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

发表时间:2023-03-07

一年级语文学教学工作计划。

你知道有哪些好的工作计划模板吗?写好工作计划,就能让我们更加高效的的完成工作任务,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一年级语文学教学工作计划,仅供参考,希望能为你提供参考!

一年级语文学教学工作计划【篇1】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在一年级下学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制定了以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通过开展丰富多采的语文实践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努力建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读书训练为主线,以学生自主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教学模式。

二、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语文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养成基本的学习习惯,对学习汉字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虽然多数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但本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本学期应着重努力的方向。面对较大的识字量,学生遗忘较快。因此本学期,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使其体验成功学习所获得的乐趣。同时,还要鼓励学生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加强书写上的指导。

三、教学分析

(一)教材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这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而且,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教材把语文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价值观融为一体,体现从整体上提高语文素养。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形式多样,包括四字词语组成的韵语、新三字经、对子歌、儿歌、谜语、数量词组成的韵语、谚语等多种形式。

必学课文共34篇(其中两篇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特别是课外所得的舞台。八组教材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表一是要求会认的字,表二是要求会写的字)。

本册教材中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或以前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求认识的字。

(二)教材特点

1、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充分体现整合。

2、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3、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4、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5、体现语文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四、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一)教学目标

1、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爱识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识,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习惯的培养。要重激励、多鼓励。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感受的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

4、学习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

5、重视语言的积累。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

6、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

(二)教学重点

1、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认识、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正确书写,逐步掌握一些识字方法,培养初步的识字能力。

2、认识550个常用字,认清字形,会口头组词。

3、进行朗读、背诵训练,培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难点

1、提高识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能说完整的话,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地想法和认识。

五、教改措施

1、理解教材编辑意图,以组为单位整体设计教学,加强交流研讨。

2、充分利用教材中精美的图画、儿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倡导合作学习。采用多种方式设计教学活动,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重引导发现,鼓励探究学习。在课堂上扶、放结合,要大胆地放、巧妙地扶,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会,还要会学,及时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爱学习、乐学习的兴趣。

4、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发现新与旧的联系,发现识字方法。鼓励学生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方法认识汉字。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鼓励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

5、要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给学生提供课外阅读成果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促进,不断产生成就感。

6、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当时、当地的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比如:识字竞赛、书写展示、故事会、朗诵比赛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7、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年级学生处于入学的启蒙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基本功的训练是不可忽视的。

一年级语文学教学工作计划【篇2】

一、本册教学要求

1、学习生字414个,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大致了解在语言环境里的意思。会运用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分析字形,会用部首和音序两种查字法自学生字,初步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2、巩固汉语拼音,正确掌握拼音方法,能正确地拼读音节,并逐步达到比较教练地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阅读。练习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回答问题,进行简单的口语交际。

3、学过的词语会读,大致了解在课文中的意思。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329个词语。部分词语能学习运用。

4、学过的句子会读,积累本册教材中学习的句子,部分句子能学习运用。

5、能听清楚几句话和简单的故事,能听懂教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听人讲话时态度认真,注意力集中,养成边听边想、边听边记,并有提出问题的习惯。

6、能清楚明白地回答老师和同学的提问,在看图说话时学习展开想象,口语交际中能根据语境说几句连贯的话。会按要求讲一个简短的故事。继续学习礼貌用语。继续学习句号、问号、感叹号,继续认识逗号、冒号、顿号、引号,初步认识分号、省略号和破折号。

7、学习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比较流利、能读出感情。能背诵全部古诗,能背诵部分课文。

8、学习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222个各种结构的字,要求认真书写,写得工整,比较匀称。

9、能在课外阅读适合自己的各种儿童报刊和书籍。

二、本册教材的课时安排

读课文识字 36课时

读课文趣味识字 12课时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部首) 20课时

读课文查字典识字(音序) 22课时

古诗诵读 8课时

听说活动 6课时

语文快乐宫 8课时

机动 32课时

总计 144课时

三、班级情况分析

上学期转出一名学生,本学期我们班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17名,男生比女生多4名。顽皮、好动的孩子比较多,尤其班中有个学生尹旺成自控能力差,不遵守课堂纪律,影响了班级的纪律和班风,不仅对他要加强教育,而且要引导其他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通过上学期的努力,大部分学生养成了比较好的学习习惯,但也存在几名后进生学习上存在困难,对学习没有兴趣、没有信心。总体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参差不齐。

四、教学措施

1、继续加强养成教育,良好的学习和行归习惯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习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2、研读教材,认真备课,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教育,重视提优补差工作。

3、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4、做好家校联系工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大环境。

一年级语文学教学工作计划【篇3】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有56名学生。个别孩子经常给我的课堂教学带来很多不便,但也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人文气息。从去年的测试结果来看,我班孩子的课堂学术水平中等,这让我觉得写作更成功。在课外阅读方面,一些孩子似乎喜欢阅读课外书籍。在语言表达方面,孩子会说话,但语序不强,可能和我的教学分不开。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行为习惯和听力习惯差,需要加强训练和指导。自控能力不强,学习习惯还欠缺,要加强训练和指导。

二,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阅读姿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培养认真听、积极说的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认真完成作业,书写正确工整。

2、教科书内容:

(1)阅读550个带准确认的生词。

(2)掌握教材编排的常见偏差。

(3)根据书写顺序,可以正确地书写和记忆250个新单词。

(4)了解课文内容。

(5)正确流利地阅读课文。一半以上的学生被要求情绪化阅读课文。

(6)背诵指定的课文。

3、“文字如其人,文字如其面”。

这学期会努力指导学生写字,让学生掌握汉字基本笔画的书写要领。结合本学期一节课的汉字教学,让学生掌握汉字的帧间结构,从而达到书写正确、工整、美观。

4、口头交流: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

(2)能看图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或几个连贯的句子。

(3)能够按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出一件简单的事情。

5、写词:

(1)可以看图写一个完整的句子或者几个连贯的句子。

(2)能够按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写一件简单的事情。

6、加强背诵

(1)完成10句名言的背诵任务。

(2)完成8首古诗的背诵任务,注重理解,加强默写。

(3)完成80条成语的背诵任务。在理解、运用成语上,下工夫。

(4)完成《日有所诵》的背诵任务。

7、阅读:

(1)指导学生阅读一定量的童话故事及自然科学等,积累学生的知识,在读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2)领读一些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

8、积累:

本学期尝试写日记、积累本。

三、具体措施:

1、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备好课、上好课、写好活页教案,按时批改作业及时反馈、讲解。

2、利用各种教研和外出学习的机会,多充电,使自己的教学适应时代要求,同时结合班级实际,努力进行课堂教学的推陈出新,摒弃以往不利于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做法,把轻松愉快的气氛带入课堂,让学生乐学、会学、会用。

3、高效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课本内容的教学,努力做到当日事,当日毕。

4、利用早晨和语文课的时间组织、指导学生朗读;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定期开展讲故事及朗读竞赛,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5、建立班级小书库,让学生有书可读。

6、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班级特色教学活动时间,教学生写字,提高学生写字水平。

7、利用课间及中午时间指导、检查学生背诵。

8、关注班级中学习落后的同学,给他们以实实在在的、平等的鼓励和帮助。

9、争取家长的支持和配合,使家长加强家中的作业监督与管理。

bijiAogAo.com编辑推荐

推荐!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4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年级刚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校园,在各方面小朋友们还不能适应学校的环境,面对学生如此情况我对本学期教学目标计划如下: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然后是汉语拼音部分,共十三课,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接下来是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材特点

1.综合性。

教材采用多种方式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以便使初入学的儿童受到比较全面的语文启蒙教育。例如,在学习汉语拼音阶段,适当出现短语、句子和儿歌,学生在学习拼音的同时认识部分汉字,把学拼音、识字、发展语言结合起来,不但增加了趣味性,及早获得成就感,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练习设计也体现了语文综合性的特征,设计了读读说说、读读画画、读读做做、读读演演等丰富多彩的内容和形式,体现语文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沟通。

2.科学性。

汉语拼音、识字、阅读、口语交际的编排,都注意遵循儿童学习语文的规律。以识字和写字为例,要求认的字都是最常见的,要求写的字都是最简单的。儿童最先认的字,是与他们的生活最密切的“爸、妈、我”。全册要求认识的字,是出现频率最高、最常见的400个字。此外,识字的安排重视汉字本身的规律,形式有象形字、会意字、按事物归类识字等,在识字的同时了解汉字文化,认识身边的事物。要求写的100个字,严格按照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独体到合体的顺序编排,每课只写3-4个字。结合汉字的书写指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的笔画笔顺、间架结构,打好写字基础,使每个学生不仅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写字与识字不同步,这是本册教材的重要特点之一,目的是尊重识字和写字的各自规律,识高频字、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字,写简单的字、笔画少的字。表面上看识字和写字是脱节的,实际上在写字时不但能够复习巩固前面认识的字,而且有利于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功,打好写字的基础。

3.时代性。

教材内容丰富,具有时代感。如,计算机、超市等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反映城市、农村生活以及科学常识的内容,在第一册教材中均有所体现。有表现家庭生活的《在家里》,表现课余生活的《操场上》,表现农村生活的《菜园里》,表现科学常识的《小松鼠找花生》。教材还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具有现代人的品质。如,《自己去吧》教育独生子女不要过多依赖父母,要大胆实践;《平平搭积木》表现儿童关爱他人的美好心灵;《爷爷和小树》蕴含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环保教育。上述内容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并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4.趣味性。

