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

发表时间:2023-12-30

复兴之路观后感。

通过筛选和整理,编辑为您整理了与“复兴之路观后感”相关的文章。观影可以让我们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由于个体的差异,不同的人对于影片有不同的感受。观后感可以真实地展现观众对作品的喜好情绪,写观后感是提升作文能力的一种捷径。如果您需要以下建议,不妨参考一下!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1

生于盛世是我们这代人的福气,在这个时代堕落,则是我们这代人的大不幸,无论清醒与否。

十月七号,我也随着大家的脚步来到国家博物馆。看着一幅幅照片,一件件物品,听着工作人员讲解中国的复兴之路,我是又痛心又自豪。

“复兴之路”,顾名思义,就是从衰落到再次兴盛的过程中所探索走过的道路。围绕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振兴之路和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再具体点就是我们正在学的中国近代史纲要的实物演示。

在观完后,听完后,反思完后,我是对国家的伤痛感到撕心裂肺的痛,我是对前人们的努力感到崇敬,但我还是想说这不仅是中国的近代史、血泪史和屈辱史,更是我们付出了太多代价之后换来的沉痛的教育史。我就是想谈谈我们大学生应该得到的教育史。

我们不应一段历史念念不忘,记住的耻辱有时候并不能提醒我们。但我们有的的同学似乎太健忘了。

我来自小的县城,现在在国家的首都,我接触最多的还是学生,我的这个岁数的同学们。感觉我们每个人脸上都带着五千年的沧桑,同时又有着五千年的健忘与空白。我们学了近代史了,一阵感慨与喟叹之后,一切又会复原常规:许多同学仍为自己拥有些许洋货而骄傲自豪,仍对外国的圆月向往不已,仍会在遭受一次又一次不经意间袭来的空虚寂寞彷徨之感后,继续沉沦,不可自持。我们现在玩的最热的是人人网上的植物人大战僵尸,我们恋恋不忘的是开心农场里菜是否又可以去偷了,我们担心的是海底世界里的鱼是否已经升天。我们虽然依旧在上课,可我们闲时又都在干些的都叫啥事啊。

同学们请不要怪我为什么会突然如此愤青了,是因为我在国博参观时我感受到的那一丝丝耻辱感。我看到了 陈景润在飞机上发的扇子上面做数学题,还有当时洋务派用的一些课本,尽然是全英教学……再想想自己即将裸考上四级,我无地自容。有时候历史的真相,还是叫人很吃惊的。

中国在之后复兴道路上虽又经历了种种艰难的探索和各种磨难,但最终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国门逐渐向世界打开,同时国人的心胸与眼界也逐渐开阔,从此中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无论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青藏铁路的通车,还是载人航天飞船与现在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的成功发射等等,无不是我们在这条复兴之路的探索中所取得的成就,无不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和智慧,以及奋发向上的决心与信心。华夏民族也由此达到了“自唐汉以来所未有也”的盛世。

我们是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那是前人努力的取得的。

“堕落本无罪,只是美得很颓废。”而我们这种对于年轻一代近乎奢侈的美,我们实在无权去拥有的,更无力承受的。因为我们大都独子的这一代承担的更多。也许我们始终无法完美,但我们完全可以努力臻于完美;也许我们只能仰望伟大,但我们仍旧可以尽力接近伟大。上升或下降,人的可爱之处就在于此。所以我希望借着这股愤青劲改变我们,至少改变自己。

看着载人航天飞船的返回舱,我们就应该知道在这个和平年代,要想实现自己的价值早已不是扛一把枪杆子去戎马生涯就行的了。今朝,只有认清形势,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期努力储备知识,并积极投身于现代化的建设中去,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实现。

我们在图书馆雌伏是为了雄飞。回到最实际的现在,作为一位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努力储备与完善自己知识的同时,尽可能地多方面发展自己,培养自己的优秀品质,关心社会的进程,做个世界人。为将来自己能够更好地投身于祖国的建设,实现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当然,这类话可以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也正因为如此,它们就像日子一样——因为太熟悉与相似而被我们忽视其价值。我认为只有脚踏实地的去做,才是务实的表现,才能在中华民族这个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更好地走下去。而国人先前们,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浓艳的鲜血。

