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汇编

发表时间:2023-02-04

学校自查报告范文。

古人曾说,力行而后知之真。不管是上学还是工作的时候,我们都会需要书写各种各样的报告。报告需要全面详细的分析和总结,不能潦草解决。有哪些报告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呢?也许下面的“【推荐】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汇编”正合你意!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 篇1

根据xx县教育局[20xx]47号文件指示精神,我校认真组织开展各项活动,并对关于开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情况作了专项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高度重视,成立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领导小组,由董玉辉校长任组长,教务处廖志德主任、总务处孙群主任任副组长,体育组崔永、孙光、黄根改、孙涛、常翠、齐春萍、常松等教师和各班主任为组员。

二、根据中央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锻炼,增强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文件精神,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我校制定了实施方案:

1、根据教育部的文件精神和安徽省教育厅发布的课程标准,制定本学期的体育课安排。初一至初三年级的体育课每周为3节,高一至高三年级为每周2节,切实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我校高中部大部分学生都是住校生,初中部学生大部分家住附近农村,相对有充足的课外时间。学校根据这一条件,制定规范合理的课外活动安排,每天的早晨高中部学生进行晨跑,全校学生课间有广播操,下午第一节后做眼保健操,课外时间学校安排专门教师指导高考训练班、篮球训练队、学校田径训练队等课外体育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

3、学校的场地空间较小,但不能影响学生体育活动,校领导因地制宜,以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来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4、加强校与校之间运动互动,经常开展与各兄弟学校之间进行的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等。

5、各班互动,加强锻炼。为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教务处每天都会安排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比如拔河、打乒乓球、打篮球、踢足球、跳绳等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以此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其《实施办法》。

我校严格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根据要求,把各年级相关的体育课时作了调整,并根据学校的自身情况制定了实施方案。在完成此方案之外,我校还在各年级举行有特色的体育活动,比如高一高二年级举行了校园集体舞比赛,初一初二年级举行了呼啦圈比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体能素质。

四、加强师资培训

为了更好的贯彻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我校根据学校情况,在教务处的安排下,体育组的老师积极研讨,把新课程理念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有机结合,在教育教学外活动中不断摸索适应我校实际情况的新的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现如今,阳关体育活动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我校每一个学生的心中。

五、测试器材的配备、使用情况

我校篮球场两个,室外乒乓球台6个,室内乒乓球台2个,单杠、双杠各4个,篮球、足球、排球若干个,羽毛球若干副,毽子若干个,呼啦圈若干个,大小跳绳若干条,体重仪两个。体育器材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活动要求,使用情况上在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六、测试数据与学生达标情况

由于很好地落实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各项要求,我校学生的体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从上学期体育测试数据看,我校学生百分之九十以上都能达到相关标准,优秀率达到百分之十五。

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 篇2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精神,全面推进学校的体育工作,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现将我校各班体育工作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班级共11个教学班(一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各2个班,二年级、六年级各1个班,学生共508人,一年来,我们始终坚持“给学生最适合的教育,让孩子最快乐地成长”办学理念,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认真落实体育工作条例,大力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同时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二、主要成绩:

1、建立制度,强化管理

我校严格执行国家教育课程管理计划,按要求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一至二年级每周4节,三至六年级每周3节。并规定学校或老师不得以任何理由挤占、挪用体育课时间。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口号,全校教师统一思想,形成共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新理念。做到校长领导下的学校体育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长——分管领导——体育教师一条线,做到专项管理,专人负责,规范体育工作。提高全体教师对体育工作的认识。从而为我校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每学期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管测试、坚持做课间操,每年六一组织体育大型活动,都为学生活动创设良好的体育环境。体育基础设施的逐步改进和体育制度的规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体育环境。

2、统一思想,形成共识,全面加强学校体育建设。

体育卫生工作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校全面树立健康第一思想,提出了“健康第一”、“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等口号,为我校体育成绩的不断突破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为了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我充分利用课外时间抓业务学习和新课程标准等有关课改方面的资料。同时也做到了体育教师道德修养,严禁体罚学生。