教材的各个部分都体现了玩中学、主动学的编排意图。如,课文《雪孩子》和《小熊住山洞》是连环画形式的课文,图文并茂,符合儿童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两课全文不注音,文中出现的几个生字,由学生自己想办法认读。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得到自学成功的乐趣,又可以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练习作了很大改进,加强了参与性,增加了趣味性,有拼一拼、贴一贴、画一画、涂一涂、做一做、演一演等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中、在自主实践中兴趣盎然地学习。此外,教材的呈现方式和语言,力求生动活泼,使学生感到亲切自然,爱看、爱读、爱写、爱做。

5.广泛适用性。

教材注意符合我国国情。针对我国地域辽阔、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情况,教材内容兼顾城乡,难度适中,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拓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识字方面,教材采用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下要保底,但上不封顶。如语文园地中鼓励学生识记常见姓氏和同学的姓氏,鼓励学生认识牌匾字,引导他们有意识地识记身边的汉字。

三、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和声调。能准确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二)识字写字

1.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400个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100个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正确的笔顺写。字写得端正、正确、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三)阅读

1.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使学生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措施与注意点

(一)入学教育

为促进小学一年级新生在入学初期的有效学习,平稳地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学习生活的过渡,切实加强小学与幼儿园的衔接,办好对学生一生发展负责的教育,在小学一年级入学初,设置1—2周的“学习准备期”课程,可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一、指导思想

1.加强交流,消除入学新生对新环境的陌生感,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

2.精选内容,放慢教学进度、改进学习评价,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3.改进方式,从熟悉小学学习生活的角度设计活动项目,激发学生持续、稳定的学习兴趣。

二、内容安排及教学建议

(一)语文

活动主题

课时

学习内容

活动形式

我上学了

认识学校

说说,看看,画画,试试,练练,比比等多种形式

认识同学

认识老师

我喜欢语文课

有趣的语文课

我会读书写字

读书习惯

写字习惯

教学建议

入学教育的四幅图画为学生提供了观察讲述的材料。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画面,讲述图意。另外,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要把观察图画与参观校园、讲述感受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认识校园,了解学校常规,熟悉校园周边环境。对读书、写字姿势的引导,起步的训练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让学生模仿图画中的小学生练一练。在以后的长期教学活动中,都要注意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不断监督检查,常常提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班级概况分析: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二、本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六个部分。入学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了解学习常规。接下来是汉语拼音,学拼音的同时认识70个常用字。而后是识字(一),10篇课文,识字(二),又10篇课文。两个识字单元各4课,每课认字12~14个。20篇课文分做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

教材的编写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精神,教材内容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时代性、趣味性、广泛适用性等特点。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

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4.口语交际。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会写100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二)、难点:

1、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2、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400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3、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五、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相信学生能够应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独立识字,鼓励他们用自己最喜欢、最习惯的方法认记汉字。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在指导写字的时候,板书示范,指导不容易写好的笔画、容易写错的笔顺,要求学生把字写端正、写美观。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在一节课中写字不宜太多,为避免学生疲劳,写字要分散到每一堂课中去。在写字的量的把握上,注意写字的质量。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在教学时,重视情境的创设,通过多种方式引起话题、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在交际过程当中,积极参与到学生的交流中去,为学生提供可以模仿的对象,同时关注交流的状态,对交际的过程予以调控,形成有效的师生、生生互动。还要善于发现学生交流过程当中富有创意、充满童趣的精彩语言,还要注意规范学生的口头语言。对于前者,要给予肯定,使其感受到交际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对于后者,则在适当的时机予以纠正,一般不打断学生,以免打断交际进程,影响他们的情绪和交际的顺利进行。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除了通过专门设计的口语交际课,在很大的程度上还要依赖于各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通过回答问题、讨论交流,对学生进行交际训练。此外,还要多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与人进行交流,从而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六、教学进度

(略)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为了圆满完成新学期的教学任务,使日常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也为孩子们的将来打下坚实的基础,现结合本人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和语文教材的内容,制定出本学期的语文教学计划。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一年级4班共有学生29名。这些刚入学的孩子,大多还不能适应小学较为紧张与辛苦的学习生活。他们没有良好习惯的概念,如作业不知该如何完成,遵守怎样的课堂常规,如何有效倾听,怎样与人交流。爱护学习用品,学会正确的读写姿势等等。这些都将成为一年级孩子入学第一阶段的主要任务。

从第一星期观察情况来看,很多学生没有发言的意识,语言不流利,也缺乏连贯。暂时只观察到几个学生书写困难,难以集中注意力。其他方面情况还不详。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

1、学习习惯

(1)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写字习惯。

(2)掌握正确的使用学习用品的方法,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

2、汉语拼音

(1)读准声母、韵母。

(2)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3)能说出声调符号的名称,读准四声、学读轻声。

(4)认识四线格,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5)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3、识字写字

(1)准确认读317个生字。

(2)说出基本笔画的名称。

(3)能按笔顺在田字格里书写,默写123个生字。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声音清楚,态度大方。

(2)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回答问题。

(3)能按照一定的情境或图意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阅读

(1)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认识句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

(3)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正确地复述渴望,语句连贯。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外的大意。

三、教学重点、难点: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点是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爱惜学习用品,目的是要求学生重视用眼卫生,爱惜学习用品,养成良好习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汉语拼音的重点: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准确拼读和正确书写音节

课文的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四、教学措施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结合实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实践中养成“姿势不对不读书,姿势不对不动笔“的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进行反复严格的训练。还可以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小儿歌的形式,让这些好习惯成为琅琅上口、根深蒂固的行为观念。

2、教学汉语拼音时,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掌握它们的音与形,可采用“情境图”与“语境歌”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学音节时,还可采用卡片认读,进而达到练读拼音词、句的目的和训练学生见形知音的能力。同时要结合识字,不要让学生有枯燥之感。

3、课文教学以朗读和背诵为重点。多读精讲,指导学生把课文正确、读连贯。识字教学在语言环境中把字的音、形、义结合起来,联系生活实际识字。注意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和实物,把识字和认识事物有机地结合起来。

4、在班级积极推广阅读。采用教师读给学生听的方法,先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开展班级故事会,让学生把阅读到的好东西和大家分享;成立班级读书小组和图书角,让学生有书可读。还可以让学生阅读绘本,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之便利,向他们推荐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童话。

5、让学生积极写话,把他们的童真童趣的作品向杂志推荐,让他们体验学习语文的成功与快乐之感。

小编分享: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汇编


工作不做计划迟早要吃苦头的,工作计划书范文是值得自己见解的。有什么万能的工作计划书能帮助的自己?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小编分享: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汇编》相关内容都在笔稿范文网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20篇课文分作4个单元,大体按由浅入深的顺序编排,每个单元的课文在内容上有一定的联系。在每个单元之后设语文园地,以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此外,全册设6个口语交际话题,安排在每个单元后面,使学生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识字的编排,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写其中100个笔画简单的字。

二、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正音、学习普通话。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

2.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100个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4.口语交际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教学措施

(一)口语交际

小学语文教学以口语教学为起点,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必须适当放低要求,坚持大面积训练。口语训练要贯穿本册教学的始终,不仅说话课要联系,拼音、识字、阅读教学中,同样要重视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在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中,大量采用“我会读”“我会写”“我会说”“我会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信。

(二)识字、写字

在识字方面,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低年级要重视识字教学。识字教学要培养识字能力。让学生运用汉语拼音读准字音,运用偏旁结构、笔画、笔顺分析记忆字形,看图或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字义。教师要采取种种方式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认字,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认记身边的汉字。

一年级必须打好写字的基础。教师要让学生学习正确的执笔、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教师要对运笔方法、笔顺、间架结构等作具体指导。写字练习不在于写得多,而在于保证质量。

(三)阅读教学。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是和识字教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儿童在识字的基础上,以口语为中介,理解文章的内容。一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好朗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清楚、响亮地朗读,把句子读连贯,防止拖腔拉调。

四、课时安排

周次内容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汉语拼音1、2 认一认1

3、汉语拼音3、4、5

4、汉语拼音6 认一认2 汉语拼音7

5、汉语拼音8、9 认一认3

6、汉语拼音10、11

7、汉语拼音12 认一认4

8、汉语拼音13、14

9、汉语拼音15 认一认5 复习、

10、识字1、2、3、

11、练习1 课文1、2

12、课文3、4 练习2

13、课文5、6、7

14、课文8 练习3 识字1

15、识字2、3 练习4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教学方式的变革,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贯彻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工作重点:

1、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难点。新教材要求学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识字量大,学生接受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教学中有难度。

2、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三、实施方法:

1、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趣味性,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穿插游戏、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识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放手让学生借助图认字、猜字、游戏识字等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自己寻求认字方法,使学生从过去的繁重识字负担中解放出来。

3、在识字、阅读教学中,随时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表演、竞赛、游戏、音乐等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与前两年教学一年级的教师讨论、学习制订教研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准备开学典礼事宜;了解学习前两年课改中一年级教师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十月份:

配合学校的工作,及时传递教研组活动情况;备好教案;识字教学研讨;组织学习新课程备课、评课、反思的有关内容。

十一月份:

组内教研(听课、说课、评课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教学大比武活动;逐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向学生推荐拼音读物,建立图书角。

十二月份:

阅读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各班开展评比识字大王活动。

一月份:

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全面复习;识字教学调查;学业评价,期末工作总结。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64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孩子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学期末的成绩不错。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阅读