马上就要考近代史了,所以我们在回顾复习历史。但这不仅是为了考个高分,不仅是为了给千篇一律的生活增添一些他味,亦非为久坏失修到麻木的灵魂丰富情感。铭记历史是为了明白昨天是什么,现在该做什么,将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子。我想,这是我们反复温习历史最起码要得到与明白的。

没有大篇的史事分析,就是一点自己的砰然心动之声。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希望我们能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2

复兴之路观后感演讲稿


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


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发表我的观后感,分享一部令我深受触动的电影《复兴之路》。这部电影以其详细、具体和生动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中国近代历史上一个重要时期的故事。让我深入感受到了中国人民充满坚韧和勇气的奋斗精神。


电影《复兴之路》以李云龙将军的一生为主线,从他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奋斗经历开始,展现了中国人民从战争中摆脱苦难、实现独立和自强的艰辛历程。通过他在战场上的顽强斗争和平时的韧性拼搏,我们被带入了那个时代的氛围,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和坚持。


这部电影深刻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者、保卫家园的斗争中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牺牲。李云龙将军作为一个乡村出身的农民,通过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从一个士兵成长为一位杰出的将领。他在战争中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和身体压力,但他始终坚守着他的职责,保护着他的国家。这种为了家园、为了民族复兴的奉献精神让我热血沸腾。


电影中还生动地展示了中国人民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努力。从解放战争胜利后的土地改革,到农村的合作社建设,再到城市工业的发展,电影通过李云龙将军和他的战友们的努力,向观众展示了中国人民奋发向前的决心和实践。


《复兴之路》还通过展示李云龙将军与其他国家领导人的友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民追求和平、合作和友善的愿望。他们通过互相尊重、交流和合作,取得了国际社会的支持和认可。这种无私的友谊和合作精神,使我感到骄傲和自豪。


观看《复兴之路》让我深刻理解了中国人民对独立和国家发展的追求,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向往。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战争题材的电影,更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价值观的作品。它呼应了中国是否能实现复兴的挑战,也反映了全人类共同面对的道德和和平的问题。


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更加明白了中国历史对于我们今天的重要性。我们不应该忘记那些曾经为国家的独立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先辈们。我们应该从历史中汲取力量,坚定自己的信念和目标。正如电影中李云龙将军所说:“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勇气,我们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


我要衷心感谢导演和演员们制作了这部优秀的电影。它不仅让我对中国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对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相信通过这部电影的展示和宣传,将会激励更多的人去追求自身的梦想,为实现国家发展和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编感谢您的阅读!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3

复兴之路之后(1)“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1840年从海上出发……”1840年是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忘怀的数字。这一年,英国的战舰轰开了国门;这一年,外国商船开始出现在中国的内河;这一年,清**失去了关税的自主制定权;这一年,《南京条约》宣告着中国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这是一段屈辱的历史,《复兴之路》的导言中,指出这部政论片存在的意义,那就是--用历史感悟未来。片子从辛亥革命开始。但是辛亥革命的成果很快由拥兵自重的袁世凯所窃取。

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的革命。他只赶走了一个皇帝,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1912年,皇帝倒下,剪辫子,但帝国主义的压迫仍然存在,英租界和法租界。为了支持,日本支持买了“二十一条”的羞辱,当时人们惊呼“头无边血,可怜买了假共和国”。

1916年,83天后,袁世凯的皇帝梦破灭。北洋军阀不能像东周皇帝那样保持形式上的统一。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在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莽莽神州,已倒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砥柱依谁。

20世纪早期,中国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混乱不断。相界与占领区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外国战舰仍在中国内河耀武扬威。中国该何去何从?

在这摇摆不定的时刻,十月革命的炮火烧到了中国。于是,有了那"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康乾盛世中,在一片阿谀赞誉之声中,爱新觉罗沉醉于**上国的迷梦之中。

而与此同时,英国的工业革命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西方船坚炮利,朝发夕至。而清朝军队还是红缨枪,马背上前进。

可见,**的腐败,军队的软弱招来了豺狼虎豹。军队保护着国民,维持着安定。有人说,在这样一个和平的时代,国家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的钱来支持这样一批人当兵,发展先进,不是为了战争,而是为了和平。

今年的国情月饼也花了不少钱,但为什么呢?为了震慑境外的反华势力。一个国家的高端**是****,但为什么要向世界展示呢?

