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必备十篇

发表时间:2024-02-16

你是否需要一篇有参考价值的范文呢?观后感主要以“感受”为主,叙述和抒发感情,描述对作品的启发。这篇名为“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的文章是我精心创作的,期待得到您的认可。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让更多人从我们的知识分享中受益!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1)

看了这次神舟十号太空授课的视频之后,真是令我大开眼界,王亚平阿姨虽然不是专业的老师,但是他讲课非常生动,让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

这次的太空授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学世界真的太神奇了。科学在是改变我们生活,甚至改变着我的世界观,因为科学的力量,我们走进了太空,这在以前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而今天神十授课,让我们每一个学生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

这堂课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关于太空的一些物理现象,虽然太空还是离我们很远,但是,我相信未来我们征服太空也不是不可能的,宇宙之大,我们还需要继续去探索。

同学们,让我们好好学习,一起携手把中国带进一个强大的时代吧!中国加油!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作文: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中国梦,太空科学梦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特别的科学实验课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神奇的科学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我们的中国梦

神舟十号太空授课观后感:科学张力无限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2)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在北京时间20xx年6月20日,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大家进行了太空授课。整个授课持续时间约为40分钟,聂海胜辅助授课,而张晓光则担任摄像师。这是我国前所未有的一种尝试,许多网友纷纷表示观看后心中感触颇深。我也一样。

在此次短短四十分钟的时间内,可爱的航天员们为我们展示了五个实验,主要是让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在微重力环境物体运动的特别,了解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并且对质量、重量、牛顿定律等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观看后我觉得特别有趣。

第一个实验是测量质量,所使用的器具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所制成的质量测量仪。到底该如何测量呢?我仔细观看了实验,并且听了解说。原来,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第二个实验是单摆实验,主要步骤是:将支架固定后,在摆轴的前端我们可用一根线拴住一个小球,接着将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后松手。如果是在地球上,这时我们可以肯定地回答说小球会左右摆动。但在太空中你猜怎么着?原来小球在那个高度静止不动了!想要它动该怎么办呢?这时,王老师给了小球一个推力,可爱的小球就傻乎乎地围着摆轴做圆周运动了!

第三个实验的道具是我们小时候最爱的玩具之一——陀螺。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静止的陀螺悬浮在空中,然后给它一个干扰力,这时笨笨的陀螺就会开始做翻滚运动,轴向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但若是先让陀螺旋转,再给它干扰力,此时它就不会翻滚了,而是向前行动。真是有趣啊。听说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呢!原来,小小的陀螺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丰厚的知识啊!

第四个实验是水膜实验。这根我们所说的面膜差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可用到两个道具——一金属圈,一个水袋。首先,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接着,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迹的时刻到了!抽出后的金属圈上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归功于——失重!

第五个实验是水球试验,也就是王老师将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而红色会在水球里慢慢地散开,最终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水球。

其实航天员聂海胜也向我们展示了悬空打坐、量体重等一系列的实验,令人同样觉得不可思议。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3)

观后感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

6月20日上午,我国首次航天教学活动成功举行。其中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就是关于神十空间教学内容的问题。我们来看看具体内容:

提问:“航天员老师你好,刚才您演示了很多关于水的奇妙现象,那么这些水是由地面带上天宫一号的吗?太空中的生活用水可以循环使用吗?”

聂海胜司令员告诉我们:天宫一号使用的生活用水是从地上取的。**太空中的水是非常重要的,但它需要先进的技术和复杂的设备。在短期飞行中,我们的空间站将使用一次性水,未来将采用先进的资源再生和循环利用技术。

提问:“航天员老师您好,请问你们在太空中看到的景色和地面上有什么不同吗?能看到ufo吗?星星还会闪烁吗?”