1、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阅读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奔着素质教育的出发点,使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就必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师法》等法则,深入教育教学方法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确实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为此,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这学期我所任的班级是一年级的语文、数学的教学任务。共有29名学生,其中,男生有9人,女生19人,全部是少数民族,来自全村18个组的适龄儿童,尤其是最边远的马草河的学生更多。由于学生年龄参差不齐,学生的成绩也不一致,因此,教学起来十分困难。

2、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扎实地抓好本职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是自己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必须工作扎实,责任心强。

3、按时开学,按时上课,不随便停课、缺课,坚持每周五天半的工作时间。开学后,认真组织好自己的班级,抓好班风、学风和教学常规工作,使学生有较强的求知欲,激发学生学海无涯乐作舟的情感。根据大纲要求,开设各科课程,全面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

4、每周上好8-9节的语文课,6-7节的数学课,做好单元测评和教辅资料的作业批改,测完一次就批改一次,使学生成绩保持在全镇同年级的中上水平。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学生刚入校,对学校的常规不了解。年纪小,自律性差。但都比较懂礼貌,见到老师能主动问好。有部分学生有说普通话的意识,能用简短的普通话与老师和同学做简单的交流。个别学生不懂得执笔方法,需要老师不断纠正、督促。至于其他学习成绩还有待于在今后去了解。

一、本学期教学目标

1、汉语拼音: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2、识字与写字: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则写字。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阅读: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朗读课文。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口语交际: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二、本册教学重点、难点

1、汉语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的工具,因此汉语拼音的教学是重点;

2、认识常用汉字xxx个,其中会写xxx个汉字;

3、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4、汉语拼音比较抽象又容易混淆,因此学生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因此,拼音教学是难点;

5、识字量的增加,是学生“回生率”很高,因此xxx个汉字教学是难点,如何巩固汉字更是一个难点;

6、如何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在阅读教学中是个难点。

三、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

1、帮助学生了解学校常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吃透新教材,深入了解学生,创造性地使用新教材;

3、充分利用多媒体,利用教材优美的情境图,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加强语文和儿童生活的联系;

引导学生留意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

5、设立学习小组,让学生自主合作地开展学习,培养合作探究精神;

6、认真批改每课作业,及时作好反馈、小结;

7、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及时导优辅差;

8、变学会为会学,教给学生学习的灵活方法,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注重教材和整合,整体地运用教材,并力求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进行整单元备课,在备课时注重单元内每个教点的联系;

9、识字教学遵循识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之下,使他们能够尽早阅读。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借助拼音和字典学习生字,发现生字与熟字的联系,提倡学生运用记忆规律,将已经学过的部件、识字方法迁移到新的认记生字的学习当中。尊重学生的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方法,积极提倡同学之间交流识字的方法、经验和感受,一起玩识字、组词的游戏或一同制作生字、词语卡片,促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分享识字的乐趣;

10、重视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要加强写字教学的指导;

11、在口语交际教学之前,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

一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新教材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也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一年级的语文教师在参加新课程教材的 培训 中,深入学习课程标准,认真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为了能更好地开展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现制定本学期的 教学计划 如下:

一、教学对象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28人,通过在校一个多星期的接触、了解,发现他们个个活泼可爱,聪明伶俐,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和心理认知的关系,他们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除此,他们接受学前教育也参差不齐。

1、大部分学生在幼儿园里对语文已有初步的接触、学习,他们学习语文的氛围和习惯虽然不是很好,但也有初步的形成。他们初入学,早上来学校还不能自觉进教室进行早读,上课习惯不好,像读幼儿园一样,小动作极多,不能专心听讲,也不愿思考。上课很多学生不能认真、安静地听老师提出的问题和同学的回答。但是,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较高,能很早来到学校,个个都还很有礼貌,能跟老师问好,回去能跟老师道再见,能使用简单的礼貌用语,相信不久,他们能很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班内存在着一些较为突出、优秀的学生,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好,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他们喜欢看课外书,讲 故事 ,有较强的表现欲望,他们勤劳,学习习惯较好,上课专心听讲,勤于思考,作业按时完成,字迹端正,发言大胆积极,能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多想,多记,多练,多用。但班内也有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还无法转变自己的真正身份,还像幼儿园里一样,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上课积极性不高,小动作多,爱听就听,不爱听就做小动作,学习兴趣不浓,习惯不好,但他们还是孩子,初入学儿童,可塑性很大,相信他们能学好语文。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包括“入学教育”“汉语拼音”“识字”“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几个部分。教材的开头是入学教育,用四幅图,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 诗歌 、故事、科普文章等,优美有趣,令人耳目一新。符合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想像世界。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8个专题。分为: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科学等8组。教材富有儿童情趣,时代气息扑面而来。每单元由导语、一课“识字”、4-5篇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构成。联系紧密,蕴含教育价值。

本册教材在第一册的基础上,本着多认少写的原则,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在本课重现的字。识字课改变了以前集中安排的做法,把8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识字课的内容均贴近每一组专题、每一组课文的内容及语文活动的内容,这样,减轻了随文识字的压力。

“语文园地”是本套教材的一大亮点。内设四个板块:“我的发现”主要引导学生陆续发现一些常用的识字方法;“日积月累”帮助学生巩固生字,鼓励积累美词佳句;“口语交际”促进学生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旨在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学生表现自己,与同学交流学习成果的机会。

三、本册教材主要教学目标

教材中的基本要求,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学段目标,这些基本要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在本课认识的或以前已经认识且在本课重现的字。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课文中认识,搬个地方还认识;知道在新认的字中出现的新偏旁。要求写的字,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逐渐在口头或书面运用;最重要的是把字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2、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学习独立识字。爱识字,能主动识,学着自己识,这是学生识字不竭的动力。一定要重视兴趣、习惯的培养。要重激励、多鼓励。

3、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词句的意思。有自己的感受与想法,乐于与人交流。读诗歌能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要重视朗读。朗读指导宜分层进行:⑴ 范读或配乐读激趣;⑵ 指导学生读正确,重点是读准生字、难字、多音字的字音,纠正地方音;不指导学生读流利,在学生容易丢字、加字,不会断句,容易读破句等地方重点指导,还要纠正学生一字一字地读或唱读;⑶ 指导学生读出感情,重在课文情感基调(喜爱、赞扬、激动、说明)的把握,重在学生自读自悟获得情感体验,再通过朗读,把这种情感体验传达出来。了解词句要少而精,重点的,难点的;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搞以词解词,提倡自读自悟和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畅谈自己的收获、想法,鼓励展开想象,这不仅符合自主学习的理念,而且有利于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想象力。低年级阅读教学切忌串讲串问、讲深讲透。古诗只要求读熟背会。学生课后还读不熟、读不好,是不合格的语文课。

4、学习默读。允许有个从指读到不指读,从出声到不出声,从只顾读到一边读一边想的训练过程。这一册重在默读习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要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有所得。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5、重视语言的积累。课内要求背的一定要背下来。还要鼓励学生自觉地更多地积累词、句、段。

6、加强在生活中学语文的引导、交流与展示。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重视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一是认字要落实。要求认识的550个字一定要认准,并能在其他环境中认识。二是字要写好。要求会写的字要写对写好,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并要了解字义,能口头或书面组词。三是课文要读好,能用普通话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要重视朗读。

2、了解词句要少而精,重点的,难点的;方法是结合上下文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搞以词解词,提倡自读自悟和学生之间互相启发。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畅谈自己的收获、想法,鼓励展开想象。低年级阅读教学切忌串讲串问、讲深讲透。古诗只要求读熟背会。

3、教师指导写字,要细致、到位,提倡教师边指导边板书,使学生不但能把字写对,而且能把字写好。最好每节课都让学生动动笔,认真练习写字。要切实保证写字质量。另外,在写字教学中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这一册重在默读习惯的培养。读的内容可由段到篇,要求要逐步提出,一步一步地严格训练。要重视通过课内的朗读、默读,逐渐培养阅读的兴趣──关键是读课文读出味道,读出乐趣,读有所得。

朗读表达出自己体会到的感情。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如,教师范读、给画面配音读、分角色表演朗读、读给小伙伴听,等等。

5、课后练习,认字要落实,写字要写好,课文要读好,还要重视词语的积累、运用。此外,要重视开发学生的潜能,个性化的理解,知行的统一(如,关爱他人,种草种花种树,爱劳动,保护周围环境。

6、口语交际的教学,教师要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地进行口语交际。在口语交际课之前,有的要提早布置准备工作。除专门的口语交际课,要重视在日常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要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大胆地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

1、识字是个长期的过程,所以,如何巩固识字就成了识字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发挥创造性,复现,再复现,通过不同场合,不同使用方法的多次复现达到巩固识字的目的。复现的时间间隔可以由一天、两天到渐渐加上长,复现方式可以是读词语,读自编或改编的短文,儿歌、诗歌(其中尽可多地复现最近学的生字)。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充分发挥教具学具的作用。

3、结合情境,上好特色课文。本册教材中,有一些与儿童生活实际很贴近,因此,要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更好地理解课文。

3、恰当安排“读、讲、练”的关系。教学过程中,要以读为主,要读得充分些,讲得精当些,练得实在些,用课文的语言来规范儿童的语言,增加他们的积累,逐步内化为他们自己的语言。

4、初步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扎实进行语言训练,但应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要充分重视发展学生的语言。要体现由说得少到说得多、由说得不大好到说得比较好的训练过程。还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6、继续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力提高中等生。

小学一年级体育教学工作计划【荐】


小学一年级全年体育教学计划

教学内容和时数

全年时数

百分比%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欣赏性和阅读性内容

12

12.50

6

6

体验性内容

活动方法及实用技能

走和跑

10

10.42

6

4

跳跃

8

8.33

4

4

投掷

8

8.33

4

4

跳绳

5

5.21

3

2

基本体操和广播操

14

14.58

8

6

运动参与(游戏)

20

20.83

10

10

延伸性内容

韵律活动

6

6.25

3

3

民间体育活动

13

13.55

4

9

合计

96

100

48

48

测评内容

第一学期

广播操

30米跑

基本队列队形

第二学期

广播操

投掷

30米跑

备注:按每周四节备课,其中一节为机动课程;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或者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时,灵活调整、安排教学工作!