歼10战机和新型主站坦克、战略战术导弹的集体亮相震惊世界,必将引起各任务装备专家的研究和有针对性的防御。可是。这仍旧战士给了世界看。

着说明了什么?说明中国有能力有底气应对全世界均被挑战,证明我们已经不是1840年的中国,我们有准备应对任何一个国家的军事行动,并且我们绝对不会吃亏,对我们动武前,请三思。和平时期,军事演习是为了保持军队的战斗力,而月饼则是国家使用的不流血的军事行动。

这是展示能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和领土完整。《复兴之路》第三集起,告别了屈辱的近代史,进入了当代史。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问题解决后,中国的第二个任务出现了,就是国家富强,人民共同富裕。新生的共和国用半年的时间稳定物价,继续农村土改。苏联成立第三天,就成为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两个多月后,毛泽东前往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就在这时,朝鲜战争在东北爆发,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保卫国家。1977年的北京工人体育馆中正在进行一场足球比赛。

它之所以被载入史册,是因为在公众视线中消失了两年的邓小平在这场比赛中公开亮相。据日本共同社描述: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全部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

《新闻周刊》的评论表明,预计他将逐步在经济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当时刚结束十年动乱,百姓生活几乎没有改善,而这时,中国的大陆四周出现了亚洲四小龙。中国何去何从?

以为88随高龄的老人作出了改革开放的决定。在中国的复兴和治理方面,推翻封建帝制的孙中山打开了中国思想进步的阀门;恢复新中国的毛泽东从此使中国站起来;挽救社会主义的邓小平找到了中国强国富民的道路。20世纪是个变革的世纪。

2002年11月8日,***当选为总书记。2002年12月5日,新领导冒着雪到西柏坡学习考察。这是新一代党**对人民的承诺:

我们将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我们的传统是和平地考虑危险,苦难感不会消失。曾记否,2008年"5·12"汶川**时那位耳鬓斑白的老人的背影;曾记否,那位老人的眼泪;曾记否,那老人在废墟中一个个件事的脚步;曾记否,那一夜间花白的青丝;曾记否,那"多难兴邦"的四个大字,激励着多少中华儿女推动中华民族的再次腾飞。在我们面前,鸟巢汹涌;在我们面前,水立方迷人;在我们面前,雄壮的国歌奏响;在我们面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在我们面前,欢乐的泪水;在我们面前,伊辛巴耶娃和博尔特

的真诚的欢呼与祝福。2009年,美国引发的金融海啸冲击了世界经济;冰岛“破产”;而中国在北京保持8%的增长率。潘石屹说:

"外国人,7、8月在干什么?躺在沙滩晒太阳。而中国人在干什么?

干工作,正在努力地付出自己的汗水。有这样的国民,害什么经济危机。“是的,有这样的兄弟情谊,我们害怕经济危机、反华势力和台湾问题!

中华民族可以淡然一笑,你敢!这小雨,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知兴替而后何为?正如开头的那句话--用历史感悟未来!

复兴之路观后感(二)昨晚,央视一套推出的六集大型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落下帷幕。"震撼"、"激动"、"落泪",这是很多友在形容他们对《复兴之路》观后感时用的词语。“中华民族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历史悠久的伟大复兴,无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

我们拍这样一部电影,让观众看到160多年来中国文艺复兴道路上的种种变化,从变化中感受和触摸幸福。"昨天,央视经济频道副总监、《复兴之路》总编导、总撰稿任学安接受了记者专访,讲述《复兴之路》创作始末。"9+1"工程--从《大国崛起》到《复兴之路》很多人把《复兴之路》看作是《大国崛起》的姊妹篇,任学安对此说法颇为认可:

"无论是在叙述的理性、客观性,全球视角,还是构建大的历史框架'大历史'的结构方式,寻找基本历史脉络,用历史细节说话这些方面,两片都有相似之处。追求制作精良度、包括采用现代最新的制作手段,也都是从《大国崛起》延续下来的。另外,梳理的方式和观察国家发展的视角都是一样的,所以两部电影看起来非常相似,更应该说是姐妹。

"拍《复兴之路》的想法缘自《大国崛起》的制作后期。“那时,我们有一个想法:整理中国的历史,让我们感觉更完整。

而且做《大国崛起》大家在看国外9个发达国家时也有一个中国心态。我们说这是个'9+1'工程。"任学安讲述了创作《复兴之路》的初衷。

"《大国崛起》一收尾,我们就着手做《复兴之路》了。在制作过程中,我们想如果能在xx大学之前播出,那就太好了。“任学安说,影片正常的制作周期应该是两年左右,但制作团队只用了10个月就完成了影片的制作。

于是,反复地熬夜就成了令他记忆最为深刻的事情。这部时间紧任务重的片子一经播出便广受好评。央视国际站甚至以此为契机,倾力打造了大型****--《复兴论坛》,8日开坛以来每天的浏览人数逐日上升。

"以影像叙述历史更具冲击力"《复兴之路》按照历史线索,逐集表现中国如何在国家危亡之际开始了民族觉醒,如何在民族救亡的探索之中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如何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现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性突破,如何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出科学发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历史电影最难的是史料的选择。中国近代史的拍摄难度更大。毕竟,观众的陌生感更糟。中国有多少人知道西班牙、葡萄牙、荷兰甚至美国的历史?

除非是专业人士和学者。因此,拍《大国崛起》时我们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但对于我们自己的历史,可以说每个中国人从小就接受过基础教育。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表达最基本的新鲜感成为最令人困惑的追求。"任学安在介绍剧组面临的最大困难时说。任何创作都要呈现出一张崭新的面孔,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传播效果和到达效果。

否则传播就没有意义了。如何给观众新鲜感?任学安和剧组开始探讨电视梳理和文字梳理的区别。

“电视是时间的艺术,视是间的杰作。没有太大的展示空间。电视是用画面叙事,让观众通过影像来了解。书面叙事的历史追求必须是深刻的、哲学的。有时电视节目甚至不需要说话。一张照片加上一段音乐就足够了。

"任学安介绍了《复兴之路》带来的影像冲击力:"在第

1、 在第二集的开头,观众可以看到当时中国人踩着水车的画面。如果你仔细看,你会发现那些人是**的,这才是真正的衣服。再往后看,看到第

四、五,尤其第六集,画面转为恢弘绚丽,那种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观众能完整地看完这六集,基本能清晰看到中国由弱到强,由主权沦丧到开始独立,由人民受奴役受欺侮到翻身做主并且开始享受小康生活的变化。"复兴之路观后感(三)一声雷鸣,一镜碎。

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这是1840年的中华大地。从此,就是那无边的灾难和痛苦。

亲眼看着母亲惨遭**,亲耳听着母亲的泪水恣意的流淌。这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所过的内心流血的生活。再苦也要活,再难也要生!

忆往昔,你记否大唐的繁荣昌盛,大唐的轻歌曼舞,大唐的雄姿英发,大唐的路不拾遗?你记得大唐的万方来朝?曾几何时,中华大地文学之盛,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唐诗宋词印婉认争相诵读;曾几何时,中华大地被誉为礼仪之邦,崇尚儒家思想的炎黄子孙重礼仪,讲诚信;曾几何时,中华军力之强,元朝铁骑进入欧洲,明朝上船下达西洋然而,现实却是----衣不遮体,腹不裹食。

饿殍满地,哀鸿遍野。复兴,伟大的议题;复兴,执着的梦想;复兴,崎岖的征途。复兴,......

再难也要复兴,再苦也要复兴。从1840一直到今天国人,或辛酸或愤苦或彷惶或坚定地在这条充满坎坷的路上已走了一百六十多年。每一步都流着华夏的泪水;每一脚都能踩出炎黄的鲜血。

《复兴之路》告诉我们,有一种力量叫精神,叫理想。百年以来,这种精神、理想像不熄的火炬一样燃烧着,照亮我们前进的道路。这种精神,象甘甜的乳汁支撑着一个又一个寻梦人!