亚平老师回答:”透过悬窗,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地球,可以看到日月星辰,但到目前为止,我们没有看到ufo。因为我们在大气层外,没有大气层可以阻挡和干扰,所以我们看到的恒星非常明亮,但它们不会闪烁。

同样,因为没有大气屏障,我们看到的天空不是蓝色,而是深黑色。另外,告诉你一个奇妙的现象,我们每天可以看到16个日出。”

提问:“航天员老师,请问您能看到太空垃圾吗?天宫一号有没有针对太空垃圾的防护措施呢?”

亚平老师回答:“在飞行的这几天,我们没有看到太空垃圾。不过事实上,太空垃圾是确实存在的。

虽然与航天器相撞的概率很小,但数目相当大。一旦相撞,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在飞船发射前,我们对空间碎片进行了预警分析,并对我国天宫一号采取了相应的规避和保护措施,确保了航天员的安全!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4)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十”载着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三名航天员带着祖国的使命相约“天宫一号”。虽然天宫一号与“神八”、“神九”已经相约完毕,但这一次也让我们有很多期待,但是最让我期待的还是,以八零后的王亚平老师为主讲,聂海胜老师为助教的太空授课,张晓光老师是这次授课任务的摄像师。她们应该以天地互动的形式表现出一些奇怪的物理现象。

我也做了这个讲座,充分感受到了科技的神奇力量。以下是我的感受。

首先我回顾了一下神舟飞船的发展历程。

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批准开发。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场成功着陆,圆满完成“**之行”。这次飞行的成功为中国载人飞船进入天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www.ZW5000.COm 作文5000网】

2001年1月1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神舟”二号飞船。2002年3月25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神舟”三号飞船。2002年12月30日,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

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

乘坐“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执行任务的航天员是38岁的杨利伟。他是我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太空行程,他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9时整,“神舟”六号飞船顺利升空,实现了2名宇航员多天飞行,于10月16日凌晨安全返回,使我国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神舟”六号实现了第一次进行多人多天太空飞行试验,为未来航天员在空间站生活和工作奠定了基础。第一次实现宇航员进入轨道舱。

宇航员首次往返于轨道舱,进行了失重状态下关闭返回舱和检漏的试验。首次进行了真正参与的空间科学试验。

神舟七号,发射时间:2008年9月25日21:10:04,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

神舟八号,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的第八个,是一个无人目标飞行器,是为中国的空间站作对接准备。神八将采用“长征二号”f/g火箭来发射,预计将于发射天宫一号后,已在2011年九月29日21时16分04秒发射。

神舟九号:2012年6月16日,长征二号f遥九运载火箭升空,搭载神舟九号飞船升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于2012年6月18日实施了自动交会对接任务,标志着我国已掌握了自动交会对接技术,载人航天技术进一步成熟。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将执行手次人工载人对接任务。2012年6月24日,刘旺在景海鹏、刘洋的配合下顺利完成任务。人工交会对接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了空间交会对接技术。2012年6月29日,他于10:03安全返回。

神舟十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921工位”,于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02.666秒,由长征二号f改进型运载火箭(遥十)“神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15天,并首次为中国航天员开展太空教学活动。

飞行机组由男航天员聂海生、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是司令官。6月26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地面。

6月20日上午10时许。中国首位“太空教师”站在中国“最高”讲台天宫一号的主讲王亚平老师助教聂海胜老师开始了太空授课,带着我们一起领略奇妙的太空世界。

首先:漂浮亮相

王亚平老师像一条美人鱼向舱内摄像机游来,为了更好展示太空失重状态,指令长聂海胜老师盘起腿,给我们表演了太空神功“悬空打坐”。王亚平用手指推搡,聂海胜小姐摇摇晃晃地向远处走去。似乎在太空中,她们都是像燕子一样温柔的武林高手!这就是失重的真实写照。

