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参考]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740字)

发表时间:2022-09-15

参观博物馆范文。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相信每一个人在小学和中学都写过不少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感悟参考]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740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篇一)

西安作为一个十三朝古都,里面有许多珍贵的文物。其中,碑林博物馆则更加有名。碑林博物馆内有许多书法佳作,正因如此,我们专门参观了碑林博物馆。

刚进入碑林博物馆,就见一座看上去十分宏伟壮观的房子矗立在眼前。上面写着“碑林”两个金色的大字。门口立着两个八九米高的大碑。果然这碑林里的好东西还是多呀。只见那碑上刻着许多宏伟大气、端庄雍容的隶书,只有唐玄宗才能写得这么漂亮的开元体了。走进碑林博物馆内部,一进门就给我来了一个下马威。只见的展览室里每个方位都陈列着密密麻麻的石碑,置身其中好像真的在森林之中。这些碑上大都刻着左传、春秋等典籍。全部都由正楷写成,看上去十分正规,给人一种沉稳的感觉。

穿过这密密麻麻的碑海,我们很快就来到第二展览室。这个展览室的好东西可就多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一个看上去龙飞凤舞的诗碑。碑上的草书如龙蛇游走,腾云驾雾,气势非凡。与MAO的书法作品极为相似。尤其是那个“飘”字,十分轻灵又流露出,好像真得要随风飘走一般。但每个笔画却又显得那么有劲儿。一看下面的解释,“呀!”这可是一幅名家珍品,乃是怀素的《千字文》。一手草书写得令人拍手叫好。目光向别处寻去,竟又是一幅草书佳作。这字相比怀素写得更加狂放,筋骨俱到,龙飞凤舞。最后三个楷书落款却看得清楚,只见上面端端正正写着张旭书。这原来就是“草圣”的大手笔了。

再往后走,欧阳询、智勇等人的大作一一呈现在眼前。忽然,见到了一个上面端端正正写着正楷的石碑。它吸引我,主要是因为这里的字都写得十分宽大、四四方方,每笔看上去都有千斤之力,但却又显得极有弹性。书法造诣能达到如此的,再加上观察他的字形,我立刻猜到了他是谁。原来正是唐朝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怪不得这字显得一身正气。而此碑正是颜真卿一生中的最后一篇作品《颜氏家庙碑》。这个碑旁边的就是颜真卿年轻时的传世佳作《多宝塔碑》。此碑看上去字形比《颜氏家庙碑》小了一些,看上去写得规规矩矩,但也不失其神韵风采。后面,则是颜真卿又一传世名作,名曰《勤礼碑》。此碑上的字可谓已经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力透纸背、遒劲有力、开阔壮观,实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旁边颜真卿的“竞争对手”柳公权所书的《玄秘塔碑》也赫然在列。它与《多宝塔碑》互相对望,好像在比谁更具神韵,笔法更老道。而最令我惊讶的是一个看上去十分高大的石碑,它是我们赵家皇帝宋徽宗的手笔。一首瘦金体无人能敌,风采依旧。

越往后看,越令人惊讶,黄庭坚、赵孟頫、苏东坡等这些名家的作品令人应接不暇。再到后来,我们还欣赏了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佳作。最令我惊喜的是我看到了拓印字帖的全过程。拓印必须得要高手来执行,这可是个技术活,弄不好反而浪费了一幅作品。只见师傅手持一个类似锤头的东西,用布包着,涂上墨水,把宣纸贴在石碑上使之显出石碑上的字。再把沾满墨水的“锤头”往宣纸上涂抹,涂匀之后,用电扇吹干。一幅珍贵的字帖就出世了。

西安碑林真不愧是学习书法,修养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篇二)