一个有生命力的民族,一个强大或追求强大的国家,都需要精神的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演进中,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

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浩然正气。也正是这样一种精神,支撑、引导着我们从历史中走来。

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然而,当国人还兀自沉浸在四大发明的光环之中时;当国人还自以为是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时;当国人还自以为中华地大物博时;当国人还坚信天圆地方时......

在欧洲,许多西方国家却在悄然中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很快的超越了东方文明。当其本国资源不能满足发展需求时,他们便把目光瞄向了资源丰富的东方亚洲国家。于是,英皇派出使者到当时还很强盛的大清朝,请求与其通商。

然而,乾隆皇帝却以'**物产丰盈'为由一口拒绝了。于是,中国与世界给予的第一次机会失之交臂。于是,就是那悲惨的经历,就是那泣血的生涯。

"盘古开天,三皇拓土。五千春秋,文明尽数。历代先贤,礼仪昭着。

""一座座火山爆发,君王美梦破。""抚摸伤痕昂起头,吞咽下耻辱心如火""日本强盗,夺我东三省。又贪我华北,非灭我全国不可。

""为了祖国,为了民族,为了同胞,为了子孙。以此为誓,血战到底!!!"这一句句诗句敲打着我的心弦。

《复兴之路》就是在这样的旋律中奏响凯歌!整个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开国大典前夕,南下某部队接到上级命令"1949年10月1日举行开国大典。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4

【复兴之路】二【峥嵘岁月】--观后感

皇帝倒下,辫子被剪断,这是1912年中国人民最大的感受。1916年,随着83天皇帝梦的破灭,袁世凯终于失利了,但北洋军阀连形式上的统一都维持不了。辛亥革命以失败告终,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5月4日学生游行后,工人罢工,商人歇业,中国各种力量纷纷行动,汇聚成1840年以来覆盖面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爱国运动。20世纪早期的中国,军阀之间为争权夺利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的恐惧之中,一个迫切而又迷茫的问题是中国该往何处去,在这个众多的主义和思想中,哪一个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今天的幸福是昨天的汗水;国家的力量是烈士的鲜血!漫漫复兴路,苦难何其多!但,可爱的人们,终于还是顽强地坚持下来了!

抵御外侮,他们同仇敌忾;舍身为国,他们舍生取义;复兴中华,他们奋勇争先!

大国的铁蹄蹂躏着她母亲的皮肤。她在哭。她在寻求帮助!谁来救?是腐朽的清朝**吗?

还是愚昧的广大民众?亦或是资本主义?不!

中国的农民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由于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都不能拯救我们的母亲。

大革命的失败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痛的一课。毛泽东意味深长的说:“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经过艰苦探索,中国共产党逐步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新道路。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8月7日,中国共产党决定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1927年,毛泽东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1936年,十余个跨省25000里的长征胜利结束。

千钧一发!危在旦夕!中国共产党勇敢地挑起了历史重任!

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正值形势大好之际,蒋介石和汪精卫却先后发动了“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白色恐怖瞬间席卷全国,人人自危。多少共产党员惨死自己同胞枪下!

多少革命先烈还没有来得及在战场上战斗,却白白牺牲了!!

然而,革命的烈火仍然熊熊燃烧;中国共产党是明智的,他们知道没有自己的军队,他们就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所以在南昌起义中,中国共产党向国民党开了第一枪!枪杆子里出政权!就算再有理,秀才也斗不过兵!

就在国共对峙之际,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九一八事变,然而国民党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纵容了他们的侵略。何其哀哉!!另一方面,国民党加大了对**的压力,被迫长征保护革命的种子。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是坚定的理想,是执着的信念,是顽强的毅力,给予这些可爱的人无穷的力量!

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中华民族迎来了最危险的时刻。国共两党领导的军队分别担负着敌前敌后作战的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局面。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中国取得了1840年以来第一次全面战胜外敌入侵的胜利。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牺牲和杰出贡献,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

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肉中刺不出,日后必患重疾;日本帝国主义潜伏在东北,就是在自己家里的一颗定时炸弹啊!终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了!