第二:太空称重

在地面上,我们通常使用天平、台秤、托盘秤、杆秤和弹簧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那么,失重环境下,太空中航天员怎么测定质量呢?学文科的我在电视前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这时太空“质量测量仪”派上了用场,这是从天宫一号舱壁上打开的一个支架形状装置。聂海胜先生把自己固定在支架的一端。王亚平轻轻地打开支架。当他松开支架时,支架会在弹簧的作用下回到原来的位置。测量结果表明,聂海胜老师的质量是74千克。

王亚平解释说,天宫里的质量测量仪器采用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其质量x加速度。在实验中,设计了一个弹簧来产生一个恒定的力,设计了一个系统来测量加速度,然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计算出物体的质量。

高中的力学知识,差不多已经忘完了。感觉还是理解不了。不过过程很清晰了已经。

第三:神奇的单摆

t型支架上,用细绳拴着一颗明黄色的小刚球。王亚平把小球轻轻拉升到一定位置放手,小球并没有出现地面上常见的往复摆动,而是停在了半空中。王亚平用手指沿切线方向推球,出现了一个奇妙的现象:

小球开始绕着t型支架的轴心做圆周运动。

王亚平说,在太空中,我们自身的感觉在方位上是无所谓,无论我们的头朝向哪个方向,自身的感觉都是一样的不过生活在太空中,我们也人为定义了上和下,并且把朝向地球的一侧作为下方,并铺设了地板。

第四:旋转陀螺

地面上常见的玩具陀螺已成为一种很好的航天教具。王亚平拿出一个非常漂亮的红黄陀螺,挂在空中。他用手轻轻地推动陀螺的顶部。陀螺仪向前滚动。紧接着,她拿出一个相同的陀螺,先旋转起来再悬浮在半空中,这一次用手轻轻一推,旋转的陀螺则不再翻滚,而是保持摇晃着向前奔去。

王亚平说,高速陀螺的定轴特性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上,有各种各样的陀螺仪。有了它们,我们可以精确地测量航天器的飞行姿态。

第五:魔幻水球

王亚平拿起宇航员的水袋,打开止水夹。水没有向外倾斜。轻压水袋在饮用水管末端形成晶莹剔透的水滴,轻轻摇动水袋,水滴悬浮在空气中。王亚平说必须用特殊方式收集它,我还以为会是什么神秘道具呢,结果王亚平张开口一口把水珠吞了下去,还幽默的说“如果李白生活在太空中,他就不会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了,因为由于太空失重,水是不会向下流的”。

然后,她将一个金属环插入装满饮用水的自封袋中,慢慢拉出金属环,形成一层美丽的水膜。轻轻摇动金属环,水膜就不会破裂,只是偶尔会抛出几滴小水滴。后来,王亚平在水膜表面贴了一张印有中国结图案的塑料片,水膜仍然完好无损。

这些在地面上难得一见的奇特景象,

然后王亚平慢慢地往水膜里注水。很快,水膜变成了一个明亮的大水球。用注射器将空气注入水球,水球中产生两个标准球形气泡。气泡既不挤压也不融合在一起。随后,王亚平用注射器将一点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液体慢慢扩散,形成一个晶莹剔透的水球。

之后还有学生提问,老师回答问题的环节。也非常精彩。

三名宇航员乘坐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实现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的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后,他们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并进行了航天员的航天课,安全返回地面。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圆满成功,巩固了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战略目标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彰显了中国人民的非凡智慧和卓越创造力,书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锐意创新的又一篇章。

曾经的嫦娥奔月,曾经的孙悟空大闹天空,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一直都有一个伟大的航天梦想,一直都梦想着能够飞天奔月。随着神舟一号、神舟二号、神舟十号的出现,中华民族的太空梦逐渐成为现实。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距离“嫦娥的故乡”月球更近,都更加有可能实现奔月的航天梦想。

神奇的太空,对好奇心强的孩子来说,吸引力无疑是非常大的。太空授课、天地互动、可以将奇妙的物理现象直观的展示给孩子,从而在孩子心理埋下探索太空的种子。关注孩子,启迪好奇,崇尚科学,这也许是中国梦的开始。