一年级上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一、教材内容分析小学一年级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板块,体育基本常识、基本活动和游戏。体育常识主要包括体育课的作用、正确的坐立行姿势;基本活动包括基本活动包括队形队列、基本体操、走、跑、跳、投、滚翻、攀爬、韵律活动和简易舞蹈;最后一个板块是适合低年级小朋友的一些简单游戏。二、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各种基本动作的简单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身体的正确姿势,发展身体活动能力,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和正常生长发育,增进身体健康。学生在身体活动当中,伴随着丰富的心理活动和各体育群体社会性的交往活动,感受到友好合作,团结友爱的情趣,体验自信、健全的个性心理。通过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团结友爱、相互合作、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优良作风和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三、教学进度

周次

教学内容

1、引导课:认真上好体育课(室内理论课)2、正确的走站立姿势;排队上课、集合、解散;3、小学生广播体操(一);稍息、立正4、机动

1、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一);学习小学生广播体操(二)2、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二);学习小学生广播体操(三)3、队列:报数;游戏:块块集合4、机动

1、复习《七彩阳光》;游戏:一切行动听指挥2、各种姿势的走;走跑接力3、前后滚动;摇小船4、机动

1、队列:原地转法;复习《七彩阳光》2、模仿动物走;走跑交替3、理论:正确的身体坐、立、行姿势4、机动

1、投准练习;游戏:看谁投得多2、韵律活动:听音乐做动作;基本姿态练习3、队列:踏步-齐步走;复习原地转法4、机动

1、基本跳跃;模仿动物跳2、拍球;拍球比多3、拍手操;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4、机动

1、游戏:端水平衡;障碍赛跑2、技巧:前滚翻(一);跳垫子游戏3、技巧:前滚翻(二);换物接力4、机动

1、兔子舞(一);蹦蹦跳跳2、兔子舞(二);游戏3、齐步走-立定;复习拍手操4、机动

1、快速跑;接力游戏2、拍球;传球接力3、劳动模仿操(一);游戏:改换目标4、机动

1、劳动模仿操(二);换物接力2、走跑交替;走跑比美3、双脚连续跳;比谁跳得远4、机动

十一

1、舞步:跑跳步、滑步;游戏:黄河、长江2、走和跑:直线跑;游戏:传递情报3、持轻物掷远;跨下传球接力4、机动

十二

1、复习队列队行;游戏:搬运接力2、复习跑跳步、滑步;兔子舞3、后踢步加手臂动作;柔韧练习4、机动

十三

1、地滚球;游戏:小小保龄球2、拍手操;游戏:8字接力3、模仿动物爬;爬垫子接力4、机动

十四

1、跳小绳;跳绳比多2、走跑练习;游戏:跳进去拍人3、欣赏全国大众少儿组健美操比赛;找自己的家4、机动

十五

1、复习正确的走和正确的跑;游戏:迎面接力2、队列:走圆形;十字接力3、复习小学生广播体操;游戏:老鹰和小鸡4、机动

十六

1、模仿动物形象的简单舞蹈动作;集中注意力游戏2、拍球接力;协调性练习3、理论:体育运动与营养卫生4、机动

十七

1、快速反应跑;报纸游戏2、复习《七彩阳光》;小游戏3、复习基本队列队行;游戏:跳进去拍人4、机动

十八

1、复习;总结2、考试3、考试4、机动

备注:按每周四节备课,其中一节为机动课程;由于不可抗拒因素或者天气、环境等因素影响时,灵活调整、安排教学工作!五、测试建议测试项目:小学生广播体操《七彩阳光》;基本队形队列;

关于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4篇)


制定工作计划能使自己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合理的计划自己的工作,才能享受工作的乐趣,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什么万能的工作计划书能帮助的自己?本站精选整理的《{关于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4篇)》或许能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我叫李强担任一年级组的体育委员,主要是负责一年级的体育活动及辅助宣传委员的工作。新的学期开始了我对这个学期的体育活动进行了计划,这个学期的每个月都有详细的计划。

三月份的活动内容主要是展示假期活动的成果。

活动时间:活动安排在三月前两周进行。

展示方法:在体育课上进行活动展示,主要分两块第1是体能的展示以50米跑为主进行,第2是技能展示以踢毽子形式展示。

展示的意义:通过假期活动的开展,检验学生是否通过锻炼使身体素质得到提高,是否达到预想的效果,在检验中并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定。例如胖的与瘦的两者之间是要区别对待的,两者的身体素质不在同一个水平上,所以要求也不能相同,假期活动主要是要体现出两者在活动中都是否收益,是否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在踢毽子项目中也是一样,男生与女生掌握有所不同,男生可能没有女生学的好,掌握的情况主要是看学生是否对此项目感兴趣,其次看学生是否刻苦练习。展示完之后会在课后对个体差异的学生进行讲解和帮助,而在兴趣上主要是引导学生对此项目进行深入的了解,让学生喜欢体育运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琢磨。

四月份活动内容是外出活动。

活动时间:活动安排在四月第二周的周五全天进行。

活动地点:广场。

活动内容:亲子游戏活动,

1家长蒙眼背孩子踩气球,

2两人三条腿接力比赛,其次是放风筝活动,在比赛中还穿插其它的活动,如唱歌跳舞,以班级出节目还可以愉悦身心。

活动方式:以比赛方式进行评比。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师生,邀请德育处领导参加。

器材:红领巾,气球,绳子,风筝等。

裁判:吴志强、李强等。

活动规则:

1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一年级所有学生。

2(1)亲子游戏

(1)家长蒙眼背人踩气球每个班选出10名同学与家长进行比赛,在这过程中家长是蒙着眼睛背着孩子在规定的区域由学生指导家长踩气球,

(2)两人三条腿接力比赛每个班选出18名同学与家长进行比赛,在游戏中打乱学生和家长可以与其他家长或学生进行比赛,主要体现协作能力。

(2)放风筝则是每个班选出4到5名同学进行比赛。

(3)所有人应遵守规则,按规则进行比赛。

活动目标:通过此次外出活动,可以增强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亲子感情;特别是在蒙眼背人踩气球游戏中不只是得到了身体锻炼,而且学生在语言表达上也得到了锻炼,因为在蒙眼背人踩气球中,需要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气球的具体方向,在协作方面也得以提高,因为游戏是两人共同协作完成的,需要两人的默契,通过放风筝活动也让学生身心放松并掌握一门技能,在这次活动中可以体现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在校外的活动气息且没有在校内的学习压力尽情放松身心。

五月份的活动内容是游戏:集体运水,搭桥过河.

活动时间:活动安排在五月第三周的周3周4大课间进行。

活动地点:操场。

活动内容:集体运水,搭桥过河游戏。

活动方式:以比赛方式进行评比。

参加人员:一年级全体师生,邀请德育处领导参加。

器材:班级自出器材,水桶,小容器,大容器,60×60大的纸板。

裁判:吴志强、李强等。

活动规则:

1以班级为单位,一年级所有学生参与,在规定的时间集体运水每班16人,搭桥过河每班16人,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活动。

2(1)集体运水游戏,排成一路纵队从起始端以接力形式用规定的容器接水在规定的距离绕过障碍物或跨过障碍物到达终点倒入另一个容器里,以班级容器里水多排名。

(2)搭桥过河游戏,在规定的距离内四人用纸板搭桥进行比赛,每端8人,必须踩在纸板上接力到达终点,如果没有踩在纸板上还在向前进行算做为例,应当从头重新进行比赛。以快慢评比名次。

(3)所有人都应遵守规则,按规则进行比赛。

活动目标:主要是发展学生与他人的协作团队意识,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在课堂中穿插集体的体育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如何完成的更快更好,在这个过成中提出问题让学生既动脑又动手的完成所学内容。

六月份的活动内容是初步了解第三套小学广播操。

活动方式:通过初步学习第三套小学生广播体操,规范学生的动作行为习惯。

活动目标:主要是为二年级的大课间广播操打好基础,让学生在脑子里对广播操有个映像,在二年级时学起来就轻松许多。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67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本册教材是学生入学后的起始学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本册教材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尤其重要,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数学学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学生良好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七、课程进度表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 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 4课时

三、加与减(一)……………………………… 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五、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购物………………………………… 5课时

七、加与减(三)………………………………… 6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统计………………………………… 3课时

整理与复总复习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比如字词,尤其是在认字方面,学生课外认识的字很多,这一点在本学期应继续常抓不懈。但本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以及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内容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本学期应着重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界。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三)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全册书中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课后练(四)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本册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文练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和学在语文园地里还设有“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励学生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

3.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各单元的口语交际题目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连,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创造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的口语交际,题目是“未来的桥”。在之前的《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另外,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在阅读方面,在教科书的最后编排了五篇选读课文,供学生选读。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但对认真阅读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