3、深化改革,阳光体育,营造快乐的体育氛围。

体育改革创新的宗旨,就是以增强学生体质为主,就是要营造寓教于乐,趣味健身,陶冶情操的教学氛围。

(1)体育器械让学生快乐起来。

我把现有的固定体育器械进行定期改造和维修,充分利用好这些体育器材所能发挥的作用。强调每个学生人手一件随身携带的小体育活动器材,有橡皮筋、跳绳、毽子、乒乓球、沙包等,使学生随时随处都可以健身,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学校还不断添置一些体育器材,每学期都有所投资,还落实体育器材管理员一名并做好记录。

4、积极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的达标及成绩评价活动。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是学生体质健康的评价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在学校的具体实施。为顺利完成学年度体育《标准》测试工作,提高我校体育体育成绩,期初制定了学校计划,要求体育教师认真开展《标准》训练和测试工作,将达标锻炼项目始终贯穿于每节课的练习中。现在,经过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校体育卫生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都离不开上级主管部门对我校的大力支持。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体育方面没有专职教师,硬件设备不达标,专用场地不到位,器材室里建设没有达到规定标准,器材数量不足,跟不上教学需求。教师外出培训学习较少,有待提高。我们认识到,要抓好学校的体育工作是一件艰苦的长期的任务,要坚持不懈努力。今后我们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学校体育卫生教育的一项基本目标来抓,同时加强教师工作责任心的培养,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教育能力,积极创造一切条件,克服一切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我校的体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 篇3

一、整体规划,完善制度,构建体系

1、领导重视,整体规划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我校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主任任副组长,骨干教师任组员,定期召开例会研究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注重对心理健康工作整体规划。

一是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规划,学校规划中对学生的基本信仰进行了整体设计,对教师的心理素养又进行了相应规划,保证了学校心理健康工作能按规划有序进行。

二是注重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整体规划,我们力图做到既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又重视教师心理素养的培养;既重团体心理辅导,又重个性心理的辅导;既重常规的心理健康课的落实,又重各种特色活动的开展。

2、加强管理,构建三个体系

为落实“人人都是心教工作者”这一理念,让每一位教师最大限度的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己任,我校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一是领导管理体系;二是课程内容体系;三是专兼结合队伍体系等。

3、注重规范,不断完善心理健康工作制度

为科学开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让相关人员各行其责、落实工作有据可查,我们一边向兄弟学校学习,一边查阅书籍,逐步建立起相关责任制度。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考核纳入考核制度之中,力求让老师们在工作中弘扬水的澄净、恶浊不分,恩泽万物,和谐至善的优良品质,努力把学校营造成教师学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

二、营造氛围,注重研训,强化落实

(1)全面落实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保证教育渠道畅通

我校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依据国家课程计划、小学生心理需求和学校课程教学实际,每月利用一次班会由班主任老师上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学校积极鼓励教师们开发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他们心理健康发展。教导处还加强对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学科的教学之中。

(2)努力营造和谐氛围,力争人人深受浸润

学校设有心理健康教育专栏,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学校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周和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为的是集中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和期末考试的那一周学校也定为心理健康教育周,并利用开学典礼、学前教育和升旗仪式对学生进行上学与考试方面的团体和个体心理调试。

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 篇4

根据《湖北省促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鄂教ZD[20 x x]3号)文件精神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全市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调查的通知》要求,结合办学实际情况,现将我校义务教育学校达标情况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信息

学校40个班,学生2455人,教职工198人,平均每个班61人,大班占100%。

二、校园建筑

1.学校占地面积4万㎡,平均16.29㎡。学校建筑面积27650㎡,平均11.26㎡。

2.体育活动用地:有4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2个运动场地,不达标。

3.绿化用地:绿化面积13000㎡,占学校用地的32%,符合省级基本要求。

4 、“学校安全工程”有一个改造工程,已经竣工投入使用,但是还有两个D级危房还在使用。

三、设备条件

(一)专用教室设备和器材配置

(1)学校有5间教室,声美,设备基本达标;