这一新的重大成就,对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民族凝聚力,展示中国道路、中国精神、中国力量,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朝着党的十八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胜利迈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这也不断激励着我们每一名党员,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结协作,再创佳绩,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5)

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观后感3篇-初中日记500字

神十成功发射了,承载着我们中国的梦,这是我们航天史上的巨大突破。而且,在这次神十发射后还进行了我们首次太空授课,作为一个将要升入初二开始学物理的学生,在第一时间就观看了这次太空课。在这次授课中,王亚平老师讲解了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了解了在失重环境下物体运动的特点,这让我对将要学习的物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希望在真正接触到物理的时候,可以了解更多关于失重环境下物体的特点。初一2潘蕾

太空授课观后感

这一次观看这一篇视频,我有了非常大的感触。我接触到了平时我想都没有想过的在太空中进行的科学实验。他们让我进一步了解到了太空中的生活,那些科学道理虽然复杂难解,但是确实绣人迷人的。作为祖国花朵的我们更应该努力学习天天向上,为祖国的未来奋斗。为祖国的美好未来做出贡献。这样也许我们可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到那些神秘诡异却又迷人的太空,甚至在太空中进行进一步的发展和研究。也许我们还在那里代代繁衍下去,开始不一样的生活。将来也会有更多的实验空间站。太空生活让我充满了无限憧憬。让我们一起向未来奔跑吧,一定向未来努力发展奋斗,向太空进发,向祖国美好生活努力奋勇献力。

初一2雷玲玲

太空授课观后感

神舟十号飞船xx年6月11日17时38分搭载三位航天员飞向太空,将在轨道飞行十五天,并首次开展我国航天员太空授课活动。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6)

今天我们在早上10:00看了航天员王老师给我们讲课。

首先是称质量,其实具体的演示,王亚平给指令长聂海胜称了一下他的体重。

第二个实验是关于失重的单摆运动。在地球上,单摆小球会在一定范围内来回晃荡,但是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会做圆周运动。现场的同学们见到这个现象,也感到眼睛一亮。

第三个实验是王亚平手里拿了两个我们从小就玩的陀螺,在太空当中,给它一个作用力,它就会朝着一个方向去转动。

第四个实验和水有关,是要验证表面液体的张力,捏出一个水泡之后,形成了一个水膜,后来紧接着的实验就是给一个水膜不断的注水,形成了一个透明的水球。最让大家惊喜的就是王亚平在后来就给这个水球里面用注射器注射进去了一个红色的水滴,这个棉絮状的水滴就蔓延开来,弥漫了整个的水球。

王亚平介绍说,在失重环境下,人们能够获取结构更加均匀完整、尺寸更大的半导体晶体,有利于开展材料学基础性研究,优化和改进地面生产工艺。失重条件下冷原子钟的频率稳定度会大大提高,可以应用于高精度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神舟十号航天员20日上午在天宫一号进行的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传递出这样一种理念:向民众普及科学知识、激发科学精神,同样是中国开展航天活动的重要任务。

实际上,太空科普教育活动也是世界航天活动的组成部分。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美国就开始推行“教师在太空”等一系列太空教育计划。作为载人航天的后来者,我国在这一领域的实践刚刚开始,但历次神舟飞行在实现工程目标的同时,也极大提升了全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了解航天、走近科学的热情。30岁左右的年轻一代已经成为载人航天工程各系统的技术骨干,而他们中的很多人,正是在航天员杨利伟首次登上太空那一幕的激励下走进航天行列的。正如女航天员王亚平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过的,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科学永远是一个国家前行的基石。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历程中,我们需要更多的人才热爱航天、投身航天,需要全社会理解、支持这项造福人类的伟大事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航天科普活动中蕴藏着中国航天走向明天的无穷潜力。