另外,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总结学识字8课8——12课时

课文34课72—85课时

语文园地8课10—16课时

选读课文5课5———8课时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材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特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2)班的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成行。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面面都要俱到。要注意加强学生在校写完作业的效率。由于班上大部分学生受到学前教育,都会背拼音字母,都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次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数学一共分为九个单元:数一数,比多少、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语文大体分为一下几个部分:入学教育,拼音部分,识字和写字,阅读教学,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以及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通过拼音学习独立使用拼音进行阅读,并会写会读简单的生字,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尽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语文、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


善于规划,勤于思考。那么,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就需要开始着手进行制定了。做好工作计划其实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自己的前途负责。如何写工作计划才能真正提高效率?经过小编精心整理,推出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文,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一、学生情况分析

虽然大部分入学前,接受过学教育,但学生的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有少数几个学生的数学成绩较差。而且学生在幼儿园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养成不好。刚跨入小学,对学校的一切都感到陌生和不适应,但他们天真、活泼,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可塑性强。所以这一学期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工作重心。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根据儿童发展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体情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四、教学方法方面

1、努力体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2、尽量注意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帮助学生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时常注意强调学生认真做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的习惯。

4、课堂教学与家庭教学实践相结合。

五、 教学进度安排:

单元 教学内容 课时

一单元 数一数 1课时

二单元 比一比 2课时

三单元 1至5的认识 3课时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5课时

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2课时

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 3课时

六单元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8、9的认识和加减法 5课时

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 4课时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整理复习 2课时

实践活动:数学乐园 1课时

七单元 数11~20各数,读数、写数 2课时

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 2课时

八单元 认识钟表 2课时

九单元 9加几 3课时

九单元 8、7、6加几 4课时

5、4、3、2、加几 3课时

十单元 总复习 4课时

【荐】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通用610字


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指导思想:

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努力构建符合新课程标准的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坚持以教师观念的转变,促教学方式的变革,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目标,贯彻始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二、工作重点:

1、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本学期教研工作的重点、难点。新教材要求学生正确书写汉语拼音,并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认识生字。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识字量大,学生接受的学前教育参差不齐,教学中有难度。

2、重视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

三、实施方法:

1、在汉语拼音教学中,渗透趣味性,活化教学内容。通过穿插游戏、编儿歌等形式,让学生在动中学、趣中学。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

2、在识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识字能力。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识字教学实行认写分开。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通过放手让学生借助图认字、猜字、游戏识字等方式,恰当地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让学生自己寻求认字方法,使学生从过去的繁重识字负担中解放出来。

3、在识字、阅读教学中,随时把握时机,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把表演、竞赛、游戏、音乐等引进课堂,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巩固知识,培养兴趣,形成能力,逐步提高语文素养。

四、具体安排:

九月份:

与前两年教学一年级的教师讨论、学习制订教研计划,确定工作重点;准备开学典礼事宜;了解学习前两年课改中一年级教师所遇到的一些问题。

十月份:

配合学校的工作,及时传递教研组活动情况;备好教案;识字教学研讨;组织学习新课程备课、评课、反思的有关内容。

十一月份:

组内教研(听课、说课、评课活动);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校教学大比武活动;逐步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袋;向学生推荐拼音读物,建立图书角。

十二月份:

阅读教学研讨;交流心得体会;各班开展评比识字大王活动。

一月份:

制订复习计划,进行全面复习;识字教学调查;学业评价,期末工作总结。

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教学方面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43名。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汉语拼音基础比较好,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教学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有个别学生的握笔姿势还需要提醒改正。学生阅读习惯较好,喜爱阅读,有阅读兴趣。本学期将继续进行每天午读及晚上半小时的课外阅读,加大阅读量。部分学生已经能独立写一、二句通顺的话(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孩子有了初步的写话兴趣。本学期将重点加强学生的写字训练以及写话兴趣的培养。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2个专题,分为8组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4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2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趣味识字,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词句运用—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书写提示—积累识字,学会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日积月累—积累各类词语与文学作品,增强学生的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

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400个常用字,会写20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

(三)教学总目标

1、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400个,其中2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5)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2、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6)诵读儿歌、童谣、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7)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8)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或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词文15篇(段),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万字。

3、写话:

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4、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5、综合性学习

(1)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问题,结合课内外阅读,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热心参加校园、社区活动。结合活动,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想法。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

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1、识字与写字

(1)相信学生能够用已经形成的初步的识字能力来学习本册生字,鼓励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识字。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加强同学间的交流与合作,如,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当小老师等。

(2)采用多种形式,注意加强生字的复习和巩固,防止回生。

(3)加强写字指导,不但要写对,更要写好。最好每节课上都让学生写几个字,切实保证写字质量。

(4)学期中组织学生开展“汉语拼音听写大赛”“生字找茬游戏”,巩固孩子拼音的读写和生字的认读,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2、阅读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如给画面配音,分角色朗读等,引导学生朗读。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3、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3)努力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充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时间活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

(六)教学进度安排表

周次

时间

课本教学内容

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我班现有学生64人。一年级孩子正处于学习启蒙阶段,通过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汉语拼音的读写、以及正确地拼读音节、学读轻声;在读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上,学生已会认250个生字,会写100个字;能根据一定的情境或看图,用普通话讲清一件简单的事;在阅读方面也能正确地朗读、背诵指定课文,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认识了句号、感叹号、问号,并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的语气。孩子们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能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并养成了爱惜学习用品的良好习惯。在本学期中我们应该继续保护孩子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好奇心,进一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孩子乐于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上学期末的成绩不错。本学期将致力于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本册教材总的教学目标:

(一)汉语拼音

1、能借助汉语拼音识字、正音、学说普通话。

2、能按顺序熟练背诵汉语拼音字母表,认识并初步掌握大写字母。

3、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二)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会写其中的250个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顺序规则写字。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4、初步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5、引导学生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初步掌握识字方法。

(三)阅读

1、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鼓励学生多阅读,扩大阅读量。

2、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学习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对读物中感兴趣的内容,乐于与他人交流。

5、理解课文内容,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四)口语交际

1、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听别人说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3、能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与口语交际,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50名,有6学习后进生。经过第一学期的学习,部分学生能认汉字500字左右,其中极少数同学能认800——1000字左右。每生能写汉字100字——150字之间,少数能写200字左右。对偏旁部首的认识不熟。汉语拼音巩固率一般,音序清晰,这为本册的音序查字典法打下了基础。写字姿势正确,但有3——4人因身体原因及习惯不良,需再加强写字习惯的督促。学生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较好,阅读时不出声、不指读。本学期将进行每天中午半小时的阅读时间,再加大阅量。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8个单元8个专题,分为8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我们身边的科学。8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涵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必将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4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是识字的方法;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优秀段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互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习所得的舞台。本册识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的原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习里有标明。此外,在语文园地里也安排了少量要认识的字。书后生字表(一),列出了全册要认识的字,生字表(二),列出了全册要求会写的字。="background:yellow;">="background:yellow;">="background:yellow;">="background:yellow;">

三、教学总目标(听说读写能力的安排):

(一)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550个,其中250个会写。

3、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初步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5、能用音序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二)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4、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5、阅读浅近的童话、语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系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

(三)写话

1、对写话有兴趣,能简单写自己想说的话

(四)口语交际

1、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用普通话的习惯。

2、能认真同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background:yellow;">="background:yellow;">

3、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

4、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5、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6、有表达的自信心。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巩固认识的550字,会写的250字。难点:如何正确的阅读。

五、教学措施:

(一)阅读教学:

1、重视朗读的指导。

2、避免单调枯燥的技术性朗读指导,采用多种方式。

3、重视学生个人的阅读感受,除了讨论书中的思考题外,给学生质疑问难的机会,给学生充分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

4、重视课外阅读的指导。引导学生选择好的读物。

(三)口语交际教学:

1、重视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景地进行口语交际。

2、重视日常教学中的口语交际活动。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优秀工作计划精选


一、班级分析

本期我继续任教一(3)、一(4)班的数学,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思考能力。在上期的期末测试中,高分与低分之间悬殊较大,因此,本期辅差工作应作重点抓好,让每个孩子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的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以内数的认识、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

三、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

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知道爱护人民币。

6、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8、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能根据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好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1、能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四、改进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考虑学生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作业分层设计。

4、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一、位置(4课时)

二、20以内的退位减法(12课时)

例13课时

例24课时

例32课时

整理和复习3课时

三、图形的组拼(2课时)

四、100以内数的认识(8课时)

数数数的组成2课时

读数写数2课时

数的顺序比较大小3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1课时

摆一摆想一想1课时

五、人民币的认识(4课时)

认识人民币2课时

简单的计算2课时

六、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5课时)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整理和复习2课时

七、认识时间(3课时)

小小商店1课时

八、找规律(4课时)

九、统计(3课时)

十、总复习(5课时)

[计划必备]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


工作计划能让自己后面的工作思路清晰、有条理。快给自己的工作指引方向吧。写工作计划的时候哪里没有可以参考的范文?下面的内容一定能开阔你的思路,喜欢《{[计划必备]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模板》就收藏一下吧!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七、课时安排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安排

月份周次单元教学内容页码

课时数

9

1一准备课2~5222二位置6~1333

3~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4~31

10

1、1~5的认识3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4~6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0~11

7~1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2~83

20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整理和复习2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

11~12

14~15

11~20各数的认识

84~90

4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16七认识钟表91~9522

17~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2

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20九总复习4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本班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我于本学期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至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活动。