②体育活动器材室一间,器材基本达标;

③ 2个计算机教室。其中学生104人,活力比4.2%;

④多媒体教室26间。其中,教师使用40套;

⑤有4个理化实验室,仪器配备满足本省基本要求;

⑥学校建了图书馆,藏书共计58910册,每个学生24册。

(二)学校已配备安全设施,成为保障师生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设施。

(三)学校有校园网,并及时更新。不过服务器用了很多年了,设备更新刻不容缓。

(4)有电子备课室,40台电脑。但显然已经不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速度和教师的要求。

(5)生活服务用房共144间。基本满足师生需求。

四、团队建设

1、配备教师

学校现有教师198人,教职员工与学生比例为1: 12.5,其中专任教师17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86%,师生比例为1: 14.35。职工2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专职教师合格率100%,学科结构不合理。xx市市级以上骨干教师43人,占专任教师的25%。

2.教师职称结构

初级职称比例为13.64%,中级职称比例为63.13%,高级职称比例为23.23%。

3.年龄分布

35岁以下的比例为7.58%,35-50岁的比例为75.25%,50岁以上的比例为17.17%。

4.其他设备

学校配备1名兼职卫生技术人员和1名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学校始终把教育教学质量放在第一位。适龄青少年入学率100%,初中巩固率98%,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99%。

通过自查,我们认为学校还存在以下问题:大班普遍,教师年龄结构过大,学科结构不合理,教师信息设备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两栋仍在使用的D级危房急需改造。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展,我们将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学校硬件建设力度,及时纠正学校存在的问题,努力确保我校完全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标准。

学校体质健康自查报告 篇5

我校自1985年建校至今,历经各届、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学校经三次扩建占地面积已达28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1XX多平方米,各种办学条件和办学设施已初具规模,由于学校拥有较完善的软硬件设施,我校目前是全县唯一的一所省一级初级中学和省级绿色学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校新一轮的危房改造工程和校园标准化建设又迈上了新的一个台阶。

一、我校危房改造工程实施情况

我校上报危房面积为500平方米,现教育局下达给我校的排危新建面积是925.35平方米,这一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已按国家相关要求办理了各种手续,整个工程由玉溪市振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承建,主体工程标价875949.00元,现已下达施工方工程款26万元,整个工程施工进展顺利,若无拖延工程款现象发生,学生宿舍工程将于今年9月份新学期开学后投入正常使用。

二、我校危房整体性排除暨学校标准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危房整体性排除问题:我校现尚存留60平方米的砖木结构厕所,建于1990年,现已列为危房,由于种种原因,今年设有列为排危对象,根据校园规划,若排除该危房,新建一个100平方米左右的厕所,大约需投入资金10万元左右。

2.学校标准化建设问题:我校现投入使用的各种教学及生活设施,离标准化建设仍有很多问题,需要不断的改造和修建,如:男女生宿舍缺少衣柜、学生用床很大一部分不规范,学生用桌凳样式老、破旧,很不适宜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已投入使用十多年的教学楼和宿舍需要不断修缮和改造,田径场跑道现在还是煤渣跑道,急需改造,校内至今还有一千多平方米的地面需要铺设地砖或打水泥地板,总而言之,我校面临的各种标准化建设任重而道远。

三、我校对排危及学校标准化建设的意见、建议。

1.我校现在建设的危改工程:学生宿舍楼只有主体工程标价,其它附属工程费用尚无着落。

2.我校现在使用的危厕,希望由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协商解决。

3.标准化建设项目光靠学校力量举步艰难,望出台相应的小项目审批及资金配置。

4.新宿舍马上建好了,4万余元的床架费如何配置。

综上所述,我校危房整体性排除暨学校标准化建设总体情况良好,但是离办人民满意的学校,仍有较大差距。仍需各级部门的大力协调和支持。

相关阅读