今天,我们黄海晨刊和日照日报五莲站的小记者一起去参观五莲博物馆。

博物馆的二楼就是展出我们本次要参观的丹土遗址的。丹土遗址,位于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城东南约37.5公里处,发现于1934年。现属潮河镇丹土村,遗址总面积约28.8万平方米。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从发现丹土遗址以来,经陆续勘探,从断崖塌土中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石器、陶器、玉器和青铜器。老师说,他们都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 展出的石器有石斧、石铲、石锛、石凿、石镰等等。透过玻璃,他们看上去十分粗糙,却又十分规整。可以想象,在四千多年前没有任何先进工具的情况下,远古先民们是怎样辛苦地将它们打磨成器。这些远古时候的器具,在如今重见天日,仍然闪烁着灿烂的文明之光。我们赶紧拿出笔和本子,将它们记录下来。

陶器的精美令人惊叹,朵朵花纹仿佛真的就绽放在器具上。那盘在陶瓶上的黄龙,更是栩栩如生。让我没有想到的是,那时的人们已经能够使用玉器了,只是这玉没有现在的光滑。老师说这叫璞玉。展台上放着一块特殊的松石,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有一个孔,孔里嵌着一块绿色的玉,至于它是如何嵌进去的,到现在还是一个谜。还有一把长51厘米的大玉刀,是中国之最呢!玉琮其形外方内圆是商周时代的宗教物,如今已经是国家一级文物了!真是“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令人回味的展品:富有特色的青铜鼎,薄而坚固的井壁,还有许许多多雕工精细的饰品……这真是一次奇妙的参观。

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篇三)

周六,学校组织四年级同学到良渚博物馆参观。这趟旅程不仅趣味十足,还能让人学到知识。大家都兴奋不已。

我们分组参观了三个展厅。其中最令我难忘的是第2展厅,里面讲述了良渚古人的生活状态。

他们吃什么呢?那时人们已经学会种植农作物。所以,人们已经有小米、稻谷等食物了。他们不仅可以种植植物,同时也会狩猎,看来古人也喜欢吃肉啊。

那他们用什么狩猎呢?那时人们已经会制作工具了。有的用石头做,有的用玉做。虽然粗糙,但想到那是5000多年前的物品,我还是为古人的智慧所折服。其中我印象最深是古人织衣服用的腰机。为什么要叫腰机呢?可能是因为其中一头要系在腰上吧。

他们住什么房子呢?原来稻草屋就是他们的宫殿。普通老百姓住不上。盖稻草屋也需要许多人齐心协力。为了盖房子,还会爬上屋顶呢!

古人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呀!

小作者:付羽萱,小学四年级

多爸作文点评:

整个文章略显平淡,但三个设问有一定吸引读者的功效。着重结尾的点题“多姿多彩”也略显空洞和牵强。建议把“多姿多彩”改为“生存艰难”,会更切题。

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篇四)

洪阳博物馆,一个雄伟、威武的名称,是我梦寐以求的地方。但在今天,校长好像看出了我的愿望,读懂了我的心声。带着我们来到了洪阳博物馆。

一路上,我想:博物馆长什么样?这是我第一次去博物馆,会有什么感受呢……一大堆问题从我的脑海里蹦出。我心乱如麻。

我们下了车,一个如草原一样辽阔,如故宫一样古,如花园一般美丽的博物馆在我眼前呈现。我暗自欢喜,第一次看到如此美丽的地方。眼前的这一切,使我感到眼花缭乱。WWw.BIjIAOGaO.CoM

我一边欣赏,一边记录。名人的书法,历史和名言在博物馆里展现。孔子的名言“温故而知新”,是我懂得了课文要反复复习。培根的名言“抛弃时间的人,时间也会抛弃他”,使我懂得了不能浪费时间……我继续欣赏,看到了虎门销烟的伟人——林则徐。我对他肃立起敬。

我们又向前走,忽然,我们看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书,有《三春晖》、《少林武功》……我们不约而同地挤过去,有的倒在地上,有点被人踩,就是要拿本书要比登天还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拿到了两本书,高兴地把这两本书紧紧捧在怀里。