二、教学重点

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至20各数。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3)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至20各数,感受0至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3)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

能用0至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二)、(三)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达到100%,均分达到105分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

五、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多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挖掘提高成绩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6、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学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必备!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大全1530字


工作不做计划迟早要吃苦头的,工作计划书范文是值得自己见解的。有什么万能的工作计划书能帮助的自己?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够帮助到大家。更多《必备!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大全1530字》相关内容都在笔稿范文网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教学内容

本册共设有22课,分别为:大家一起画、绕绕涂涂、田野的色彩、大眼睛、我的太阳、我跟月亮做朋友、七彩飞虹、奇妙的撕纸、我的拼音卡片、数字变变变、变脸、请跟我来、营养早餐、我长高了、手拉手好朋友、简笔画人、花花火柴人、蚂蚁搬家、漂亮的铅笔头、鸟语花香、小小食品店。

二、教学分析

本册是儿童进入小学学习绘画的开始,课程以《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为依据,通过不同艺术形式培养学生对美的关注与欣赏,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力求使教材的基础性、科学性和开放性、趣味性得到有机的结合,比如,有画画,有折纸,有制作卡片等;重视学生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养成,满足学生发展需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如小鸟找家,小动物盖房子,鸟语花香,寻找美丽等;同时在课目设计中注意到将观察力、想像力和表现能力的发展结合到具体的学习活动之中,以促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增强。

三、指导思想

以《义务教育教科书·美术》为依据,关注学生各年龄阶段的心理与成长需要,描述视觉审美的丰富含义,注重学习过程中对美术活动的多角度的体验和尝试,学习内容的知识综合,利用不同类别、不同层面的知识综合,使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效应得到加强扩充知识的交融和通识性,教学目标和评价标准也做了一些控制,专业要求力求降低,综合能力则相对具体。

四、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不同绘画材料的使用及保养;

培养学生大胆想像,画出或设计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培养学生的视觉审美、从生活中发现美并自己动手去美化生活。

五、德育渗透

热爱大自然、爱护小动物、美化环境等。

六、教法学法

示范模仿、动手实践、作品赏析及名作欣赏等。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学生的情况老师已经基本了解,第一梯次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动手能力也较强;第二梯次的学生学习也比较积极,思维也基本能够跟上,需要老师及第一梯次学生的带动;而第三梯次的学生学习比较被动,磨磨蹭蹭,听讲不认真,语言表达较差,动手能力也较差,需要老师及第一、二梯次学生的帮助。在这一学期中应继续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对第三梯次学生的转化。

二、教材分析:

新教材第二册共有10个单元:

第一单元:下雨了——认识钟表;

第二单元:丰收了——100以内数的认识;

第三单元:牧童――认识图形;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

第六单元:大海边——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

第七单元:看魔术——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第九单元:我换牙了——统计;

第十单元:儿童乐园——总复习,

另外还包括两个数学广场和两个实践活动。

在数与代数方面:本册教材安排了:100以内数的认识、学看钟表、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一)、100以内数的加减法(二)、人民币的认识。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安排了:农夫与牧童――方位与图形、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实践与综合应用方面:安排了:趣味拼摆、我们身上的小尺子。

在统计与概率方面:安排了:我们的鞋码——统计。

三、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1)在实际情境中能正确地认、读、写100以内的数。并能认识计数单位“百”,知道100以内数的组成和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会计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法。结合现实素材,初步学会估算。

(3)在现实情境中,能正确认识整时、半时、几时刚过和快到几时。

(4)在现实情境中,认识元、角、分,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2、空间与图形

(1)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能识别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

(2)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厘米、米的含义,知道1米=100厘米;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

3、统计与概率

在统计活动中,学会初步简单数据整理的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

能完成简单的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能根据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4、实践与综合应用

(1)加深对百以内数的认识与计算方法、图形与统计等知识的理解。

(2)在实践活动中,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学信息的渠道与方法。

四、教材重难点:

重点:

1、学生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意扩充练习内容和形式,重视渗透性的练习。

2、加强练习,切实提高口算能力,鼓励学生使用“我会算”、“我会看”、“我发现”等自信的信息。

难点:

1、用活情景图,在充分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

2、注重实际操作,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真正体验数学好玩,数学有用。

五、教学措施:

1、实现多维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教学过程要体现活动性。

3、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5、教师应创造性地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六、教学进度安排:

第一单元:下雨了-----------------------2课时

第二单元:丰收了------------------6课时

第三单元:牧童------------------4课时

第四单元:绿色行动-------------------12课时

第五单元:小小存钱罐-----------------5课时

第六单元:大海边---------------------17课时

第七单元:乘法的初步认识

第八单元:阿福的新衣------------------4课时

第九单元:我们的鞋码------------------2课时

第十单元:儿童乐园--------------------5课时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双泉小学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落实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目标

《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其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我校的目标为:95%以上的学生达到及格等级,25%的学生达到优秀等级,65%的学生达到良好等级。

二、实施时间

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应在每学年9—12月中旬的常规体检中或学校统一检测中完成。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中安排选测项目的全面练习,根据学部确定的测试项目,体育教师在12月中旬前完成测试工作。

三、实施保障

1. 组长;李元清副 组长 ;冯隽 成员;周银华 严骁 王四平 梁春霞 明确职责,做好分工,加强宣传,严格标准,制定计划,全面实施。

2.各学部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5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部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课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部课程表,认真组织实施。

3.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全面领会实施《标准》的精神实质,达到先学习后落实的要求。

4.体育教师要安排好测试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

5.总校应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检测,同时提供安全、方便的专项设备保管室或专项检测室,做到专人负责,确保检测设备正确、有效使用,规范测试程序,提高测试质量。

四、成绩评定

成绩评定工作由各学部工作小组负责,每学年在12月中旬评定一次。体育教师依据《评价册》填定《登记卡》,按照《评分表》评定得分和等级(100—90分为优秀,89—75分为良好,74—60分为及格,59分以下为不及格),对本学年不及格的学生,要统一安排补测及再评工作。

五、统计上报

1.各学部体育教师要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所带班级的达标率,报送学部教学处。同时要注重向学生收集意见,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将工作中的经验、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反映给学部。

2.各学部要在每年12月下旬对各班本学年度达标情况进行抽查、验收,确保测试数据及时、有效上报国家数据库。

3.各学部体育教师要于每年12月31日前按教育部中国学生体质健康网的要求将各班本学年每位学生的测试数据及时、完整地上报到国家数据库。同时报学部教学处。

4.各学部要于次年1月上旬将各班本学年每位学生的测试数据和各班达标情况报总校档案室。

5.总校艺体教研组组长按照区教体局的要求按时上报达标情况。

六、实施要求

1.各学部应统一使用教育部制定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按教育部、国家体育局规定的《标准》实施办法进行。

2.各学部应统一使用教育部制定的《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申请表》。

3.《标准》的测试成绩是体育(与健康)课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应互为确认。

4.《标准》是对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之一,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小学列入学生成长记录或学生素质报告书,初中、高中列入学生档案(含电子档案),作为学生毕业、升学的重要依据。每学年学生达到良好等级(75分)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

5.学生毕业时学部应将相应登记卡及体检表交学生个人保管,学生升入高一级学校时应主动上交登记卡和体检表。学部要为每位学生建立健康档案。

七、总结表彰

各学部要根据班级达标率和学生个人达标情况,并根据“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情况,开展先进班级和先进个人的总结、表彰活动,以推动《标准》达标工作扎实、有序、有效的开展。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学生知识现状的分析

本班学生共有67人,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好说好动,精力难以集中,思维跳跃性大,课堂常规较差,尤其是倾听的习惯和随便插嘴的习惯。因此,本学期要立足于端正学习态度,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材简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20以内退位减法,图形的拼组,100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一),认识时间,找规律,统计,数学实践活动。教材以学生已有的经验为基础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注重学生对知识的体验,获得对知识的理解;内容的展开尽量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数与计算的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体现算法多样化;提供关于物体空间关系的更丰富的内容和素材,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1、认识100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3、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

四、教学目标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4、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5、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6、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

7、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五、教学措施

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并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2、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提出具体的要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倾听习惯、交流习惯。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4、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6、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

7、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8、课堂上关注学困生的学习情况,以鼓励、激励为主,重视课堂上辅导督促工作。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班有23名学生,其中女生15名,男生8名,相对来说在纪律方面比较好管理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本学期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

7、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五、本学期本人的工作目标

我今年从幼教转岗到普教,对这个领域的教学不是很熟悉,决定以一个新人的姿态从头开始。在平时的工作中,虚心向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每天反思自己的不足,认真进行业务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以极大的热情爱工作、爱学生,尊重身旁的每一个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取得优异的教学成绩。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六】

一、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学虽然他们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是,他们不懂得怎样去学心得进行引导,教给学生们学本册教材是学生入学后的起始学整理数据的简单方法,认识简单的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体会统计的价值,以便为学生进一步学(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掌握100以内数,会读写100以内数。掌握100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

2、熟练计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知道珍惜时间。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能对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运动的探索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教师的帮助下,初步学会选择有用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归纳和类比。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本册教材的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其中20以内的进位加法尤其重要,因为这部分内容是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数学学提供的素材,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学评价,要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特别注意的是不宜用统一的、程式化的语言来训练学生,允许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让每个学生首先喜欢上课、喜欢教师,进而喜欢学数学。学生良好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活动,如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等,激发学生的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是学生学提供适当的帮助和指导,善于选择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讨论,以寻找问题的答案。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与人交流的愿望和教材特别注重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设立了“问题银行”等栏目,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的问题当时不能解决,可以放在“问题银行”以后解决。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教材只是提供了学生数学活动的基本线索。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本班同学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教师还应适时记录下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以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

