

3)在加大信息化基础和专业应用技能培训力度的同时,创造良好的应用环境和条件,将实际工作中的应用需要与电子政务培训结合起来,使培训切实收到效果。

2、加大电子政务建设投入。

硬件建设是电子政务的根本基础,资金投入是电子政务的重要保证。电子政务的建设、维护和发展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建立电子政务建设投入的长效机制,市财政按年度编制预算,确保电子政务建设能够持续推进和正常运转,满足未来应用系统功能的提升和更新换代的需求。

3、打破壁垒统一信息化平台。

每个城市的民政、社保、公安、计生、文化、环卫等部门一般都有自成体系的业务应用系统延伸到基层,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化建设重复的问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评估体系,加强对政 府财政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从立项、审批、建设到应用,符合科学、规范、高效、合理的原则。这样就能基本杜绝信息化建设起点低、功能重复的矛盾,避免各职能单位自行其是、盲目建设。这样,电子政务才能走上规范化的健康发展道路。电子政务建设才能真正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

信息化工作总结【篇12】

一、服务为先,为学校、教师、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

1、继续保证保质保量的完成各项设备维修工作,保证各项维修工作随叫随到,及时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得到了各位教师的一致认可。

2、认真做好影像资料的收集工作,为教学提供可靠的保证。同时结合学校广播系统的整体改造,完成了新的广播系统的调试工作,有效保证了中考听力的正常使用。

3、认真做好课堂实录的拍摄工作,为教学研究提供真实的素材。

4、做好网站的维护与建设工作,为学校的各项工作提供展示窗口。无论是学科资源建设还是各项宣传工作,信息处的相关人员总是在努力着。

5、积极为教师的发展服务,做好相关的培训工作。主要针对多媒体、课件软件的使用和office常规应用等。

6、校园网站及时做好学校的各项宣传工作,使学校的校园网健康发展,成为向社会和家长、学生良好的宣传窗口。

二、学科研究工作逐步规范

1、加强信息化教学研究,规范了信息技术学科与科学学科的教学研究活动。本学期开始,教务处和信息处联合组织了一次优秀课展示活动,从主题的的确立、到磨课的过程,最终的研讨活动都在逐渐的规范过程中。

2、整合课题资源,有效利用学校的信息化学习环境开展活动,提高信息化学习环境的利用率,我校的教育教学的相关课题工作顺利开展。

三、结合课题研究,加强资源的建设和利用

1、本学期结合学科组评优工作,大力推进了学科资源建设工作。从成效看:从学期初启动,到五月份全面展开,最终到学期末时,各项资源的上交工作接近100%,这也为我们下一步推进学科资源的有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促进教师积极学习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期末的多媒体课件评比过程中,发现了一大批平时注重使用课件优化教学的教师,学校充分收集到各类课件以备共享。

四、问题

1、学科资源建设过程中的培训还需要加强,同时对学科资源的整理和归类要及时跟上。

2、课件的制作和评比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形成规范,才会有长期的生命力。

相关阅读

  • 信息化工作总结模板

    篇一一、工作回顾近年来,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我局按照省建设厅的统一部署,积极开展信息化推进工作。规划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建立了___市规划局计算机局域网___年底,在规划局党组的大力支持...

  • 信息化工作总结合集

    一寸光阴一寸金,时间不等人,这一阶段的工作马上就要结束了,最后需要写好工作总结,工作总结可以为以后的打算和努力指明方向。工作总结的标准格式是什么样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信息化工作总结”,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 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十四篇

    把握今朝比所有时间都靠谱,一段长期的工作阶段就要结束了,因此,让我们写一份自己的工作总结吧!工作总结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思考力和逻辑能力。在作工作总结时,哪些需要重点讲呢?经过整理,小编为你呈上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十四篇,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学校坚持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为指导,紧紧...

  • 信息化工作总结精选9篇

    笔稿范文网相关栏目推荐:“信息化工作总结”。笔稿范文网为你整理了以下的“《信息化工作总结》”,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时间总是比我们想象的过得要快,我们的工作也要完成了。我们也该准备总结这一阶段的工作了,写工作总结,有利于我们工作能力提升。...

  • 精选:信息化工作总结报告

    【篇一】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信息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坚持以科学的发展观推进信息化建设,重点抓机制体制创新;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推进电子政务,重点抓资源整合和信息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