眨眼间,该回学校了,我以恋恋不舍的目光告别了洪阳博物馆,亲吻了一下大门,离开了。

在路上,我在想:这么好的地方,是需要知识去创造的,我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创造一个比这个博物馆大十倍,甚至百倍的博物馆来与人们分享。我又在想:如果没有古人给我们留下土地,留下这些价值连城的遗产,我们怎么能活下去呢。我一定要做一个为人类贡献的人。

一只牛,能使我们懂得贡献;一个字,能使我们懂得知识;一个人,或许能使我懂得……

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篇五)

这个寒假,我满怀期待去参观了身边的六朝博物馆。那里不仅有六朝时期古人的家具;有美妙绝伦的瓷器;还有各式各样的雕刻艺术品,一起向我们述说着六朝时期的故事。

进入负一楼,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堵墙,通过介绍我们才知道那是古代城墙的遗址,它厚约十米的样子,如此今人能推测出六朝时期城市规模的庞大宏伟。继续往前走,既有对六朝时期人们高雅生活所需的家庭用具的展示,也有对人们便利出行场景的介绍,同时我还看见了纹有各式图案的瓦当,有人脸的、有莲花的、有文字的......古人的想象力真丰富!

跟随人潮我们进入到二楼的陶瓷展厅,在陶瓷展厅既有栩栩如生的陶俑,也有精美多样的瓷器,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镇馆之宝-青瓷釉下彩羽人纹盘,它不仅绘画方法奇特,采用釉下彩工艺,而且上面的花纹别出心裁,非常细致。让我由衷感叹工匠们高超的技艺。

最后我们来到三楼的六朝人物展厅,在历史漫漫长河中,六朝涌现出了许多杰出人物:有田园诗人陶渊明、有书法大家王羲之、还有足智多谋的孙权……他们都因自己的智慧和贡献而流传千古,为后人称颂。

参观完六朝博物馆,我深深体会到古代人们非凡的想象力、高超的技艺和无穷的智慧,我也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而自豪!

晋商博物馆参观有感(篇六)

在众多的文物之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首博的镇馆之宝:珊瑚红釉珐琅彩花鸟纹瓶。这件瓷器名字很长,初次见到它,我就被它漂亮的外表所吸引,更感叹于古代工匠们的精彩技艺:瓷瓶上绘制了碧桃花、翠竹、鸟、蜜蜂等纹饰。腹部和颈部共绘两只小鸟,一只栖于竹枝上,另一只展翅于空中,摇首啼叫,蜜蜂在盛开的桃花间飞舞,一派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景象。

随着首博教师娓娓道来,我也开始渐渐了解它的历史:这件瓷器文物产于清朝雍正年间,是一件珐琅彩瓷瓶。珐琅彩瓷瓶可谓是古代中国制瓷工艺最高水平的代表,只生产于清朝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之间。清朝官窑所产的珐琅彩瓷瓶可是400多件,而其中的大部分又都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中埋没了,现存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

并且该瓶造型线条优美流畅,装饰及工艺技术等都到达了极高的水平,其彩绘讲究、造型秀美、纹饰细腻、构图考究,表现出了雍正时期珐琅彩发展特点和官窑器物的整体风貌,可谓是一件国宝级的文物了。

这件文物不仅仅在古代是一件珍品,而在现代,它也被运用到了外交上,而这便成功地弘扬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提振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我国是世界四大礼貌古国之一,在这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上我们有着无数代中国人艰苦奋斗而得来的文化成果。这夯实了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更让我们在国际中增强了自我的软实力。

感激学校和教师们的设计和精心安排,让我们的学习从课堂延伸到了博物馆,知识学习变得更加生动、具体和欢乐。从陈列馆中我们看到了历史的实物,历史变得很趣味和鲜活生动,让我加深了对历史的喜爱,也学会如何去欣赏文物,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厚重和魅力,激发了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动力。少年强则中国强。我们的学习不仅仅是书本知识,更是要传承中华民族勤奋、自强、探索、创新的精神,用我们的奋斗换来祖国的成就,让后人也为我们这一代人点赞、自豪。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