七、课程进度表

课时安排:

一、生活中数…………………………………… 5课时

二、观察与测量………………………………… 4课时

三、加与减(一)……………………………… 10课时

我和小树一起长……………………………… 1课时

四、有趣的图形………………………………… 8课时

整理与复五、加与减(二)………………………………… 15课时

小小运动会………………………………… 1课时

六、购物………………………………… 5课时

七、加与减(三)………………………………… 6课时

今天我当家………………………………… 1课时

八、统计………………………………… 3课时

整理与复总复习本班学生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牢固,比如字词,尤其是在认字方面,学生课外认识的字很多,这一点在本学期应继续常抓不懈。但本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以及用自己的话表述课文内容的能力还有待加强,这是本学期应着重努力的方向。

二、教材简析

本册教科书以专题组织单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共设八个专题,分为八组:多彩的春天,家庭生活,保护环境,快乐的夏天,动脑筋、想办法,我们的生活多么幸福,我们都有好品质,有趣的自然界。八个专题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蕴含教育价值,把知识、能力、方法、情感融为一体。每个专题内涵都比较宽泛,避免了教材内容的局限性。

每组包括1课“识字”、4—5篇课文和1个“语文园地”,各部分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识字课包括词语、三字经、对对子、谜语、谚语、诗歌等多种形式。课文共34篇,内容丰富多彩。“语文园地”包括四个栏目:我的发现——鼓励学生探究发现,引导学生掌握学篇;口语交际——与专题联系,在双向交流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展示台——给学生提供展示学八组之后有五篇选读课文。最后是两个生字表。

本册汉字的编排,继续实行认写分开、多认少写。全册要求认识550个常用字,会写250个认识的字。要求认识的字和要求会写的字,分别在练(一)围绕专题组织教材内容,加强整合,便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

每个单元,从导语到识字课,到课文,到语文园地,乃至语文园地中的阅读短文、口语交际、实践活动,都围绕本单元的专题合理安排。如第二组,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既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要尊敬长辈、敬爱父母等道理。接着,编排了《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亮的心愿》等四篇课文,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在语文园地里,“读读背背”安排反映温馨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讨论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该怎么办。整组教材围绕“家庭生活”这个主题,把各项内容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

(二)安排独立的识字课,内涵丰富,形式多样。

本册教科书的识字课没有采用以前集中安排识字课的做法,而是把八课识字,分别安排在每组的开头。这八课识字大多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韵文形式,易于朗读;内容均贴近每一组的专题,便于整合。通过学思想和文化的熏陶。如第一组的识字课,由八个词语组成:“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冰雪融化,泉水丁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这几个反映春天优美景色的成语或词组,组成了一幅意境优美的画卷,而且文字合辙押韵,读来朗朗上口。

全册要求认的字,均选自常用字表要求写的字,优先选择构词率高的字,并力求使每次写的字有一定的规律。其中有的是本课新认识的字,有的是以前认识并在本课再现的字,便于学生感悟,便于学生感悟,也便于教师指导。

(三)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本册教科书新编选的课文占了全部课文的一半以上。有反映领袖事迹的《邓小平爷爷植树》,有反映家乡新貌的《画家乡》,有体现关爱他人的《月亮的心愿》,有表现现代儿童生活的《棉鞋里的阳光》,有反映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松鼠和松果》《美的小路》等,有介绍自然常识和科技成就的《棉花姑娘》《火车的故事》等。全册书中课文内容丰富,体裁多样,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便于学生学课后练(四)大力改进呈现形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本册教材在呈现形式上有很大的创新和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编写角度由关注教师的教,转向方便学生的学。

无论是单元前的导语,还是课文练提供展示的机会,使学生乐学、会学,不断产生成就感。

在每个语文园地里设“我的发现”,不断引导学生发现新的识字方法,发现字、词、句中的一些规律。如“语文园地一”中,“今天,我发现了两种识字的方法。你知道是什么吗?”让学生和学在语文园地里还设有“展示台”,鼓励学生展示课外认识的字,鼓励学生展示查字典的能力,鼓励学生展示讲故事的本领,等等。

3.联系单元的专题设计口语交际,加强各单元教学内容的整合。

各单元的口语交际题目都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连,使阅读课文及相应的搜集、创造活动成为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如第八组的口语交际,题目是“未来的桥”。在之前的《兰兰过桥》一文的课后练教材中八个口语交际的设计,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从而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五)体现弹性,增加适应性。

在识字方面,每课要求认识的字体现基本要求,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多认。另外,在教科书里贯穿着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的思想。学生如果是识字的有心人,所认的字一定会突破教科书规定的识字量。

在阅读方面,在教科书的最后编排了五篇选读课文,供学生选读。此类课文不作统一要求,但对认真阅读的学生,教师要予以鼓励。

另外,鼓励学生随时展示自己的学总结学识字8课8——12课时

课文34课72—85课时

语文园地8课10—16课时

选读课文5课5———8课时

一年级教学工作计划(篇七)

一、指导思想:

本次教材以第三次全教会《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精神为指导,致力于构建开放的、富有活力的教材体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在语文方面奠定基础。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们特拟定以下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今年我担任一年级(2)班的语文、数学教学工作,学生刚踏入学校,学生的行为习惯都没有成行。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面面都要俱到。要注意加强学生在校写完作业的效率。由于班上大部分学生受到学前教育,都会背拼音字母,都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

三、教材分析:

本次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数学一共分为九个单元:数一数,比多少、位置、1----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6---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语文大体分为一下几个部分:入学教育,拼音部分,识字和写字,阅读教学,课后练习和语文园地以及口语交际。重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通过拼音学习独立使用拼音进行阅读,并会写会读简单的生字,加强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尽量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四、教学措施:

(一)让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语文、数学

在本学段的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活动之中。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教师应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敢于质疑,乐于交流与合作。要防止学生的合作流于形式,强调在个人独立思考基础上的合作,以及通过合作与交流来开拓思路。

(三)加强估算,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例如,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可以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探求计算结果,而不宜教师首先示范,讲解竖式笔算的法则和算理,限制学生的思维。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本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和态度都处在浅显的阶段,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综合应用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下面案例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在评价学习的过程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情感、态度的发展。同时,也要重视考察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对参与程度的评价,应从学生能否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等方面进行考察。对学生合作交流意识的评价,应从学生是否主动地与同学合作、是否认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是否愿意与同伴交流各自的想法等方面考察。对学生情感与态度的评价,教师应结合具体的教学过程和问题情境,随时了解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对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通过平时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察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等。

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80字)


新一轮的工作来临前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抒写工作计划也是有一定的方式。自己的工作如何合理的计划呢?2023年最新工作计划范文《{有关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1580字)》带给大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一】

一、教材简析

本册教材包括以下内容:20以内的数和最基础的加、减法口算,几何形体、简单的统计、认钟表等教学内容。

本册教科书以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在认识10以内的数之前,先安排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位置等内容的教学;在10以内加、减法之前,先安排分与合的教学。通过数一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数能表示物体的个数;通过比长短、比高矮,比大小、比轻重,让学生初步学习简单的比较;通过分一分,让学生接触简单的分类,并初步感受到同一类物体有相同的特性;通过认位置,让学生认识简单的方位,初步感受到物体的位置是相对的;通过分与合的教学,为建立加、减法概念和正确进行加减法口算作准备。这里所体现的比较思想、分类思想、分合思想,都是后面学习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等知识的重要思想方法。教科书设置小单元,把各领域的内容交叉安排。这符合一年级儿童年龄、心理的特点,有利于各知识的相互作用,便于建构合理的认识结构。

二、班级情况简析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进校因此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大多数人思维活跃,学习数学的兴趣较浓,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有少数同学能力差,注意力易分散,但是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有层次、有耐心的进行辅导,要使每个学生顺利地完成本学期的学习任务。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20以内的数,并学会读写;初步理解20以内数的组成,认识符号<、=、>的含义,会用符号或语言描述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结合具体的情境,初步了解加法和减法的含义;经历探索一位数加法和相应减法的口算方法的过程,能熟练地口算一位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初步学会20以内加减法的估算。认识钟面及钟面上的整时和大约几时。结合具体的情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初步具有方位观念。通过具体物体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这些形体相应的图形,通过实践活动体会这些形体的一些特征,能正确识别这些形体。感受并会比较一些物体的长短、大小和轻重。认识象形统计图和简易统计表,通过实践初步学会简单的分类,经历和体验数据的收集和统计的过程,并完成相应的图表。根据统计的数据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2、数学思想方面:初步学会从数学思维的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如数出物体的个数,比较事物的多少,比较简单的长短、大小、轻重等。在数的概念形成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在认识20以内数时通过比较、排列发现这些数之间的联系,在学习“分与合”时发展学生的有序思考和分析、推理能力,在“认钟表”时进行比较、综合和判断等。能用“分”与“合”的思想进行初步的数学思考,能联系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加、减法,并经历与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正确地、有条理地说明自己的算法;对估计的过程能作出自己的解释。在探索简单物体和图形的形状、大小和物体之间位置关系的过程式中,发展空间观念。感受简单的收集、整理数据的过程,具有对简单事物和简单信息进行比较分类的意识,具有简单的统计思想。