国内战乱不断,日本又大力侵华。西安事变下,国共二次合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到战略**,八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用无数烈士的献血,迎来了近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对外侵略的胜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社会主义阵营不断壮大、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中国将如何建设自己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共和国,成为各势力关注的焦点。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签署了《双十年协定》,确认了和平建国的基本原则。1946年1月10日,政协在重庆召开。会议达成五项协议,提议成立国家**委员会。

政治协商会议结束后五个月,即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了内战。国民党的力量是共产党的三倍。它控制着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和主要交通线,几乎所有的现代工业,76%的土地和71%的人口。但是,最终的胜利者却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凭借什么赢得了胜利?在1945年,人心的天平就开始倾斜,国民党在抗战中赢得的支持却在接收大员的腐败中一点点消失,国民党的高级**向蒋介石进言说,这是在一片胜利声中埋下了一颗失败的定时炸弹。

然而,国民党又一次的背叛了约定。“双十”协议的撕毁,暴露了国民党坚持执政的野心,解放战争开始了!淮海、辽沈、平津三次战役打倒了国民党反动派。

期间,上千万的百姓为解放军送粮食,送弹药。民心所向,得道多助!

1949年4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党在中国大陆的22年统治结束。蒋介石本人对国民党在大陆的失败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共产党打败我们,不是因为它有三头六臂,而是因为我们腐败无能,是因为我们的弱点。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1840年以来,中国面临的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历史任务的基本完成,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伟大胜利,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前提,开辟了道路。109年沧桑巨变,换了人间。

北京天安门见证了1900年西方列强的野蛮和1919年中国人民的觉醒。1949年秋,它终于迎来了一个新的共和国。为了这一天的到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波澜壮阔的世纪历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他们的成就将永远载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历史。

1949年10月1日,在这个黄金日,全国人民欢庆!在北京的天安门城楼里,毛泽东挥舞着有力的手,高呼: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成立了。中国终于站起来了!!!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几代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挽救了我们国家的主权!

看到复兴之路后,我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生活来之不易。我认为,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壮哉!好一副抵御外侮的抗争雕画!!

伟哉!好一首舍身为国的悲壮史诗!!

雄哉!好一段复兴中华的峥嵘岁月!!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5

《复兴之路》给人的第一感受就是细致、深沉、雄浑、大气。

首先,《复兴之路》以夹叙夹议的叙述手法,简练、直白、概括性强并带有诗意的旁白娓娓道来,再加以中外学者观点鲜明的点评,让观者很容易理解并引起共鸣。

同时,《复兴之路》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实地拍摄+电脑特效+影视剧画面节选,不仅真实地还原了一个多世纪前的世界面貌,很好地用视听效果配合了解说词,而且让观众大开眼界、增长知识。

《复兴之路》不仅关注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发展的轨迹与最后的影响,还着大量笔墨在历史人物的命运之上。林则徐、魏源、康有为、孙中山……一个个在中国历史上振聋发聩的名字,正是他们的个人命运与国家、 民族的命运紧密交织,才串起了中华民族的整部历史。

《复兴之路》提出了一个主题,那就是“复兴”。围绕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该片不断地提问、求证、论述直至最后得出结论,从中可以看出该片制作者严谨的态度和由衷的责任,这正是电视精品诞生的根本所在。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6

今天,我读了《复兴之路——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这本书,我感慨万千。

这本书介绍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风风雨雨,讲述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

从保家卫国的抗美援朝到“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到香港回归到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仅仅用了60年的时间实现了这一伟大的历史复兴。60年来,中国摆脱了贫困落后,以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民族林中。这一成就举世瞩目,震惊世界!当然这个成果也是多么来之不易。

读了这本书,我不仅了解了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而且明白了只有掌握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只有祖国强大,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健康的生活。

今天对于生活在物质丰富、环境优美的新时代的我们来说,我们不仅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应该从小热爱科学、刻苦学习、掌握最先进的科学知识,将来用来改造世界,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