在今天的神十航天员太空授课,我意犹未尽。因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行则国行;少年富则国富,这就是我的中国梦。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中国梦’,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仰望星空,星光洒在每个人的脸上,照亮更加丰沛的人生,也照亮更加灿烂的中国!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7)

古时古人望天叹仙人早去,今时今人升空笑科技强国。

一朝太空梦梦千年,在古代书籍中我们不难发现古人对太空的向往,但由于科技的原因,他们也只能凭借着简陋的条件来进行太空监测,离脱离地球、飞向太空距离遥远。然而,随着1999年神舟一号我国第一支无人实验飞船的发射升空,到如今神州十号,我们走过漫长的十余载,终于向更广、更深、更神秘的宇宙探索了。

在今天,20xx年6月20日,王亚平等神舟十号航天员们将为我们展现有关物理概念的一些小实验,如利用太空专用的质量测量仪加上一个能测出运动加速度的测速系统,从而在太空中测出的物体的质量;或是利用支架上的小球来演示在失重状态下小球会有怎样的运动方式;亚平老师还使用金属圈和水袋,让我们看到在失重时,将放入水袋的金属圈拉出来后,我们会看到圈上有一个水膜——这在地球上是很难实现的。老师还将红色液体注入到水球中,让我们观赏到,在太空中红色会慢慢在水球中散开,最终而形成一个大大的、红色的水球。那水球非常漂亮,就如太空一样,神秘而迷人。

你玩过陀螺吗?在动画《全职猎人》中,小小陀螺非常厉害,而在太空中,小陀螺却有些笨笨的。因为,若刚开始陀螺静止,再给其干扰力,它就会傻兮兮地做翻滚运动。但若是刚开始让陀螺动起来,再给其干扰力,这时的它就会晃悠悠地向前运动了,憨得令人发笑。

在实验演示之外,还有很多同学对关于太空的某些问题兴趣盎然,如有没有看到太空垃圾。对此,亚平老师表示,太空垃圾确实存在,而且还不少,但与航天器相撞的几率是很小的,否则后果难以设想。自11号升空以来,神十目前还并未看到太空垃圾,但这主要是得益于天宫一号有提前对太空垃圾进行预警分析,并且进行了相应的规避、防护,这才让这几天的太空旅程如此顺利。

很多人要问,为什么在前几次太空飞行时也进行太空授课呢?这主要是从宇航员的安全角度来考虑的。因为此前从神舟五号到神舟九号,其实主要是为了验证飞船自身技术,是实验性飞行,直到我们确定神舟九号发射后,我们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具备了作为空间站的天地往返载人运输系统的能力,这样才使得太空飞船的安全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使得空间站具备了提供人员、物资运输保障的能力。因此,神十的成功发射是具有突破意义的。

在此次神十太空授课中,我们还了解到了一些依靠目前技术和设备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太空用水的循环利用。这需要我们青年一代的努力学习,也需要更多国人的支持。让我们努力成长吧,为今后的“太空移民”而不断奋进!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8)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顶尖科技的结晶。最近,神舟十号飞船已经发射升空。王亚平,这是唯一乘坐神舟十号上太空的女宇航员,搭载神舟十号上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聂海胜、张晓光这两名男宇航员。

我为神舟十号的升空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神舟十号的宇航员将在6月20日的早上10点为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教学,这是我们以前的梦想,现在,神舟十号航天员将与我们以起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

6月20日上午,我们和老师们兴奋地围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太空教学的正式开始。10点左右,神舟十号的空间教学正式开始。王亚平姐姐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太空老师,首先王亚平向我们讲解了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

三名宇航员精心地为我们讲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同学们既好奇又羡慕。在失重的条件下,宇航员们可以轻松地漂浮在半空中,我们感觉太神奇了,这些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无尽的遐想!