3、解决问题方面: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能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解决问题;能对简单的几何体进行简单的分类,能联系情境描述一些物体的相对位置;能在教师的组织下收集有效信息并进行分类、整理,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表示问题解决的结果等。体验与同桌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和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4、情感与态度方面: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产生好奇心,有学习数学的热情,有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能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感受,逐步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会读写20以内的数

2、熟练地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

3、理解20以内各数的组成,初步领会“个位”和“十位”的含义。

4、20以内的退位减法。

五、渗透教育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2、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集体、爱大自然的教育。

六、教学措施

1、教者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勇于创新,坚持教学“六认真”。

2、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选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电教媒体。

3、不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要拓宽知识面。

5、重视学困生的补课工作。

七、课时安排

全册课时安排:共计约61课时

1、数一数………………………………………………约1课时

2、比一比………………………………………………约2课时

3、1—5的认识和加减法………………………………约10课时

4、认识物体和图形……………………………………约3课时

5、分类…………………………………………………约2课时

6、6—10的认识和加减法……………………………约21课时

7、11—20各数的认识…………………………………约4课时

8、认识钟表……………………………………………约2课时

9、20以内的进位加法………………………………约12课时

10、总复习………………………………………………约4课时。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二】

一、班级情况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学生32人,这些学生大部分是上过幼儿班,还有些学生是从外地转入的。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介绍,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有的活泼开朗,还有个别学生智力低下,接受能力差。开学初,经过和学生初步接触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一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懂,他们还像在幼儿班一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实验教材,主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

二、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准备课、位置、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三、教学重难点: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四、教学目标:

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会写0-20各数。

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

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认识符号“=”、“>”、“

五、教学措施: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设计活动内容和学习素材。

(1)注意注意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活动情境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构建有关的数学知识。

(2)尽量选择、设计现实的、开放式的学习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体会数学知识的含义。

(3)让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用数学的乐趣。

(4)设计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

(5)联系儿童实际、根据学生特点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2、重视对数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数可以用来表示和交流,建立数感。

3、计算教学应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4、根据儿童生活特点,从感必经验出发直观认识立体和平面图形,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5、通过“用数学”的教学,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6、设计安排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实践活动,注意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7、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学方法应体现开放性和创造性。组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尽量注意使创设的情境为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的素材或信息。

8、教学中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学具。

六、教学进度安排(见附表)

教学进度安排

月份周次单元教学内容页码

课时数

9

1一准备课2~5222二位置6~1333

3~4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14~31

10

1、1~5的认识3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53、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24~6四认识物体和图形

10~11

7~13

6~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2~83

20

1、6、7的认识和加减法52、8、9的认识和加减法53、10的认识和有关10的加减法44、连加、连减、加减混合4整理和复习2实践活动:数学乐园1

11~12

14~15

11~20各数的认识

84~90

4

1、数11~20各数读数和写数22、10加几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216七认识钟表91~9522

17~19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12

1、9加几2、8、7、6加几3、5、4、3、2加几整理和复习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20九总复习4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三】

本班人数xx人,其中男生xx人,女生xx人。班上大部分学生会数10以内的各数,会认这些数,会写这些数;少部分学生已能计算10以内的加减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对课堂学习不太适应,课堂上集中注意力较短,根据这些情况,在教学时,我应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注意建立良好的师生情感,让学生爱教师、爱数学,并通过以后的学习,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和作用。我于本学期制定了一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册实验教材是以《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所规定内容为依据。一共分为十个单元:数一数、比一比、1至5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物体和图形、分类、6至10的认识和加减法、11至20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两个数学活动。

二、教学重点

难点是用正确的数学语言表述比较的结果,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会口述计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与20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内容都不多,但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实验教科书第一册的内容和我班的实验情况,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这四个方面确定全册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能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会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顺序,能比较数的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与20以内数的组成,能认、读、写0至20各数。初步了解数位和计数单位:知道个位、十位上的数各表示什么意义。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加减法的含义。

(2)知道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初步体会加减法之间的互逆关系,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进位加法。认识符号,会用这些符号表示20以内数的大小。通过实物和模型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能辨认长方形、三角形、正方形、圆等平面图形,会用这些图形进行拼图。

(3)初步了解事物比较和分类的方法,结合实际,能把同类事物进行比较和分类。初步认识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初步学习对日常生活中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会看、填写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初步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比较、辩析、整理、概括、语言表达、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2、数学思考

(1)结合现实素材抽象出0至20各数,感受0至20各数的意义,能用符号和词语来描述20以内数的大小,初步建立数感。能按一定的顺序整理和记忆:10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10以内数的加减法,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想10以内的数的组成、分解,想10以内加减法的得数和20以内进位加法的得数,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2)能简单地、有条理地思考20以内数的认识和计算中的应用问题。通过拼、摆、画、想各种图形,感受和描述各种图形的特征,通过对几何形体的分类,初步建立空间观念。能用对应、比较等方法,比较出两个事物的多少、长短、高矮。

(3)能根据事物的同一类型的特点把一些事物分类。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已探究、实践活动等,发展学生探究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数学活动,初步发展学生对应、统计等数学思想方法。初步学习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发展数学意识。

3、解决问题

能用0至20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10以内的加减、20以内的进位加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能比较出学生生活中事物数量的多少、长短和高矮,能给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分类。结合自已的生活经验,初步体验1时、几时、半时的长短。能根据简单统计图表的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四、方法与措施

1、认真研究《标准》和教科书,提升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已有经验为基础,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寻找学生熟悉的数学生活,使之进入课堂。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演示、观察与操作,让学生经历用数字和数学符号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在学习方式上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偏、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每月进行作业评比活动一次,比一比看谁学习进步快。对学生坚持正面评价,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德育与数学

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优化教学过程。发挥教材本身思想教育功能,不失时机地潜移默化地渗透。教师应善于从教材中挖掘、提炼其蕴涵的德育因素,把显性的教学问题和隐性的德育影响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数学的育人功能。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四】

一、本班学生数学学习情况分析与教材分析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29名,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但是在遇到思考深度较难的问题时,有畏缩情绪。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及格率100%、均分102分、后进生转化50%。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对这些学生,我应该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并逐步引导的思维的乐趣、成功体验所获得的乐趣中。

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生活中的数、观察与测量、加与减(一)、(二)、(三)认识人民币,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及圆的直观认识,简单的统计,数学实践活动。

二、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

1、重视以学生的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的方法,比如建立学生课堂发言的“奇思妙语录”等。

三、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认识100以内的数;初步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初步认识数位和数位顺序,初步理解100以内数的组成,掌握数序,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经历探索两位数加减整十数以及两位数加减一位口算方法的过程,并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口算。

3、在现实情境中,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1元=10角,1角=10分,爱护人民币。

4、经历观察常见平面图形的过程,直观认识这些图形,能正确识别这些图形。

5、初步感受“形”与“体”的联系,初步感受“直线图形”与“曲线图形”的不同。

6、经历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能对日常生活中的事物、现象进行简单的分类,学会用简单的符号收集、整理数据,并把统计结果填入简单的统计表。

7、能看懂简单的统计表,并初步能对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推理。

(二)、数学思考方面

1、在认数过程中初步发展思维能力。如认识计数单位和数位顺序时,学习从具体现象中概括出数学规律;在学习数的组成与比较大小时,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活动;在整理数的顺序时发现“百数表”的一些规律等。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内加、减口算方法时,培养思维的准确性;在口算练习中初步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在算法多样化中初步培养思维灵活性。

3、在认识常见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折、剪、拼等变换中初步培养空间观念。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并对运用方法和获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初步判断。如利用估计监控计算得数、检查解决问题的答案,运用统计数据进行合情推理等。

(三)、解决问题方面

1、在教师组织下,能运用认识的数描述、交流现实生活中的事件。

2、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提出问题,并应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

3、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能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能大致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在教师的安排下回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和形描述某些生活现象,初步体会可以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4、有初步的经过独立思考获得数学知识的体验。有初步的与同学相互合作、相互交流学习数学知识的体验。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本学期教学奋斗目标:

力争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使学生全面掌握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在期末统考中及格率达到100%,均分达到105分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到100%。

五、主要教学措施:

1、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多采取游戏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多一些有利于孩子理解的问题,而不是一味的难、广。应该考虑学生实际的思维水平,多照顾中等生以及思维偏慢的学生。

3、布置一些比较有趣的作业,比如动手的作业,少一些呆板的练习。

4、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联系,适当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学习的方法。

5、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对他们在课堂上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多鼓励树立起他们的学习信心,挖掘提高成绩的有利因素,全面提高教学成绩。

6、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篇五】

一、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刚进入小学学习,新的学习和生活对孩子们来说充满了好奇和有趣,对学校、对环境、对老师、对同学、对课堂、对学习、对学校的要求都充满了新鲜感。同时他们年龄小,好动、易兴奋、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刚入学时,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真的很难!然而“学会倾听”是新课标中对一年级小学生提出的一项重要目标。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针对这些特点,我得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兴趣,从而培养好习惯。首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化。其次,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及时个别辅导,对于优秀生尽量让他“吃得饱”。

二、教学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数一数,比一比,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分类,11~20各数的认识,认识钟表,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数学实践活动。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比较多少、长短和高矮,简单的分类,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地数出不同物体的个数。逐步抽象出数,能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熟练地掌握10以内的组成,会正确,工整地书写数字。

2、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初步理解个位和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能熟练地数出20以内的数,正确地读、写20以内的数,掌握20以内的数是由一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20以内的数的顺序,会比较20以内数的大小。

3、使学生初步认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