这次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我们观赏后,都有非常大的收获。我们不仅获得了专业知识,而且这次生动有趣的空间讲座也激起了我心中的感情。我要努力学习太空相关知识,锻炼好身体,长大**,我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9)

神舟十号飞船是中国顶尖科技的结晶,近日,神舟十号飞船已经升空了。王亚平,这是唯一乘坐神舟十号上太空的女宇航员,搭载神舟十号上太空的宇航员还有聂海胜、张晓光这两名男宇航员。

我为神舟十号的升空感到骄傲的同时,我们得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那就是神舟十号的宇航员将在6月20日的早上10点为全国的中小学生进行太空授课。太空授课,这是我们以前的一个梦想,现在,神舟十号的宇航员就要和我们一齐来实现这个伟大的梦想了!

6月20日的早上,我们和老师激动地围坐在教室里,等待着太空授课的正式开始。10点左右,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正式开始。王亚平姐姐成为了中国的第一位太空老师,首先王亚平向我们讲解了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三名宇航员精心地为我们讲解一些有趣的物理现象,同学们既好奇又羡慕。在失重的条件下,宇航员们可以轻松地漂浮在半空中,我们感觉太神奇了,这些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同学们无尽的遐想!

这次神舟十号的太空授课,我们观赏后,都有非常大的收获。我们不仅仅收获了专业的知识,这堂生动有趣的太空授课也引起了我心中的感想。我要奋发学习,将太空的相关知识学好,锻炼好身体,长大了,我也要当一名出色的宇航员。

神十太空授课观后感(篇10)

(王亚平主讲)

历史将记住这一天。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神十女航天员王亚萍作了天宫一号的太空讲座。整个授课持续时间约为40分钟,聂海胜辅助授课,而张晓光则担任摄像师。

这是中国前所未有的尝试。不少网友在观看后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深情。我也一样。

在这短短的40分钟时间里,可爱的航天员给我们展示了5个实验,主要是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物体在微重力环境钟的特殊运动,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以及对质量、重量、牛顿定律等的更深入了解。在观看后我觉得特别有趣。

第一个实验是测量质量。所使用的仪器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制造的质量测量仪器。到底该如何测量呢?我仔细观看了实验,并且听了解说。

原来,物体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质量乘以加速度。根据这个原理,我们可以测出物体的质量。

第二个实验是单摆实验,主要步骤是:固定支架后,可以用绳子在摆轴前端绑一个小球,然后把小球拉到一定的位置放下来。如果是在地球上,那么我们可以肯定地说球会左右摆动。

但在太空中你猜怎么着?原来小球在那个高度静止不动了!想要它动该怎么办呢?

这时,王先生给了球一个推力,可爱的球愚蠢地绕着摆杆做了一个圆周运动!

第三个实验道具是我们年轻时最喜欢的玩具之一——陀螺。这个实验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静态陀螺仪悬在空中,然后给它一个干扰力。然后愚蠢的陀螺仪就会开始转动,轴向会改变很多。

但如果我们让顶部先旋转,然后给它干扰力,那么它就不会滚动,而是向前移动。真是有趣啊。听说天宫里的很多设备就是利用陀螺组合来定向的呢!

原来,小小的陀螺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丰厚的知识啊!

第四个实验是水膜实验。这根我们所说的面膜差太多了。在这里我们可用到两个道具——一金属圈,一个水袋。

首先,把金属圈轻轻地放入水袋;接着,将金属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迹的时刻到了!抽出后的金属圈上会形成一个大大的水膜。

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很简单,一切都归功于——失重!

第五个实验是水球实验,即王先生将红色液体注入水球,红色会在水球中慢慢扩散,最终形成一个大的红色水球。

事实上,航天员聂海胜还为我们展示了坐在空中、测量体重等一系列实验,这也令人难以置信。

如今,我们都在谈论“中国梦”的实现,我相信,能够让神十飞向太空的国家,也最终能带领我们向更美好的“中国梦太空梦”等梦想的实现而前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